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859328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医学类试卷]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卫执业医师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与解析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核心特征是(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对比的特征(D)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特征(E)社会医学和预防为主的特征 2 流行病学的实验性研究不包括(A)临床试验(B)社区干预试验(C)病例对照研究(D)人群现场试验(E)类实验 3 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范围(A)疾病的流行特征(B)疾病的病因(C)疾病的防制措施(D)流行病学研究方法(E)疾病的临床诊治 4 粗死亡率的定义是(A)按性别计算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B)一定时期内,所有患者中死于某病的频率(C)在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D)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占

2、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例(E)按病种计算的某病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 5 发病率通常不适用于(A)描述疾病的分布(B)寻找病因线索(C)评价防治效果(D)衡量疾病危险程度(E)患者数量的描述 6 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A)每十万人口的粗死亡率(B)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C)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人群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D)某特殊原因引起某病的死亡率(E)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的频率 7 研究一种疾病在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单位内的传播能力时用(A)引入率(B)续发率(C)感染率(D)罹患率(E)发病率 8 描述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

3、病对死亡的威胁程度时,最恰当的指标是(A)死亡率(B)患病率(C)病死率(D)发病率(E)死因构成比 9 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此可判定此暴发属于(A)连续传播型(B)同源传播型(C)混合型(D)既可以是同源型,又可以是连续型(E)不可识别的流行,无法定型 10 在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B)确定调查对象范围(C)样本越大越好(D)杜绝调查的重复、遗漏问题(E)制定质量控制的标准 11 如果 A 病的特异危险度大于 B 病的特异危险度,那么可以认为(A)暴露与 A 病的联系比之与 B 病的联系更可能是因果联系(B

4、)去除暴露因素后,减少的 A 病病例数将会多于减少的 B 病病例数(C)患 A 病者暴露的概率大于患 B 病者(D)A 病的相对危险度大于 B 病的相对危险度(E)A 病的相对危险度不可能与 B 病相等 12 关于人年的说法哪种是正确的(A)一个人暴露于研究因素不满一年的为 1 人年(B)两个人暴露于研究因素半年为 1 人年(C)一些人暴露于研究因素一年为 1 人年(D)用人年无法计算发病率(E)人年只能每个人单独计算,无可加性 13 病例对照研究之所以需要对照是因为(A)某些研究因素在两组可比(B)可追踪观察以确定是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C)可增加样本量,以达到统计学要求(D)可以比较病例组与

5、对照组某因素暴露率的差别,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研究(E)以对照组的暴露作为人群暴露的估计 14 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的下列论述,哪项是正确的(A)可直接研究疾病的发病率(B)可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C)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探索(D)主要是失访偏倚(E)可观察到一因多果 15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A)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C)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D)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E)设立了比较组 16 流行病学实验不具备以下哪个特征(A)将同一批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个组(B)人为地给予实验组以干预措施(C)实验中运用盲法(D)运用 OR 进行分析(E)评

6、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17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临床试验和现场试验的主要区别是(A)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是以个体为单位,现场试验的研究对象是以群体为单位(B)临床试验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现场试验是以尚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为研究对象(C)临床试验因医德问题可不设对照组,现场试验一定要设对照组(D)临床试验一定要在住院病人中进行,现场试验一定在现场的疑似病人中进行(E)临床试验不可能进行双盲法试验,而现场试验可进行双盲法试验 18 评价预防接种效果的流行病学指标最主要的是(A)抗体水平(B)接种后反应率(C)安全性(D)保护率(E)发病率 19 筛检试验的目的是(A)对可疑病人进行确诊(B)为了评价筛检

7、试验的特异度(C)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灵敏度(D)防止筛检人群出现漏诊(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 20 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死亡率(E)治愈率 21 收益是评价筛检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以下哪种方法不能改善筛检试验的收益(A)采用全人群普查的方法(B)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开展筛检试验(C)采用联合试验(D)选择高危人群开展筛检试验(E)选择灵敏度高的筛检试验方法 22 误诊率是指(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C)筛检阳性者中真正成为患者的可能性(D)试验检出阴性的人

8、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E)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 23 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文献库的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 24 在现场调查时,当问及某个敏感问题时,很多被调查对象倾向于夸大或掩盖真实情况,此时可能引起的偏倚是(A)暴露怀疑偏倚(B)报告偏倚(C)无应答偏倚(D)诊断怀疑偏倚(E)测量偏倚 25 下列哪项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手段(A)选择研究对象时采用限制的方法(B)选择研究对象时注意其代表性(C)选择研究对象时采用匹配的方法(D)抽样或分组时利用随机化的方法(E)分析时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 26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产生偏倚的因素(

