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9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851516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9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9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9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9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9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9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来的依据是(A)事物的度(B)事物的内在规定性(C)事物的属性(D)事物的量2 部分质变是指(A)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B)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局部或阶段性的质变(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量变的客观性和普遍性3 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的是(A)事物的量变和质变(B)事物的量和事物的存在(C)事物的质和事物的存在(D)事物的属性和事物的存在4 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灾区人

2、民的顽强努力,历经两年多的共同努力,一个崭新的绵阳城矗立在世人面前。从因果关系上看,这属于(A)多果一因(B)同因异果(C)一果多因(D)同果异因5 “大海捞针 ”是一种(A)现实的可能性(B)抽象的可能性(C)现实性(D)不可能性6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着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论断体现了(A)必然性比偶然性重要(B)偶然性比必然性重要(C)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重要作用(D)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7 有人认为:“ 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些科学家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这一命题(A)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B)否认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C)揭示了现象

3、和本质的区别(D)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统一8 有一则箴言:“ 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的哲理在于(A)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D)有其因必有其果9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0 恩格斯说:“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

4、。”这段话表明(A)历史是由理论推演出来的(B)历史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历史经过修正的再现(C)历史进程与逻辑进程是完全一致的(D)理论反映的是历史过程的全部内容11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的逻辑起点是(A)客观事物(B)社会实践(C)感性认识(D)思维抽象12 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的这句话说明了(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B)规律的平等性(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D)规律的能动作用13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A)是否具有客观性(B)是否具有强制性(C)是否具有稳定性(D)是否能够离开人类的实践活动而存在14 马克思说:人在“ 劳动过程结束

5、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 观念地存在着” 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这说明了(A)人比动物具有更好的记忆力(B)观念的作用是不能够忽略的(C)意识具有能动作用(D)人的劳动过程的特殊性15 由于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B)人们可以改造或者消灭社会规律(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天下难事,

6、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的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7 处于量变过程中的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这种变化是(A)量变(B)质变(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18 下列词汇中体现了适度原则的有(A)解剖麻雀(B)过犹不及(C)祸福相依(D)掌握火候19 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20 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主张否定是(A)事物的自我否定(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

7、的消灭(C)包含肯定的否定(D)既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21 “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起来考虑的。辩证的生命观无非就是这样生就意味着死。”对恩格斯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A)一定意义上,“ 生” 就是“死”(B)生命中包含自己的否定因素死亡(C) “生” 和“ 死”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D)生和死是绝对对立的22 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A)水往低处流(B)日出于东落于西(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23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观点(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

8、主义非决定论(B)混同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是相对主义的观点(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24 下列各项体现因果关系的有(A)热胀冷缩,摩擦生热(B)实践长才干,勤学出智慧(C)冬去春来,昼夜交替(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25 现象和本质的区别表现在(A)现象是感官可以直接把握的,而本质则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B)现象是个别的、特殊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共性的、一般的内容(C)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D)本质比现象深刻26 下列选项中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有(A)实现共产主(B)海底捞月(C)完成本年度工作计划(

9、D)月中取宝27 马克思指出:“ 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性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里的 “具体”是指(A)感性具体(B)思维具体(C)理性具体(D)在理性思维中再现事物整体的具体28 辩证思维的方法有(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具体(D)逻辑与历吏统一29 恩格斯说:“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如控制方法、系统方法、模型化方法等。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的关系是(A)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从根本上否定了辩证思维方法(B)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辩证思维方法为前提(C)现代科学

10、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前提(D)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思维方法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29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西周时期,青铜器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逐渐生活化、工具化,农业生产上实行井田制,国家管理体制上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铁器得到较快发展,农业上“废井田,开阡陌” ,国家管理体制上出现了郡县制。材料 2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

11、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都排挤到后面去。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公社里是武装的和自治的团体,在一些地方组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在另一些地方组成君主国中的纳税的第三等级;后来,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制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而且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摘自共产党宣言材料 3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管理体制先后实行了多次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令传达到乡镇一级需要层层转达,比如黑龙江省某乡,接到文件要

