JB T 5679-1991 流化床茶叶烘干机 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42060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B T 5679-1991 流化床茶叶烘干机 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JB T 5679-1991 流化床茶叶烘干机 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JB T 5679-1991 流化床茶叶烘干机 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JB T 5679-1991 流化床茶叶烘干机 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JB T 5679-1991 流化床茶叶烘干机 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B 93JB/T 56791991流 化 床 茶 叶 烘 干 机试 验 方 法1991-09-13 发布1992-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发 布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流化床茶叶烘干机(以下简称烘干机)的试验前准备、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烘干机的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2 引用标准GB 5667农业机械 生产试验方法WMB 48茶叶检验方法NJ 335茶叶烘干机 试验方法3 试验前准备3. 1 试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茶场(厂),并能满足试验项目的测定。3. 2 试验前,样机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安装、调试,并进行必要的试生产,确认样机达到

2、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进行试验。3. 3 试验前,应测定样机主要技术参数,结果记入表1。烘干机总有效干燥面积包括流化床与加热输送带的有效干燥面积,按式(1)计算:Fz=Fc+Fd=BcLc+B1Ld(1)式中:Fz烘干机总有效干燥面积,m2;Fc流化床有效干燥面积,m2;Fd加热输送带有效干燥面积,m2;Bc流化床工作宽度,m;Lc流化床工作长度,m;B1匀叶轮工作宽度,m;Ld通过匀叶轮后的加热输送带有效作业长度,m。3. 4 性能试验原料采用三级鲜叶,烘前在制叶含水率为58%62%,质量应符合制茶工艺要求。3. 5 试验用的茶叶烘干工艺规范应以当地制茶工艺为准。3. 6 试验用主要仪器仪表必须

3、在检定有效期内,详见附录A(参考件)。4 性能试验4. 1 试验目的考核烘干机的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评定烘干后的茶叶品质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1-09-13 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流 化 床 茶 叶 烘 干 机试 验 方 法JB/T 567919911992-07-01 实施JB/T 5679199124. 2 试验要求4. 2. 1 性能试验次数应不少于3次,其中春茶试验不少于2次。4. 2. 2 每次性能试验各项目测定应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4. 2. 3 性能试验时样机作业不得中断,并不得进行任何调整。4. 3 试验内容和方法4. 3. 1 空载试验和负载试验

4、,测定结果记入表2。4. 3. 1. 1 空载试验:样机启动0.5 h后,测定主电动机转速与功率、风机风量、风机电动机转速与功率、轴承部位温升、机器振动与噪声。4. 3. 1. 2 负载试验:样机连续作业1 h后,测定主电动机转速与功率、风机风量、风机电动机转速与功率、轴承部位温升、机器振动与噪声。4. 3. 1. 3 轴承部位温升测定:用半导体点温计在靠近轴颈处的轴承外壳上测得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4. 3. 1. 4 噪声测定:用声级计在距样机1 m、离地面1.5 m的5个不同位置处测定机器噪声,取最大值。4. 3. 2 环境条件测定:试验时应测定样机所在场所及热风发生炉进风口1 m处的环

5、境条件,包括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结果记入表3。4. 3. 3 含水率测定,结果记入表4。4. 3. 3. 1 测定烘干前在制叶、毛火茶、干毛茶的含水率。4. 3. 3. 2 物料按对角线多点(不少于8点)随机取样,充分混匀,称取测定小样10 g,按WMB 48规定的“120 60 min法(快速法)”测定含水率,按式(2)计算:%1001010gw=WH(2)式中:Hw物料含水率,%;Wg干物质重量,g。4. 3. 4 台时出茶量、干燥强度测定台时出茶量、干燥强度按NJ 335规定的方法测定,结果记入表5。4. 3. 5 能源消耗测定能源消耗测定应不少于3个班次,结果记入表6。a. 耗热量测

6、定,按式(3)计算:gcgczdmmz)()3600)(1(WHHNqGH+=(3)式中:耗热量,kJ/kg水;Hz烘前在制叶含水率,%;Hgc干毛茶含水率,%;Wqc干毛茶重量,kg;Gm热风发生炉耗煤量(包括点火升温用煤),kg;qm煤的低位发热值,kJ/kg;Nd消耗的电能,kWh。b. 煤耗率测定,按式(4)计算:JB/T 567919913班次时间作业时间非作业时间纯工作时间工艺服务时间调整保养时间机具故障时间gcmmc29310WqGM =(4)式中:Mc煤耗率,kg煤/kg茶。c. 千瓦小时出茶量测定,按式(5)计算:dgccNWD =(5)式中:Dc千瓦小时出茶量,kg/(kW