9、A)调查员(B)调查对象(C)调查内容(D)调查环境(E)调查样本大小 27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A)在调查过去的暴露史时由于记忆不清导致研究结果出现错误(B)在测量结局时由于标准不统一导致研究结果出现错误(C)在选择研究对象时由于抽样引起的误差(D)由于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未入选者在某些特征上存在差异导致结果出现错误(E)随访对象流失 28 下列哪项不是病因推断的标准(A)相对危险度较大(B)因先于果(C)暴露与疾病的非特异性联系(D)致病因素的分布与疾病的分布一致(E)生物学上言之成理 29 因果推断中的必要条件是(A)因先于果(B)关联强度大(C)关联可重复出现(D)存在

10、剂量反应关系(E)病因和疾病分布一致 30 下列措施中,属于针对非传染病的一级预防措施的是(A)定期体检(B)对症治疗(C)康复治疗(D)社区疾病普查(E)健康教育 31 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A)家庭(B)社区(C)疫点(D)疫源地(E)疫区 32 消毒并不是为了(A)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外环境中(B)切断传播途径(C)阻断传染病播散(D)杀灭所有微生物(E)控制医院感染 33 以下哪一项不是经间接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A)加强传染源管理、严格消毒制度、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减少传播(B)病例一般呈散发和有家庭聚集性(C)流行过程缓慢,全年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高峰(D)个人卫生习惯

11、不良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较多(E)急性发病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 34 下列哪项不是传染源(A)病原携带者(B)传染病患者(C)受感染的动物(D)隐性感染者(E)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 35 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A)补体结合试验(B)血凝抑制试验(C)中和试验(D)特异性 IgM 抗体检测(E)病毒分离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有(A)二类 27 种(B)二类 30 种(C)二类 37 种(D)三类 27 种(E)三类 37 种 37 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包括(A)病毒性肝炎、痢疾(B)艾滋病、狂犬病(C)风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12、(D)鼠疫、天花(E)天花、霍乱 38 WHO 规定的国际监测的传染病为疟疾、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回归热、流行性斑疹伤寒,我国根据情况又增加了(A)登革热(B)乙型肝炎(C)结核病(D)HIV(E)SARS 39 以下关于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吸毒人群增加(B)卖淫妇女有增无减(C)同性恋人群处于地下,难以接近(D)人群中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很低(E)吸毒人群减少 40 对儿童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实验研究,为评价其流行病学预防效果,应选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死亡率(C)效果指数(D)病死率(E)感染率 41 结核分枝杆菌对物理化学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干燥的

13、痰内可存活(A)13 个月(B) 45 个月(C) 68 个月(D)911 个月(E)12 个月以上 42 住院床位总数在多少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A)100(B) 200(C) 300(D)400(E)500 43 以下哪些是 2 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A)遗传因素、肥胖或超重、高能饮食、糖耐量低减、胰岛素抵抗、妊娠(B)遗传因素、糖耐量低减、高血压、体力活动少、病毒感染、自身免疫(C)遗传因素、自身免疫、肥胖或超重、高能饮食、高血压(D)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其他环境因素(E)病毒感染、妊娠、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高能饮食 44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突发公共卫

14、生事件多为突然发生,且具有不确定性(B)一般情况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切发生时间和地点具有不可预见性(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能预见(D)人为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间分布多无规律(E)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为:突发性、时间分布各异、地点分布各异、群体性、社会危害严重、应急处理的综合性 45 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是(A)发病率(B)潜在减寿年数(C)患病率(D)生存率(E)病死率 46 关于我国预防控制策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策略是指导全局的总体方针(B)疾病预防要贯彻以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导的策略(C)要从医学预防走向社会预防(D)为人民健康服务(E)以治疗为主 47 下列

15、各种化学物质中,不属于外来化合物的是(A)农用化学品、工业化学品(B)药物(C)食品添加剂、日用化学品(D)激素和神经递质(E)环境污染物、化学致癌物 48 未观察到损害作用水平(NOAEL)是指(A)不引起亚临床改变或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高剂量(B)引起 DNA 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免疫功能降低的最低剂量(D)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质不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E)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 49 半数致死剂量(LD 50)是指(A)引起群体中 50%个体死亡的剂量(B)引起 50%的人产生毒作用的剂量(C)消毒剂杀灭一半致病菌的剂量(D)杀虫剂杀死一半有害昆虫的剂量(E)致死剂量的一半 50

