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政治经济学(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848584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政治经济学(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政治经济学(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政治经济学(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政治经济学(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考研类试卷]政治经济学(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政治经济学(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国际价值(浙江大学 1999 研;南京大学 2001 研;上海财大 2002 研)2 跨国公司(中南财大 2003、2006 研;首都经贸大学 2003 研;中央财大 2002 研;上海财大 2000 研;南京大学 2002 研)3 产业资本国际化(浙江大学 1998 研;首都经贸大学 2002 研)4 资本国际化与经济一体化(南开大学 2003 研)5 区域经济集团化(浙江大学 2004 研)6 世界经济(对外经贸大学 2006 研)7 金本位制(武汉大学 2007 研)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大 1999、

2、2001、2003、2006 研;社科院 2002 研)9 市场规则(中央财大 2011、2012 研)10 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与区别。(南开大学 2005 研)11 简述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山东大学 2001 研)12 战后资本国际化表现出哪些新特点?(华中科大 2002 研)13 市场价格机制是如何发挥调节作用的?(山东大学 2002 研)14 简述市场调节的长处和短处。(首都经贸大学 2007 研)15 市场经济如何提供激励?(北京工业大学 2006 研 )16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和特点。(人大 2001 研;东北财大 2006 研;南开大学 2006

3、研)17 简述经济体制的影响因素。(浙江大学 2001、2003 研)18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什么?(中南财大 2004 研)19 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南京大学 2002 研;武汉大学 2003 研)20 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南开大学 2005 研)21 论述经济全球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浙江大学 2001、2003 研)22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与经济体制有何区别?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山东大学 2000 研)23 怎样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首都经贸大学 200l 研)

4、2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华中科大 2002 研)25 试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西南财大 2005 研)26 本轮金融危机我国率先走出,试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人大2010 研)27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看,向市场经济转型所呈现出的特点是什么?(南开大学2007 研)28 如何正确、全面的理解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述?( 人大 2015 研)政治经济学(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国际价值即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指当商品

5、超越国家的地域范围进入世界市场时,由国际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商品的价值。它是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劳动,放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比较而形成的国际范围的社会价值,它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世界市场上,价值关系是各国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关系,商品的国际价值是体现世界经济关系的基本范畴,国际价值规律是支配国际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基本经济规律。当商品进入世界市场后,不同国家的商品交换已不能再以商品的国内价值为基础,商品的国内价值在世界市场上只是作为商品的个别价值而存在。各个国家的商品在统一的市场上交换,需要按照国际社会的统一尺度来计量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在国际比较中形成了商品的国际

6、价值。【知识模块】 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2 【正确答案】 跨国公司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垄断企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所在国的子公司而形成的一种国际性垄断组织。跨国公司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企业组织形式,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与一般企业相比,跨国公司具有以下特点:跨国公司以全球性的战略安排来确定经营目标;在经营方式上趋向于多样化;在所有制形式上更趋于多元化;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跨国公司已经取代国际卡特尔成为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重要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和对外经济扩张的重要工具。【知识模块】 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3 【正确答案】 产业资本

7、国际化是指产业资本越出国家的界限,在国际范围内不断运动的过程,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表现和特点之一。产业资本国际化的表现是私人或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向国外投资,兴办生产性企业。产业资本国际化是当代全面的资本国际化的核心和主体,它带动并促进了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国际化,使资本国际运动发展到空前的高度。产业资本国际化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的,跨国公司则是它的载体。产业资本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业资本国际化不断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直接投资急速增加。它加强了垄断资本对世界的统治,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垄断资本带来了巨额的垄断利润。产业资本国际化是资

8、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这意味着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扩大了在国际范围的积聚能力。【知识模块】 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4 【正确答案】 资本国际化是资本越出国家的界限,在国际范围内不断运动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扩张。资本生产方式确立以来,资本的运动就绝不限于国民经济领域。资本为了实现其本身价值的增殖,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利润,就必须使它的活动范围跨越国界。所以,资本的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资本国际化的动因: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资本国际化的条件: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随着资本国际化的发展,经济一体化的趋向也日益明显

9、地增强,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经济国际化的急剧发展,已经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阶段。另一方面经济一体化又为资本国际化提供了便利的环境,并且加速了资本国际化的过程。【知识模块】 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5 【正确答案】 区域经济集团指地理位置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 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进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区域经济集团的组织形式包括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等几种。区域经济集团是区域内各国突破主权国家的界限,以国家出面签订协约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国际经济

