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 本硕类)模拟试卷 9 及答案与解析0 12011 年 1 月 1 日,以“游中华,品文化” 及 “中华文化,魅力之旅”为主题口号的“2011 中华文化游 ”主题旅游年全面启动。记者 1 月 1 日从国家旅游局获悉,“2011 中华文化游” 主题旅游年启动仪式于元旦当日分别在贵州贵阳、江苏苏州、福建武夷山、山东曲阜、河南登封等五地同时举行。在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古镇举行了“2011 中华文化游” 活动并向西南六省(区、市)自驾游首发团授旗、“多彩贵州” 原生态民族文化精品展演等活动;在江苏省苏州市,“2011 中华文化游 ”首批海外旅游者举行“全球华人同听寒山钟声,祈福世
2、界和平”活动,此外还举行枫桥古街夜游、游客敲新年幸运钟等活动;福建省武夷山启动仪式现场举行“ 中华文化游海西行 ”大型广场文化演出等系列活动;山东省在曲阜明故城万仞宫墙广场举行开城迎宾、启户和祭孔乐舞等传统仪式;河南省在登封市少林寺举行中华文化展演、“2011 中华文化游” 河南精品文化旅游产品推介考察等活动,并推出“20ll 中华文化游”河南产品册、形象册、招贴画系列宣传品。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国内旅游市场进一步繁荣,提升旅游市场发展品质,国家旅游局将 2011 年确定为“中华文化游” 主题旅游年。 2011 年,
3、全国旅游行业将围绕这个主题,整合各方资源,在海内外广泛开展各项主题年宣传推广活动,大力宣传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积极招徕更多海外游客到中国旅游,感受博大中华文化,积极鼓励广大民众参与国内旅游,传承和保护中华文化,并努力提升旅游品质,推动本地区旅游市场又好又快发展。国家旅游局将今年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华文化游” ,这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促进旅游与文化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既是外国游客游览认识体验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本国游客学习传承我们珍贵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教材。而旅游也是增进中外了解的
4、重要手段。2文化旅游既不是一种产品,又与旅游文化大不相同,所谓文化旅游,关键在文化,旅游只是形式。文化旅游之“文化” 应解释为对旅游之效用及旅游之目的所作的定性。关于文化旅游的定义,一种是以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恰为结果的旅游,它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征。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这也是文化旅游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感受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为载体,体现了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另一种是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迹或
5、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成为当前旅游业出现的新时尚。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宗教等内容。其涵盖性强,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相关的产业。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相关。因此,其目前较为流行的定义是“那些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和民俗、宗教等方面”。还有说法认为文化旅游属于专项旅游的一种,是集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于一体的大旅游活动。可以说,文化旅游就是以旅
6、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3文化旅游的概念明晰之后,“创意” 是文化旅游的核心便顺理成章了。创意的本
7、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与旅游的本质一致。一般旅游主要是从资源的角度出发寻找差异和特色,不管其挖掘过程是否考虑了市场需求和竞争关系,着眼点仍不能脱离资源。文化旅游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资源的束缚,它能够综合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环境、市场、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进行创造,亦即创意。离开了创意,文化旅游亦将会失去生命力。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已经兴起。其中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较为典型,由政府亲自出面来推动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印刷、建筑设计等众多方面。与文化旅游较为密切的创意产业如演艺娱乐、民间工艺品生产销售、会议展览、文化节
8、庆等。这样,文化旅游其实也在创意产业范畴之内。创意产业也叫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命名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谈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但文化旅游业可以划入文化产业范畴,原因一在于它们同以创意为核心;二在于它们的概念同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界定的。文化产业源自创意,并以创意、创新为动力,文化旅游业亦是如此。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的重要目标,此种背景下,文化产业势必与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的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分析人士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推动之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潜力。在刚
