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8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851500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8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8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8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8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8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8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我国公民的什么权利( )(A)政治自由权利(B)人身自由权利(C)文化教育权利(D)民主权利2 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说法,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B)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C)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D)同社会经济权利一样,文化教育权利属于公民的积极受益权3 法律赋予公民言论自由

2、权的目的在于保障思想自由,不能将该权利作为打击不同意见、钳制思想自由的手段,这体现了依法行使权利的 ( )(A)权利行使的目的(B)权利行使的限度(C)权利行使的方式(D)权利行使的程序4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但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这体现了 ( )(A)权利行使的限度(B)权利行使的方式(C)权利行使的目的(D)权利行使程序5 公民依法以游行、示威、结社、请愿等方式要求或实现合法权益的权利救济模式是 ( )(A)司法救济(B)行政救济(C)政治救济(D)社会救济6 自力救济是指权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实施的救济

3、行为。以下属于自力救济的是 ( )(A)自助行为(B)强制执行(C)请求履行(D)正当防卫7 今年来,新疆有一些组织企图借助外力把新疆从中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此行为没有履行( )(A)维护国家统一与全国民族团结的任务(B)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C)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D)依法服兵役的义务8 “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这一思想属于( )(A)自然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9 中国古代思想家苟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 ( )(A)宿命论观点(B

4、)唯意志论观点(C)朴素唯物论观点(D)机械唯物论观点10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要的缺陷是不彻底性,它的不彻底性表现在 ( )(A)认为人是机器(B)唯心主义的历史观(C)否认事物的矛盾及其转化(D)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11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 唯物主义,这是因为它们 ( )(A)孤立、静止、片面地看世界(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去说明一切现象(C)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只是直观猜测到某一种或某几种实物是世界的本原12 恩格斯说:“ 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 。这主要是指 ( )(A)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B)公然

5、申明哲学是行动的指南(C)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13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阶级性和实践性,其中的“阶级性”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一个开放的体系(B)无产阶级的哲学(C)最抽象的意识形态(D)在阶级社会产生的阶级性现象14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这一思想说明 ( )(A)物质概念是意识中的存在(B)物质实体是思想的创造物(C)感性的东西是纯粹的抽象(D)物质本身就是人脑的分泌物15 “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 ( )(A)运动的原因和根据(B)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

6、C)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16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17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所蕴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和主观时空的统一(B)物质运动和单一静止的统一(C)物质运动和精神运动的统一(D)物质运动和社会形态的统一18 对事物的静态分析必须与动态考察相结合,这主要说明 ( )(A)事物的静态就是不运动(B)动态是事物的有

7、限状态(C)事物的动态不包含静态(D)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辩证统一19 坛经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A)精神是运动的主体(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D)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20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 )(A)都是辩证法观点(B)都是诡辩论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D)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21 贝克莱说:“ 离了心中观念的前后相承,时间是不能存在的。

8、” 这一观点 ( )(A)主张时间是绝对不变的(B)肯定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C)认为时间观念是对物质运动固有时间的反映(D)通过夸大知觉的相对性来论证时间的主观性22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沦,主要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创立。2005 年为纪念相对论诞生 100 周年,联合国设立了国际物理年。相对论否定了 ( )(A)绝对时空观(B)时空的客观实在性(C)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D)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23 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 )(A)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B)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

9、义(C)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D)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24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的说法是 ( )(A)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5 列宁说:“ 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 )(A)决定性(B)预见性(C)能动性(D)主动性26 中国古代哲学家苟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

10、(D)任意性27 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28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所谓“对象性活动” 是指 ( )(A)主体客体化活动(B)客体主体化活动(C)实践是精神活动(D)实践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29 生态失衡、全球危机是以“天灾” 形式表现出来的 “人祸”,因为这种危机是 ( )(A)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B)自在世界固有的危机(C)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D)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而导致的30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这一说法主要体现了事物的 ( )(A)本质(B)联系(C

