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试卷]2015年下半年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电子商务设计师下午(应用技术)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493239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类试卷]2015年下半年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电子商务设计师下午(应用技术)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计算机类试卷]2015年下半年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电子商务设计师下午(应用技术)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计算机类试卷]2015年下半年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电子商务设计师下午(应用技术)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计算机类试卷]2015年下半年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电子商务设计师下午(应用技术)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计算机类试卷]2015年下半年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电子商务设计师下午(应用技术)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年下半年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电子商务设计师下午(应用技术)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 一、试题一( 15分) 0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 1至问题 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 某企业拟构建一个高效、低成本、符合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工程师小李主要承担该系统的公告管理和消息管理模块的研发工作。公告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公告。消息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消息群发。 小李根据前期调研和需求分析进行了概念模型设计,具体情况分述如下。【需求分析结果】 (1)该企业设有研发部 、财务部、销售部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只有一名部门经理,有多名员工,每名员工只属于一个

2、部门。部门信息包括:部门号、名称、部门经理和电话,其中部门号唯一确定部门关系的每一个元组。 (2)员工信息包括:员工号、姓名、岗位、电话和密码。员工号唯一确定员工关系的每一个元组;岗位主要有经理、部门经理、管理员等,不同岗位具有不同的权限。一名员工只对应一个岗位,但一个岗位可对应多名员工。 (3)消息信息包括:编号、内容、消息类型、接收人、接收时间、发送时间和发送人。其中 (编号,接收人 )唯一标识消息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一条消 息可以发送给多个接收人,一个接收人可以接收多条消息。 (4)公告信息包括:编号、标题、名称、内容、发布部门、发布时间。其中编号唯一确定公告关系的每一个元组。一份公告对

3、应一个发布部门,但一个部门可以发布多份公告;一份公告可以被多名员工阅读,一名员工可以阅读多份公告。【概念模型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阶段收集的信息,设计的实体联系图 (不完整 )如图 1一 1所示。【逻辑结构设计】 根据概念模型设计阶段完成的实体联系图,得出如下关系模式 (不完整 ): 部门 (_(a),部门经理,电话 ) 员工 (员工号, 姓名,岗位号,部门号,电话,密码 ) 岗位 (岗位号,名称,权限 ) 消息 ( _(b),消息类型,接收时间,发送时间,发送人 ) 公告 (_(c),名称,内容,发布部门,发布时间 ) 阅读公告 (_(d),阅读时间 ) 1 【问题 1】 根据问题描述,补充

4、4个联系,完善图 2-1所示的实体联系图。联系名可用联系1、联系 2、联系 3和联系 4代替,联系的类型分为 1: 1、 1: n和 m: n(或 1: 1、1: *和 *: *)。 2 【问题 2】 (1)根据实体联系图,将关系模式中 的空 (a) (d)补充完整。 (2)给出 “消息 ”和 “阅读公告 ”关系模式的主键与外键。 3 【问题 3】 消息和公告关系中都有 “编号 ”属性,请问它是属于命名冲突吗 ?用 100字以内文字说明原因。 二、试题二( 15分) 3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至问题 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公司的商务网站需要实现公司产品的网上销售,预

5、采用 ASENET+SQL Server技术开发,网站主要功能包括商品列表、商品详情、订单管理、订单结算和会员管理等。 4 【问题 1】 基于 ASENET开发 B S系统时,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可伸缩性,可扩展性等,一般都采用层次体系结构。常见的为三层结构,分别是页面表示层、_(1)、 _(2)。如果要实现商品信息的展示,该功能属于_(3)层;数据的增、删、改、查等与数据库直接交互的操作属于_(4)的功能。基于层次结构的 WEB系统 _(5)软件耦合度。 (5)备选答案: A增加 B降低 5 【问题 2】 在 ASENET应用程序连接 SQL Server数据库时,一般是要将连接字符串写到项目