16、杂环胺致癌的主要靶器官为(A)食管(B)口腔(C)胃(D)肝(E)肾 51 脂溶性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是(A)简单扩散(B)膜孔扩散(C)易化扩散(载体扩散)(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 52 影响气态物质在呼吸道吸收的因素不包括(A)分子量(B)溶解性(C)血 /气分配系数(D)肺通气量(E)肺部血流量 53 吸入后可到达呼吸道深部的颗粒物,其空气动力学直径一般小于(A)20m(B) 15m(C) 10m(D)7.5m(E)5m 54 弱碱性外源化合物在酸性尿液中(A)解离型增加,吸收增加,排泄慢(B)解离型增加,吸收减少,排泄快(C)非解离型增加,吸收增加,排泄快(D)非解离型

17、增加,吸收增加,排泄慢(E)解离型增加,吸收增加,排泄快 55 毒物的血浆半减期是指(A)毒物被机体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B)毒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C)毒物被肾排泄一半所需的时间(D)毒物被代谢一半所需的时间(E)毒物的毒性作用强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56 毒物代谢的两重性是指(A)相反应可以降低毒性,相反应可以增加毒性(B)经代谢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型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毒物代谢可经过相反应和相反应(E)经过代谢,毒性可增加(代谢活化)或降低( 代谢解毒) 57 在毒理学实验中应防止交叉吸收,交叉吸收指(A)不同剂量组间动物对毒物的交叉接触(B)

18、同一剂量组间动物对毒物的交叉接触(C)不同吸收途径的交叉接触(D)几种毒物的交叉接触(E)染毒操作人员的接触 58 毒物的脂/水分配系数低提示毒物易于(A)被机体吸收(B)在体内蓄积(C)被肾排泄(D)被机体代谢(E)与血浆蛋白结合 59 有关分散度的描述,以下哪条不正确(A)粉尘、烟雾等颗粒状物质,其毒性与分散度有关(B)颗粒越大,分散度也越大(C)分散度越大,生物活性也越强(D)分散度与颗粒在呼吸道的阻留有关(E)颗粒的分散度对经呼吸道吸收有重要意义 60 外来化合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除了(A)拮抗作用(B)相加作用(C)协同作用(D)独立作用(E)诱导作用 61 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要求

19、观察(A)3 天(B) 5 天(C) 10 天(D)14 天(E)28 天 62 最小致死剂量是指外来化合物能造成一组实验动物(A)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B)半数死亡的剂量(C)不引起死亡的最大剂量(D)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低剂量(E)多数死亡的剂量 63 不属于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观察指标的是(A)动物体重、食物利用率(B)中毒表现(C)生化检查及血液学检查(D)性成熟及交配情况(E)脏器系数及病理学检查 64 对于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要求(A)主要考虑统计学差异(B)主要考虑生物学意义(C)综合考虑统计学差异和生物学意义(D)选择其中差异明显的(E)按照敏感动物结果判断 65 国际

20、癌症研究所(1ARC)将环境因子和类别、混合物及暴露环境与人类癌症的关系分为四组,错误的是(A)是人类的致癌物(B)是人类的间接致癌物(C)是人类的很可能或可能致癌物(D)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的致癌性进行分类(E)对人类可能是非致癌物 66 关于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 DNA 反应活性(B)绝大部分的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为亲电子剂(C)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致突变性(D)有可检测的阈剂量(E)作用一般是不可逆的 67 煤焦油可致皮肤癌。研究发现,经煤焦油涂抹的皮肤如再接触佛波酯,肿瘤的发生率增加,潜伏期缩短。据此实验,佛波酯应属(A)无机

21、致癌物(B)免疫抑制剂(C)促长剂(D)间接致癌物(E)细胞毒剂 68 一般对致癌物制定的实际安全剂量在人群中引起的肿瘤超额发生率不超过(A)10-2(B) 10-3(C) 10-4(D)10-5(E)10-6 69 关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 DNA 反应活性(B)在大多数遗传毒理学试验中为非致突变物(C)经代谢活化可形成亲电子剂(D)一般具有可检测的阈剂量(E)作用一般是可逆的,需长期染毒 70 微核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A)DNA 完整性改变(B) DNA 交换或重排(C) DNA 碱基序列改变(D)染色体完整性改变或染色体分离改变(E)细胞分裂异常 71 基因突变不