12、经过东北人民政府、黑龙江省政府、行署、县层层传达。1955 年宪法,将中国政府管理体制确定为省、县、乡三级,但是囿于交通、通讯等的限制,各省份还是保留了地区行署、地级市这一管理层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大型项目从乡镇审批开始,经过县、地级市、省等层层审批,需要盖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公章,影响了项目的推进速度。目前,很多省份开始了“省直管县”改革,尝试减少管理层级,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投资环境。30 阐述材料 13 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31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加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3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2004 年初

13、,54 岁的金文元从延边军分区副司令岗位上退休。当年 4 月 16 日,他来到安图县镜城村村外 10 多公里处的荒山脚下,找了几个村民,盖起一座简易房子,没有水、电,一个人开始了退休生活。10 年前的镜城村还是一片穷山沟,大片荒山无树可伐,当地人都说,谁承包谁吃亏。金文元不信邪,他包下 210 公顷荒山,拿出 10 万元购买树苗和药材。因为没经验,他当年就遭遇惨败:两万棵红松苗死光,15 亩水飞蓟和穿地龙中药都被暴雨冲走,10 万元投入打了水漂。金文元从不服输,他请来林业专家、农业专家到山上讲课,按照专家的办法反复尝试,不断投入。三年后,他的付出终有回报:绿油油的树苗装点了荒山,山下的五味子引

14、来药材收购商。10 年,金文元种了 17万棵树,面积 70 多公顷,是他承包山沟的 13。看到他种树、种药材有了效果,村里人纷纷向他请教,金文元倾囊相授。“现在种树是投入,可你不能看眼前,15 年、20 年后,这些红松就会结出松塔,一个松塔就按两块钱一个算,一棵红松结 10 个松塔,就是 20 元,一万棵就是 20 万。”金文元给乡亲们算账。不少村民动了心,金文元花钱请专家给农民们讲课,十几户村民开始包山、种树、种药材,昔日的荒山如今满目青翠。材料 2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

15、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摘自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材料 3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2 根据材料阐述认识与实践的原理。33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4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应如何推动生态文明

16、建设。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9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量、度。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度是区分质变和量变的依据。对于同质事物,区别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量。【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部分质变的内涵。部分质变分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形式。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阶段性。局部性

17、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全局的性质未变,而其中某些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与事物存在的同一性。事物的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特殊的质就是特殊事物的本身,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正确答案是 C。个别考生将事物的属性与事物的本质混淆,属性有本质的也有非本质的,不是和事物直接同一的。故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因果联系的复杂性。因果关系是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题干说明,一个结果的取得,是

18、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可能性的分析。只要大海里有针,随着探测技术和打捞技术的发展,人类迟早能把针捞起来。但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而言,人类尚无法做到,所以这是一种抽象的可能性。B 选项正确。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大海捞针”指的是困难,而不是不能够实现。【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偶然性的作用。偶然性是指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或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偶然性是不稳定

19、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是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本质和现象的区别。该命题的观点从反面说明了世界的现象和本质不可能合二为一,而是存在着差别的。所以,正确选项为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质量互变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本题关键词是“坚持”和“胜利”,“坚持”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胜利”是坚持的结果,其所蕴含的哲理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B)。选项 D 与题干相

20、关,但该选项主要说明的是溪水与岩石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是“坚持就能胜利”所蕴含的哲理,属于干扰力极强的选项。所以,正确选项是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辩证法在认识和思维中的运用和体现,两者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主观辩证法”中的“主观”,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即认识和思维领域,并不包含“唯心主义”“抽象”等含义,所以排除选项 BcD,正确选项是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0 【正

21、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维方法。恩格斯的这段话表明,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二对历史的修正,是对历史必然性的再现,而不是对全部历史内容的反映。作为历史的反映与历史不能是完全同步的,选项 A 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是 B。【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起点是理性领域的思维抽象,而不是作为感性具体的“客观事物”“社会实践”“感性认识”。正确答案是 D。个别考生会误认为 “社会实践”是正确选项。而本题考查的是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只能从抽象开始

