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615707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33 及答案与解析一、案例分析题(客观题)1 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 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 125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 10 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

2、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来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

3、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 5000t 成品植物油时,用 10 个 500t 储罐比用 5 个 1000t 储罐的风险小。1 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 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 10 人,所以浸出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 ( )。(A)1 个(B) 2 个(C) 3 个(D)3 个以上2 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B)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D)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3 厂安全主管甲的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

4、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B)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C)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D)当需要储存 5000t 成品植物油时,用 10 个 500t 储罐比用 5 个 1000t 储罐的风险小(E)当我厂经济利益与安全投入冲突时,应优先满足安全投入4 根据厂安全主管甲对危险度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关系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当系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定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增加 1 倍,系统的事故风险度就增加

5、 1 倍(B)系统事故的风险度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增加而增大(C)一般而言,事故风险由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的严重程度来衡量(D)系统事故的风险度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增加而减小(E)事故的预防要有重点,对于小事故,可以不加防范5 “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当储罐的容积一定时,罐内装的植物油越少,罐的事故风险度越低。”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原因是( ) 。(A)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B)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大(C)罐内植物油少到一定程度时,植物油蒸发的气态物质占有较大空间,这些气态物质发生事故的风险度比植物油发生事故

6、的风险度高得多,此种情况下储罐的事故风险度未必小(D)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E)储罐事故发生风险度不只与植物油的多少有关,还与其他很多因素有关,所以仅由储存植物油的多少判断储罐事故风险度是不全面的6 20年 月 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由于该矿和邻矿互通,火灾共涉及 5 个铁矿,造成上百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 70 邻。随即成立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调查组初步调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矿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

7、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撑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 家矿山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6 这起事故构成( )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一般死亡事故(D)重伤事故(E)轻伤事故7 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含 30 人) 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批示的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 )组织调查。事故调查报告应报( )审批, ( )下

8、达结案通知。(A)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监管总局(B)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总局(C)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安全监管总局(D)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管总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E)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管总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8 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含 30 人) 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安全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 )在中央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A)安全监管总局的有关部门(B)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C)国

9、家劳动保障部门(D)国务院新闻办公厅(E)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政府9 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活动,未签订( )或者未指定( ) 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A)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B)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D)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E)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10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

10、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 )依法强制执行。(A)事故调查组(B)当地政府(C)人民法院(D)当地公安部门(E)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11 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或者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 )。(A)责令限期改正(B)逾期未改正的,予以关闭(C)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D)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给以赔偿,不用追究刑事责任(E)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12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 )。(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B)查明事故

11、的性质和责任(C)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D)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E)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二、案例分析题(主观题)13 某小区建筑施工重大伤亡事故原因调查与损失计算。工程概况小区建筑面积为 8000m2,工程总造价为 8000 万元。由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室内外装饰、外脚手架及升降机拆除等工程施工由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分包。该工程于 2000 年 12 月 25 日开工,2001 年 12 月 31 日主体工程完工,2002 年 9 月 2 日装饰工程完工,2002 年 9 月 9日开始拆除外脚手架及施工升

12、降机(外用电梯)。设备情况施工升降机是机械工具有限公司生产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以下简称升降机),该升降机经技术鉴定后,于 2001 年 7 月取得质量技术监督局办理的特种设备制造安全许可证,价值 300 万元。根据升降机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该升降机的拆卸程序为(1)将吊笼提升到高处,停放在顶部向下数第三排的横杆上,并用脚手架钢管固定;(2)拆除曳引机和对重笼围栏;(3)拆卸对重箱;(4)拆卸曳引钢丝绳、吊笼、安全钢丝绳及安全绳坠重;(5)切断主电源,拆除电控箱的电源线和控制线等;(6)拆卸中间滑轮,对重滑轮和上下滑轮;(7)卸天梁、顶横梁、横杆、斜杆、吊笼导轨和对重导轨、立角钢附墙装

13、置、井架门;(8)拆卸曳引机。该升降机吊笼防坠装置共有 4 种;悬停系统,防坠安全器,应急防坠和防松、断绳保护装置。而这 4 种安全防护装置最终都将通过安全钢丝绳发挥作用。事故经过9 月 9 日下午 2 时 30 分左右,机修组负责人王一带领王二、王三、王四进入施工现场,对升降机进行降层拆卸工作(从十七层降至十五层),王一在一楼看护,其余3 人到升降机顶进行拆卸工作。首先拆去了用于防止吊笼坠落的安全钢丝绳。3 时30 分,在执行上述拆卸程序 4 的时候,曳引机卷筒钢丝绳突然在卷筒处断裂,吊笼坠落至十五层撞到垫设的两根钢管,垫设在十五层上的两根钢管由于无法承受吊笼的冲击而弯曲,与吊笼一起坠落至楼