11、)发展(D)质变31 人和人之间既有物质利益的关系,也有政治、文化的交往,还有思想意识的沟通和交流。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 )(A)联系是普遍的、多种多样的(B)只有人和人之间存在着联系(C)交往是事物之间的普遍现象(D)物质利益和意识的联系是绝对的32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 ( )(A)发展(B)质变(C)否定(D)运动二、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32 材料 1 2012 年 11 月 29 日,总书记习近平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

12、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重温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与辉煌,回顾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奋斗与探索,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传递出中国共产党人将牢记使命、不忘责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想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战国赵括 “纸上谈兵 ”,两晋学士 “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中华民族百余年的奋斗史,也从另一面印证了这个道理。付出世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在“坚船利炮”的西方列强侵略下夺取民族独立的胜利;靠着“节衣缩食、勒紧裤带”的备斗精神,在一

13、穷二白的新中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鼓起 “杀出一条血路” 的改革勇气,用短短数十年走过西方国家两三百年历程。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走出苦难、走向辉煌,靠的不是空想清谈,而是实干苦干。实干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注重落实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2012 年 5 月 28 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习近平说:“ 同志们出入中央党校大门时,都会看到花岗岩上镌刻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大家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注意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正确掌握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

14、,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办实事,就是要求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做起,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空谈。求实效,就是要求雷厉风行、狠抓落实,不抓则已、抓则必成,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不好大喜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毛泽东在他的矛盾论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等著作中反复地引用列宁说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分析具体的情况。”材料 2 2012 年中秋中国庆长假已结束,留给人们的除了车辆堵,景区、高速路随处乱扔的垃圾给游人又添心堵。出门旅

15、游,图的是欣赏美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然而,看到与心情截然相反的拥堵、垃圾难免会败兴。也许,有人会说,史上最长的黄金周再加上高速公路首次免征小客车过路费,交通拥堵、景区拥挤、饮食不卫生都是难免的。但如何缓解矛盾、减少摩擦?如何让旅游更舒心,让假期留下更多温馨的回忆? 这不仅考验着政府有关部门应急处理、公共服务能力,更需要每一位游客从文明细节着眼,遵纪守法、礼让他人,维护公共场所的活动秩序。旅游是“集体行动” ,如果没有规则和文明的约束,难免发生矛盾和碰撞。就拿高速路拥堵为例,据调查,车辆拥堵很大的原因在于车辆与车辆之间互不相让,随意变道甚至违章逆行。试想,如果车辆都按规则行进,在前面车辆发生

16、摩擦时,后面的车辆能停一下,或提示后面的车慢行或改道,就不可能造成大面积的拥堵。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路顺畅了,心情也就舒心了。其实,旅游中的文明不仅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你在欣赏美景时,自身的文明行为也能融为节日美景的一部分,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是摆在每一位游客面前的课题。在收获美景与好心情的同时,还要还给大自然清洁、美丽。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说明:33 为什么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应如何准确、全面地理解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结合社会实际或生活实际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34 如何理解“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34 在全国环保工作会上,环保

17、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我国监测 PM25 的时间表:在 2016 年 1 月 1 日前,全国所有地区都将开展 PM25 监测;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各省会城市的监测,则在 2012 年就启动。这份年终出炉的时间表被很多媒体称为“ 民意赢得空气保卫战 ”的象征。有专家评价说,从民间呼声到国家发力,PM25 案例折射的是,严峻的污染形势谁也躲不开,解决环境问题既需要每个人援手,但更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在监测时间表发布的前一天,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业界人士注意到,把基本环境质量称为政府需确保的

18、公共服务,这样的提法尚属首次,其内在含义是,除了发展经济外,政府也要负责提供蓝天清水净土。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认为,作为“清水蓝天净土” 的提供者,政府的职责包括要制定符合老百姓诉求的环境公共物品的质量标准、发布环境质量的真实状态、加大公共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规模、建立公众环境权益维护和保障机制等。从全年来看,我国的环境问题远不止 PM25 这一个,闯入公众视线的还包括渤海溢油事件、曲靖铬渣污染,以及在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发生的多起血铅事件等。在专家看来,当前我国正进入污染事件高发期,其中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就是地方政府过分关注短期经济效益,而对良好生态环境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