9、过去不久的“ 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国各地围绕国庆 62 周年和“中华文化游”主题,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假日旅游产品。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观光线路和产品方面,北京、苏州、无锡等传统旅游日的地城市以及九寨沟、黄龙、承德避暑山庄等景区的接待量较去年显著增长。节庆活动方面,2011 年上海旅游节共吸引游客逾 900万人次;江苏、辽宁、江西、山东、四川等地也举办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节庆活动。红色旅游持续升温,除湖南等地因受天气影响外,其他地区表现突出。“十一” 黄金周,井冈山共计接待游客 3655 万人次,同比增长 9097;瑞金共接待游客1123 万人次,同比增长 3305;遵义共接待游客 7378 万人次,
10、同比增长2376。乡村旅游和城郊周边游火暴异常,实现持续增长。“十一” 黄金周,北京市乡村旅游共计接待游客 329 万人次,同比增长 162,乡村旅游收入达 327 亿元,同比增长 182;长沙市乡村旅游收入达 295 亿元,同比增长 277;山东莱芜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每天接待游客超过 5000 人次,同比增长 30以上。分析人士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前景和潜力巨大,国家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政策更倾向于促进旅游和文化融合,打造高品质旅游文化产品,这样有助于丰富文化主题内容,创新文化传播体验方式,提升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的
11、感染力和吸引力,打造一站式旅游消费和文化娱乐园区,增加旅游人次和旅游者停留时间,进而增加旅游类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5继 2010 年中国世博旅游年之后,2011 年成为又一个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国家主题旅游年,发展国民旅游、光大中华文化迎来又一个历史机遇。通过现代旅游,可以弘扬、传承、保护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世界旅游强国的最宝贵的根基。从黄山黄河长江长城到北京故宫南京中山陵,从曲阜三孔到燕京八景,从少林寺到武当山,一处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和宝贵财富,也是中国在短短三十年问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以及全球旅游者最
12、主要目的地之一的支柱与基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中华民族自古就把读书与旅行等量齐观,作为开阔视野、传承文明、提高修养和培养家国人文之爱的事业。高速铁路、民航快线与白驾车,使“行万里路 ”的梦想,变成普通国民都可以支付得起的旅游休闲方式,也使得每一个人可以亲身接触和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故宫一留影,孔庙一鞠躬,因为大众旅游,炎黄子孙的文化纽带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旅游是促进民间交往、文化交流、文明传播的重要渠道,对促进同家软实力的提升,具有独特的作用。要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中,加强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分展示中华文明成果,弘扬中华文化精髓,彰显中华文
13、化的独特魅力。发展国民旅游,弘扬中华文化,还要在传承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不断为中华文化注入生动活泼的时代内容。2011 年是辛亥革命 100 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革命文化、红色旅游必将成为一个旋律激越的主题。科技水平领先全球的高速铁路,历史上第一次把辛亥革命的武昌与广州黄花岗变成一日旅程,民航班机、高速公路与旅游专列使北京与井冈山,上海与延安,百色与红岩村写入普通公民的假日行程表。长征路这“地球的红飘带” ,首次成为自驾车旅行者 GPS 上的坐标。发展同民旅游,弘扬中华文化,必须打开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广阔空间。近年来,全国各地文化和旅游呈现出多层面、多领域相互融合的态势,出现
14、了文化和旅游发展相得益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的良好局面。比如全国先后涌现出以广西桂林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印象” 系列、河南的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一大批场面宏大、制作精美、演艺精湛、格调高雅的优秀作品;以云南丽江、浙江西塘以及特色乡村旅游产品为代表的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目的地;以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集团、首旅集团、浙江横店影视基地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文化旅游企业。业内人士指出,与巨大的旅游文化市场需求相比,目前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文化企业和旅游企业的融合发展自发性较强,宏观指导较弱;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规划编制、政策支持、标准制定、市场管理、宣传推广、产品创新等方面还有
15、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在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元旦小长假之际,在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始,希望中华文化给中国旅游以脊梁,而中同旅游给中华文化以翅膀。6江苏省茶叶协会副会长汤泉对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有些忧心:“快节奏的工作,使城市人养成了快餐式的生活方式。他们来乡间参加茶文化旅游活动,大都是走马观花,没有多少人能够定下心来坐一坐,慢悠悠地泡上一杯茶,在品茶中感悟人牛。近些年兴起的茶旅游 热,更多的是停留在茶的物质形态上,没有企及茶文化精神形态。”茶文化旅游到底“ 游” 什么 ?茶文化研究人士舒曼认为,茶文化旅游有两个层面:一是茶文化的人文旅游,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为脉络。让旅游者在深刻感受茶历
16、史的同时,得到一种文化上的启悟与收获;二是茶文化的自然旅游,自古名山出名茶,神州处处有好茶。诸多名山大川中的茶蕴涵着土地灵气,旅游者在游览大自然中感受到茶文化。中国旅游报经济编辑部主任、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告诉记者,大众的茶文化旅游一般以茶园观光为主,但真正的茶文化旅游必然是小众市场。对于大众来说,茶文化游就是在茶园看看,呼吸点新鲜空气,买点茶叶。这是很浅层次的,或者说是泛茶文化旅游。真正的茶文化旅游要具备几个条件:名茶产地;自然环境不错,文化底蕴很深;茶文化挖掘到位,旅游产品成熟;在一批茶文化爱好者中有良好的口碑;具备有钱有闲的茶文化消费群体。“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
