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试卷]重庆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846843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试卷]重庆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务员类试卷]重庆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务员类试卷]重庆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务员类试卷]重庆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务员类试卷]重庆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重庆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0 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2第一题、第二题、第五题,所有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三题仅限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第四题仅限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二、给定资料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但应引起关注的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的污染和缺失,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据调查,农村粪便无公害化处理平均不到 3%,有的地区粪便不经处理或化粪池便直接排入江河,严重污染了水源和环境。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未能统一有效管理,农户的生活垃圾和污水随便倾

2、倒、流向田头沟渠、池塘、路边,大量有害有毒废弃物如废旧电池等严重污染着土地、水源、庄稼,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与此同时,城市生活垃圾场地一般都设在城镇郊区,农村承受了农村和城镇共同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国有 8 亿左右农村人口,如果每人每年产生 0.3 吨计。全国每年合计将增加生活垃圾 24000 万吨。垃圾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了多种酸性的代谢物及水分,在雨水的淋滤作用下,垃圾中的重金属被溶解并随滤液流入到地表或渗入地下,垃圾中的病源微生物也可渗入滤液中,构成了有机物、重金属和痛源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 乡镇企业由于企业生存的经济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限制,主要集中在造纸、印 染、电镀

3、、化工、建材等少数产业和土法炼磺、炼焦等落后技术上,大多数设备相对落后,产品技术层次不高,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因而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 16.7 万平方公里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7.5%。值得注意的是高能耗的实心黏土砖厂仍在严重污染农村环境。据调查统计,每建造 1 万平方米多层住宅需用 200 万块黏土砖,生产这些黏土砖将耗用土地 3.3亩,烧制这些黏土砖耗用标准煤 18 万吨,同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及二氧化碳气体。 目前,农民在土地上投入的有机肥料大幅度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快速增长且氮磷钾使用比例不平衡,其结果导致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肥料养分

4、容易流失,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据统计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利用率为 3035%,氮肥的地下渗透损失为 10%,农田排水和暴雨径流损失为 15%;磷肥利用率为 1025%,全国缺钾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56%, 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大量的氮和磷营养元素随农田排水或雨水而进入到江河湖泊,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水质恶化。同时,过量施撒农药、化肥,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垃圾未能妥善处理,农用地膜、农药空瓶、化肥包装袋随意丢弃,难以在短时间内降解,严重污染了耕地,造成一部分农作物减产。 近年来,中国畜牧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各地在城镇郊区附近建立了一大批养殖厂,由原来农村的分散养殖变成了

5、集中养殖,由此带来了畜禽粪便废弃物的排放处理和污染问题。粪便中大量氮肥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中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水产养殖业也对一些湖泊、水库造成污染,这种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鱼类粪便、饵料况淀、为使水生植物生长而撒播的各种肥料。 部分企业公共利益意识薄弱。对矿产资源重开发、轻恢复,开采矿山时直接剥离地表,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地面下陷、山体滑坡,一些煤矿、磷矿等企业的废水直接排放到田间地头、沟渠河流,被部分农户用来作为灌溉水源,破坏了生态,也污染了农作物。 材料二 据有关领导和专家介绍,全国大、中城市浅层地下水不同程度地遭受污染,约一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大城市的中心地带、城镇

6、周围区,以及排污河道两侧、引污灌溉区污染尤为严重。全国不少地区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水源地呈缩减趋势。据调查,全国 113 个环保重点城市的 222 个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平均水质达标率只有 72%。 当大城市中心地带和周围的水源出现大面积污染,城市还将如何维系?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事实上,我国本来就干旱缺水。淡水资源人均只有 23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在世界上名列 121 位,是全球 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截至 2005 年初,中国的 660 多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 111 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 60 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影响工

7、业产值就达到 2000 多亿元。 在淡水资源本来就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污染可谓雪上加霜。而且,地下水一旦污染,无论从资金投入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得到治理的可能性都近乎零。日本经济虽然非常发达,但对于治理地下水污染所需要耗费的高达 10 兆日元的投入,也只能扼腕叹息,无可奈何。除了污染,还有对水的无节制开发和浪费。仅黄河流域,就有 16 个大中城市实施“拦河造湖 ”、“挖湖引水”计划。其中郑州、洛阳、西安、咸阳、宝鸡、石嘴山、太原已形成或计划形成的人工景观水面达 56 平方公里,相当于 10 个杭州西湖。仅郑州、西安、成阳,计划投入的相关“圈水资金” 就达 40 多亿元。在黄河一些河段出现