10、合作的组织形式。【知识模块】 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6 【正确答案】 世界经济是人们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体。或者说,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而相互联结、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是超越于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经济体系。(1)世界经济不是世界上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总和或机械合成,而是相互渗透的有机结合。(2)世界经济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动和发展的经济体系,是一个历史范畴。世界经济是在人类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以后逐渐形成和不断深化的。二战后,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中的

11、突出现象。(3)世界经济不等同于国际经济。世界经济是在国际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统一的经济体系。它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不仅体现在这个体系中发生的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反映超越这些联系的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如世界人口问题、世界资源和能源问题、世界环境和生态问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知识模块】 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7 【正确答案】 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赏币制度。广义的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块本位制、金币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狭义的金本位制仅指金币本位制。金本位制的特点是: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但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辅币和银行券可

12、以自由兑换成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主币和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同时流通;货币储备使用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入、输出国境。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国内价值和国外价值趋于一致,保证了货币制度的相对稳定。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对黄金的需要量不断增加,但黄金的产量有限,而且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平衡,加之战争等因素的影响,金币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的基础不断削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对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日益缩小,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和输入受到限制。许多国家为了满足财政需要,不断增加纸币发行,也使金本位制受到极大冲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13、发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制。1936 年,金本位制结束了其历史使命。【知识模块】 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8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比如经济单位行为主体化、市场竞争平等化、商品价值市场化。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根本目标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有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种类型的企业都要进入市场,平等竞争。(3)在分配制

14、度上,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体现效率和公平相结合。(4)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从而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9 【正确答案】 市场规则是国家为了保证市场有序运行而依据市场运行规律所制定的规范市场主体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契约和公约等。就实质而言,市场规则就是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形式确定或规定下来的市场运行准则。市场规则可以有效地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使其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市场机制正常形成并发挥应有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知

15、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 【正确答案】 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从抽象的意义上单就“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两者的实质内涵都是商品、劳务、技术、信息及资金等生产要素超越国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流动,使被国界分割的世界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联系起来。两者的实现都要靠国家经济主权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让渡。两者之间也有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的范围与程度的差异。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实现的市场自由化程度一般比经济全球化的多边贸易体制所达到的自由化程度高。例如,欧盟内部不仅形成了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的

16、统一大市场,而且在更加紧密的经济区域欧元区内实现了货币的统一。经济全球化的多边贸易体制最主要的世贸组织规则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关税的大幅度削减和对某些非关税壁垒进行了限制。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自由是处在低水平上的。但是,仅根据“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与“经济全球化“实施的范围与程度的差异而得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阻力的结论是武断的。如果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阻碍作用,那么从 20 世纪 50 年代就开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却没有能够阻挡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阻碍”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各轮谈判不断取得成果。总之,从经济基础

17、方面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内涵并无实质性的冲突;从上层建筑方面看,无论是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条约的缔结,都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让渡国家经济主权。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不管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是经济全球化,参与其中的根本目的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或者实现本国的政治及军事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都要求打破国家界限,实现经济主权在一定程度上的让渡。至于是在一个区域的范围内还是在全球的层面上,这个国家必须进行权衡。区域经济一体化通常使国家让渡的经济主权多一些,适用的范围小一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高一些;经济全球化一般使国家让渡的经济主权少一些,适用的

18、范围大一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低一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虽然存在矛盾,但是这个矛盾并不是你死我活的,而是相互包容、相互交织、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只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形式或一个发展阶段。因此,单个国家对外经济发展的策略取向应该是顺应两股潮流,采取更加灵活的应对措施,既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又积极寻求区域经济合作,在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注意趋利避害,争取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互交织的复杂形势下“走好钢丝” 。【知识模块】 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11 【正确答案】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

19、限广泛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其性质由国际生产关系所制约,影响国际分工的具体因素有: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人口多寡、劳动规模和市场大小、国际生产关系等。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1)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第一,科学技术大大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入国际市场。科技进步提出了向国外开辟市场、进行经济交流的要求,一国经济也因此具备了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和能力。第二,参与国际分工国家内部社会生产关系制约决定着一国生产关系和