19、我经常说,开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的讽刺。” 周生贤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我们决不能为了发展而宽容污染。摘自 2012 年 1 月 9 日中国青年报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说明:35 怎样解决环境污染问题?36 “开宝马喝污水 ”现象给予人们的启示。36 材料 1 恩格斯指出:“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材料 2 列宁指出:“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制度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在这样的时期,人民能够作出从市侩的渐进主义的狭

20、小尺度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奇迹。”又说:“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请分析说明:37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及其关系。38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关系。39 为什么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8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民的权利。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我国公民的人

21、身自由权利,故答案是 B。【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积极受益权只包括劳动权和受教育权,所以正确答案是 D 项。【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法律权利时,不仅要在形式上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也要符合立法意图和精神,不得违反宪法法律确定的基本原则,保障权利行使的正当性。此外,行使权利不得破坏公序良俗,妨碍法律的社会功能和法律价值的实现,这属于权利行使的目的,故答案是 A。【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权利行使的方式分为口头方式、书面方式

22、和行为方式,有时口头方式和书面方式可以兼用。所以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法救济权利。政治救济主要是公民依法以游行、示威、结社、请愿等方式要求或实现合法权益的权利救济模式。故答案是 C。【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力救济。自力救济是指权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实施的救济行为。如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民事法律规定侵权人和被侵权人就侵权行为达成的赔偿或和解协议等。故答案是 D。【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

23、考查的知识点是依法履行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是整个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以宪法为基础的整个法律制度存在的基础。同时,国家统一也是公民实现法律权利与自由的前提。新疆的一些组织试图把新疆从中国分离出去,没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与全国民族团结的任务,故答案是 A。【知识模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所引用的这段话是列宁关于“两个归结”的思想,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这样就有可靠的根据说明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这一思想是列宁概括的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形态的方法。所以,备选 B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c、D 三项

24、都不符合题意。自然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属于旧唯物主义,它们都是唯心史观。【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千所引用的苟子的这句话认为,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种看法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因此,备选 C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宿命论是一种宗教和唯心主义的学说,它认为人的命运、社会发展都是受某种不可避免的力量支配的,因而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例如中国古代儒家所说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唯意志论是一种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学说,它认为人的意志高于理性,理性思

25、维不可能认识世界。机械唯物主义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所谓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是指它没有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属于历史唯心主义,因此,备选 B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是讲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机械性缺陷。备选 c、D 两项所说的都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即否认矛盾和孤立、静止、片面看世界的缺陷。【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恩格斯把旧唯物主义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意指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

26、上则是唯心主义,原因在于它们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所以,备选 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 两项分别指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机械性这两个缺陷。备选 D 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按照恩格斯的观点,由于创立了唯物史观,因此使唯心主义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所以,备选 A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B 项是讲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备选 C 项是指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备选 D 项是说哲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具体科学。【知识

27、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毛泽东所说的最显著的特征是阶级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因此,备选 B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 项是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备选 C、D 两项泛指一切哲学共有的意识形态性和阶级社会产生的阶级现象,不是特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备选 A、c 、D 三项都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恩格斯这句话所说的“物质本身”是指物质范畴。物质范畴即物质概念是对物质现象的反映,属于意识现象,因此,备选 A 项是正确选项。备选B、C、D 三项观点错误,物质实体

28、、物质本身作为感性的东西即物质性的东西,不是思想的创造物、纯粹的抽象物,也不是人脑的分泌物,而是客观实在。【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静止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又是未来运动的出发点,因此,静止是衡量运动的尺度。所以,备选 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C 三项观点错误。矛盾是运动的原因和根据。物质是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而运动则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毛泽东的这两句诗,其哲理在于阐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所以,备选 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 两项观

29、点错误。时空 是客观的。静止也是多样的。备选 D 项观点片面,也不符合题意。时空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红雨”“青山”属于物质现象,“心” “意”属于意识现象。毛泽东这两句诗的哲理在于揭示物质与意识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备选 C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A、B 两项所说的“主观时空”、“单一静止 ”观点错误。备选 D 项不符合题意,本题诗句没有涉及社会形态问题。【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静态分析所依据的是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而动态考察则依据的是事物的绝对运动状态,这两方面