14、底,吊笼内三人经医院抢救无效,先后死亡。三人在医院的抢救费 5 万元,每人抚恤金 10 万元,公司停工一个月,损失 300 万元,升降机修复费用 100 万元。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请确定这次事故的事故类别。(2)请确定这次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3)请确定这次事故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4)请计算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和直接经济损失。14 2002 年 10 月 2 日,在 A 省某建筑安装集团 B 公司承建、C 建设工程咨询公司监理的宿舍二期 1 标段工程地面上,上午 7 点左右,项目经理陆某电话通知公司安全科长汤某安排人拆除 10 号楼东面井架。汤某答应派拆井架的人员

15、去工地。但瞿某(当过机修工,懂钳工技术,公司安全科汤某指挥在现场上的临时安全员)没有等拆除人员到现场,在 10 月 3 日上午 6 点左右就擅自带领季某、彭某、吴某 3 名架子班小工和卷扬机操作工钟某开始井架拆除作业。10 号楼东面井架高 40.5m,井架外形尺寸为 2.3m2m,角刚为 L755,钢丝绳直径为 9.3mm。瞿某擅自制定拆除方法,在拆除井架天梁时,采用架设临时天梁的方式进行拆除。瞿某先将一根长约 2.37m 自行加工的 89mm1.5mm 钢管和螺纹钢焊接成临时天梁,然后他和另外 3 名工人站在吊篮内,并指挥卷扬机操作工钟某将他们提升至井架顶部下第二节,把自行加工制作的临时天梁

16、搁置在井架顶部下一节腹杆上,然后把天梁上的钢丝绳拆下,将钢丝绳通过固定在井架顶部下一节主弦与腹杆上节点的上部导向轮滑(0.5t 桃式开口型起重机 )与临时天梁的 2t 闭口吊钩型起重机滑车、吊篮横梁上的滑轮串绕后,固定在搬运至吊篮内,此时临时天梁的钢管突然断裂,产生冲击,使钢丝绳和上部导向滑轮的吊钩断裂,吊篮从 35.7m 高处下坠。又因为井架的防坠装置失效(经检查井架的防坠落装置内部嵌满油污和垃圾,该井架养护责任人为公司架子班负责人王某和架子工孙某),造成 4 名拆除作业人员随吊篮一起坠落至地。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将 4 人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后死亡。根据上述事故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

17、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2)分别写出案例所述事故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15 公司技术发展部 9 月 28 日发出节日期间检修工作通知,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要求污水处理站宋某和周某,再配一名小工于 10 月 1 日至 10 月 3 日进行清水池清理,并明确宋某全面负责监护。10 月 1 日上午宋某等三人完成清理汽浮池后,下午 1时左右就开始清理清水池。其中一名外来临时杂工徐某在清水池内积聚大量超标的硫化氢气体而又未作排放处理的情况下,未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用具,下池清理。约在下午 1 时 45 分,周某发现徐某没有上来,预感情况不好,当即喊叫“救命” 。这时二名租用该集团公司厂房的个体业主施某

18、、邵某闻声赶到现场。周某即下池营救,施某与邵某在洞口接应,与此同时,污水处理站站长宋某赶到,听说周某下池后也没有上来,来不及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随即下池营救,并嘱咐施某与邵某在洞口接应。宋某下洞后,邵某跟随下洞,站在下洞的梯子上,上身在洞外,下身在洞口内,当宋某挟起周某约离池底 50cm 高处,叫上面的人接应时,因洞口直径小(0.6m0.6m),邵某身体较胖,一时下不去,接不到,随即宋某也倒下,邵某闻到一股臭鸡蛋味,意识到可能有毒气。在洞口边的施某拉邵某一把说:“宋刚下去,又倒下,不好!快起来。”邵某当即起来,随后报警 “110”。刚赶到现场的公司保卫科长沈某见状后即报警“119” ,请求营救,