20、对外经济联系的性质,并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一国参加国际分工的特点。(2)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理环境、气候、自然资源、国土面积等。有利的自然条件为参与国际分工与生产提供了可能性,但在自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形成现实的国际分工,则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与实际的生产关系。【知识模块】 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12 【正确答案】 资本国际化是资本越出国家的界限,在国际范围内不断运动的过程,资本国际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国际扩张。战后资本国际化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外直接投资超过间接投资,产业资本大规模国际化。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产业资本、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这三

21、种形态的资本输出组成的。战后由于生产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它成为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基础,从而大大改变了产业资本形态在资本输出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日益发展成为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在私人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国家垄断及其国际调节因素在这一对外扩张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战后借贷资本也还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达到了世界规模。同时,在借贷资本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国家资本也是个重要的方面,国家作为债权人出现于国际借贷市场,推动了借贷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和深化的进程。第二,资本国际运动的规模与总量急剧膨胀,三种形态的资本国际运动都有空前增长。第三,产业资本、借贷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国际运

22、动互相交错、紧密联系、互相推动;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产业资本国际运动作为资本国际运动的主要形式带动其他两种资本形态的国际运动,使三者汇合成全面的资本国际化。第四,资本国际运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一面日益明显地显示出来。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生产的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五,进入资本国际运动的国家与经济主体日益增加,通过资本的国际运动,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联系空前密切,真正实现了经济关系的全面国际化。【知识模块】 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13 【正确答案】 市场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基础的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尤其要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功能,使其

23、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价格机制发挥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步骤:(1)依据价值规律形成市场价格。商品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决定价格,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要在市场中通过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进行检验,并使价值完成向市场价格的转化,最终形成市场价格。(2)通过价格的有效波动影响供给和需求,平衡供求关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个别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上和结构上经常会发生不平衡的状况。价格水平的变化,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动。价格水平上升,既会增加供给,又会抑止需求;价格水平下降,

24、则会增加需求,同时减少供给。这样,价格与供求就构成了市场机制中的一组联动关系,而这种联动关系的实现,又必须以市场竞争为条件。价格影响供给,要以生产者的相互竞争为条件,价格影响需求,也要以消费者的相互竞争为条件。所以,在市场机制中,价格处于核心的地位。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会下降,进而会减少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一些厂商会减少生产规模或退出生产,这样就使得供给减少,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结果价格又回升,回到原来的水平。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通过供求与价格变动的相互影响关系,调整供给和需求的数量,实现总量和结构在动态中的平衡目标。(3)通过价格波动优化资源配置。市场机制通过价格水平的变化,灵敏、高效

25、地向市场中的各个主体提供信息,作为他们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国家提供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基本参数。各市场主体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将不断地重组和改变资源配置的增量和存量,政府也将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调整各项宏观政策,从而决定生产要素在社会各部门和企业的投放比例,由此灵活地引导资源在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使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不断地逼近优化目标,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4)通过价格的变化激励和鞭策厂商,实现优胜劣汰。市场机制的作用结果,可以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企业获得超额的利润,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又会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

26、时间的企业产生亏损,从而形成被淘汰的压力。这种作用,会使企业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不断采用新技术,加强管理,拓展市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5)通过价格调整实现厂商的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都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而经济利益的实现,不仅取决于生产者本身的生产努力程度,还取决于市场状况和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市场价格机制客观上起着厂商经济利益的实现和调节功能。(6)透过价格评价经济效益。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效果如何,不取决于这些主体的主观评价,而取决于他们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程度。只有经过市场

27、机制的检验、在市场上实现了的产品才被证明是为社会所承认的,才是有效益的。这样,市场就成为社会各种经济活动效益的客观评价者。透过某部门或某行业的价格的变化可以对该部门或该行业进行经济效益的评价。【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4 【正确答案】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在市场上调节生产和流通的作用机制,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是市场调节。市场调节表现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是以市场信息的变化为导向的。(1)市场调节对任何性质的商品经济都有积极作用,它的长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市场调节是商品经济的自动调节器。这种自动调节器的作用,使人力、财力、物力在自我调节中求得平衡,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市场上最迫

28、切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于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盈利率提高,将成为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首选目标。这样。社会资源将流向经济效益最高的部门中去,得到较有效的利用。第二,市场调节是以企业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为前提的。在市场调节的情况下,企业微观活动的决策,由商品生产者直接依据市场信息各自分散做出,因此决策快,效率高。第三,在市场调节的情况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决策者就是执行者,因此,对决策的执行必然是积极的。第四,市场调节也是竞争起作用的有效机制。竞争的压力,迫使商品生产者不断地革新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促进生产发展,提高技术和管理水

