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23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 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人的意念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主义(C)主张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主张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3 马克思主义
2、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广延性(B)持续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4 有一副对联,上联是“ 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的。静止是运动的(A)普遍状态(B)内在原因(C)衡量尺度(D)存在方式5 相对论原理证明:物质的质量与能量的统一是可以计算的,时空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物质分布本身。这一原理说明(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C)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D)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6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的命题是(A)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
3、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物质和意识辩证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D)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7 在工作中防止“ 过” 或“不及”的关键在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认识事物的量(C)确定事物的质(D)把握事物的度8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这句谚语蕴含的主要哲学道理是(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C)世界是物质的(D)矛盾具有普遍性9 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 到 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
4、700nm 为红色,580nm 为黄色,510nm 为绿色,470nm 为蓝色,400nm 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10 从社会意识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出发,可以把社会意识区分为(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C)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D)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11 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矛盾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生产
5、和消费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2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13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A)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B)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C)由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并反映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1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剩余价值是在(A)生产领域中产生,和流通领域无关(B)流通领域中产生,和生产领域无关(C)
6、生产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D)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表现在,马克思主义(A)是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B)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C)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D)能提供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模式16 荀子指出,“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
7、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苟子所表述的观点是(A)宿命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思想(C)唯意志论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17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的意义是(A)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批判了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B)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C)坚持了世界的物质多样性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D)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18 下列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有(A)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运
8、动包含思维领域以外的一切变化(D)运动包含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19 从起源和本质上说,意识是(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社会发展的产物(C)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D)所有物质都有的20 万物有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并控制和影响其他自然现象,该自然现象与精神也深深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简言之,万物有灵论支持者认为“一棵树和一块石头都跟人类一样,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权利”。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B)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C)混淆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D)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21 俗语说:“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这句话是说,奢侈逐步发展
9、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2 马克思指出:“ 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性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里的 “具体”是指(A)感性具体(B)思维具体(C)理性具体(D)在理性思维中再现事物整体的具体23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B)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C)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认识运动的基本
10、规律24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的这段文字反映了(A)感性认识的肤浅性、不可靠性(B)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因素(C)感性认识的间接性、抽象性(D)感性认识的直接性、形象性2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了(A)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B)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是绝对对立的(C)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D)人的本质属性是社
11、会属性26 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建立的(B)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D)它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27 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包括(A)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D)其他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28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A)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12、,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容纳生产力继续发展(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D)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29 决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因素有(A)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B)各国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C)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D)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30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是(A)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也是远大理想在我国的现实体现(B)远大理想指引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坚持,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C)共同理想的实现是远大理想实现的基础(D)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13、,不能将其割裂和对立起来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23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A,B,D 选项都是干扰选项。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心主义的内涵。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之分。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经验、感觉、心灵、目的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
14、为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则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题干中的“意念移物”“人的意念直接改变物质结构”,是夸大意识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意念”属于个人的感觉或意识,故题干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B 选项排除。C 选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选项是辩证唯物主义。因此,选项 A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20 世纪初,列宁对物质的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