6、的 Web config文件中。 Web config文件是一个 XML文本文件,它用来储存ASRNET Wleb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假设要连接的 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 IP地址为 “192 168 1 4”,服务器名为 “DataServer”,服务器的身份认证采用 SQL Server与 Windows混合验证模式,数据库名为 “Business”,数据库的登录用户名为“sa”,密码为 “alb2c3”,在 Web config文件的 appSettings标记中设置数据库连接如 下: 6 【问题 3】 假设某客户已经确认下单并需要结算,此时应该将该客户的订单信息展示,并统计客

7、户购买商品的种类数、合计总金额,可使用 GridView控件实现该功能。假定GridView控件 ID为 “gridView”,绑定的订单数据中 “金额 “是 GridView控件的第 6列 (列从 0开始 ),现要在 GridView控件的 Footer位置显示统计合计的信息,其中第 0列显示文字 “合计: ”、第 1列显示商品的种类数、在 “金额 ”列显示金额合计数,根据以上描述,完成以下程序。 Decimal sum=0; protected void gridView_RowDataBound(object sender, GridViewRowEventArgs e) if(e Ro

8、w RowType=DataContr01RowType _(11) if(e Row Cells6 Text!=“ “ e Row Cells6 Text!=null e Row Cells6 Text!=“ “) sum+=Convert ToDecimal(e Row Cells6 Text); else if(e Row RowType=DataControlRowType _(12) e Row Cells0 Text=“_(13)“; e ROW Cells1 Text=this gridView Rows _(14) ToString(); e Row Cells_(15) Te

9、xt=sum ToString(); 三、试题三( 15分) 6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至问题 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小张到软件公司毕业实习,被分配到测试组参与一个电子 商务系统开发项目的测试工作。 7 【问题 1】 小张跟着指导教师对一个软件模块进行测试。为了完成这个测试,指导教师设计了辅助模块去模拟与被测模块相关的其他模块。其中 _(1)模块用于模拟被测试模块的上一级模块,相当于被测模块的主程序, _(2)模块用于模拟被测模块工作过程中所调用的模块。 在这个模块的测试中,小张设计测试用例完成了模块测试 5个方面的任务,其中: _(3)是对数据类型说明、初始化、默认

10、值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测试,并测试全局数据对模块 的影响; _(4)能够发现由于计算错误、不正确的判定或不正常的控制流而产生的错误: _(5)主要是对参数表、调用子模块的参数、全局变量、文件 I O操作进行测试; _(6)是检查模块在工作中发生了错误,其中的出错处理设施是否有效; _(7)检查在限制数据处理而设置的边界处,测试模块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8 【问题 2】在集成测试中,小张采用增量式集成测试法,在自顶向下集成方式的广度优先策略中,如图 3-1模块结 构的广度优先顺序为 _(8)。集成测试过程有两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们是 _(9)、 _(10)。9 【问题 3】软件系统中关于电话号码是这样设

11、定的:电话号码由地区码、前缀和后缀 3部分组成。地区码由空白或 4位数字组成;前缀是非 “0”或非 “1”开头的 3位数字;后缀是 4位数字。测试小组设计了等价类,如表 3 1所示。请根据题目说明及表 3-1,填补空 (11) (15)。四、试题四( 15分) 9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至问题 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 应栏内。【说明】 陈诚是某品牌公司的项目经理,有着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最近负责某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工作。该项目经过工作分解后,子任务已经明确。为了更好地对该项目的开发过程进行监控,保证项目顺利完成,陈诚拟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对项目进度进行管理。经过分析,陈诚得到了一张工

12、作计划表,如表 4-1所示。事件 1:陈诚的工作计划得到了公司的认可,但是项目建设方 (甲方 )提出,因该项目涉及融资,希望建设工期能够提前 2天,并可额外支付 9万元的项目款。 事件2:陈诚将修改后的项目计划上报给了公司,公司请财务部估算项目的利 润。 说明:为了表明各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计算工期,有关属性用图 4-1表示。10 【问题 1】 任务 D与任务 B是 _(1)依赖关系,任务 F是任务 H的 _(2)依赖关系。 (1)和 (2)备选答案: A并行 B紧后 C紧前 任务 G的最早开始时间为 _(3),任务 C的总时差为 _(4)。 11 【问题 2】 运用网络图、各活动的工期、最早