29、平。(2)市场调节不仅有它的优点和长处,也有它的缺点和短处:第一,市场调节只能对商品生产的微观平衡起自动调节器的作用,不能自动地导向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这是因为,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是以消费、储蓄、投资等总量的平衡为条件的。这种宏观平衡是市场调节无能为力的。第二,自由价格只反映市场的短期动态,不能反映供给和需求的长期趋势。商品生产者可以依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及时改变自己的生产和经营,但他无法知道这同一的市场信息究竟使其他商品生产者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因此,在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商品生产者的行为总带有盲目性,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第三,市场调节的作用,是靠企业以追求局部利益为动力来贯彻的。企业局部利

30、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不仅有互相一致的一面,而且有互相矛盾的一面。有些领域市场也是无能为力的,需要国家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统一管理。第四,市场调节有利于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必然引向垄断。如果不限制垄断,竞争所推动的生气勃勃的局面,必将被伴随着垄断带来的停滞和腐朽倾向所代替。以上的分析表明,对于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必须持有全面的观点。【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5 【正确答案】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本联结方式,即以商品等价交换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特别是资源配置方式。它依靠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国民经济活动。市场经济以自由竞争为特征,通过市场价格支

31、配着人、财、物等资源在产业之间与企业之间的流动。因此,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饥制是市场经济最为重要的激励机制。市场价格机制是指价格具有调节市场供求达到一致而使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配置的内在功能。价格水平的变化,引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和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的变动。价格水平上升,既会增加供给,又会抑制需求;价格水平下降,则会增加需求,同时减少供给。这样,价格与供求就构成了市场机制中的一组联动关系,而这种联动关系的实现,又必须以市场竞争为条件。价格影响供给,要以生产者的相互竞争为条件。也就是说,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一般来说,偏离的

32、市场价格会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从而使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渐消失。如果社会上每一件商品和劳务都能实现供求均衡,按需要配置稀缺经济资源这一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会自动地解决,而无须计划和政府干预。因此,在价格机制的激励作用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得资源得到了最为合理有效的配置,市场实现了均衡。市场价格机制确保市场经济能够提供最为有效的激励。【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6 【正确答案】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企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制度,政府

33、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实行问接的宏观调控,其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体有如下特征: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同时并存的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包括按生产要素分配为辅的收入分配体系。坚持宏观计划主导下把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有完善的商品、要素市场体系,以及相应的财政金融体制和价格体系,以保证充分发挥在宏观计划主导下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也是社会主义市

34、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既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能够从全局出发,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7 【正确答案】 经济体制是指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经济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它决定着在一国的社会经济

35、制度基础上应该怎样从事经济活动和在怎样的相互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它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机制。经济体制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范畴,它的确立、发展及转换,受制于各种因素的结合。它们对经济体制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可能是长期的、持续性的,也可能是短暂的,一次性的;可能是积极性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的性质、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对经济体制具有内在的决定性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通过对作为生产关

36、系总和的经济基础的影响而对经济体制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关系的性质对经济体制诸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生产关系的性质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不同所有制构成了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权力、地位、观念、行为及利益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所有制与国家利益的关联度不同;利益目标不同;劳动产品在纳税后占有者不同;不同所有制与生产者自身利益的关联度不同,私有制关联度最高,其次依次是集体所有制和国有制。(2)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主要指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如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民主制度等)和法律制度等因素。其作为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从外部对经济体制施加影响。在现代社会,不同性质的政治制度由于产生的基础与途径不同,其对经

37、济体制的选择与实施不尽相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在与其社会属性同质的经济基础之上,其政权的巩固与发展有较充分发展的经济关系为基础。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资产阶级国家主要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调节经济是顺其自然。社会主义政权建立的基础与途径有其特殊性。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因素不可能从其脱胎而来的异质社会制度中产生,它必须首先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反动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然后凭借政权力量,通过没收、赎买和改造等方式变私有制经济为公有制经济。此外,经济体制有时还被打上复杂的国际政治因素的外在烙印。如在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的一定历史阶段,曾出现过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长期严重

