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851381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9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9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A)剩余价值论(B)阶级斗争理论(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D)科学的实践观2 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在回答(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

2、B)世界是如何存在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C)世界是如何被改造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D)世界是能否被认识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4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A)决定性(B)预见性(C)能动性(D)主动性5 设计奥运“ 鸟巢” 的建筑方案属于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基本环节中的(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B)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C)实践活动结果的检验和评价(D)完成主体的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6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量变和质变的观点(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C)辩证否定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7 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

3、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之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D)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8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的普遍联系(D)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9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A)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

4、化双向运动实现的(B)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C)精神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实现的(D)主体自身的创造性活动所实现的10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有许多名人,像美国的科学家爱迪生,就是失败后才成功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也是经过无数的努力,才最终获得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 说明(A)既然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失败之后就一定会成功(B)真理可以转为谬误,谬误也可以转化为真理,两者可以随时互相转化(C)要从失败走向成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D)失败与成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需要任何条件11 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 ”。这段话表明(

5、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2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13 列宁说:“ 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的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才是无耻之流。”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A)人的

6、社会意识并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有不一致性(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14 梁启超认为:“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这一思想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B)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决定论的观点15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是(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B) 切物品(C)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D)切有用的物品16 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顾客用 10 元钱可购买 5 斤苹果(B)顾客购买 5 斤苹

7、果,一周后付款 10 元(C)顾客用 10 元钱购买了 5 斤苹果(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 2 元的价格预定 5 斤苹果17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18 垄断价格的公式是:垄断价格=成本价格+ 垄断利润。它的形成改变了价值规律的(A)内容(B)作用(C)作用形式(D)作用力度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9 下列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运动内容的有(

8、A)人类的产生(B)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C)人的生老病死(D)宇宙的演化20 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同一性表现的有(A)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B)离开内容没有形式,离开形式没有内容(C)贫生于富,弱生于强(D)因祸得福,转败为胜21 马克思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曲折性体现在事物发展的反复性上。以下现象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起作用的有(A)工作休息工作(B)麦粒一麦株麦粒(C)批评一团结批评(D)前进倒退前进22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发展(A)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B)是一个过程(C)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

9、灭亡(D)是一切变化23 “尽信书,不如无书 ”,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无感性的理性则空(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24 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25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句话意味着(A

10、)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D)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E)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26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社会革命和改革(C)革命理论(D)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27 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的内在矛盾有(A)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8 生产剩余价值的最基本的方法有(A)提高劳动强度(B)降低产品质量(C)缩短必要劳动时间(D)延长工作时间

11、和剩余价值的分配29 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D)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E)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9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科学实践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因此,D 项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中“意念移物”意思是说

12、物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精神决定一切,表现的形态多为理念、绝对观念、绝对精神、宇宙精神等。庸俗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思想是某种特殊的物质,显然与题目无关。因此,选项 A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对世界存在状态或世界如何存在问题上的对立的两种观点。A 选项中的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D 选项中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对立的观点。C 属于干扰选项。因此,B 项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C【试

13、题解析】 意识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客观世界,二是创造客观世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能够通过指导实践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关于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主要有:实践决策;确定实践目的、实践目标和方案的制定;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即实施;实践结果的检验和评价。设计奥运“鸟巢”的建筑方案属于第二个基本环节。因此,选项 A 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事物的普遍

14、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B 项正确。其他三项是事物联系发展过程中的三大规律。【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盐作为一种添加剂,它的作用仅限于发掘或提升菜品的味道。盐有助于提升菜品的味觉,但前提是,加盐必须“适量”或“适度”。题干提及的“愚者”之所以愚,是因为他从“加盐味美”中推导出“加更多盐味道更美”的结论,违背了“适度”的原理。因此,B 项为最佳选项。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题干未涉及发展的观点,排除 A 项。人类认识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C 项表述错

15、误。持续的量变最终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但题干未涉及“持续量变”(从“加盐”到“吃盐”并非持续的、连续的变化),故排除选项 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事物存在的两大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选项 D 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

16、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因此,正确答案为 A 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所以失败和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 【正确答

17、案】 A【试题解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人们得首先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其他活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理论观点。所以,A 为本题正确选项。BCD 三项观点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劳动资料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也是衡量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标志。因此,选项 A 正确。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力的因素,不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尺度

18、,故 B 项错误。选项 CD 与生产力有关,但不是体现生产力水平的因素,故不选。【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运用列宁的一段名言,说明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不同,他们虽然都处于奴隶地位,但每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有所不同,对自身状况的认识和理解也不相同,这正是体现了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不一致性),并没有否定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反映的原理。故 B 项正确。A 项是错误观点,CD两项也是表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但不符合题意要求。【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确立以

19、前,唯心主义历史观由于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生产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因而在历史观上也陷入了唯心主义。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而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从总体上看,唯心主义历史观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用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的自我运动来解释历史的发展,认为客观精神支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黑格尔是其主要代表;另一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用主体的、个别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来解释社会的发展,英国的卡莱尔和中国的梁启超都属于这一派。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 项。考生要注意题干的观点也

20、属于非决定论。非决定论是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对历史活动起决定作用,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因果制约性和客观规律性。社会领域的决定论是指认为人的历史活动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是辩证唯物的决定论。【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生产目的用于交换,二是劳动产品。C 项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中 A 项是价值尺度,B 项是支付手段, C 项是流通手段,D 项是价值尺度,因此,正确答案为 C 项。【

21、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中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不仅不断地再生产着物的东西,而且不断地再生产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因此,正确答案为 D 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寡头。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但是,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背离商品的价值,其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而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

22、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9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运动。首先要明确题干问的是“物质运动”的内容而非“运动”的含义。“物质运动”和“运动”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而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一旦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是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B 项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

23、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选项中真理与谬误,内容和形式,贫弱与富强,福与祸,胜与败都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所以,选项 ABCD 均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是不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起作用,关键看是否符合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前后的概念必须是一致的。第二,后面的概念和前面的概念相比必须要有量变或者质变。如选项 A 中的后面的“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工作”,选项 B 中后面的“麦粒”是数量更多或质量更高的“麦粒”。第三,必须要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性。如选项 A 中的“工作

24、休息工作”这符合逻辑性,而不能说成是休息工作休息。因此,正确选项为 AB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选项 AC 正确。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选项 B 正确。只有前进上升的运动才是发展。选项 D 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

25、关系。题干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而选项 BC强调的是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画家、植物学家与木匠对同一棵大树的认识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实践需要不同,受不同的理性认识支配,同时也说明了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因此,选项 ABD 正确。选项 C 的说法是错误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选项 E表述也错误,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对立是指,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分是绝对的,不能混

26、淆。统一是指,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都是主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认识条件的改变有可能带来认识性质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真理性的认识,之所以会在另一条件下转化为谬误,就在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和运用超出了或缩小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认为,真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列宁的这一观点说明,对任何真理都应根据具体条件及其变化而加以灵活掌握和运用。因此,选项 BD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历史发

27、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直接地完成社会制度的更替,社会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C 项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除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不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其余三对矛盾都是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的内在矛盾。此外商品的内在矛盾还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的最基本方法包括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和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相对剩余价值。通过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9 【正确答案】 C,E【试题解析】 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资本家使自己的资本处于不断运动状态的目的是使资本发生价值增殖,得到剩余价值。因此,选项 CE 正确。选项 A 和 B 是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的运动过程的内容,不是作为资本的货币的特征。选项 D 本身叙述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