19、并吩咐带氧气呼吸器。 45 分钟后,消防人员赶到,救出三名中毒人员,急送人民医院抢救。结果,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 2 时 50 分三人全部死亡。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该起事故的原因(2)分析该起事故的责任和处理建议(3)分析今后的防范措施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33 答案与解析一、案例分析题(客观题)1 【正确答案】 B2 【正确答案】 A3 【正确答案】 A,B,D4 【正确答案】 B,C5 【正确答案】 C,E6 【正确答案】 A7 【正确答案】 C8 【正确答案】 A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C11 【正确答案】 A,C,E12 【正确

20、答案】 A,B,C,D,E二、案例分析题(主观题)13 【正确答案】 (1)高处坠物。(2)起因物:曳引机卷筒钢丝绳(或起重机械) 。致害物:吊笼(或其中机械)。(3)不安全状态:钢丝绳有缺陷(或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不安全行为:违规先拆除了安全钢丝绳(或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损失工作日:18 000 日。直接经济损失:135 万元。14 【正确答案】 (1)事故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确定直接原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能量源和危险物质。间接原因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2)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临时天梁选材不合理,强度不够;瞿某自

21、行使用自制的临时天梁,并擅自制定拆除方法,违章指挥季某、彭某、吴某进行井架拆除,并带领他们站在吊篮内违章作业。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安全科长汤某安排无安全员证的瞿某从事工地安全管理工作;架子班负责人王某和架子工孙某未按规定对井架的防坠落装置内部嵌满的油污垃圾进行清理,导致吊篮防坠落装置失效;项目部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对安全防护措施监督检查不严;监理单位对现场安全监控不严,工作不到位。现场监理值班人员在工地未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拆除井架的行为。公司的管理混乱,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15 【正确答案】 (1)事故原因直接原因:在清水池内积聚大量超标的硫化氢气体而又未作排放处理的情况下,清理工未采取

22、切实有效的防护用具,贸然进入池内作业,引起硫化氢气体中毒,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一是清洗清水池的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池内散发出来的有害气体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违反公司制订的清洗清水池的作业计划和操作规程,在未经多次冲水排污,没有确认有无有害气体的情况下,人员就下池清洗,结果造成中毒。二是职工缺乏救护知识。当第一个人下池后发生异常时,第二个人未采取有效个体防护措施贸然下池救人。更为突出的是,当两人已倒在池内,并已闻到强烈的臭鸡蛋味时,作为从事多年清理工作的污水处理站站长,竟然也未采取有效个体防护措施,跟着盲目下池救人,使事态进一步扩大,造成 3 人死亡。三是公司和设备维修工程部领导对

23、清水池中散发出来气体的性质认识不足,不知其危害的严重性,同时对职工节日加班可能会出现违章作业,贪省求快的情况估计不足,更没有意识到违章清池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放松了教育和现场监督。综上所述,发生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职工违章操作。(2)事故责任和处理建议直接责任:周某是负责污水处理的运行操作,是直接进行污水处理的操作工,周某违反操作规程,在未经反复冲洗清水池,让临时安排清理清水池的杂工徐某下池清理,致使徐某中毒死亡,应负直接责任,但他在营救徐某过程中也遭中毒死亡,故不予追究其责任。主要责任:作为负责污水处理日常工作的污水处理站站长宋某,严重失职。他没有按照公司技术发展部下发的作业计划和操作规程执

24、行,对清洗清水池没有尽到监护的责任,以致造成这起事故,应负主要责任。但他在营救徐某和周某过程中也遭中毒死亡,故不予追究其责任。领导责任:A主持设备维修工程部全面工作的副主任虽然按照清理清水池计划到现场向宋某安排任务,测算工作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忽视现场安全管理,指导不够,督促检查不力,对这起事故应负直接领导责任。建议对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B 总经理和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忽视节日加班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管理不严,对这起事故应负一定的领导责任。建议对其二人分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3)今后防范措施要认真吸取深刻教训,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修改

25、和完善清理清水池安全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考核。对违章违纪严肃处理,决不手软。加强对尘毒危害治理。今后凡是有尘毒作业的必须进行检测,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的,要限期整改。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重点要突出岗位安全生产培训,使每个职工都能熟悉了解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技术及救护知识,教育职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教育职工遵章守纪。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凡是临时作出的生产、检修计划,必须制订安全措施,强化现场监督,明确负责人和监护人,严格按计划和规程执行。企业要添置必要的检测仪器。进入管道、密闭容器、地窖等场所作业,首先了解介质的性质和危害,对确有危害的场所要检测、查明真相,加强通风置换,正确选择、戴好个体防护用具,并加强监护。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清水池形式要改造,将密闭型改为敞开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