17、,但在文化的传承中也有些误区,文化是个筐,似乎什么都能往里面装。文化旅游如此,茶文化旅游更是如此。”刘思敏认为,做好茶文化游,就得先把茶文化的传承做好,这是前提。“不管是从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 的武夷山茶文化之旅,还是从千秋蒙顶,浪漫雅安的蒙顶山茶文化之旅,或者是踏上西子湖畔的龙井问茶之旅,都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舒曼认为,茶文化旅游一定是要经茶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方可称得上茶文化之旅。不论是“琴棋书画诗曲茶” 中的 “茶”,还是“ 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茶”,要对这些大家熟知的东西研究透,才能让游客对茶文化旅游产生亲切感,让独具魅力特色的中国茶文化成为精彩盛宴。7河南省南阳市是地处中
18、原的一个文化资源大市,其文化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与“旅游立市” 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旅游界流传一句话:中国旅游看“三南” 云南、海南、河南。这 “三南”代表了旅游发展的三个阶段性趋势:旅游业发展初期是山水自然风景游,云南为首选;第二个阶段是休闲度假游,海南是理想的目的地;随后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文化旅游,河南这个文化资源大省具有后来居上的优势。但是南阳市的旅游景点(区)目前尚不能满足游客的这种消费需求。问题就在于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结合不够,呈现各自独立、互不联系的状态。如宝天曼的人文内涵就很不够;老界岭以及两个漂流景区都在文化内蕴上也有明显的
19、欠缺。南阳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但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与省内的焦作、开封、洛阳等城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焦作云台山国内知名,旺季游客最多时每天接待近 10 万人,南阳市的宝天曼、老界岭自然景观也很独特,但游客数量难以望其项背。就是游客比较多的漂流景区,在旺季最多也不超过 1 万人。还有的景区平常每天只有几十名游客。在游客组成上,我们的景区的游客大多是本市和周边地市的,外省游客很少。这些现象反映出我们的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不高,知名度不高的原因就是宣传推介缺乏力度。典型的就是交通问题。南阳机场的航班远不能满足需求;十字交汇处的铁路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南阳作为始发站发往各主要城市的车次太少;连
20、接南阳各主要景区的快捷旅游环线尚未开通;南阳中心城区作为南阳旅游的游客集散地,几乎没有发往各旅游景区的直通旅游巴士。此外,各景区的服务设施参差不齐,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由于受经济利益的支配,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在经营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本部门的利益,而缺乏大部门大行业意识,对整个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会带来经济、文化、技术和投资等方面的长期综合效益认识不够,存在独立经营、封锁信息甚至相互恶性竞争现象;本地与相邻地市的旅游互动不够;旅游业以外的其他部门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扶持上态度不够积极。总之,缺乏合作、双赢的意识。一个地区的文化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是由该地区全体民众共同构建的。民众的旅游意识、生态意识、旅
21、游文化意识和文明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南阳市目前尚未形成全民积极支持旅游、自觉爱护环境、养成文明行为、尊重外地游客的氛围。此外,旅游行业内部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都有待提高。导游的文明素养、业务水平、专业知识、服务态度等对提升旅游档次、扩大南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至关重要。8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是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国” ,但却是一个观光度假业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其发展观光度假业的经验,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文化立业。新加坡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它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兼收并蓄的特点。新加坡注重保存历史和发扬自身特色。汉文化、马来文化、印度文化、
22、伊斯兰文化都有其代表性的观光景点。新加坡政府还以观光度假为取向,倾力打造了总统府、飞禽公园、植物园、鱼尾狮公园等令人叹为观止的现代文化景区,大大增加了旅游看点。创新发展。新加坡以富有创意的旅游营销策略闻名世界。一是发展新景点,利用四面环海的条件,开辟了许多新旅游区,让新加坡的旅游景点永远保持其特色吸引游客。二是拿出新创意,新加坡细分市场,以山水风光游、休闲度假游、亲水探险游、婚庆赛事游、禅修体验游等多种旅游方式吸引游客。三是扩展新空间,利用其交通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会议旅游,把新加坡定位于区域旅游的中心门户,亚洲地区会议、论坛、展览和休闲的首选地,以及世界海上旅游的主要基地。重视
23、管理。新加坡政府和有关行业协会一直注重旅游资源的整合管理,避免了各投资主体的单打独斗和无序竞争,使优质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实现了效能、效益最大化。强化服务。新加坡有非常完善的观光度假服务体系,交通要道旁设置了 5 处面积约 200 平方米的观光咨询站,里面分别配有以中、英、日、韩、法等文字刊印的导游图和景点资料图册,供游客免费取阅,并有两至三名工作人员随时向游客提供咨询服务。9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文化大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强国。西方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次霸权时代:罗马霸权、英国霸权和美国霸权。三大霸权的共同之
