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兴观群怨2 笙诗3 诗经集传4 四家诗5 春秋三传6 九辩7 神话8 山海经9 名词解释:诗经、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序。10 尚书11 春秋12 左传13 国语14 战国策15 春秋战国时期散文有哪些特点?16 简论诗经中的赋比兴艺术手法。17 为何将庄、骚并称?18 举例说明庄子散文中的寓言的特点。19 你是怎样看待庄子的思想特征的?20 简论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散文的不同风格。21 屈原与庄子作品艺术特色比较。22 诗经、离骚比兴手法异同。23 神话的性质与我国神话的特色。24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5 神话的历史化和历史的
2、神话化。26 商书、周书的文学成就。27 左传的体例与性质。28 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29 简论论语的艺术特点。30 墨子的文学思想及墨子说理文的特点。31 以韩非子为例谈谈先秦寓言的创造与运用。32 楚辞的起源及其特点。33 屈原对楚地民间文学与诗经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这是他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
3、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情感、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 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 【正确答案】 诗经有标目的诗共 311 篇,实际留存 305 篇。305 篇中,包括国风 160 篇,雅诗 105 篇(大雅 31 篇,小雅 74 篇),颂诗 40 篇(周颂 31 篇、鲁颂 4篇、商颂 5 篇)。另有 6 篇有目无辞,称为“笙诗” 。“笙诗”之称,可能源于它们用笙演奏,“有声无辞 ”,属于 “过门曲
4、”之类。这六篇诗是: 诗经.小雅“ 鹿鸣之什”的南陔、白华、华黍,“南有嘉鱼之什” 的由庚、崇丘、由仪。【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3 【正确答案】 它是朱熹对诗经作的说解。书中对大序、小序作了全面的批判。正文杂采毛传、郑笺之说,间或引用齐、鲁、韩三家诗说,而断以己意为取舍,意在重新探讨诗经本义。说解方法兼顾训诂与剖析义理,而尤以剖析义理为主。其说强调以诗言理,即主性情、讲义理。表现出了浓厚的封建道学观点。【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4 【正确答案】 诗经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
5、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 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相继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5 【正确答案】 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公羊谷梁二传用汉时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春秋传。左氏文字则是古文,秦禁诗书后,左传不见于世,到了汉朝,由北平侯张苍献出,称为古文春秋传。【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6 【正确答案】 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抒发他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作品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和自己的怨苦,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7 【正确答案】
6、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是远古人民以其幼稚的认识能力,通过幻想的、形象的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做出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以象征和隐喻来表现它的意蕴。【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8 【正确答案】 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它保存了我国古代大量的神话资料。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9 【正确答案】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 305 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 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 诗经是汉朝赵人毛亨传下来的,所以又叫“ 毛诗 ”。“三家诗”指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毛诗序“:毛诗于古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篇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称毛诗序,看来很像是一篇总序。毛诗序是我国诗歌理论的第一篇专论,概括了先秦以来儒家对于诗歌的若干重要认识,可以说是从先秦到西汉的儒家诗论的总结。【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10 【正确答案】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它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尚书原称书,被儒家
8、定为“六经” 后,又称书经,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诫、文告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历史及文化的珍贵资料。同时,它也显示着早期历史散文的文学水平及特征。【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11 【正确答案】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大事纲要式的编年体断代简史,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修订而成的,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 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 481)。它提纲挈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 242 年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历史大事,是继尚书之后以记事为主的一部史书。【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12 【正确答案】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史书。左传是春
9、秋左氏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等。左传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作,今人多以为并非成于一人之手。左传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 722),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 468),共 255 年的历史。左传是先秦时期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宏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再现了春秋时期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活动,比较详细、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的广阔的画面与历史的进程。【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13 【正确答案】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司马迁认为作者是左丘明,今多认为非成于一人之手。国语记事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部分史实,共二十一卷。因“国
