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850593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新的历史时期有关国家建设、社会建设和公民个人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回答的是(A)建设什么样的国家(B)建设什么样的社会(C)培育什么样的公民(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 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

2、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而空想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由此可见,理想和空想的本质区别在于(A)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B)理想具有实践性(C)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D)理想具有超越现实性3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极其丰富,其中,“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的开拓”“鉴真东渡日本”“玄奘印度取经”等,这些典型的事例所集中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A)自强不息(B)勤劳勇敢(C)团结统一(D)爱好和平4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

3、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改革创新(C)理论创新(D)科技创新5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其中,人生态度回答了(A)人为什么活着(B)人应当怎样活着(C)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D)人生道路的方向6 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平等、诚信、宽容和互助的原则。其中,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是(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宽容原则(D)互助原则7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功能。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A)社会舆论(B)传统习惯(C)道德评价(D)人们的内心信念8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A)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利益关系(B)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C)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D)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9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中,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社会公德主要表现在(A)举止文明、尊重他人(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C)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D)热爱自然、保护环境10 “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 ,这句话说明了法律具有(A)国家强制性(B)有阶级性(C)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特质(D)上层建筑的特点11 在法

5、律适用过程中,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是(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人民代表大会(D)国务院12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下列选项属于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A)人民当家作主(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法治与德治相结合(D)党的领导13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这句话集中体现了权利的行使(A)应当符合权利行使的目的(B)应当符合权利行使的限度(C)应当符合权利行使的方式(D)应当符合权利行使的程序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

6、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4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千百万人一代又一代不懈的努力来实现。共产主义是(A)一种理想(B)一种学说(C)一种制度(D)一种实践15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必须加以培育和弘扬。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A)要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B)注意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和道德的积极成果(C)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形成的革命传统和道德(D)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16 爱因斯坦曾说过,“ 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

7、度上摆脱了自我”,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有(A)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B)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D)人生的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存在的前提和基础17 中国革命道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既包括革命道德的原则、要求、态度、修养、风尚等方面,也包括理想、思想意识方面的“应当” 。其主要内容除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外,还包括(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C)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D)修身自律,保持节操18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

8、会。其中,体现了奉献社会要求的有(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19 我国法学界将法律的概念定义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这一定义所揭示的法律的特征是(A)法律是调整一部分重要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C)法律是唯一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D)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20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除指引、预测、评价、强制、教育作用外,还体现在(A)确立和维护社会主

9、义的政治制度(B)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C)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D)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21 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其最高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A)确立了人民主权这一基本原则(B)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D)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22 诉讼法是规范国家司法机关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我国程序法律部门中,被称为“三大诉讼 ”的是(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仲裁和调节23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10、道路,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不能把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对立起来,因为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内在统一的。具体体现在(A)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B)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C)党带领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党也遵守宪法和法律(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24 国家权力是人民的,国家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即一切权力为民所有,一切权力为民所用,因此,权力运行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制约的要求体现为(A)权力由法定(B)有权必有责(C)用权受监督(D)违法受追究25 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尊重法律权威。原因在于,尊重法律权威

11、(A)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B)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C)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证(D)是国家治理的坚实基础和关键26 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责任。其履行的表现形式有(A)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B)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C)违反法律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D)履行法定义务被法律肯定和保护27 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在法定条件下获得国家物质帮助的权利。其主要实现方式是(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按劳分配(D)劳动和休息三、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

12、指定位置上。2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达沃斯论坛涌动“ 中国热 ”如果说达沃斯论坛是“ 思想的集市 ”,那么位于高山之上的瑞士风格木屋就是集市的所在地。1 月 24 日,冬季达沃斯论坛 2014 年年会正在这里举行。一场场讨论会、分论坛,直接以中国为主题的有近 10 个。“中国” 这个词随时都会听到;新闻中心电视直播屏上,“中国 ”是“出镜率”最多的词之一。对与会者来说, “中国语境”的吸引力,已超过千米海拔之上的雪景仙境。与会的各界人士更多的是探讨中国的人口优势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和贡献。奥美公共关系环球行政总裁柯锐思对本报记者说,他直接管辖的奥美员工有5000 多人,

13、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一直对员工强调,在为客户特别是对亚太的客户提供投资意见时,一定不要错过中国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奥美公司的调查显示,世界 500 强企业、各行业顶尖的跨国企业几乎都在中国有业务,有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超过其全球市场的 50。埃森哲可持续性服务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彭莱说,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市场开放,让市场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会为中国带来更多外来直接投资,刺激中国经济进发更多创造力,同时也会给中国企业“走出去” 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摘自人民日报(2014 年 1 月 25 日)材料 2世界寄望中国为持续发展注入动力。第四十三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即 2013 年冬季达