8、断流的情况下,这种“圈水运动” 无异在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经过几年前的发展,城市已经高度现代化,但是,缺水和水污染,将成为制约大城市发展乃至生存的瓶颈,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继续默认水污染和浪费情况的发生,水可能成为城市的终结者,楼兰古城的悲剧或将重演。 材料三 随着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项目的正式启动,土壤污染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后,受到社会关注最多的污染问题之一。土壤污染被称作“ 看不见的污染 ”。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越来越大。许多建设用地来自于工业、农业或其他特殊用地(如危险品生产、贮运、处置等)。这些场地的土壤很大程度上受到

9、各种各样的污染,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伤害事件时有发生,已经成为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中引发纠纷的主要因素。其他类型的土壤污染问题,如污水灌溉区、重污染企业周围地区、废弃工业用地和加油站等场地的土壤污染,对农产品、地下水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已经成为突出的土壤环境安全问题。 材料四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领导指出,回想 2006 年中国环保走过的道路,我们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环保工作面临三个历史性转变,人们从中看到了新时期环保工作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面对今年污染物下降 2%的约束性指标,有的地方却踩踏了红线,主要污染物不降反升。而环境事故依然居高不下,今年国家环保总局应急中心共处置环境事件 15

10、9 起,是去年的两倍。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的环境保护正在步入一个艰苦的徘徊期、拉锯期。 同时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近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和生态安全环境问题,明确提出了 2007 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强调了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 地发展,各级政府必须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 材料五 河北省环保局局长杨智明说,子牙河水系平原地区基本没有天然径流,基本丧失了稀释自净能力,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量较大,55%以上河段为劣 V 类,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对两岸村民饮水安全乃至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记者驱车在石

11、家庄、邯郸、邢台、衡水、保定等地采访,所过河流均污水横流,基本无清水过境,不少地方还能看见不少或明或暗的排污口喷涌着各色污水。 衡水市副市长赵长河说,衡水干旱缺水,土壤以沙质为主,境内外排入河内的污水全部 下渗。虽无径流,但污染严重,沿岸的安平、饶阳两县已有 3000 多眼浅水井受到污染,150 多眼深井水质不同程度受到污染,沿岸 10 多万人发生了饮水困难。 记者在黄骅市歧口村采访时,村民刘树槐哭着说,今年一次污水下泻毒死了他养的虾蟹,一次损失就达 40 万元。沧浪渠是横跨冀津两地入海的一条重要排涝河道,长达 68 公里。天津大岗区、河北黄骅市的干部群众反映,十几年来,上游特别是沧州市部分工

12、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河道,对两地沿河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沿河不少村民一年四季不开窗。夏天一屋子臭味;污水使两岸农田部分绝收,养殖的虾蟹等经常大量死亡;沿岸村民病死率远高于非受污染地区,不少村庄在河上建立了拦污坝以阻挡污水的侵袭。 2005 年河北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由于水资源匮乏,部分地区农民使用污水灌溉,全省污水灌溉面积为 52356 公顷,累计废耕农田面积 94 公顷。全省去年农业污染事故共发生 35 起,污染耕地面积 2100 多公顷,造成农产品产量损失 23621 吨,损失金额达到了 676 万元。 记者在河北四市采访时,基层干部群众说,我们都能直接看到水污染带来的直接危害,但

13、它带来的群众负担加重、对政府不信任等次生矛盾后果更为严重,而且有可能引发恶性事件。据记者了解,许多污染重灾区地下浅水已基本不能饮用,只能靠打深井维持生产生活所需,动辄三五百米乃至 800 多米,一个村至少一眼机井,每眼井所需至少十几万,而且因污染连连报废,给农民增加了负担。不少地方“政府拨点、群众凑点、上级要点”才勉强保证群众饮水安全。 材料六 据辽宁省水利厅介绍,鉴于近一段时间水库污染事件多次发生,辽宁省水利厅成立了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领导小组,包括专家咨询组,应急监测组及应急处理组,同时正在编制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正在编制的应急预案将河流,水库纳入保护范围,预案要求,责任单位和责任

14、人,监测单位在发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必须在 1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水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预案还明确,在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工作中,相关人员如出现拒不执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在事件应急反映时临阵脱逃等行为,将受到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材料七近几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全省兴起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实践,打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蓝蓝天空,白云悠悠,空气一片澄澈,对英雄城南昌的人们来说,这不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近两年,南昌围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打造后花园的目标,南昌市环

15、保局加大了市直主要污染企业的监督和整改,自 2004 年 7 月 1 日开始,南昌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方法正式实施,严禁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燃用高污染燃料,市环保局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采用措施使二次扬尘污染迅速下降,通过长期的工作,市内大部分餐饮单位安装了油烟净化器和油水分离器,景德镇10 年前 30 多平方公里的城区集中了 183 座煤烧圆窑,耸立着 600 多根烟囱,如今的景德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商和游客漫步瓷都市里乡间,看到的是楼高了,灯亮了,路直了,树绿了,天蓝了,心情更加舒畅。 名扬海内外的庐山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视环境保护为生命,2000 年以申报 4A旅游区为契