13、开始时间、最晚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最晚结束时间、时差等相关知识,确定该项目的关键路 径为 A一 _(5)一_(6)一 _(7)一 _(8)。项目完成总工期为_(9)天。 12 【问题 3】 在事件 1中,总工期需要缩短 2天,应选择 _(10)上的活动进行压缩。在满足建设方的工期要求时,要尽量节省费用,应首先选择 _(11)的任务 _(12)的活动进行压缩,然后选择任务 _(13)的活动进行压缩。 (10)、 (11)的备选答案: A关键路径 B非关键工作 C正常费用最低 D单位时间赶工 (应急 )成本最低 因此,综合事件 1和事件 2,项目缩短工期 2天会增加赶工 (应急 )成本_(14

14、)万元,最终项目的利润可增加 _(15)万元。 五、试题五( 15分) 12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 1至问题 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LS的母公司 FL准备开发一款新口味的薯片,但和过去不同,它没有召集众多专家来咨询意见,而是上线一款 Facebook应用, LS推出了一个 向网友征集薯片口味的竞赛活动 Do Us a Flavor(乐味一番 ),谐音取自 “Do me a favor(帮我个忙 )”,如果LS最终决定选择某位网友推荐的薯片口味,这位网友将获得 100万美元大奖,或者得到这款口味薯片销量净利润 1的提成。 2012年,该活动吸引了大批 “垃圾食品爱好者 ”

15、主动参与,并且将信息传递给熟悉的人。 LS通过 Facebook渠道,搜集了 400万个口味创意。随后, LS组织厨师、著名美食家、食品口味专家成立评审团仔细挑选并最终选中了三个最佳口味:芝士蒜香面包味、炸鸡华夫味、甜辣酱味 。 2013年 5月,经过 100余万名消费者在 Facebook、 Twitter上和短信中的投票评选, FL宣布,芝士蒜香面包味获得了最终大奖,获奖人 Karen Webber-Mendham来自威斯康星州蓝多湖,是一名儿童图书管理员。 LS曾在美国以外市场用类似方法征集创意,设计出新产品,如澳大利亚凯撒色拉味薯片、埃及虾味薯片和波兰香肠味薯片。 对消费者来说, “D

16、o Us a Flavor”活动有两层意义:一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观点引起了企业的重视,二是让消费者参与产品开发,并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这场营销竞赛 , LS母公司 FL在美国地区的 Facebook粉丝数量在很短的时间增长了 3倍,公司在全美范围的销量也增长了 12。 2014年 1月, LS决定再次使用这种营销方式,这次他们加入了一项新规则,让消费者给入选决赛圈的四个薯片口味进行投票,但每种新口味都必须基于 LS的三款原创口味来延展。 13 【问题 1】 LS采用的网络营销方法是 _(1),该方法常用于进行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该营销方法利用 _(2)传播原理,这种传播是在 _(3)自发进

17、行的,无须努力向他人传 递信息,因此几乎是不需要 _(4)的网络营销手段。 (1)的备选答案: A搜索引擎营销 B病毒性营销 C网络社区营销 D博客营销 (2) (4)的备选答案: A用户口碑 B用户与企业之间 C用户之间 D整合营销 E费用 F推广 14 【问题 2】 LS采用的营销方法不同于其他营销方式在于: LS推出了一个向网友征集薯片口味的竞赛活动 Do Us a Flavor,并向胜出的网友提供丰厚奖励,说明该营销_(5);通过 Facebook搜集了 400万个口味创意,说明该营销_(6); LS向网友征集薯片口味的竞赛活动,吸引了大批 “垃圾食品爱好者 ”主动参与,并且将信息传递