14、沃斯论坛 1 月 27 日在瑞士达沃斯闭幕。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分裂的世界里。2007 年以来发达国家经济根本没有增长,2012 年更是陷入停滞;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则增长了 30左右,尤其是中国从 2007年到 2012 年经济增长了 50多。这确实是一个一分为二的世界了。参加此次论坛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到处都有“中国的声音” ,要么是参与讨论中国,要么是听到别人在谈中国,“不谈中国你就落伍了” 。摘编自新华网(2013 年 1 月 28 日)材料 31954 年 6 月 28 日和 29 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

15、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载入了中国宪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中国是当代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即使再强大也永远不称霸。摘自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2014

16、年 6 月 28 日)28 谈谈“中国热 ”和“不谈中国你就落伍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29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为什么会持续提升?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追

17、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B 选项正确。D 选项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所回答的问题。【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理想和空想的区别,是一道理解为主、识记为辅的试题,难度较大。AB 两个选项都是理想和空想的区别,但理想之所以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是因为理想是产生于实践中,是对客观实际正确总结的基础上得来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努力去实现。故 B 选项更符合题意。CD 两个选项是理想和空想的共性。本题考查角度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实践性是

18、实现可能性的前提,故选 B选项。如果本题没有 B 选项,则 A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之一。爱好和平,不仅表现在中华民族各兄弟民族之间以和为贵、携手共进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因而 D 选项最适合题意,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因而 B 选项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

19、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回答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平等原则是前提,诚信原则是保证,宽容原则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互助原则是必然要求。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道德调节功能的实现。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都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并不是

20、孤立进行的,而是和其他社会调节手段密切配合、共同发挥调节效用。【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但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公德主要内容的理解

21、,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C 选项正确。而 B 选项特指职业生活中道德的要求。【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特征,是一道理解为主、识记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上层建筑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但并不是所有

22、上层建筑都具有国家强制性,只有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A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运行,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很小。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国务院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内容,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力有序推进

23、法治建设,这是根本保证;只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民权益,这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这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故选项 D 正确。【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法行使权利,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都有其行使的限度,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限度来行使权利。如果因行使自己权利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超出了国家法律所许可和保障的范围与界限

24、,则不再是行使权利,而是侵犯,会受到法律追究。B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二、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共产主义的理解。ABCD 四个选项均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问题的理解,是一道理解和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BCD 四个选项正确。考生容易纠结C 选项,近代以来形成的革命传统和道德主要

25、是指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富民强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因而也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大。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虽然自我价值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一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但是,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获得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同时,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

26、基本内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ABC 选项正确。D 选项的错误在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都是人生价值的双重属性之一,二者并存并生,不存在谁是谁的前提。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人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是自我价值更好实现的前提和基础。【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ABCD 四个选项均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社会

27、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都体现了一定的奉献社会精神,故四个选项都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的特征,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法律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但是,法律不会规范人们的所有行为,因而不会对所有的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第二,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第三,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ABD 选项正确。C 选项的错误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很多,包括道德、风俗习惯、社会礼仪等。【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 【正确答案】 A,B,C

28、,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ABCD 四个选项均正确。因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是其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的集中体现,对于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相关的法律中,都有相应的明确的规定。【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1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宪法最高法律效力的理解,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CD 选正确。B 选项是宪法的特征在规定的内容上的具体表现。AB 选项是宪法确立的原则和内容,并不是最高法律效力的体现。【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29、基础2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是一道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ABC 选项正确。D 选项是非诉讼法律部门的内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ABC 选项正确。D 选项讲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因而不选。【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权力制约原则的要求,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教材中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

30、括为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本题按照正统性判断,也可以知道 ABCD 均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ABCD 四个选项均正确。【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6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义务,是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法律义务的履行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如子女通过经常看望和提供财物等行为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等。另一种是不作为,是指义务人不得实施某

31、种行为,如了解他人隐私的人不得公开他人的隐私等。法律义务具有法定的强制性,义务人违反法律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AB 选项正确。CD 选项不选的原因在于,本题考查的是履行法律义务的形式,而 C 和 D 讲述的是不履行和履行法律义务的结果。【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7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民的物质帮助权利与义务,是一道识记为主、理解为辅的试题,难度较小。AB 选项正确。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在法定条件下获得国家物质帮助的权利。而 CD 两个选项虽然也含有一定国家对公民应该承担的义务,但主要是从公民自主付出而得到的收益来讲的,故不选。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

32、,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也是公民享有物质帮助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8 【正确答案】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和平的维护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倡导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中国的发展,世界的机遇。【知识模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9 【正确答案】 中国坚定不移奉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倡导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些理念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和延伸。中国主张国无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也绝不会走国强必霸的道理;中国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倡导文明交流互鉴。中国推动建设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中国是当代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知识模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