24、处,除了都是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为物质基础外,还无一例外的都以强大的文化等软实力为其精神基础。中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等文化成就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近几百年来,中国逐步落后,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严重的逆差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状况日益改观,但文化交流严重逆差的问题尚未根本改变;而与此同时,外国文化向中国的输入却一直在不断强化。毫无疑问,中国要成为社会主义强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必须要同时强大。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同时在传播中也得到发展。人们常常说文化艺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25、” 。其实,这种说法是误区,容易导致懒惰和不作为。如果没有主动的、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再优秀的民族艺术也不会成为世界的。在历史上,外部世界了解中国主要是靠马可波罗、利玛窦和史密斯等外国人写的书籍。虽然这些书籍对于世界了解中国作了相当的贡献,但是,其中有些观点却相当的片面,甚至有对中国文化的歧视倾向。中国主动向外国介绍自己有影响的著作甚少,中国历史上对本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欠账理所当然应当由现代中国人去补偿。世界文化是丰富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文化,正是由于差异而精彩纷呈,每种文化都是世界文化大观园中的奇葩。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是让彼此相互理解、共同繁荣的
26、重要过程。中华文化需要在对外传播中增强生命力。如果一种文化在本国已经处于不景气的状态,就不能指望其成为世界的文化。这就好像中国武术在中国非常普及,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成为流行世界、名扬四海的“中国功夫 ”;而中国的文化精粹 “京剧”,多少受到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慢待,要指望中国京剧在世界取得像西方歌剧在中国的地位,就需要我们踏实培植国内基础,同时加强对外传播,双管齐下才有成效。我们必须提醒自己,不能永远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分享祖先的荣光。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仅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文化也不是文物,可以只强调其考古价值。文化需要在发展和传播中获得持续的生命力。1 根据给定资料,对“ 中华文化游
27、 ”的基本特征进行概括,并分析指出发展 “中华文化游”的首要工作是什么。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 300 字。2 “给定资料 7”提到了河南省南阳市在文化旅游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假如你是该市旅游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总结归纳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总字数不超过 500 字。3 “给定资料 5”提到“希望中华文化给中国旅游以脊梁,而中国旅游给中华文化以翅膀”。假如你是国家旅游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就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草拟一份“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实现文化弘扬与旅游发展双丰收” 的倡议书。要求:(1)全面,表述准确、深刻;(2)所提建议具体、
28、有针对性、切实可行;(3)本题总字数在 400 字左右。4 “给定资料 9”中的画线部分写道: “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仅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文化也不是文物,可以只强调其考古价值。文化需要在发展和传播中获得持续的生命力。” 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围绕文化旅游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观点鲜明,论述深刻;(3)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准确、简练、顺畅;(4)总字数 1200 字左右。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 本硕类)模拟试卷 9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中华文化游的基本特征涵盖以下几点:(1)以“游中华,品文化”为主题口号,旨在通过旅游弘扬文化
29、,通过文化促进旅游发展;(2)通过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多种休闲娱乐方式让旅游者深刻领悟中华文化内涵并获得深度体验;(3)创意是其核心,文化是其灵魂;(4) 其开展的前提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展中华文化游的首要工作是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因为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就必须加强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分展示中华文明成果,弘扬中华文化精髓,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 【正确答案】 南阳市在文化旅游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
30、联系不够紧密,欠缺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文化旅游资源知名度不高,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旅游交通问题突出;景区服务设施参差不齐;旅游业及相关产业部门各自为政,其他部门配合支持力度不足,缺乏合作、共赢意识;旅游行业内部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文化旅游内涵深度欠缺,文化旅游良好氛围尚未形成。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深入调研本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概括,在调研的基础上,挖掘分析和总结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并将其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第二,加大对本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介宣传和推广本地文化旅游资源,并举办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来提升本地知名