22、。如果从社会实践开始就不是从抽象到具体了,是从具体到抽象了。【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因而社会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荀子的这句话是说,天道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而运动变化的,它不以人世间统治者的好坏而发生改变存在或消亡。这是一种朴素唯物论观点,具有辩证法思想,充分体现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所以,正确选项是 A。【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

23、别。只要是规律,就有客观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的特点。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之处在于,其必须通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体现出来,离开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即脱离了人类社会,社会规律将无法存在,而自然规律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所以,正确选项是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从马克思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在人的意识中,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又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和步骤。这就是同一定的目的性相联系的活动的计划性,从而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24、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的,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A项的错误在于社会规律不是由人所创造的,它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B 项的错误在于人不能改造或者消灭规律。D 项的错误在于并非所有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正确答案是 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6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题干的意思是说谋划难做的事,也得从容易的事做起,规划宏伟的目标,

25、还得从最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体现的是质量互变的规律。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7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保持质的稳定性”,说明事物处于量变而非质变阶段,选项 B、D 都是质变,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8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适度原则。掌握适度原则,要防止“过”或“不及”。选项 BD 体现了适度原则,而选项 A 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项 C 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9 【

26、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质量互变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选项 AD 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选项 B 体现的是对立统一关系;选项 C 蕴含着事物的现象表现事物的本质的哲理。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否定观的内容。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所以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选项 B 不承认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属于形而上学否定观。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CD。【知识模块】 马克思

27、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按照唯物辩证法,肯定和否定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题干中恩格斯这段话中的“生”和“死”就是肯定和否定的关系。所以,选项ABC 正确。选项 D 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区别。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的;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来把握。选项 A、B 揭示的是事物的现象,隐藏在现象背后、决定

28、现象表现的本质区别是万有引力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选项 CD 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题干中的话肯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同时肯定了偶然性的作用。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的。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4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因果联系。因果关系是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选项 A、B、D 都属于因果联系。选项 C 中“冬春”“春

29、夜”之间有时间上的顺序性,而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 AB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现象与本质的区别。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属性。因此,现象是感官可以直接把握的,是个别的、特殊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的,是共性的、一般的内容,故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但本质比现象深刻。所以 ABCD 全选。【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6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可能性的分析。抽象可能性是指在现阶段不具备条件,只有将来才

30、能实现的可能性。所以选项 AD 属于抽象可能性的范畴,是正确选项。选项 B 属不可能性,选项 C 属现实可能性,故 BC 皆非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抽象和具体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认识开始于对客观现实的直观即感性具体,从感性具体出发,通过分析,达到抽象的规定,然后再通过综合,达到思维具体。思维具体即理性具体,是在理性思维中完整地、具体地再现整体事物的具体。题干讲的是理性具体,而选项 BCD 都是理性具体的概念内容,因而是正确选项。选项 A 是感性的具体,故不选。【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8 【正确答

31、案】 A,B,C,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题中四个选项都是辩证思维(理性思维) 的基本方法,所以四个选项都正确。【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9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促使其进一步具体化和精确化。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D。【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分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

32、0 【正确答案】 材料 1、材料 2 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主要体现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需要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必然随之发生变革,进而促进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1 【正确答案】 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是根据材料1、材料 2 所体现的原理的进一步延伸。材料 3 主要强调政府管理体制,即政治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作用。落后的政府管理方式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良好的政府管理体制则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以精简高效的方针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

33、原理概论【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2 【正确答案】 违背规律、盲目实践只能导致失败,实践需要正确的认识来指导。但是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实践,认识和实践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人们在实践中积累认识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教训。运用获得的知识指导实践,就能确保实践的科学性,避免盲目实践带来的恶果。【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3 【正确答案】 传统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材料表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只要尊重规律、尊重自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兼顾长远,合理地运用科学技术,绿水青山同样能够带来金山银山。【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34 【正确答案】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基础意义。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同时,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通过人类积极的实践加以解决。【知识模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