18、给熟悉的人,说明该营销 _(7)。 (5) (7)的备选答案: A通过信息几何倍数的传播以及高效率的接收 B通过他人的信息交流频道或者行为来进行传播 C向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D通过市场调查收集市场信息,有利于新产品开发 15 【问题 3】 案例中营销方法的实施过程,反映出该营销方法的五个步骤,即:_(8)、 _(9)、 _(10)、 _(11)和_(12)。 (8) (12)的备选答案: A原始信息的发布和推广 B信息源与信息传播渠道的设计 C形成独特的创意 D整体方案的规划 E营销效果跟踪和管理 16 【问题 4】 LS通过 Faceb00k征集新口味的意图是: _(13)、 _(1

19、4)和_(15)。 (13) (15)的备选答案: A巩固老客户 ,发展新客户 B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 C形成口碑传播 D收集市场信息 E开发新产品 2015年下半年软件水平考试(中级)电子商务设计师下午(应用技术)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 一、试题一( 15分) 1 【正确答案】 联系名称可不做要求,但不能出现重名。【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及概念结构向逻辑结构转换的过程。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认真阅读题目对现实问题的描述,经过分类、聚集、概括等方法,从中确定实体及其联系。题目已经给出了 4个实体,需要根据需求描述,给出实体间的联系。 【问题 1】 根据题意 “一个员工只对应一个岗位,但一

20、个岗位可对应多名员工 ”,可以得出员工与岗位之间的对应联系类型为 n: 1。 由 “一条消息可以发送给多个接收人,一个接收人可以接收多条消息 ”,可以得出员工与消息之间的收发联系类型为 1: n: m。 由 “一份公告对应一个发布部门,但一个部门可以发布多份公告 ”,可以得出部门与公告间的所属联系类型为 1: n。 由 “一份公告可以有多个员工阅读,一个员工可以阅读多份公告 ”,可以得出公告与员工之间的阅读联系类型为 n: m。完整的 E-R图如下:2 【正确答案】 (1)(a)部 门号,名称 (b)编号,内容,接收人 (c)编号,标题 (d)公告编号,员工号 (注:编号,员工号也正确 ) (

21、2)消息关系模式的主键:编号,接收人 外键:接收人、发送人 阅读公告关系模式的主键:公告编号,员工号 外键:公告编号,员工号 【试题解析】 (1)根据题意,完整的关系模式如下: 部门 (部门号,名称,部门经理,电话 ) 员工 (员工号,姓名,岗位号,部门号,电话,密码 ) 岗位 (岗位号,名称,权限 ) 消息 (编号,内容,接收人,消息类型,接收时间,发送时间,发送人 ) 公告 (编号,标题,名称,内容,发布部门,发布时间 ) 阅读公告 (公告编号,员工号,阅读时间 ) (2)消息关系模式和阅读公告关系模式的主键和外键的分析如下: 根据题意,消息关系模式的主键为 (编号,接收人 )。由于接收人

22、、发送人都应参考员工关系的员工号,因此接收人、发送人为消息关系的外键。 根据题意,阅读公告关系模式的主键为 (公告编号,员工号 )。外键为公告编号,员工号。因为公告编号应参考公告关系的编号,而编号是公告关系的主键,所以公告编号是阅读公告关系的外键;又因为员工号应参考员工关系的员工号,而员工号是员工关系的主键,所以公告关系的员工号为外键。 3 【正确答案】 不属于命名冲突。因为这两个属性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关系模式,可以通过 “关系名 .属性名 ”区别,即可以用 “消息 .编号 ”和 “公告 .编号 ”来区别。 【试题解析】 不属于命名冲突。因为这两个属性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关系模式,可 以通过 “

