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面试)模拟试卷8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846236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面试)模拟试卷8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面试)模拟试卷8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面试)模拟试卷8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面试)模拟试卷8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面试)模拟试卷8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政法干警招录考试(面试)模拟试卷 84 及答案与解析一、面试题1 当前我国科普教育开展得不理想。你有什么措施来解决?2 青少年犯罪低龄化。你有什么看法和解决措施?3 在退耕还林中。有的地方不退、冒名顶替。如果你是一名县领导你会怎么处理?4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人居环境不容乐观。你认为基层政府抓环境保护建设应从何处着手?政法干警招录考试(面试)模拟试卷 84 答案与解析一、面试题1 【正确答案】 (1)(了解情况) 展开全面的调查,重点调查科普教育的现状、科普教育开展得不理想的原因、存在的

2、问题。调查对象包括公众,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科普教育基地等。调查形式可以采取网络调查问卷、电话访谈、走访、现场调查等。调查范围要尽量广泛,东西部、发达沿海地区和贫困落后的山区等都要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现象的原因,然后求教于有相关经验的同志、专家学者,对各方人员的意见进行鉴别和筛选。(2)(应对措施)在推广和宣传方面下工夫。基于部分群众对科普教育的了解和认识不深入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加大对科普教育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公交车车身、站牌、地铁站、大型广场的广告牌等,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也可以利用电视公益广告、网络、广播等形式,让公众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获取更多相关知

3、识,不断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常态化,让科普深入民心。国家要投入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建设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馆等,让公众能够免费或低价进入,拥有更多的机会接受科普教育,实地接触相关的科普知识。另外,科普教育部门还要定期更新科普硬件设备和内容,保证科普知识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让公众可以更加有兴趣和持续地关注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科技和教育部门和相关社会部门要多组织一些大规模的户外科普宣传活动、科普知识竞赛、科普知识讲座等,引起公众的兴趣和关注,为科普教育的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家庭、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科普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工作。家庭要创造良好条件,从小要抓好孩子的科普教育,

4、并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学校应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多开设科普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意识和提高科普知识水平。企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员工观看录像、组织单位外出参观。社会团体要紧密配合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积极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2 【正确答案】 (1)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和管制作用,加强对青少年法制和思想教育。首先,要重点抓好在校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是青少年的庇护场所、主要集中地。因此,要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览,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加强青少年法制课程教育。其次,要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和品德教育课程,积极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

5、育模式的转变,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另外,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要把“ 双差生”推向社会犯罪的边缘。要充分发挥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作用。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作为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其次,父母要尽到抚养子女的义务,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其良好的社会化奠定基础。另外,父母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法律常识,引导、教育和培养子女养成知法、守法的好习惯。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开展各种家庭教育培训班和讲座、展览、咨询等活动,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和知识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努力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环境

6、,提高对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首先,要广泛深入开展禁毒斗争的宣传教育活动。其次,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适合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活动。再次,要坚持有效地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整治活动,严厉打击扰乱校园秩序的行为,努力净化校园及其周边环境。另外,公安部门要持续开展扫黄打非、禁赌、禁毒行动,净化社会环境,清除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因素。(2)加强领导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综合防治。切实成立由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教育、妇联等多个部门组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7、,防患于未然,及时挽救有犯罪倾向的青少年,以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坚持惩教结合,认真做好青少年特殊群体的帮教转化工作。认真做好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转化工作。坚持立足于教育、感化、挽救,采取有别于成年人犯罪的审判方式,做好思想教育工作。3 【正确答案】 (1)(阐述意义) 退耕还林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当地农业资源,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作用。作为一名领导,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从大局利益出发,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利益,把这件事情处理好。(2)(了解情况)首先,我会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对事件展开深入、仔细的调查,通

8、过座谈、走访、实地调查等形式弄清事件的原因和真相。在调查时,我会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听取多方面意见,不仅会向地方政府了解情况,而且会向当地农民了解情况,对当事人进行核实,还会咨询专家学者的意见。在调查完成之后,我将会对该情况可能存在的原因做以下处理。(3)(具体处理)统一全县思想,提高官员认识。首先我会召开乡党委、政府会议,进一步统一地方政府工作思想,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提高法制意识,明确职责,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扎实稳妥地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针对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无视有关条例、法规的情况,通过举行村民大会、宣传展览、开展现

9、场咨询活动、张贴户外广告宣传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退耕还林的重要性,提高当地农民的法制意识,并为农民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相应的渠道。针对部分退耕户担心因退耕后利益受损或者部分退耕户退耕后存在着生活困难、生活燃料不足、后续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我会与财政部门商讨,加强加快落实对退耕户的粮钱补助政策,给予退耕农户一定期限内的定额粮钱补助,重点要加大对困难户的补助,使退耕户不会产生太大的心理落差。针对群众科技意识淡薄,对已种林木的管护不到位,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的问题,我会结合各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并且聘请相关的农林专家对群众进行培训指导和科技培训。组

10、织乡党委组建林业工作组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户的科技意识和技术水平。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管护林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加大对违规违法的惩处力度和政策的执行力度,对再三规劝也不退和冒名顶替的农民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必要时要采取强制行政手段,以此提高广大农民的意识,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展开。4 【正确答案】 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关系着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我认为,目前基层环保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思想上,要改变落后、片面的政绩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生态文明发展观,倡导人

11、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基层官员要改变一味追求经济指标的政绩观,建立环保与经济同时发展的政绩考核标准,使基层领导和官员时刻记挂着环境保护,并采取切实措施不断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2)法制和政策上,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的环保法规,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首先政府要严格执法,提高执法水平。严厉打击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对违规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加大惩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其次,对于基层工厂和企业,要加大监督力度,对相关企业和个人的破坏倾向与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第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环保科技创新,奖励环保先进企业和单位,大力扶持绿色环保事业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以保障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3)监管方面,政府要不断完善和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监管力度,动员公众、媒体和社会等各方力量来进行监督,并对举报者予以相关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防患于未然,及时预防和监督环境破坏行为,使破坏行为降到最低。(4)宣传教育方面,加大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政府部门要定期开展相关的环保宣传活动、展览、环保公益、环保创新等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手段,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倡导绿色生态环保理念,使环境保护深入民心,不断促进环保事业的社会化、大众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