16、机庐山管理局率先在国内的风景名胜区中引进并建立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2001 年 11 月庐山环境管理体系通过认证。 红色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树比过去多了,山比过去美了,每一个瀑布,每一条溪流都清澈明亮,东江源头安远县的三百山,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与环保相关部门采取有利措施,如撤消木材加工,加大矿乡水利执法,推广无公害种植,禁止乱采滥伐等。 上饶市针对信江城区段排污口排污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掌握了信江水域长度约 18 公里范围内的 36 个排污口情况,并及时向市政府提交了调研报告,为领导综合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宜春市对水厂取水口以上所有排入袁河的污染源和 5 支支

17、流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及时编写了宜春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域污染调查报告并提出了相应整改措施。 材料八 有位学者提出,由于人类对自然一味索取、盲目征服与急功近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从而引起大气“温室效应” 加剧、大气臭氧层受破坏、酸雨成为 “空中死神”、有毒化学品进入环境循环,垃圾泛滥成灾等等。给人类和自然界造成不可复原的生态浩劫。仅就大气污染来说,20 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材料显示,在全珠大气中总悬浮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完全污染物含量前 10 位的城市中,中国占据 8 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 338 个城市中,只有 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剩余的 66.9%

18、都超过二级标准,其中有 137 个城市超过三级标准。在我国中小城市的空气污染重于大城市,北方重于南方,产业区重于非产业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据了解,我国北方城市大气 q-降尘和颗粒物浓度100%超标,南方城市 50%60%超标,冬季污染尤为严重。由于环境污染,不仅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还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心健康,由此造成的各种“公害病”、新旧传染病接踵而至。 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 6 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 2300 立方米,是世界人均量的 1/4,为世界上 13 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华北、西北的一些地区缺水严重。一方面长江、淮河水灾频发,另一方面黄

19、河断流严重,从而造成许多生态问题。同时,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其中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主要淡水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由于农业灌溉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配套、城市管网水漏失,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抗御自然灾害、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的森林总面积为 134 亿公顷,占世界 3.9%,位于世界第 5 位;森林覆盖率仅为 12.92%,排在世界第 131位;人均占有森林面积更可怜,只有 0.115 公顷,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2%,如此稀缺的资源,

20、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我国森林已出现严重“赤字”,天然森林每年平均消失 40 万公顷,按近十几年的采伐和破坏速度,到 2055年将全部消失,由于对草地的掠夺式开发,乱开滥垦 长期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面积逐渐缩小,质量逐年下降,目前,我国 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面积达 367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 38.2%,而且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 1 万平方千米。 我国是世界上 12 个高度生物多样性的国家之一,但同样面临着森林砍伐,湿地开发,野生动物生存空间急剧缩小的严重威胁,我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总物种的16% 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水平,近 50 年来,我国约有 20

21、0 种植物灭绝,脊椎动物受威胁的有 433 种,灭绝和可能灭绝的有 10 余种,还有 20 余种珍稀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目前,我国 34 个省市区均发现了外来入侵生物种类,几乎涉及了所有的生态系统,物种类型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从高等植物到低等植物,如草本植物豚草,紫泾泽兰,空心莲子草,凤眼莲,大米草等,动物类麝鼠,食蚊鱼,非洲大蜗牛等,外来病害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 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生态安全的危机已悄然而至,甚至危及生命:一个十二岁的女孩因为吃了含有农药污染的蔬菜而命丧黄泉,健康的孕妇却产下了畸形儿子;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癌症患者大幅度攀升;黄河断流,长江泛滥,淮河污染;单林减少,

22、湿地萎缩,森林区入不敷出;出现严重赤字,耕地锐减,荒漠化土地扩大,沙进人退,赤嘲频发,酸雨增多,红树林逐渐消失 近 50 年来,中国因为自然灾害付出了二万五千亿元人民币的代价,洪涝,干旱,地震,生物等各种自然灾害,侵袭着中国约三分之一的国土,中国每年因为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二千八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凡此种种,不能不引起人们对生态安全的忧虑和警觉,生态安全已经向我们敲起了警钟。 材料九在广东省中山市民众镇,有一家印染企业,该企业在生产中会产生印染污泥。印染污泥因为含有聚丙烯酰胺,在广东省被纳入危险废物进行管理。记者调查发现,经常有人把满载印染污泥的船驶进鸡鸭水道

