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T 13-1994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51492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GJ T 13-1994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JGJ T 13-1994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JGJ T 13-1994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JGJ T 13-1994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JGJ T 13-1994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1 G /1 13-94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口期:1 9 9 4年9月日2一12-1关于发布行业标准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的通知建标19941265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8)城标字第141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修汀的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编号.IGJ713-94, n 1994年9月1日起施行部标准0. 5时,取,二。30;当H/B 4时,设置构造柱的墙段在刚度计算时可不考虑。式中E因剪应力不均匀分

2、布引起的对变形的影响系数,矩形截面取1.2;A,墙段考虑开孔和弯曲作用影响的刚度修正系数;I,水平截面积A。按E, 1E折算后与砖墙净截面积A,一起按工字形截面计算的惯性矩;Po开孔影响系数,按附录A表A.0.1取值砖砌体剪变模量,G取0.4E5构造措施5.1构造柱5.1.1多层粘土砖房设置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 x 180-m。纵向钢筋可采用4八2;箍筋采用似一46,其间距不宜大于250-当设防烈度为7度时,多层砖房超过六层; 8度时多层砖房超过五层及9度时构造柱的纵向钢筋宜采用44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截面和钢筋可适当增大为便于检查混凝土浇灌质量,应沿构造

3、柱全高留有定的混凝土外露面。若柱身外露有困难时,可利用马牙搓作为混凝土外露面(图5.1.1)5.1.2构造柱必须与圈梁连接。在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450-:或1/6层高,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nun5.1.3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搓,每一马牙搓高度不宜超过300m,(图5.1.3),且应沿高每500-设置20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人墙内不宜小于1.0m5.1.4构造柱可不必单独设置柱基或扩大基础面积。构造柱应伸人室外地面标高以下500n-5.1.5当构造柱设置在无横墙的进深梁墙垛处时,应将构造柱与进深梁连接。构造村与现浇钢筋混凝土进深梁连接

4、节点构造可按图5.1.5 (a)采用;与预制装配式进深梁连接节点构造可按图5.1.5(b)采用;当使用预制装配式叠合梁时,连接节点构造可按图5.1.5(一)采用,7尸7J00们甘马牙样)60OO内46500一盆_纵1df图5.1.1构造柱位置示意图图5.1.3拉结钢筋布置及马牙搓示意图注:拉结钢筋伸人墙内的长度是指从墙的马牙搓外齿边(即构造柱边)算起的长度当墙上门窗洞边到构造柱边(即墙马牙搓外齿边)的长度小于1.0m时,则伸至洞边11.5.1.与构造柱连接的进深梁跨度宜小于6.6m。对截而高度大干300二的进深梁,在梁端各1.5倍进深梁截而高度范围内宜加密箍筋。梁端进行局部抗压计算时,宜按砌体

5、抗压强度考虑。当进深梁跨度大于6.6m时,应考虑构造柱处节点约束弯矩对墙体的不利影响。5.1.7当预制进深梁的宽度大于构造柱的宽度时,构造柱的纵向钢筋可弯曲绕过进深梁,伸人上柱与上柱钢筋搭接。当钢筋的折角小于1/6时,可采用图5.1.7Ca)的搭接方式。当钢筋的折角大于1/6时,可采用图5.1.7(!)的搭接方式,且参照本规程第5.1.2条加密箍筋5.1.8对于纵墙承重的多层砖房,当需要在无横墙处的纵墙中设置构造柱时,应在楼板处预留相应构造柱宽度的板缝,并与构造柱混凝土同时浇灌,做成现浇混凝土带。现浇混凝土带的纵向钢筋不少于40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5.1.9构造柱的竖向钢筋末端应作

6、成弯钩,接头可以采用绑扎,其搭接长度宜为35倍钢筋直径。在搭接接头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loo-,5.1.10斜交抗震墙交接处应增设构造柱,且构造柱有效截面面积不小于240mmx 180-在斜交抗震墙2-12-7段内设置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抗震墙层间高度。构造柱I2)构造幸1扳端部的钢筋应与进探梁钢筋拼接牢固后浇混凝,-争图5.1.5构造柱与梁连接示意图注:图(u)中,号钢筋为架立钢筋,号钢筋为弯起钢筋。当梁内不设弯起钢筋时,可将号架立钢筋端部做成图()的2-2剖面型式锚固在圈梁中构情林构造柱图55.2水平配筋.1.7预制进深梁宽度大于构造柱宽度时构造柱的钢筋搭接示意图筋直径。5.2.4