23、关系名属性名 ”区别,即可以用 “消息 .编号 ”和 “公告 .编号 ”来区别。 二、试题二( 15分) 4 【正确答案】 (1)业务逻辑层或逻辑层或业务层 (2)数据访问层或数据层 (3)页面表示层或表示层或页面层 (4)数据访问层或数据层 (5)B或降低或减小 注: (1)和 (2)答案可以互换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 B S系统结构模式、 ASENET访问数据库技术及 ASP程序设计。 用 ASP NET开发 B S系统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可伸缩性,可扩展性等,一般都采用层次体系结构,常见的为三层结构和 MVC结构,本题考查三层结构。三层结构分为页面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24、其作用分别如下: 1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非原始数据 (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 )的操作层,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为表示层提供服务。 3页面表示层:提供信息展示、功能实现、系统与用户交互的界面。 三层结构的优点是各层次之间逻辑上相互独立,任一层次的变化都不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层次。 5 【正确答案】 (6)key(所有字母大小写均可 ) (7)192 168 1 4或 DataServer (8)Business (9)sa (10)alb2c3 【试题解析】 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 SQLServer数据库访问安全

25、性,数据库验证模式采用混合验证模式,在该模式下, ASP NET访问数据库的连接字符串写在 Web Config文件中,格式如下: 6 【正确答案】 (11)DataRow (12)Footer (13)合计: (14)Count (15)6 【试题解析】 在 GridView控件实现合计的方法是先将 GridView控件中需要合计的列数据进行汇总,再在 GridView控件的 Footer行相应的列中显示合计结果,具体程序如下: Decimal sum=0; protected void gridView_RowDataBound(object sender,GridViewRowEvent

26、Args e) if (e Row RowType=DataControlRowType DataRow) if(e Row Cells6 Text!=“ “ e Row Celis6 Text!=null e Row Cells6 Text!=“ ; “) sum+=Convert ToDecimal(e。 Row CellS6 Text); else if(e Row RowType=DataControlRowType Footer) e Row Cells0 Text=“合计: “; e Row Cells1 Text=this gridView Rows Count ToSt

27、ring(); e Row Cells6 Text=sum ToSt ring(); 三、试题三( 15分) 7 【正确答案】 (1)驱动 (Drive) (2)桩 (Stub) (3)局部数据结构测试或局部数据结构或数据结构 (4)执行路径测试或执行路径或路径 (5)模块接口测试或模块接口或接口 (6)出错处理测试或出错处理 (7)边界条件测试或边界条件或边界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软件测试中的相关概念和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的划分。 模块是整个软件系统中完成某个功能的独立部分,无法独立运行,因此,在测试某个模块时,需要构造该模块的上一级模块和下一级模块,上一级模块称为驱动模块,而下一级模块称为

28、桩模块。 在模块测试中,需要完成 5个方面的任务,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 结构测试、执行路径测试、出错处理测试和边界条件测试。 (1)模块接口测试。通过对被测模块的数据流进行测试,检查进出模块的数据是否正确。因此,必须对模块接口,包括参数表、调用子模块的参数、全局变量、文件 I O操作进行测试。 (2)局部数据结构测试。测试用例检查局部数据结构的完整性,如数据类型说明、初始化、默认值等方面的问题,并测试全局数据对模块的影响。 (3)执行路径测试。测试用例对模块中重要的执行路径进行测试,其中对基本执行路径和循环进行测试往往可以发现大量的路径错误。测试用例必须能 够发现由于计算错误、不正确的判

29、定或不正常的控制流而产生的错误。 (4)出错处理测试。测试出错处理的重点是模块在工作中发生了错误,其中的出错处理设施是否有效。 (5)边界条件测试。边界条件测试是单元测试的最后一步,必须采用边界值分析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在为限制数据处理而设置的边界处,测试模块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8 【正确答案】 (8)T1-(T2-T3-T8)-(T4-T7)-(T5-T6)或 1-(2-3-8)-(4-7)-(56) 注:括号内答案顺序可换 (9)功能冻结 (10)代码冻 结 (9)、 (10)答案顺序可换 【试题解析】 将模块集成后,形成树形结构的软件系统,对整个系统的测试可以采用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的测试

30、方法,深度优先就是将某节点的某个子树访问完后,再访问该节点的下一个子树;广度优先就是访问完某节点的所有子节点后,再访问该节点的所有子节点的子节点。 9 【正确答案】 (11)4位数字或 0000 9999 (12)200 999之间的 3位数字 或非 “0”或非 “1“开头的 3位数字 (13)有非数字字符 (14)起始位为 0 (15)多于 4位数字 【试题解析】 等价类划 分是黑盒测试方法的一种,需要划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它是由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它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相