31、度;第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和提升景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交通服务;第四,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积极引导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良性竞争发展,同时倡导其他部门与旅游业部门开展通力合作,共赢发展。第五,开展文化旅游立市的宣传力度,引导形成全民积极支持旅游、自觉爱护环境、养成文明行为、尊重外地游客的氛围,同时提升文化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的素质,扩大城市美誉度,扩大城市知名度。3 【正确答案】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实现文化弘扬与旅游发展双丰收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为旅游增添内涵,旅游让文化更富魅力。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遗迹资源丰富,将这两者大力结合,既可以使中外游客游览、体验、认
32、识中华文化,也是我们学习、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与巨大的旅游文化市场需求相比,我国文化旅游还存在不足,主要问题有: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宏观指导,各自为战;在规划编排、政策支持、标准制定、市场管理、宣传推广、产品创新等方面还有更为深入发展的空间;在旅游开发中缺乏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因此,我们要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尤其是要做好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弘扬中华文化精髓,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文化旅游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树立文化旅游形象,创文化旅游精品,大
33、力发展文化旅游,实现文化弘扬与旅游发展的双丰收。4 【正确答案】 创新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作为近年来升温较快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游览内容的旅游活动。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的旅游体验,极大地满足了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既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也是一个文化资本弱国。开展和加强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增强我国旅游文化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而开展和加强文化旅游的关键在于创新,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创新文化旅游,不只在形式更在内涵。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世界级的人文资源与低品质的旅
34、游产品以及粗放原始的旅游业态的矛盾是制约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突破发展的重大“瓶颈”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改变以往单一、原始的文物遗存旅游内容和形式,通过各种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来体现历史遗产的真实价值。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反映在内容上。如曾经大获成功的印象? 刘三姐 ,其展现文化旅游的手法当然值得借鉴,但也发生了各地纷纷照搬“ 印象” 模式,偏重于大规模叙事场面,没有真正体现本土文化特色,更没有获得游客的认可。因此,在文化旅游产业中,创意手法的展现不仅仅着眼于形式,更应注重内涵,要融合本地特色资源,这样才能打造精品。不能只看到表面“死”的文化,更要留意内在 “活”的文化。创新
35、文化旅游,思想转变要先行。必须依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对文化旅游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创新文化旅游管理机制,坚持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相统一,彻底打破景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理顺文化旅游发展新机制。创新文化旅游经营机制,通过引进战略合作者,负责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性开发,提升文化旅游的开发经营水平。创新投资融资机制,积极促进文化企业与金融部门的衔接、合作,注册成立文化旅游投资公司,为文化旅游投资项目搭建金融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政策扶持机制,设立文化旅游专项引导资金,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投资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不断增强文化旅游发展活力。创新文化旅游,高端策划是保证。科学的规划是确保文化旅
36、游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改革有序推进的前提和保障。为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引导力,应坚持以规划的超前性和兼容性来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兼顾景区、园区、城市、农村、三大产业等各个规划之间的衔接,聘请国内外多家高端策划机构,编制科学合理的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创新文化旅游,深度开发是根本。文化旅游不仅仅是一项观光产业,更是一项创意产业,必须从“ 门票经济 ”转变到“产业经济”,推进文化旅游的综合深度开发。坚持以一流园区吸引一流项目,坚持以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带动“大企业进驻、大资金投入、大项目落地”,以文化旅游、传媒影视、文化演出等产业集群为支撑的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中华文化旅游的未来在于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在于打造成功的文化旅游品牌,在于在发展中探索保护文化遗产新思路。只有不断探索、创新与实践这些理念,才能推动我国文化旅游进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