7、水平钢筋直径不宜超过6mmo当灰缝中的水5.2.1水平配筋砖抗震墙应选择合适的配筋用量。配筋率宜为0.07%一0.2%5.2.2墙段内的水平钢筋宜沿层高均匀布置5.2.3水平钢筋两端应制成直钩墙段两端设置构造柱时,水平钢筋应锚人构造柱内;无构造柱墙段的水平钢筋应伸人与其相交的墙体内,伸入长度为40倍钢2一12-8平钢筋根数为2根及2根以上时,宜采用与其垂直的横向钢筋连接。横向钢筋直径不大于4mm,间距为300r二对于240-厚砖墙,一层灰缝内配姚不应多于3根;370-m厚砖墙的一层灰缝内配筋不宜多十4根5.3底层框架一抗展墙砖房240-的自承重墙的中心线,宜同底层框架梁、抗震墙的中心线相重合;

8、构造柱宜同框架柱上F贯通5.3.1底层框架砖房的第二层以上部分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原则,应按木规程第三章的规定执行。5.3.2底层框架砖房的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锚固在底层框架柱内,钢筋锚固长度不小于35倍钢筋直径。当构造柱的纵向钢筋锚固在框架梁内时,除满足锚固长度外,还应对框架梁相应位置作适当加强5.3.3底层框架砖房的底层楼盖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上楼板时,应在预制楼板上先现浇厚度不小于40-、的细石混凝土.内放双向直径不小于4-、间距不大十300-。的钢筋网片,然后再砌墙体5.3.4底层枢架砖房设置构造柱的截面不宜小于240n“n x 240mni,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014,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

9、0-。构造柱应与每层圈梁连接5.3.5底层框架砖房上部承重砖墙及厚度不小于5.4复合夹心墙5.4.1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夹心墙体的多层砖房,除按表3.1.2要求设置构造柱外,还应对空腔两侧的叶墙之间采取可靠的连接措施。墙面连接钢筋采用梅花形布置,沿高间距不大于500mm,水平间距不大于l000mm。连接钢筋端头制成直角,端头距墙面为60mm,钢筋直径为6-;非承重叶墙与构造柱之间应沿高设置206水平拉结钢筋,间距不大于500mm图5.4.1)5.4.2复合夹心墙的钢筋混凝士圈梁布置应满足第3.2.2条的要求。圈梁截面应跨过复合夹心墙的空腔(图5.4.2)0圈梁楼板季高效保温材料非承贯叶墙连接钢筋斗

10、二斗i2斗拼图5.4.1复合夹心墙连接钢筋布置5.4.3复合夹心墙的空腔宽度不宜大于80mm,空腔两侧的承重叶墙厚度不应小干240mm,非承重叶墙厚度不应小120-。叶墙的砌筑砂浆不应小于N45,5.4.4复合夹心墙宜从室内地面标高以下240m:开始砌筑,从此至房屋楼板或其他水平支点间的距离为复合火心墙的受II:构件计算高度。非承重叶墙高厚比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 3-88的允许高厚比值5.4.5复合夹心墙的窗(门)洞日四边可采用丁砖或钢筋连接空腔两侧的叶墙。沿窗(门)洞口边的连接钢筋采用此,间距3lgn-。连接丁一砖的强度等级不宜低J= MU 10,砖竖向间距为1皮砖的厚度,窗洞F边

11、的J砖应通长砌筑,且用高强度等级的砂浆灌缝图5.4.2复合夹心墙圈梁示意图6施工技术6.0.1设置构造柱的多层砖房应分层按下列顺序进行施工:绑扎钢筋、砌砖墙、支模、浇灌混凝土柱。钢筋棍凝土圈梁应现浇。6.0.2马牙搓尺寸应符合第5.1.3条要求。在墙体施工中,从每层柱脚开始,先退后进。6.0.3构造柱和圈梁的模板可用木模或钢模。在每层砖墙砌好后,立即支模。模板必须与所在墙的两侧严密贴紧,支撑牢靠,防止板缝翻浆。6.0.4在浇灌构造柱混凝土前,必须将砖砌体和模板浇水润湿,并将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和其他杂物清除干净。在砌墙时,应在各层柱底部(圈梁面上)以及该层二次浇灌段的下端位置,留出2皮砖的洞眼

12、.以便清除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和其他杂物。清除完毕应立即封闭洞眼6.0.5构造柱的混凝上坍落度宜为50一70i,以保证浇捣密实。亦可根据施工条件、季节不同,在保证浇捣密实的情况下加以调整。混凝土随拌随用,拌合好2-12-9的混凝土应在1.5h内浇灌完,超过1.5h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并不得再次拌合后使用。6.0.6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灌可以分段进行,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0.。在施T条件较好并能确保浇灌密实时,亦可每层一次浇灌。预制大梁、圈梁和柱的接头处,则必须在同一层内一次浇灌。6.0.7浇捣构造柱混凝土时,宜用插人式振捣棒,分层捣实。振捣棒随振随拔,每次振捣层的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长度的1.25倍。