15、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因此,选项 D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题干中“舟行”(运动)是通过“洲不行”(静止)衡量出来的, “鸽飞”(运动) 是通过“阁不飞”( 静止)衡量出来的,因此,选项C 正确。A 选项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不是普遍状态;B 选项错误,运动的内在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而不是静止;D 选项错误,静止不是运动的存在方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而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6、【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空具有客观物质性。相对论原理说明:时空不能离开物质而存在,必须依赖于物质才有意义。B 选项意思与原理相反,不符合题意;选项 D 颠倒了物质运动和时空的关系;选项 A 表述错误,主观的时空观念即意识,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意识不是空洞的抽象,而是对客观物质世界能动的反映。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意识的理解。题干的意思是,“心”的诚与不诚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成败,也就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这是一种典型的
17、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因此,选项 C 正确。 A 选项错误,庸俗唯物主义是把唯物主义庸俗化,把意识直接归结为物质,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只不过是人脑的分泌物,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区别;B 选项认为题干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错误;D 选项错误,客观唯心主义把绝对精神外化为脱离任何人的独立存在,把 “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度的方法论意义。做事要把握适度原则,才能防止“过”或“不及”。因此,选项 D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事物的普遍联系。题干谚语表述的是燕子
18、、蛇的活动方式与气象变化之间的联系。选项 B,C 与题干无关。D 选项虽然也揭示了燕子、蛇的活动方式与气象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征,但不符合题意。因此,选项 A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的认识的能动性。人的认识具有创造性,创造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信息的选择、重构。人在感觉产生过程中存在着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A 选项表述错误,人不仅能获得感性认识,也可以通过理性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故 A 选项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大脑和感官等生理素质对认识确实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实践决定认识。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不仅不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19、,反而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人能够不断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故 B 选项也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仅有感性还有理性的参与,将人对事物形成的感觉都归结于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是错误的观点,故D 选项错误。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构成。选项 A 是从意识的主体角度做的区分;选项 B 是从意识的层次角度做的区分;选项 D 是从意识的指向性角度做的区分;只有选项 C 是从社会意识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做的区分。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20、析】 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这两对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本题考查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
21、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因此,选项 B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从实物形式上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从资本的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二者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价值构成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1,来表示。因此,选
22、项 A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剩余价值的产生和产业资本的循环。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在生产过程中,只要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就可以获得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时,剩余价值的产生也离不开流通过程。因为,离开了流通过程,资本家购买不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剩余价值就无法产生;离开了流通过程,包含剩余价值的新产品就不能卖出去,剩余价值就无法实现。A 选项否认了流通的作用,故排除。 B,D 选项主张剩余价值在流通领域中产生,
23、表述错误。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领域,但也离不开流通领域。因此,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5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A,B,C 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D 选项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不能提供发展的现实模式,它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选项A,B,C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6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
24、苟子是我国战国后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用客观规律性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认为“天”是按自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的,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具有辩证法思想的理论。因此,选项 B,D正确。而宿命论和唯意志论都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故选项 A,C 排除。【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的意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具体表现在: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25、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选项 A,B,C,D 均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8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同时运动以物质为主体、承担者和实在基础。物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物质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其中,运动是最具有普遍性的概念,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选项 A 将运动与发展等同,选项 C 将思维领域的变化排除
26、在运动之外,均错误。因此,选项 B,D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从起源上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因此,A,B,C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即意识的主体只能是人。而“万物有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即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否认了意识是独属于人脑的机能和
27、属性,因此,A,D 选项正确。B,C 选项属于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庸俗唯物主义者认为人脑分泌意识就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认为意识是人脑中的汁液,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界限。【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质变和量变的关系。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由题干“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得出考查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选项 A,B 表述正确,但与题
28、干无关。因此,选项 C,D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认识开始于对客观现实的直观即感性具体,从感性具体出发,通过分析,达到抽象的规定,然后再通过综合,达到思维具体。思维具体即理性具体,是在理性思维中完整地、具体地再现整体事物的具体。题干讲的是理性具体。选项 B,C,D 都是理性具体的概念内容,选项 A是感性具体。因此,选项 B,C,D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
29、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选项 A 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选项 B,C,D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感性认识的特点以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朱自清对月下荷塘的描写,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突出了感性认识直接性的特点。同时,将荷叶、荷花比喻为舞女的裙子、美人等又是理性概括,说明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因素。A,C 选项表述错误。因此,选项 B,D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 【正确答案
30、】 A,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的本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现实本质。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在实践中生成以及人类一定要通过每一个具体的人表现自身的事实说明,人的本质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选项 B 错误。社会关系的非既定性、非自然性和非恒久性,说明人的本质也是变化发展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选项 A,C,D 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6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
31、党制度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因此,选项 A,B,C,D 均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垄断利润的来源。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说,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
32、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而获取的国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人。因此,选项 A,B,C,D均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它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
33、,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因此,A,B,C,D 选项均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因此,选项 A,B,C,D 均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也是全体人民应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体现,没有远大理想的指引,就不会有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坚持;没有共同理想的实现,远大理想就没有现实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因此,选项 A,B,C,D 均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