23、后,直接将污泥冲进水道内。 印染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所有的污泥都是以每吨 200 元的价格委托广州绿由公司进行回收处理。记者来到绿由公司核实情况。一位叫陈小华的业务员承认,是他收了印染厂的废物处理费后,并没有按对定把污泥拉回绿由公司进行焚烧处理,而是私自把废物处理掉了。初步调查得知,半年来,陈小华共私吞了十六万处置费,倒掉了 2200 多吨污泥。 兰州市环境监理所负责人 23 日上午向记者介绍说,从兰州市西固区到下游约 30公里的河道上都出现了这种异常现象到 22 日共在 5 个地方抽取了水样,目前,相关检测结果尚未出来,污染物、污染源以及是否存在危害结果正在确定中。 据不完全统计,这

24、已是近 3 个月来黄河兰州段遭遇的第四次较大规模的污染。10月 22 日和 11 月 21 日,因为供热站排放污水,导致黄河兰州段河水两次变红。12月初,又有人发现在连接黄河的一条河内有大量红褐色污水,并在部分河段形成大量白色泡沫,经调查发现,这是兰州市一家造纸厂排放的污水所致。1 根据给定资料内容。指出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不超过 300 字。2 根据“给定材料 3”。请解析为什么土壤污染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它和其他的污染有何不同? 要求:简明扼要,表达准确,不超过 200 字。3 “给定资料 8”提到“生态安全已经向我们敲起了警钟”。请结合“ 给定资料 8”针对警钟“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25、。 要求:条理清晰。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 300 字。4 “给定资料 4”提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这与过去“又快又好 ”发展的提法不同,请你结合给定资料说出这次好字为什么要排在快之前,不超过 200 字。5 请写一篇关于如何解决生态安全问题的文章。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层次清楚,有说服力。 3全文不少于 1000 字。重庆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此伴随着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严重污染和缺失,大中城市日益缺水且水源持续污染,城乡

26、生活垃圾和污水未能统一有效管理,不负责任企业乱排乱放污水废气现象严重,造成了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甚至产生部分群众对政府不信任的后果,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环境,防止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从而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的环境恶化趋势,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2 【正确答案】 日常生活中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可以看得见、听得到、闻得着和感觉出来的。而土壤污染后,在该片土地上生产出来的粮食、蔬菜和瓜果等农产品也很容易被污染。这些有害的农产品则很难

27、被发觉,直接危害当地百姓的健康,而流入市场后则给消费者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同时,土壤污染还会造成该地域的地表水污染,给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其土壤污染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3 【正确答案】 1严格监督各类污染源,尤其中小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对违规不达标的企业和责任人给予严厉处罚、限期整改,保证达标排放。 2推广和扶植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改善农业灌溉技术和水利设施配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加强环境治理。加大江河湖泊的治理力度,保证良好的水质;大力植树造林,治荒治沙,退耕还林还草,杜绝滥砍滥伐现象;加大濒危物种的保护举措、加强进出口检测,防止外来物种的侵入。 4落实科学发展观。

28、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5加大舆论宣传和引导,提高公民环保意识,鼓励个人、媒体监督企业的生产和环保部门的工作。4 【正确答案】 好字排在快之前,这四个字的涵义也完全变了,体现了发展模式转型、增长方式转变和构建和谐社会等多方面的要求。这四个字预示着我国未来的发展由过去片面强调经济的速度和规模,转为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是对传统发展理念的又一次提升,是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判断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掌握的深化,体现了对高速经济增长背景下“ 有增长无发展 ”情形的一个回应。5 【正确答案

29、】 “杀鸡取卵” 的经济增长要不得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人以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地追求 GDP 的高增长。正是这些同光短浅的行为致使我们本来就紧张有限的水资源却还在不停的被污水包围,本来就混着粉尘和炯雾的空气却继续被排放的有害气体稀释,本来就宝贵贫瘠的耕地却仍然存不停的被“看不见的有毒物质” 所侵入。 这种建立在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基础之上的经济增长,毫不客气地说无异于“杀鸡取卵 ”。为了获得表面光环闪耀的 GDP 这点“ 鸡卵”,他们杀害了为人类生存繁衍而下蛋的生态环境这只“母鸡” 。因此,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方针放到更加突出的

30、位置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定会因环境的破坏而举步维艰,这将直接影响到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如何保护好人类生存繁衍和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减少污染,推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推广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先进环保技术和经验,加快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和强制性清沾生产审核技术指南,建立推进清洁生产实施的技术支撑体系。 第二,积极创新环境保护机制

3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努力推进政策创新,把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法规约束与政策激励有机结合,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以经济政策调动市场资源,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并逐步增加。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境公共设施建设的投资,把环保部门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支出预算,切实提高环保机构经费保障程度。加强排污费资金使朋管理,加强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与评估。 第三,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抓紧修订和完善现行法规标准,拟订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完善

32、技术规范和环境标准体系,科学确定标准限值,鼓励各地制订更加严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按照权责明确、执法规范、监督有力、高效运转的要求,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要制订应急方案,配备必要应急设施,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第四,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积极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加大对外开放,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进入环保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使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也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