22、包括(A)转换(B)颠换(C)移码突变(D)DNA 大段损伤(E)裂隙 72 在致畸试验中,提示啮齿类动物“受孕”( 交配)的证据是(A)雌雄动物同笼的时间(B)雌性动物的活动(C)有阴栓发现(D)雌雄动物数目的比例(E)雌性动物的体重增加 73 致畸试验使用的最高剂量一般不超过该受试物 LD50 的(A)1/2(B) 1/4(C) 1/6(D)1/8(E)1/10 74 动物保护的 3R 原则是(A)减少、保护、替代(B)保护、替代、优化(C)替代、优化、减少(D)优化、减少、保护(E)减少、替代、伦理 75 外来化学物质对免疫功能的毒作用不包括(A)免疫抑制反应(B)变态反应(C)增强机体

23、抗病能力(D)降低机体抵抗力(E)自身免疫病 76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因素不包括(A)下丘脑-垂体- 卵巢轴功能紊乱所致(B)由于器质性病变引起(C)可由环境变化引起(D)过度劳累或者气候骤变可以诱发(E)营养不良 77 生殖健康意义上的妇女保健应包括(A)婴幼儿期及儿童期(B)青春期(C)育龄期(D)更年期及老年期(E)从胎儿、女婴、女童直至老年 78 哪一项不是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A)腰背痛(B)易骨折(C)潮红、潮热(D)血压波动(E)蚁行感 79 关于痛经的保健不包括(A)加强健康教育(B)加强营养(C)加强体质锻炼(D)月经期可以参加高强度体育锻炼(E)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24、 80 关于生殖道感染的传染方式,错误的是(A)性交传播(B)衣物传播(C)胃肠道传播(D)握手、拥抱等传播(E)医疗器械、物品传播 81 性发育迟缓的原因不包括(A)下丘脑或垂体病变(B)甲状腺功能低下(C)卵巢发育不良(D)卵巢缺如(E)卵巢颗粒细胞瘤 82 以下哪个时期用药不当最容易引起胎儿畸形(A)孕前期(B)孕早期(C)孕中期(D)孕后期(E)哺乳期 83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4 小时内出血量超过(A)200ml(B) 300ml(C) 400ml(D)500ml(E)600ml 84 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时,下列提法哪项是错误的(A)首选二价铁(B)宜在两餐间服用(C)忌与牛

25、乳同服(D)忌与维生素 C 同服(E)贫血纠正后继续服用一个月 85 对于溺水儿童采取急救措施主要是使儿童(A)立即恢复呼吸道通畅及复苏心、肺功能(B)呼吸新鲜空气(C)活动四肢(D)立即保暖(E)立即送到医院 86 关于婴儿期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精神发育极为迅速(B)对蛋白质和能量需求相对较高(C)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健全(D)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紊乱(E)对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力较新生儿期增强 87 以下哪项不是人工喂养应遵循的原则(A)选择优质乳品或乳制品为主食(B)哺喂次数比母乳喂养少,时间间隔比母乳喂养长(C)奶瓶及其他辅助用具应及时消毒(D)喂养品的量和浓度要

26、根据小儿年龄、体重计算,不能过浓(E)喂奶前要测好温度,以温热不烫手为宜 88 维生素 A 缺乏时,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畏光(B)眼部疼痛(C)结膜、角膜失去光泽(D)皮肤干燥(E)暗环境下视物不清 89 男女身高生长曲线的两次交叉现象出现在(A)910 岁,1214 岁(B) 910 岁,1416 岁(C) 1112 岁,1315 岁(D)910 岁,1315 岁(E)1011 岁,1315 岁 90 为了解学牛的肌肉发育状况,下列哪个指标最为合适(A)体重(B)肱二头肌皮褶厚度(C)肱二头肌皮褶厚度(D)测定血红蛋白(E)上臂松紧围 91 关于儿童身高发育的叙述。下面哪项是不正确的(A)遗传对儿童身高的影响主要通过多个等位基因、功能基因来实现(B)小儿出生身长与父母身高关系明显(C)体育锻炼对身高发育有正向促进作用(D)疾病会影响小儿身高发育(E)铅中毒对小儿身高发育有一定影响 92 较低体重的危害是(A)易出现意外伤害(B)神经系统发育不良(C)肌肉耐力差,易发生骨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