30、相结合就是根据事物的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所以,备选 D 项是正确选项。备选 A、B、C 三项观点错误。静态即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动态即运动是事物的无限状态。运动包含静止。【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惠能这一段话是关于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人的心即人的精神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因此,备选 A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B、C、D 三项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第一种说法是辩证法的观点,肯定了事物的绝对运动状态,第二种说法是诡辩论的观点,否定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所以

31、,备选 C 项是正确选项。备选 A、B 两项观点片面。备选 D 项观点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一观点认为,心中观念即意识派生出时间,因而时间是主观精神现象。所以,备选 D 项是正确选项。备选 A 项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备选 B、C两项是唯物主义观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相对论证明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所以,备选 A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备选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把

32、意念即人的精神看作是第一性的,它可以“移物”甚至直接改变物质结构,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所以,备选 C 项是正确选项。备选A、B、D 三项分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国古代人所谓的“心”指人的精神。把人的精神看作第一性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因此,只有 A 项是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列宁的这一命题是指意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动性。因此,备选C 项是正确选项。备选 A 项观点错误。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备选 B、D 两项不符合题意

33、。【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苟子这段话是讲“心”即人的意识有目的地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能动性。所以,备选 B 项是正确选项。备选 A、 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意识的内容有客观性。意识指导实践可以转化成对象。题意不是讲主观任意性。【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一事实说明精神可以变成物质。因此,备选 B 项是正确选项。备选 A、C、D 三项观点错误。物质产生、决定意识。意识可以指导实践变革具体物质形态,不能创造物质。【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主体即现实的人,

34、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转化为客观对象即客体的活动叫“对象性活动”。所以,备选 A 项是正确选项。备选 B 项不符合题意。主体通过实践反映客体即认识活动是客体主体化活动。备选 C、D 两项分别是唯心主义、实用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生态危机是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因此,备选 D 项是正确选项。备选 A 项不是原因。备选 B、D 两项观点错误。“人祸”不是天然自然固有的危机。人化自然不会改变自然规律。【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一说法是讲事物盼普遍联系。因此,备选 B 项是正确选项。备选

35、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质变是事物突破度的变化。【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这种现象说明联系的普遍性和复杂多样性。因此,备选 A 项是正确选项。备选 B、C、D 三项观点错误。事物之间也有联系。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物质利益和意识的联系,既绝对又相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运动包括一切变化。因此,备选 D 项是正确选项。备选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发展是前进、上升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否定是新陈代谢的变化。【知识模

36、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3 【正确答案】 “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要求人们必须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规律及其客观性、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等基本原理要求人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 “实事” 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求 ”就是我们去研究, “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去研究事物本身固有的规

37、律,并以规律性的认识作为人们行动的向导。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人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和解决具体事物的特殊矛盾或特殊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它既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结合社会实际或生活实际谈谈对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看法,可以用正面或反面事例来谈。【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4 【正确答案】 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

38、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与人在实践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根本上说,在实践中你付出的越多,得到他人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大,机会就会更多,也就是俗话说的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5 【正确答案】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既需要每个人援手,但更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第一,以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全球观念、危机意识,克服只见眼前、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第二,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第三,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

39、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第四,如果环境污染问题是由社会造成的,就要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形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6 【正确答案】 第一,必须协调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实践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这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出现“开宝马喝污水” 的现象。第二,我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第三,人们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第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

40、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7 【正确答案】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因此,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

41、必然性的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8 【正确答案】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取决于民族利益;取决于

42、交往;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9 【正确答案】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马克思认为这是“自然的发展阶段” 。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也就是说,跨越的方向要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相一致;实际存在着的社会形态及其生产力规定着跨越的限度,现实存在的较先进的社会形态对跨越具有导向作用。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在现实社会中,每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的民族那里都有自己的特殊表现形式。正如列宁所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