7、h)。4. 4 茶叶品质检验鲜叶等级、烘前在制叶及干毛茶品质,均应由专职茶叶审评员进行检验,结果记入表7。4. 5 性能试验后应复核所有试验数据,汇总记入表8。5 生产试验5. 1 试验目的考核产品性能稳定性、使用经济性、可靠性、适应性、调整保养方便性、主要易损件耐用性及安全性。5. 2 试验要求5. 2. 1 试验样机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维护、保养、调整,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进行试验。5. 2. 2 试验样机不得少于2台,其中1台考核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250 h。5. 2. 3 生产试验过程中应进行不少于3次性能测定,前、中、后期各一次,测定方法按本标准第4章规定。5. 3 试验内容

8、5. 3. 1 生产考核5. 3. 1. 1 按规定的生产试验工作时间进行考核,每班须填写生产日记:工作时间、故障时间、调整保养时间、产量、煤和电的消耗量等,结果记入表9。5. 3. 1. 2 试验中零部件损坏时应记录故障情况和原因、故障工作时间、累计工作时间,结果记入表10。5. 3. 1. 3 试验前后应分别测量主要易损件的尺寸和重量,计算变形量和磨损量,结果记入表11。5. 3. 2 时间分类生产试验时间分类按GB 5667规定:5. 3. 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结果记入表12。5. 3. 3. 1 班次台时出茶量按式(6)计算:bgcbTWC=(6)式中:Cb班次台时出茶量,kg

9、/h;Tb班次作业时间,h。5. 3. 3. 2 班次干燥强度按式(7)计算:JB/T 567919914zzbgczb)1()(FHCHHQ=(7)式中:Qb班次干燥强度,kg水/(m2h)。5. 3. 3. 3 班次的耗热量、煤耗率、千瓦小时出茶量测定可与性能试验结合进行,按本标准第4.3.5条规定计算。5. 3. 3. 4 可靠度,按式(8)计算:%100gzz+=TTTK(8)式中:K可靠度,%;Tz班次作业时间,h;Tg故障时间,h。5. 3. 3. 5 时间利用率按式(9)计算:%100bz1=TTK(9)式中:K1时间利用率,%。5. 4 生产试验结束后,复核汇总所有测定结果,记

10、入表12。6 试验报告6. 1 试验结束后应将试验数据整理分析汇总,提出试验报告。6. 2 试验报告内容:a. 试验目的、时间、地点及试验条件;b. 样机简介、工作原理与结构用途、主要技术参数;c. 试验结果分析;d. 试验结论;e. 报告应附必要的数据图表、专题报告等;f. 试验负责单位及参加人员。JB/T 567919915表 1 技术参数测定表样机型号 样机编号 出厂日期 制造厂名称 测定地点 测定日期 序 号项 目计 量 单 位设 计 数 据测 定 数 据流化床加热输送带1有效干燥面积总有效干燥面积m2多孔板孔形多孔板开孔率%振动频率Hz2流 化 床振动振幅mm匀叶轮工作宽度mm曳引链

11、节距mm透气孔直径mm3加热输送带烘板透气孔率%4整机重量kg5外形尺寸(长宽高)mm测定人 记录人 JB/T 567919916表 2 机械性能测定表样机型号 样机编号 出厂日期 制造厂名称 测定地点 测定日期 测 定 数 据序 号项 目计 量 单 位设计或标准规定数据空 运 转负 载转 速r/min1主电动机功 率kW转 速r/min电动机功 率kW风 量m3/h2风机转 速r/min滚动轴承滑动轴承3有关部位温升传 动 箱4噪 声dB(A)位 移mm加 速 度m/s2水平位置振 动 力N位 移mm加 速 度m/s25振动垂直位置振 动 力N测定人 记录人 表 3 环境条件测定表环 境 条

12、 件热风炉进风口1 m处样 机 场 所试验日期测定时间天 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测定记录人 JB/T 567919917表 4 含水率测定表干 燥 铝 盒试验日期试验编号物料性质次 数盒 号重 量 g取样重量g烘干后干物质重量g含水率%取样人 测定人 表 5 台时出茶量、干燥强度测定表样机型号 样机编号 出厂日期 制造厂名称 试验地点 试验茶类 试验物料毛火茶干毛茶试验日期试验编号次数鲜叶等级烘前含水率%热空气温度取样时间min重量kg含水率%重量kg含水率%台时出茶量kg/h干燥强度kg水/(dm2h)操作人员 司炉员 测定人 记录人 JB/T 5679199

