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6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615745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6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6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6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6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程类试卷]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6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69 及答案与解析一、案例分析题(客观题)0 2011 年 2 月 18 日 12 时 50 分,某省某市地铁某线某站工段施工工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塌陷事故,造成长约 100m、宽约 50m 的正在施工区域塌陷施工现场西侧路基下陷达 6m 左右,将施工挡土墙全部推垮,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泥水淹没。事故造成在此处行驶的 11 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 2 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施工人员 17 人死亡、4 人失踪。经抢险人员全力搜救,未发现生还人员。据初步调查,

2、某省某市地铁某线某站工 G 段建设单位为某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某设计研究总院,施工单位为,某股份有限公司某局,监理单位为某工程项目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等级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E)重伤事故2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应该由( )负责调查。(A)省级人民政府(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E)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 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

3、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逐级上报,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h。(A)1(B) 2(C) 3(D)4(E)54 如果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或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则以下处罚正确的是( )(A)对事故单位处 50 万元以上 200 万元以下罚款(B)对事故单位处 200 万元以上 500 万元以下罚款(C)对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 40的罚款(D)对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 60的罚款(E)对主要负责人处上_年年收入 80的罚款5 该事故中,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包括( )(A)查明事故发生的缝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

4、故责任(C)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E)检查事故单位整改落实情况6 该事故中,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是(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C)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D)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E)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 ) 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 100 万元以上 500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 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

5、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B)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C)向调查人员行贿的(D)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E)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7 2010 年 10 月 26 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由于该矿和临矿互通,火灾共涉及5 个矿区,造成上百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 70 人。随即成立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经初步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6、是:该矿的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护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 个矿区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8 这起事故构成(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一般死亡事故(D)重伤事故(E)轻伤事故9 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含 30 人) 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批

7、示的特大事故,事故调查报告应报( )审批,( )下达结案通知。(A)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监管总局(B)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总局(C)国务院安全监管总局(D)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E)安全监管总局省煤矿安全监察局10 按照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含 30 人) 的特别重大事故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未遂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 )在中央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A)安全监管总局商有关部门(B)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C)国家劳动保障部门(D)国务院新闻办公厅(E)省、自治区和直

8、辖市人民政府11 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 )或者未指定( )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A)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B)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D)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E)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12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

9、)依法强制执行。”(A)事故调查组(B)当地政府(C)人民法院(D)当地公安部门(E)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13 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或者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 )(A)责令限期改正(B)逾期未改正的,予以关闭(C)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D)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给予赔偿,不用追究刑事责任(E)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二、案例分析题(主观题)13 某化工厂生产原料浓硫酸、水玻璃,建有蒸汽锅炉房、空压机房,生产的产品具有粉尘危害,但无毒、无爆炸危害,生产环境具有潮湿、

10、噪声、高温等特点。2013 年 7 月 11 日,该厂发生一起液氯钢瓶容器爆炸特大伤亡事故,炸毁厂房建筑物 417 平方米,10 吨液氯扩散,波及 735 公里,造成 59 人死亡、779 人中毒住院、400 多人门诊治疗,临时疏散居民 8 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 60 多万元,影响100 多个企业生产。这是近年来发生最惨重的一起液氯钢瓶爆炸事故。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在充装液氯时没有洗罐,罐内残留杂质引起化学反应,造成钢瓶爆炸。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4 该厂的危险危害因素?15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以上事故是什么类型的事故?起因物、致害物分别是什么?1

11、6 该厂仓储区有甲醇罐和乙烯罐各 1 个,储量分别为 15 吨和 6m 电,问该仓储区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仓储区甲醇的临界量是 20 屯,仓储区乙烯的临界量是。 10吨)16 2013 年 7 月 10 日 12 时 20 分,A 省某饲料添加剂厂内一环氧乙烷计量槽突然开裂,致使液态环氧乙烷喷出汽化发生大爆炸。造成 2 人死亡,4 人重伤,11 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 640 万元,其他损失 178 万元。2013 年 7 月 7 日 16 时,该饲料添加剂厂因环氧乙烷原料短缺而全厂停车待料。7 月 9 日晚,由 B 省某有限责任公司运送的 35t 环氧乙烷到货,运输工具为汽车槽车。7 月 1

