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地籍调查(测定界址点)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612203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地籍调查(测定界址点)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程类试卷]地籍调查(测定界址点)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程类试卷]地籍调查(测定界址点)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程类试卷]地籍调查(测定界址点)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程类试卷]地籍调查(测定界址点)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籍调查(测定界址点)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1 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是( )。(A)确定图斑面积(B)测定界址线方位(C)测定界址点(D)勘丈界线2 测定界址点的位置主要有两种方法,即( )法和勘丈法。(A)概略(B)透析(C)坐标反算(D)解析3 如图 3-1,已知 A(100m,100m)、B(200m,200m),方位角 0=45。测量 A 点到P 的水平距离 D=38m,观测水平角 =52。由极坐标法计算界址点 P 的坐标,其结果是( )。 (A)(126.87m,126.87m)(B) (123.40m,129.94m)(C)

2、 (95.37m,137.73m)(D)(195.37m,237.72m)4 如图 3-2 所示,A、B、P 1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m,20m) 、 (20m ,30m) ,实地利用测距仪或钢尺丈量 A 点到 P1 点的距离 D1 为50m,A 点到 B 点的距离为 100m。则由截距法可得 P1 点坐标为( )。 (A)(10m ,15m)(B) (15m,25m)(C) (20m,30m)(D)(25m ,35m)5 如图 3-3 所示,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m,40m)、(40m ,40m),实测两已知点到待测点 P 的距离 D1、D 2 分别为

3、12m、10m,D 为 20m。则由距离交会法确定的待测点 P 的坐标为 ( )。 (A)(25m ,35.4m)(B) (25m,43.5m)(C) (28.9m,43.5m)(D)(28.9m,35.4m)6 解析法界址点施测要求中,应用 J6 级经纬仪测角时,边长大于 ( )m 时,宜用一测回。(A)100(B) 150(C) 250(D)2007 钢尺量距时,当距离超过一尺段时,宜丈量两次,其较差应小于( )cm。(A)1(B) 2(C) 3(D)48 用钢尺丈量细部点之间的距离,与按两点坐标反算的距离相比较,其差值D 应满足( )。(A)D10cm( 或 15cm)(B) D10cm

4、(或 15cm)(C) D8cm(或 12cm)(D)D21cm(或 25cm)9 界址点之间距离、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应记载在( )上。(A)宗地图(B)宗地草图(C)地籍图(D)现状图10 图解勘丈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时,可利用( )在实地能高精度地恢复界址点的位置。(A)解析值(B)丈量值(C)图解坐标值(D)勘丈值11 如果界址点已经测有解析坐标,则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勘丈数量( )。(A)要适当增加(B)保持不变(C)可酌情减少(D)可适当增加或减少12 准确测定宗地的( )是管理土地产权的基本保证。(A)界址点(B)形状(C)地类界线(D)面积13 城镇地籍调查

5、规程规定,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 )厘米。(A)5(B) 7.5(C) 10(D)1514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为( )厘米。(A)5(B) 7.5(C) 10(D)1515 用解析法和勘丈法测定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为( )厘米。(A)5(B) 7.5(C) 10(D)15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

6、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16 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和实地观测的( )的数据,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是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的方法。(A)角度(B)坡度(C)距离(D)大气压强(E)湿度17 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常见的方法包括( )。(A)极坐标法(B)截距法(C)关系距离法(D)距离交会法(E)直角坐标法18 关于解析法界址点施测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观测过程中,当界址点多于 2 个时,应经常检查起始方向判断仪器是否移动(B)用测距仪测距时,一次照准,一次读数(C)地籍测量成果,依法经土地登记后,具有法律效力,要避免粗

7、差的产生(D)权属调查时,勘丈的相邻界址点间距,可以用来对解析法测定的界址点坐标作全面校核(E)用极坐标法测量细部点坐标时,搬到邻站以后,宜重复测量 12 个前测站测过的点,两次测量同一点坐标之差,应满足:19 通常情况下,解析界址点成果包括( )。(A)每个界址点的高程(B)地类代码(C)建筑面积(D)解析界址点号(E)解析界地点坐标20 必须用勘丈值确定界址点位置的情况包括( )。(A)采用图解勘丈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B)采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C)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D)采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地籍控制测量(E)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地籍调查(测定界址点)练习试卷 1 答案

8、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工作,测定界址点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测定界址点的位置有两种方法,即解析法和勘丈法。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是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坐标、方位角)及实际观测数据(角度、距离),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勘丈法是利用量取界址点之间、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在图上确定界址点位置,界址点的坐标可以在图上图解获得。【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界址点坐标的计算公式计算如下: X P=XA+

9、D.cox(0+)=95.37m;Y P=YA+D.sin(0+)=137.73m。【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截距法的公式计算,P 1 点坐标为: 【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距离交会法,AB 线方位角的余弦值和正弦值分别为: 【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解析法界址点施测要求中,借助于精度不低于 J6 级的经纬仪,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半个测回施测,一次照准,两次读数。而应用 J6 级经纬仪测角时,边长大于 150m 时,宜用一测回。【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测距的要求

10、包括:用测距仪测距时,一次照准,两次读数。观测时,应注意棱镜中心到界址点的偏差;钢尺量距时,一次读数。当距离超过一尺段时,宜丈量两次,其较差应小于 2cm。【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为防止因观测值错误而产生粗差,在地籍细部测量中,必须有足够的多余观测值,供检核使用。用钢尺丈量细部点之间的距离,与按两点坐标反算的距离相比较,其差值 AD 应满足:D10cm(或 15cm)。【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界址点之间距离、界址点与其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应记载在宗地草图上,并利用它们在图上确定界址点位置或编绘地籍图。【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1

1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关系距离是为勘丈法确定界址点位置用的。如果界址点已经测有解析坐标,则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勘丈数量可酌情减少。【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界址点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界址点测量精度是反映地籍调查成果质量的重要标准,准确测定宗地界址点是管理土地产权的基本保证。【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1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相关规定,解析法测定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位置时,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

12、误差为5cm,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允许误差为10cm。【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界址点精度及适用范围如表 3-1 所示。 【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16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测定界址点是地籍细部测量的核心工作。测定界址点的位置有两种方法,即解析法和勘丈法。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是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坐标、方位角)及实际观测数据(角度、距离),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17 【正确

13、答案】 A,B,D,E【试题解析】 解析法测定界址点位置按使用的数学公式,可分为极坐标法、截距法(或插点法 )、距离交会法(即测边交会法) 、直角坐标法、前方交会法等几种方法。C 项属于界址点放样的方法。【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18 【正确答案】 C,D,E【试题解析】 A 项,在观测过程中,当界址点多于 3 个时,应经常检查起始方向判断仪器是否移动;B 项,用测距仪测距时,一次照准,两次读数。【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19 【正确答案】 D,E【试题解析】 解析界址点成果通常情况下由解析界址点坐标及解析界址点点号两部分组成。如表 3-2 所示。 【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20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用图解勘丈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时,全部界址点都没有高精度的解析坐标;采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时,大部分街坊内部的界址点没有解析坐标。对于这些界址点,必须用勘丈值确定它们的位置。【知识模块】 测定界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