10、” 为目,以记言为主,所以称之为国语。其主要内容是通过人物的言论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14 【正确答案】 战国策是继国语之后的又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分别记载了战国时期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部分历史。由西汉末刘向整理编订,正式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刘向整理编订前曾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修书等名。主要记叙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及其活动,反映了战国时代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和各诸侯国之间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15 【正确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
11、,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从文体上看,众体皆备,百花齐放。春秋记事严谨,语言精炼;左传丰富多彩,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尤其擅长战争描写;国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不及左传,然而它的叙事比左传更鲜明生动;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论语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
12、其中许多形象化的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墨子一书,语言质朴,但有很强的逻辑性,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端锋芒显露;庄子大量采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想象神奇;韩非子的文章注重论述,论事证理切中要害而又精辟深刻。【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16 【正确答案】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
13、歌唱,所以大多用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赋中用比,或者起兴后再用赋,在诗经中是很常见的。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17 【正确答案】 庄指庄子,骚指楚辞中的离骚。二者的浪漫主义风格有相似之处,都运用了大量奇诡的想象,构成了瑰玮淑诡的艺术境界。同时,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可以与离骚媲美。【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18 【正确答案】 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14、庄子一书“寓言十九”,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如逍遥游:北溟之鱼,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外物:任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投竿东海,期年钓得大鱼,白浪如山,海水震荡,千里震惊,浙江以东,苍梧以北之人,都饱食此鱼。宏伟壮观,惊心动魄,写尽大之玄妙;逍遥游:杯水芥舟,朝菌蟪蛄;则阳:蜗角蛮触,曲尽小之情状;而至乐:骷髅论道,齐物论:罔两问影,养生主:庄周梦蝶,人物之间,物物之间,梦幻与现实之间,万物齐同,毫无界限,想象奇特恣纵伟大丰富,“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知识
15、模块】 先秦文学19 【正确答案】 庄子是哲理散文,和其他诸子说理文一样,属于议论文。只是它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庄子常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较少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让读者从奇特荒诞、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中,去体味、领悟其中的哲理。而在论辩过程中,往往又表现出作者精辟的思辨能力。庄子站在相对主义的立场上提出的一系列命题,如齐是非、等寿夭、合同异等,从形式逻辑上来说,都近于诡辩。庄子中一些比较纯粹的议论文字,则注重逻辑推理,常运用演绎归纳等逻辑方法,层层推论。但若仔细考察其推论过程,在逻辑上并非十分严密。
16、如马蹄、骈拇、肤箧等篇,都以一个假言前提为基础开始论述,但这些假言前提与推导出的结论,事实上并无必然的联系。庄子的论辩,与其说读者是被其逻辑推理所征服,不如说是被奇诡的艺术境界、充沛的情感所感染。【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0 【正确答案】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的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许多形象化的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例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这既是对松柏的礼赞,又是对一种坚强人格的称颂,形象与哲理交融在一起。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端锋芒显露。例如,记述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对齐宣王所问“齐桓晋文之事” 避而
17、不言,却引齐王谈论王道。在对话中,孟子经常连连发问,步步紧逼。他的雄辩锋芒,有时竞使得“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的文章还善用比喻。他在谈及不能和不为的区别时说:“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日: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他所用的比喻常常是多样的,有时整段用,有时全篇用。就像“鱼,我所欲也”,就是层层深入,运用曲折的比喻揭出所论主旨。在先秦思想中,庄子的思想具有一种虚无主义色彩。在先秦散文中,庄子是最具风格的。大量地采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思想论点,这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庄子想象神奇,在古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庄子寓言丰富,并且很多出自作者自创。这些寓言也不是简
18、单的比喻,而是有着奇幻斑斓的色彩。像写河伯看到“秋水将至,百川灌河” 的景象,便“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当他来到北海,看到大海的浩瀚天际,这才感到天外有天,自己的沾沾自喜是可笑的。接着通过与河伯的对话,又道出宇宙之大,大海在其中也显得渺小等道理,既是寓言,又有壮阔的景物描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还有,写诸侯间的战争时说:有两个国家,一个建在蜗牛的左角,一个建在蜗牛的右角,“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可返” ,像这样的奇幻的想象,在 庄子中还很多。韩非子的文章注重论述,论事证理切中要害而又精辟深刻。在先秦诸子中,韩非子的分析力最强。有一篇写亡国的理由,竟写了 47 条之多。他