12、0 日 11 时,汽车槽车进入饲料添加剂厂储罐区即开始卸料。12 时 20 分,合成车间二楼环氧乙烷在计量槽突然从下封头和简体连接环缝处撕裂 150mm 长的焊缝,液态环氧乙烷在计量槽内压力下高速喷出后急剧汽化,使周围空间迅速达到爆炸极限,喷出的高流速物料与裂缝处的摩擦产生大量静电,加之合成车间的设备管道无静电跨接装置,随即发生了第一次爆炸并引起大火。一次爆炸使合成车间二层部分建筑倒塌,2 名操作工被埋在废墟中。12 时 30 分大火蔓延烘烤引起了距合成车间仅 45m 处的 50m3 环氧乙烷储槽内约 9t 物料大量吸热汽化,罐内压力急剧上升,储罐终因超压而爆炸。接到报警的消防人员此时已赶到现

13、场,立即投入灭火战斗。事故发生后,调查组从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对事故进行了分析,其中发现该厂没有按有关规定制定事故应急预案,职工未进行应急培训与演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7 该饲料厂如果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是什么?18 简述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19 根据以上场景,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建议。19 某家具厂厂房是一座四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第一层楼的一端是车间,另一端为原材料库房,库房内存放了木材、海绵和油漆等物品。车间与原材料库房用铁栅栏和木板隔离。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采用绝缘管穿管绝缘,原材料库房电闸的保险丝用两根铁丝替代。第二层楼是包装、检验车间及办公室。第三

14、层楼为成品库。第四层楼为职工宿舍。由于原材料库房电线短路产生火花引燃库房内的易燃物,发生了火灾爆炸事故,导致 17 人死亡,20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80 多万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20 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该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做什么,不应做什么?21 该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部门人员组成?调查组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2 该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是什么?23 写出这起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概要。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卷 69 答案与解析一、案例分析题(客观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10 人以上

15、(含 10 人)30 人以下死亡,或者 50 人以上(含 50 人)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以上(含 5000 万元)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十九条: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

16、故调查组进行调查。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九条: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情况,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4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事故发

17、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 10 万元以上 20 万元以下的罚款。(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 20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的罚款。(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 50 万元以上 200 万元以下的罚款。(4)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 200 万元以上 500 万元以下的罚款。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 30的罚款。(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

18、40的罚款。(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 60的罚款。(4)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 80的罚款。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6 【正确答案】 A,B,D,E【试题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 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19、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 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7 【正确答案】 A,B,D,E【试题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 100 万元以上 500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 60至 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

20、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2) 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3)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4)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5)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6)事故发生后逃匿的。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30 人以上(含 30 人)死亡,或者 100 人以上(含 100 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以上(含 1 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一次

21、死亡 30 人以上(含 30 人) 的特别重大事故和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或国务院领导有明确指示的特大事故,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称安全监管总局) 组织调查。事故调查的有关事项仍按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第 34 号令)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暂行规定(国务院第 75 号令) 执行。事故调查报告报请国务院审批,安全监管总局下达结案通知。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关于做好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及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一次死亡 30 人以上(含 30 人) 的特别重大事故,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明确批示的特大事故以及社会影响大的未遂事

22、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安全监管总局商有关部门在中央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一次死亡 30 人以下(不含 30 人)的事故和一般未遂事故的有关信息和情况,由省级以下安全监管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商有关部门在当地相关新闻媒体上予以披露、报道与曝光。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七条: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3、、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应当继续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发现责任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13 【正确答案】 A,C,E【试题解析】 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1)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内,或者与员工宿舍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2)生产经营

24、场所和员工宿舍未设有符合紧急疏散需要、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或者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的。二、案例分析题(主观题)14 【正确答案】 该厂的危险危害因素有:(1)车辆伤害;(2)机械伤害;(3)起重伤害;(4)触电; (5)灼烫;(6)火灾;(7)锅炉爆炸;(8)容器爆炸;(9)中毒和窒息;(10)其他。【试题解析】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 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 20 类。考虑该厂的具体生产环境和条件,可得出答案。15 【正确答案】 在本案例中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是钢瓶容器,直接引起死亡或中