38、对垒。作为社会主义阵营“ 首领”的苏联,其经济体制模式几乎成了其阵营同盟者的惟一范本。(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只对和经济体制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因素和文化因素加以分析。社会结构包括阶级结构、人口结构、城乡结构、家庭结构等要素。从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看,社会结构可分为单一结构(现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二重结构( 发展中国家)。二重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生产方式并存;传统社会规范与现代规范并存;传统人口结构和素质与现代人口结构和素质并存;传统政治法律观念与现代政治法律观念并存。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现代因素不断壮大逐步替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文化因素主要

39、包括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科学的发达程度,公民的文化素质、现代意识或观念的发育程度等。其中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以及公民的民主法制观念与意识等文化素质,对经济体制有重要的影响。如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阐述成勾社会主义国家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而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盛行,成为其推崇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理论。在一个民主制度较为完美的国家里,公民具有较强的民主习惯与平等意识,这与强调自主决策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而一个长期受封建专制因素影响的国家,公民缺乏民主意识,习惯于集中决策,则较为自然地倾向和认同

40、计划经济体制。【知识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8 【正确答案】 (1)完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价格、供求、竞争等各种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其主要特点是利益的广泛性、内在性、相互制约性。健全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市场,而且包括生产资料、金融、劳动力、技术、信息、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有重要意义。要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在我国现阶段,存在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应继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设。(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41、必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经营机制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信号、国家计划及宏观经济政策,自主协调自身行为,推动企业经济运行的内在条件和功能。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它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文明成果。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是:其一,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

42、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确保国有财产不受侵犯,确保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其二,积极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实现股权多元化。其三,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3)加强宏观调控。因为以市场为主要配置资源的方式有很多局限性,如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平衡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不能自动引导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不能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这些局限性导致市场失灵和市场不经济。市场失灵是指在存在公共物品的情况下,以市场为主要配置资源的方式不能对相应的资源实现有效的配置。外部不经济是指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由于受外部影响不能正常运作而产生的一些不经济现象。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43、,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的调节、控制和引导。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健康运行的重要内容。(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和福利而提供物质帮助的各种原则、措施的总称。它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和经济的稳定有重要作用。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许多问题。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是:深化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推进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工作;实行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知识

44、模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 【正确答案】 (1)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2)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经济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相伴随的。如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具体来讲,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早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式产生起就已经开始,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则是以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这次科技革命以最便捷的方式沟通了各国、各

45、地区、各企业、各团体以及个人之间的联系,并且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投资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它们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所占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地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商品和资本在全球的流通,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在国际间的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正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并相应地带动了资本、技术、商品、人力、服务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才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市

46、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在国际社会,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民族国家对本国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成为一种潮流,同时世界各国均把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别国的资本与技术及其他资源以实现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基本国策。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条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经济自由化的导向政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7、经济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投资自由化等各个方面,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所奉行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重点强调放松管制、对外开放本国市场。经济自由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国际无障碍地自由流动,因而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从 19 世纪至今的 100 多年间,经济自由化曾三度获得较大发展:一是 19 世纪 20年代至 20 世纪初,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拓世界市场,积极倡导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二是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初,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美国极力倡导贸易自由化和货币自由兑换,在关税贸易总协定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保障下,世界贸易、金融、投资

48、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三是 20 世纪80 至 90 年代,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极力鼓吹贸易、金融、投资自由化,致使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进行经济改革,大幅度开放本国市场。这三次自由化浪潮,正是通过消除生产要素的流动障碍,为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道路。(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各国经济的一体化过程,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的全球化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以分工和协作的方式进行的,市场则起着分工媒介的作用。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一种垂直型分工,即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按照不同的产业进行,其主要特征是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从事工业制成品生产,而发展中国家主要从

49、事农产品生产和采掘业活动,然后发达国家拿工业制成品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和原材料(煤、木材、矿石等) 等初级产品进行交换。垂直型国际分工虽然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但是,在这种依赖关系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是不对称的。再者,垂直型是以生产要素相对凝固为前提,流动的只是商品,因而无法实现各国经济的融合,经济一体化程度处于较低层次,不可能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水平型国际分工则是高层次的生产专业化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分工在同一产业的同一部门之内,按照产品生产的不同工艺环节,或按照产品零部件,或按照产品型号进行。这种分工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每个国家平等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为经济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贸易的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迅速扩大的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1 世纪前 20 年内,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均会加入 WTO,这意味着,一个包括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一体化贸易体系即将建立,没有歧视和强硬贸易保护主义的全球市场将形成。总而言之,贸易的全球化正在成为现实。金融的全球化基于生产和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也在大大加快。首先,国际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