19、的文章中也大量引用寓言故事和历史知识,我们今天还在运用的成语,如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都出自韩非子。【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1 【正确答案】 庄子和屈原同为战国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不少相同点,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先秦文坛上,他们的作品,一为散文巅峰,一为诗歌极顶。庄子运用具有寓言性质的神话传说,多用来表现自己的人格理想、人生理想、政治理想。其神话故事,大都带有神秘玄奥、怪诞奇幻的色彩,境界神奇阔大,飘缈超然,让人惊异,令人神往。这表现了庄子摆脱世俗中的一切束缚,达到自由解放的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他运用最多也最有特色的艺术手法是拟人。如秋水篇,一些传说中或实际生活中的动物
20、、自然界的风、人体器官等,都成了寓言中有感情、会说话的“人物” ,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庄子的思想。屈原大量地运用比喻、暗示、夸张等艺术手法去启发人们想象。大量的香花美草人诗,是屈原诗歌创作的重要特点。各种香花美草在屈诗中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形成了一个色彩绚丽的浪漫世界。屈诗香花美草的比兴意义主要在于象征和寄托。如离骚诗中就写了“江离” 、“白芷”、“秋兰”、“ 留夷” 、“揭车”、“杜衡” 等几十种,五彩缤纷,鲜丽夺目,简直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的香草世界。作者通过这些物象,使“内美“、“高洁” 、“清白” 等品格具象化。【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2 【正确答案】 “ 触物以起情 ”和“索物以言情” 是
21、我国古代诗歌在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主要特点,总括起来也就是借物抒情,前人概括为“比兴” 。它是由诗经最早开创的,离骚继承并发展之。诗经 中的比兴时有寄托,这一点 离骚 与之相同,并极大地发展了诗经中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但是诗经中的比兴不一定都有寄托,诗经经学化后,一些比兴往往被加以穿凿附会,这与离骚有所差别。诗经 中的比兴大都比较单纯,比兴分为二物,用以起兴和比喻的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而离骚中的比兴不再是简单的以物比物、触物起兴,而是合比兴为一,开始物我糅合,情景交融。把物的某些特质与人的思想感情、人格理想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使物具有象征意味,使情具有更具体的附着和寄托。如离骚中鲜花香草以示
22、高洁,高冠奇服表示超俗等,不再是简单的比兴,而是一种象征、一种寄托。但诗经中赋比兴应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也已经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如秦风.蒹葭就是如此,这与离骚又有共通之处。诗经 中比兴往往是一个片段,或全篇就是一个比喻,如硕鼠等;而离骚中比兴不再限于一事一物,而且还成为一个个系列。如对君臣、国家、善恶的比喻,就前呼后应,寓意清晰,形象鲜明,各成一个系列。王逸在 楚辞章句.离骚经序 中指出:“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道出了离骚对诗经的继承与发展关系。【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3 【正确答案】 我国神话的特色:中国神话可分为创世神话如盘
23、古故事;始祖神话如女娲的故事;洪水神话如大禹治水;战争神话如炎黄之战和黄帝蚩尤之战;发明创造神话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故事。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它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其次,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再次,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4 【正确答案】 古代神话对后世作家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一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神话除了被后人直接载录之外,还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庄子说理的精妙和文风的恣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神话。如逍遥游之鲲鹏变化,应帝王之“ 凿破混沌”,这两则神话为全文抹上了变幻奇诡的浪漫色彩。至于曹植采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创作了脍炙
24、人口的洛神赋,更是利用神话素材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创作。此外,如聊斋志异、镜花缘、封神演义、红楼梦中也有不少发人深省的神话情节。可以说,古代神话作为素材,遍布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每一个角落,它经文学家的发掘、改造,在新的作品中重新散发出光芒,使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一是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神话对于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文学家的素材,更为重要的是,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神话原型的作品,都可以把作者或读者领人先民曾经有过的那种深厚的情感体验之中,从而缓释现实的压力,超越平凡的世俗。神话作为原型的意义要比它作为素材的意义更为重要。当屈原在现实世界中屡遭打击而悲苦无依
25、的时候,他就毅然地转向古老的神话:龙凤结驷,巡游天界,四方求女。聊斋志异则不仅是将神话看作素材,而是当成全部的精神寄托,是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的厌弃和对神话感情、神话世界的皈依。可以说,屈原、蒲松龄等人的作品都体现了神话原型的精髓和力量。【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5 【正确答案】 中国的神话历史化,是史家、思想家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一般认为,古代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在正统的史家或儒家的典籍中,那种半人半兽形的神性形象被抹杀殆尽了,因为这种形象很难被纳入历史谱系之中,而且也违背了理性化的原则。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触犯了理性化原则的神话,也都遭到删削。神话历史化的
26、另一个方法就是改造,即对神话进行歪曲的解释,使其成为某种现实事件,从而成为构筑远古历史的一块基石。这种例子,在儒家传统典籍中比比皆是,从尚书、左传、国语,一直到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都是如此,宋代罗泌所作路史是其集大成之作。改造的结果是使神话大量消亡,历史向前延伸,各氏族的谱系更加严密。神话历史化在春秋早期就已开始了,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孔子就曾说:“不语怪力乱神” ,还直接参与了对神话的改造。历史的神话化实则是神话历史化相反相成的过程。【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6 【正确答案】 商书.盘庚记录了盘庚要迁都于殷,世族百姓普遍反对,他为说服众人而发表的训辞,古朴艰涩,语