25、毒的致害物是液氯,所以这起事故类别为容器爆炸。【试题解析】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 一 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联系案例实际情况即事故发生的起因物是钢瓶容器爆炸,直接引起死亡或中毒的致害物是液氯,所以判定这起事故类别为容器爆炸。16 【正确答案】 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对于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是多品种时,用是否满足公式 q1Q 1+q2Q 2+qnQ n1 来确定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则 1520+610 一 1351,所以该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试题解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是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该式,

26、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 1 Q1+q2Q 2+qnQ n1。式中:q 1,q 2qn 为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Q 1,Q 2Qn 为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17 【正确答案】 完整的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应急预案概况。主要描述该饲料厂概况以及危险特性状况等,同时对紧急情况下应急事件、适用范围和方针原则等提供简述并作必要说明。(2)事故预防。对潜在事故、可能的次生与衍生事故进行分析并说明所采取的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措施。包括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3)准备程序。应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包括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应急队伍建

27、设和人员培训、应急物资的准备、预案的演习、公众的应急知识培训、签订互助协议等。(4)应急程序。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存在一些必需的【试题解析】 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不仅包括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而且还应包括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和事故发生后的短期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 T90022006)中第五条至第八条详细规定了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通常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应急预案概况;(2)事故预防;(3) 准备程序;(4)应急程序;(5) 现场恢复;(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28、18 【正确答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包括以下六个步骤:(1)成立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2)资料收集。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技术标准、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本单位技术资料等)。(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4)应急能【试题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

29、2006)中第 32 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应包括成立工作组,资料收集,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等六个步骤。需要指出的是,应急预案的改进是预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与这六个步骤共同构成一个工作循环,通过这个循环可以持续改进预案的编制工作,完善预案体系。19 【正确答案】 对于该厂所在地政府部门来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该区计划和劳动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本辖区的技术改造项目和所有压力容器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检查。(2)公安消防、城建规划部门、招商等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抓基本建设项目审批与规划。应加强监督,对查出

30、的问题要保证整改的落实到位。对于该饲料厂来说,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1)该饲料添加剂厂在恢复生产之前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三同时” 审查验收,补办手续。 (2)对从事危险品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要经过法定部门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方可上【试题解析】 本题可以饲料厂所在地政府部门和该饲料厂两个方面作答。因案例明确表明该厂没有事故应急预案、职工未进行应急培训与演练,因此可以从这两点及“三同时”,安全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等处作答。20 【正确答案】 该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采取的措施包括:(1)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2)组织抢救;(3)防止事故扩大;(

31、4)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立即如实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该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不应做的内容包括:(1)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2) 故意破坏现场,毁灭有关证据。【试题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应当于 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

32、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21 【正确答案】 该事故属于重大事故,调查组由省级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该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

33、损失情况;。(2)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试题解析】 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履行事故调查的行为是职务行为,代表其所属部门、单位进行事故调查工作;事故调查组成员都要接受事故调查组的领导;事故调查组聘请的专家参与事故调查,也是事故调查组的成员。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事故调查组履行的职责包括: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

34、和整改措施;提交事故调查报告。22 【正确答案】 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内容:(1)成立事故调查组;(2)事故现场处理;(3)物证搜集;(4) 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5)证人材料收集;(6) 现场摄影;(7)事故图绘制; (8)事故原因分析; (9)编写事故调查报告。【试题解析】 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成立事故调查组;(2)事故现场处理;(3)物证搜集;(4) 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5)证人材料收集;(6) 现场摄影;(7)事故图绘制; (8)事故原因分析;(9)编写事故调查报告。23 【正确答案】 此次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概要如下:(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某家具厂厂房是

35、一座四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2)事故发生经过:由于原材料库房电线短路产生火花引燃库房内的易燃物,发生了火灾爆炸事故。(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导致 17 人死亡,20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80 多万元。(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该厂严重违反此规定。直接原因是原材料库房电线短路产生火花【试题解析】 事故调查报告在事故调查组全面履行职责的前提下由事故调查组完成,是事故调查最核心的任务,是事故调查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事故调查报告在事故调查组组长的主持下完成,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当符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并在规定的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时限内提出。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认定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