31、反,它是由对程序的规格说明无意义、不合理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根据等价类表,确定测试用例。首先,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唯一编号;其次,设计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最后,设计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 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通常,程序在执行一个错误后不继续检测其他错误,故每次只测一个无效类 )。 四、试题四( 15分) 10 【正确答案】 (1)A或并行 (2)C或紧前 (3)11 (4)2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项目管理知识的应用。 本问题考查双代号网络计划图的概念及

32、解读。双代号网络图又称箭线式网络图,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图的构建。其二考查网络计划参数的概念及计算。工作持续时间是指一项工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 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ES)是指在其所有 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EF)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和。 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LS)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完成的最迟时刻。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 (LF)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必须开始的最迟时刻。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本工作的最

33、迟完成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差。 工作的总时差 (TF)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 利用的机动时间。工作的自由时差 (FF)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对于同一项工作而言,自由时差不会超过总时差。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 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ES)和最早完成时间 (EF)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始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ES=max紧前工作的 EF);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 EF=ES+本工作持续时

34、间。 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 (LS)和最迟完成时间 (LF)的计算应以项目规定或计算的工期为基准,从网络计划的终止节点,逆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某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项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LF=min紧后工作的 LS;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本项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减本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LS=LF一工作的持续时间。 某项工作总时差 (TF)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或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 TF=LFEF或 TF=LSES。 某项工作 自由时差 (FF)的计算有两种情况,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

35、间减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FF=minES(紧后工作 )一 EF;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任务 D与任务 B是并行关系。任务 F是任务 H的前置任务。 由上面计算可知任务 G的最早开始时间为 11,任务 C的总时差为 2。 11 【正确答案】 (5)D (6)E (7)F (8)H (9)19 【试题解析】 本问 题考查关键路径的概念和项目工期计算。在关键线路法 (CPM)中,线路上所有工作的持续时间总和称为该线路的总持续时间,将网络图中所有线路的作业时间进行比较,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

36、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关键线路的长度就是网络计划的总工期。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即为关键路径,因此关键路径:ADEFH 。计算项目完成总工期为 19天。 12 【正确答案】 (10)A或关键路径 (11)D或单位时间赶工 (应急 )成本最低 (12)F (13)E (14)5 (15)6 【试题解 析】 本项目考查项目进度控制及计划优化的问题。重点为时间成本平衡法。 时间成本平衡法的目标是在总成本增加最少的条件下压缩工期,使项目在最短时间完成。每项工作的工期从正常时间缩短至应急时间都有自己的单位时间和成本。正常时间是在正常条件下完成工作需要的估计时间长度;正常成本

37、是在正常时间内完成工作的预计成本。应急时间是完成工作的最短估计时间长度;应急成本是在应急时间内完成工作的预计成本。缩短工期的单位时间和成本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应急成本一正常成本 ) (正常时间一应急时间 )。 具体计算如下,总工期需要缩短 2天,应 首先选择关键路径上的活动进行压缩,即在 A、 D、 E、 F、 H五个活动中选择。比较这五个活动的单位时间赶工成本。H活动单位时间赶工成本 = =4万元 假设总工期需要缩短,应首先对单位时间赶工成本最低的 F活动进行压缩。然后再选择单位时间赶工成本较低的 E活动进行压缩。 因为缩短 E、 F工期各一天,会增加 5万元的费用 (3+2)万元 ,但是

38、节约了间接费用 2万元 (每天的间接费用为 1万元 ),且客户额外支付 9万元的项目款,因此,项目的利润增加了 6万元(9+25)=6万元 。 五、试题五( 15分) 13 【正确答案】 (1)B或病毒性营销 (2)A或用户口碑 (3)C或用户之间 (4)E或费用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病毒性营销的含义、特征、实施步骤及目的。 病毒性营销是一种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常用于进行网站推广、品牌推广等。病毒性营销利用的是用户口碑传播原理,在互联网上,这种 “口碑传播 ”更为方便,可以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因此病毒性营销成为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由于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因此几乎是不需要费