27、言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形象性。周书的金滕和顾命以记事为主,情节颇曲折而具传奇色彩。尚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而且这些文诰都是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7 【正确答案】 左传的体例是编年纪事体,内容大部分是传注史事,叙述春秋经文重要史事的过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 722),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 春秋多出 13 年。与春秋相比,传文内容与经文内容并非十分密切配合,或经文有而传文缺,或传文有而经文无。故后人认为左传虽因春秋而作,但在编年体例上比春秋完备,在史料和文字价值上也远远超过春秋,完全可以独立称为
28、史书,所以称其为左氏春秋。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左传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同时,作者以敏锐的历史眼光,记述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公室的卑弱和大夫兼并,表现了新旧政治势力的消长,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趋势。书中还揭露了暴虐昏庸、贪婪荒淫之辈,肯定赞扬了忠良正直之士,尤其是重民、以民为本的思想,更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8 【正确答案】 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
29、,城濮之战、崤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一般说来,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醖酿过程及其后果。如“僖公二十八年” 写城濮之战,对大战爆发的背景和直接起因都有交代,而在行文中,又不断展示晋胜楚败的原因:晋文公伐怨报德,整饬军纪,遵守诺言,倾听臣下意见,上下齐心协力;而楚方是君臣意见分歧,主帅子玉恃兵而骄,一意孤行,盲目进逼晋师。城濮之战的结果也写得很全面,不仅写了晋师大胜,晋文公确立霸主地位,而且还写了战争的余波:楚子玉战败羞愧自杀,晋文公闻之大喜,回国后赏功罚罪,对这次战役进行总结,
30、然后以君子之言,赞扬晋文公的霸业。至此,叙述圆满结束。【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29 【正确答案】 论语作为一部典范的语录体散文著作,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文学价值表现在高超的语言运用水平和极强的文字表现力上。第一,论语的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也可以说是言近旨远,词约义丰。论语以最简单、最自然的语言形式,传达出极为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既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又具有卓越的表现力。第二,语言幽默风趣,善于运用各种语气表达思想情感,语言体现着情感、性格特征。第三,一些语句富于形象性、启发性和哲理性,成为警句、格言、成语。第四,在记言的同时,也表述了人物的神情语态,展示了人物形象,也有精彩的场面和
31、人物行为的描写。【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30 【正确答案】 墨子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迹象。墨子中反映墨子的主要思想和代表其说理风格的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 10 论。这些篇目的标题都概括了论述的中心思想,也许是编辑者所加。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不再是三言两语的独白或对话。墨子尚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大量的“ 子墨子日 ”,表明这些仍是墨子后学对墨子讲学之辞的记录。只是这些语录,段与段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是在围绕同一个论题加以论述,因而就再不是语录的简单联缀,而是有内在逻辑的论文,说理文体制在墨子中形成了。【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31 【正确答案】 韩非子说理散文最具文学意味的是数量居
32、先秦散文之首的寓言故事。他开始有意识地系统收集、整理、创作寓言,分门别类,辑为各种形式的寓言故事集,如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等。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有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与庄子中奇幻玄虚、怪庭神奇的寓言故事风格截然不同。韩非寓言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他也像庄子一样,取材于历史,让历史人物说话,改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使之反映自己的思想观点。题材的平实,使韩非寓言不像庄子寓言那样恢诡谲怪,但韩非寓言在艺术上并不平淡,而是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
33、艺术效果。韩非子中的许多寓言,千百年流传不衰。“ 守株待兔 ”(五蠹)、“矛与盾”(难一)、“ 滥竽充数”(内储说上),以及“ 郑人买履 ”、“画鬼最易”、“买椟还珠”(外储说上)等,都以其丰富的内涵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32 【正确答案】 “ 楚辞” 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这时“楚辞”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 六经” 并列。宋黄伯思 翼骚序云: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楚辞类引)这就是说,“ 楚辞 ”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 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
34、明显的区别。进一步说,楚辞的直接渊源应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九歌原为祭祀时之巫歌,后经屈原加工而保留下来,而离骚等其他作品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南方祭歌那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了楚辞的表现方法及风格特征。【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33 【正确答案】 楚辞中香草美人的典型象征性意象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相对于诗经,屈原的作品在形式上有新的特点。诗经的形式是整齐、划一而典重的,而屈原的作品则是一种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骚体” 。这种形式是建立在对民间文学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屈原以前,楚地流行的民歌句式参差不齐,并且采用“兮” 字放在句中或句尾,如越人歌(说苑.善说)。而与离骚有直接关系的则有九歌。显然,离骚学习借鉴了楚歌的形式特点。不仅如此,离骚还吸收了大量的楚地方言,如“些、只、羌、谇、謇、纷、佗、傺” ,屈原采用这些楚地方言,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对“兮” 等语助词的多种方式的使用,促成了句式的变化,这些句式和委婉轻灵的楚声相结合,很适合于各种不同情绪和语气的表达。楚语还使离骚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增加了生活气息。【知识模块】 先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