13、振捣时,振捣棒应避免直接碰触砖墙,并严禁通过砖墙传振6.0.8钢筋应除锈、调直。对预留的伸出钢筋,不应在施工中仃意弯折。如有歪斜,应在浇灌混凝土前校正到准确位置。箍筋应按要求位置与竖筋用金属丝绑扎牢固复合夹心墙的连接钢筋应采取有效防锈措施6.0.9在冬期施工时,要注意清除模板内和砖上的冰碴。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和掺量须按有关规定确定。对已浇好的混凝土,要采用保温措施,避免受冻。6.0.10施工时应有防雨措施,下雨时不宜露天浇灌混凝土。未下雨而露天浇灌的混凝土也要及时筱盖,以防雨水冲刷。要特别注意根据露天料场砂石含水量的变化,调整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6.0.n在砌完一层墙后和浇灌该层柱混凝土前

14、,应及时对己砌好的独立墙片加稳定支撑。必须在该层柱混凝土浇完之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6.0.12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耍求:6.0.12.1柱与墙连接的马牙搓内的混凝土、砖墙灰缝的砂浆,都必须密实饱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平均值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任意一组试件的最小值,对于混凝土,不得低于强度标准值的95%;对于砂浆,不得低于强度标准值的80%.混凝土试件强度的平均值不得低于强度标准值的115%0有关砖砌体的砌筑方法、灰缝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均按照现行砌休工程施工及验收的有关规定执行。6.0.12.2构造柱从基础到顶层必须垂直,对准轴线,其尺寸的允许偏

15、差见表6.0.12。在逐层安装模板前,必须根据柱轴线随时校正竖筋的位置和垂直度构造柱混凝土保护层宜为20-,且不小于15,m6.11.13预制进深梁的梁垫可与构造柱的混凝土同时浇灌。现浇混凝土进深梁与梁垫应分开浇灌。大跨度预制进深梁在楼(屋)盖板安装后,宜浇灌与其连接的混凝土圈梁构造柱尺寸允许偏理裹6.0.12项次项目允许偏差(皿n)检查方法1柱中心线位置10用经纬仪检查2柱层间错位B用经纬仪检查3柱垂百度每层10用吊线法检查全高10.以下15用经纬仪或吊线法检查10.以上15用经纬仪或吊线法检查6.0.15当采用预制楼梯时,楼梯梁(平台)不应在墙中预留洞口。严禁在抗震墙上剔凿洞口。6.0.1

16、6复合夹心墙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6.0.16.1复合夹心墙的施工顺序为:在沿夹心墙高度设置的连接钢筋间距范围内,宜先砌筑承重叶墙,清除墙面多余砂浆后,安装高效保温材料,再砌筑非承重叶墙,然后铺置连接钢筋。6.0.16.2非承重叶墙采用清水墙作为外饰面时,其勾缝砂浆的水泥与砂浆之比不应低于1:16.0.16.3安装高效保温材料时,相邻保温材料之间应排放紧密,局部空隙最大宽度不应大于10-,空隙长度之和不应大于保温材料边长的30%附录A墙段开孔影响系数A.0.1墙段开孔影响系数P6,按表A.0.1采用口绮段开孔影响系数衰A.0.1乙p0.90.80.70.60.5)4价o0.980.94()88

17、0.760.680.56注:d。为孔洞系数,4p= A/AR表A.0.1中,开孔影响系数的适用范围如下:(1)门洞高度不超过墙段层间计算高度的80%;(2)内墙门、窗洞边离墙段端部净距离不小于500mm;(3)当窗洞高度大于墙段高的50%时,与开门洞同样处理;当小于墙段高50%时,Wo值可乘1.工;当x V,大于1.0时,910值取1.仇(4)在同一墙段内开有两个洞口,且洞间距离小于500。时,洞间墙亦作为开孔处理(图A.0.1(a).附录B本规程用词说明6.0.14房屋两端外横墙(山墙)不宜开施工洞口。在单元分隔墙上开设的施工洞口应预留水平拉结钢筋。2-12一10B:0.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

18、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o(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如料牛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B.0.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tt的规定”或“应按执行”附加说明本规程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图A.01开孔计算刁;意图注:工一1/a3500nv时,孔洞而积(/:+/)扭当儿13/4时.应作偏孔洞处理,To仇应乘以0.9正面词采用“应”;反而词采用“不应或“不得”(7)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上海建筑材料1_业学院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辽宁省建筑设计院主要起草人:龚思礼刘立泉刘雯吴明舜张前国邹瑞锋周炳章郑伟奚肖凤夏敬谦黄泉生曹骏一解明雨2一12一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JG建筑工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