39、用的网络营销手段。 14 【正确答案】 (5)C或向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6)B或通过他人的信息交流频道或者行为来进行传播 (7)A或通过信息几何倍数的传播以及高效率的接收 【试题解析】 病毒性营销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性: (1)病毒性营销提供的是有价值的产品或者服:务 如果商家想要进行病毒性营销,就需要让消费者觉得你的产品或者信息是有价值的。价值越大,信息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2)通过他人的信息交流频道或者行为来进行传播 病毒性营销的典型做法往往是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并且提供可以交流的信息,使得用户与用户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实现盈利的目的 。最具创造性的病毒性营销策划往往是利用

40、别人的资源达到宣传自己产品的目的。 (3)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 鉴于互联网所具有的全球性、即时性以及交互性特点,可以使得信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快速地传递到成千上万的用户手中,就像病毒一样快速地复制和传播。携带营销信息的媒体必然便于传递和传播,通过即时通讯、论坛以及 E-mail传递信息是非常容易的,并且信息的传递几乎不需要成本,从而每个用户都变成了信息源,然后再传播给别人。 (4)几何倍数的传播以及高效率的接收 病毒性营销是自发的、扩张性的信 息推广,人际关系以及群体传播是其流通渠道,信息被消费者传递给那些与他们有着联系的个体,因为信息是从熟悉的人那里获得的,接收过程就具有更加积极的心态,接收的

41、渠道也较为私人化,这就克服了大众媒体广告造成的受众戒备抵触心理的产生以及接收环境复杂的缺点。 15 【正确答案】 (8)D或整体方案的规划 (9)C或形成独特的创意 (10)B或信息源与信息传播渠道的设计 (11)A或原始信息的发布和推广 (12)E或营销效果跟踪和管理 【试题解析】 病毒性营销的实施一般需要经过:方案的规划和设计、独特创意、信息 源和传递渠道的设计、原始信息发布、效果跟踪管理等五个基本步骤完成。 (1)病毒性营销整体方案的规划 确认病毒性营销方案符合病毒性营销的基本思想,即传播的信息和服务对用户是有价值的,并且这种信息易于被用户自行传播。 (2)独特的创意 最有效的病毒性营销

42、往往是独创的。独创性的计划最有价值,跟风型的计划有些也可以获得一定效果,但要做相应的创新才更吸引人。在方案设计时,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将信息传播与营销目的结合起来。如果仅仅是为用户带来了娱乐价值 (例如一些个人兴趣类 的创意 )或者实用功能、优惠服务而没有达到营销的目的,这样的病毒性营销计划对企业的价值就不大;反之,如果广告气息太重,可能会引起用户反感而影响信息的传播。 (3)信息源与信息传播渠道的设计 (4)原始信息的发布和推广 最终的大范围信息传播是从比较小的范围内开始的,如果希望病毒性营销方法可以很快传播,那么对于原始信息的发布也需要经过认真筹划,原始信息应该发布在用户容易发现

43、,并且用户乐于传递这些信息的地方 (比如活跃的网络社区 )。如果必要,还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去主动传播这些信息,等到自愿参与 传播的用户数量比较大之后,才让其自然传播。 (5)对病毒性营销的效果进行跟踪和管理。 16 【正确答案】 (13)A或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 (14)C或形成口碑传播 (15)E或开发新产品 【试题解析】 本案例中 LS公司通过 Facebook征集新口味,了解用户对该公司产品的需求 (口味偏好 ),旨在开发出满足消费者的新产品。另外通过 Facebook加强与消费者互动,激发消费者参与征集新口味的活动,将消费者好的创意融入到开发的新产品中,使得消费者有一种成就感,增强了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达到巩 固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目的。最后 LS公司通过 Facebook,借助千百万用户之口将公司的品牌和产品信息快速进行传递,从而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