13、18表 6 能源消耗测定表样机型号 样机编号 出厂日期 制造厂名称 试验地点 试验茶类 热风炉运行时间能源消耗干毛茶电能升温时间升温耗煤量开机时间上茶开始时间上茶结束时间停机时间作业时间耗煤量烘前物料含水率重量含水率耗热量煤耗率千瓦小时出 茶 量试验日期min kgh:minh:minh:minh:minh:min电度表始读数电度表终读数耗电量kWhkg % kg % kJ/kg水kg煤/kg茶kg/(kWh)操作人员 司炉员 测定人 记录人 表 7 茶叶品质审评表样机型号 样机编号 制造厂名称 试验地点 试验茶类 外 形内 质日 期试验编号鲜叶等级烘前在制叶品质颗粒条索匀净色泽滋味香气汤色叶

14、底审评等级审评员 JB/T 567919919表 8 性能试验汇总表样机型号 样机编号 出厂日期 制造厂名称 试验地点 试验茶类 环 境 条 件烘 前 物 料毛 火 作 业足 火 作 业气 温相对湿度鲜叶等级含水率毛火茶干毛茶热空气温度重量含水率热空气温度重量含水量试验日期试验编号天 气%kg %kg %能 源 消 耗主 要 性 能 指 标耗煤量耗电量台 时干燥强度耗热量煤耗率千瓦小时出茶量出茶量试验日期试验编号kg kWh kg/h kg水/(dm2h)kJ/kg水kg煤/kg茶kg/(kWh)平均值操作人员 司炉员 测定记录人 资料整理人 JB/T 5679199110表 9 生产试验日记

15、表样机型号 样机编号 出厂日期 制造厂名 试验地点 试验茶类 烘前物料含水率 %天 气 操作人员 干毛茶含水率 %气 温 司 炉 员 干毛茶重量 kg相对湿度 %记 录 人 班 次 时 间 h:min耗 电 量作业时间非作业时间纯工作时间调整保养时间故障时间耗煤量耗电量试验日期开机时间停机时间小计上茶开始时间上茶结束时间小计工艺服务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小计发生时间排除时间小计班次时间kg电度表始读数电度表终读数kWh表 10 故障记录表样机型号 样机编号 出厂日期 制造厂名称 日 期零 件 名 称故 障 情 况故 障 时 间h原因分析与排除方法累计工作时间h记录人 JB/T 567919911

16、1表 11 主要零部件、易损件变形磨损量测定表样机型号 样机编号 出厂日期 制造厂名称 零件名称零件图号零件检测部位示意图技术要求测量部位尺寸 mm称量g累计工作时间h测量次数初 测复 测备 注磨损变形量测定人 记录人 表 12 生产试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样机型号 样机编号 出厂日期制造厂名称 试验地点 试验茶类时 间 分 类物料条件能源消耗主 要 技 术 经 济 指 标作业时间h:min非作业时间h:min干毛茶班次台时出茶量班次干燥强度耗热量煤耗率千瓦小时出茶量可靠度时间利用率烘前在制叶含水率重量含水率CsQsMcDcKK1班次时间TbH1WgcHgc耗煤量Cm耗电量Nd试验日期h:m

17、in纯工作时间工艺服务时间合计调整保养时间故障时间合计鲜叶等级% % % kg kwh kg/h kg水/(dm2h)kJ/kg水kg煤/kg茶kg/kWh% %测定人 记录人 整理人 复核人 JB/T 5679199112附 录 A表A1 试验用仪器、仪表序 号名 称规 格数 量1天平100 g(1/100)1台2磅秤1000 kg(1/50)1台3电热干燥箱1台4干燥铝盒若干5干燥器皿1只6干湿球温度表1支7声级计1台8转速表03000 r/min 1只9秒表1只10三相电度表10A 1只11三相功率表015 kW 1只12茶样罐0.5 kg若干附加说明: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金荣、黄卫平。(参考件)试验用仪器仪表JB/T5679199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机 械 行 业 标 准流 化 床 茶 叶 烘 干 机试 验 方 法JB/T 56791991*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北京首体南路2号 邮编 100044)*开本8801230 1/16 印张1 字数24,0001991年12月第一版 1991年12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 定价 2.00元编号 0477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http:/www.J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JB机械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