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刑法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864244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类试卷]刑法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司法类试卷]刑法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司法类试卷]刑法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司法类试卷]刑法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司法类试卷]刑法练习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刑法练习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关于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都必须适用我国刑法(B)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停靠的国家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C)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采取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为辅的原则(D)我国刑法采用的是普遍管辖原则,即犯罪的行为或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2 我国的一辆国际列车行驶于 A 国

2、境内时,该国公民甲与 B 国公民乙产生矛盾,甲用刀将乙砍成重伤。对甲的犯罪行为:( )(A)不能适用我国刑法(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可能适用我国刑法(D)选择适用我国或 A 国刑法3 甲国公民 A 曾在乙、丙、丁等国多次进行国际贩毒活动,并因此被甲国通缉。某日,A 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A 以自己并非中国公民,也未在中国境内犯罪为由提出抗议。我国依法可以对 A 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A)无权进行刑事追诉,应当立即驱逐出境(B)因其是国际犯罪,应提交国际法院制裁(C)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依据是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D)可以对其进行追诉,但审判要有甲、乙、丙、丁等国的共同参与4 我国

3、普通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A)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B)按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C)最高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D)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5 甲某 14 岁生日那天,邀请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饭后回家途中,甲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现金1 万余元。则甲某的行为:( )(A)构成抢劫罪(B)构成盗窃罪(C)不构成犯罪(D)负有限的刑事责任6 某村村民甲(20 岁) 一日带领邻居乙(11 岁) 到小河里洗澡。因前一天下了一场大雨,水流比较急。甲与乙下水后,甲便独自一人向对岸游去。乙一人在

4、靠岸的水域玩耍。而甲到达对岸后,觉得水流并不是特别急,要求乙也游过去,乙便开始向对岸游去,未及河中,乙便被河水冲走。甲虽奋力挽救,但乙仍被溺死。从本案看甲的行为是:( )(A)意外事件(B)故意杀人(C)过失致人死亡(D)不构成犯罪7 某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某日,某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某甲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则某甲:( )(A)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D)应当负刑事责任8 大学生甲、乙二人因琐事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后被同学劝开。甲的脸被乙一拳打肿。甲在日记中写道:“我一定要报复,让乙从

5、世界上彻底消失掉” ,并写下了详尽的杀人计划。此后,甲无任何异常行为。两个月后,甲的日记本被乙偶然看到,乙报告了派出所。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预备)(C)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9 甲与他人勾搭成奸,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丈夫乙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乙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奸情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甲的行为:( )(A)属于故意犯罪(B)属于事实认识错误(C)不构成犯罪(D)属于意外事件10 一日,甲带邻家男孩乙到公园玩,甲想“吓唬”乙一下,就提着他的双脚将其倒悬于一座桥的栏杆外,乙边喊“饶命” 边挣扎,甲

6、手一滑,乙掉入河中,甲急忙去救,乙已溺水而亡,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在主观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11 甲与乙素有仇恨,一日甲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重伤。甲、丙:( )(A)构成共同犯罪(B)不属于共同犯罪(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D)甲单独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12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 )(A)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B)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C)只能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D)对任何一种犯罪均非必备要件13 某甲意图扼杀某乙,将其扼昏后,误以为某乙已

7、死亡,为逃避罪责,遂将某乙抛“尸”河中,结果致使昏迷中的乙被淹死。则某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未遂)(B)过失致人死亡罪(C)故意杀人罪(既遂)(D)A 和 B14 司机甲,由于曾在部队中训练过特技驾驶,对自己的开车技术深信不疑,经常做些“高难动作 ”,从未失手。一日途经一渡口时,为向朋友炫耀,违反渡口汽车应顺跳板缓行驶上渡船的规定,企图不经跳板直接从岸边“飞车上船” ,结果导致汽车上船时造成渡船倾覆,甲的主观过错是:( )(A)间接故意(B)意外事件(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15 警察甲与朋友乙开玩笑,随手拿起执勤枪向对方瞄准,开枪,并同时戏称“我一枪打死你”不料

8、枪中有子弹,乙当场被打死:;则甲的行为是:( )(A)意外事故(B)故意犯罪行为(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16 下列甲、乙、丙,丁的行为,属刑法中的危害行为的是:( )(A)甲与王某索有仇隙。一日,甲对王某的朋友江某说: “终有一天,我非杀死王某不可!”(B)乙女下夜班时,路遇歹徒持刀抢劫。搏斗过程中,乙女取出口袋中的水果刀将歹徒刺死。原来,乙女为防止坏人袭击,口袋中一直放有一把水果刀(C)丙受雇为亲戚照顾小孩。一次带小孩出去游玩时,丙不负责任,见危不救,致使小孩身受重伤(D)博物馆保安丁在与入室抢劫的两名歹徒搏斗时,被歹徒按倒在某贵重文物上,将该文物压碎17 关于特殊主体,下列

9、哪种提法是错误的?( )(A)贪污罪的主体与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各自利用了本人的职务上的便利,共同侵吞国有财产的,根据主犯的身份认定犯罪的性质(B)特殊主体的犯罪意味着没有该特殊主体身份的人不可能构成该罪的实行犯,但是可以构成帮助犯或者教唆犯(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组织者,属于特殊主体的身份(D)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18 甲某与乙某发生口角后,声称要杀死乙某。乙某怕甲某真的杀死自己,决定先下手为强,回到家中取出猎枪,埋伏在自家附近,在甲某经过其家门口时,开枪将甲某打死。乙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犯罪(D)假想防卫19 甲因为犯罪而

10、被公安机关通缉,但本人并不知道正受到通缉。一日,便衣警察李某认出甲,立即上前抓捕。甲以为遇到歹徒,奋起反抗,致使李某重伤。甲的行为;( )(A)构成妨害公务罪(B)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C)构成故意伤害罪(D)不构成犯罪20 甲某骑摩托车违章撞伤乙某,造成乙某腿部表皮破裂。甲某送乙某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乙某注射破伤风针,乙某因药物过敏而死。则甲某的行为对乙某死亡而言属于:( )(A)过失杀人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交通肇事罪(D)意外事件21 某甲与某乙有隙,甲伺机报复,一天晚上甲怀揣一把匕首来到乙路过处,将乙拦住,不让通过;甲还恶语相加,对乙肆意侮辱。乙愤怒之极,捡起路边的一块砖

11、头向甲头部砸去。甲边躲边说:“这次是你先动手的!” 然后掏出匕首向乙刺去,刺中乙腿部,致乙轻伤。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B)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C)故意伤害罪(D)事后防卫,应负刑事责任22 甲在偏僻的乡间小路上运输毒品,乙见状上前抢劫,甲为了保护毒品,以暴力进行反抗,致乙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故意伤害(D)防卫过当23 甲某长期出差在外,其妻难耐寂寞,与乙某勾搭成奸,打算等甲某回来后毒死甲,与乙某结婚。甲某出差归来,其妻晚饭时在酒中下毒,甲某一边饮酒一边感叹业务难做,但无论多辛苦,只要全家能过得好就行了。甲妻听在耳中,心里

12、十分感动,对于下毒行为顿生悔意。此时毒性开始发作,甲妻赶紧扶甲某出门打车去医院抢救,但由于毒性太大,车未到医院,甲某即中毒身亡。则甲妻的行为可以认定为:(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既遂(D)犯罪未遂24 甲和乙是好朋友,某日,甲邀请乙到家里参观新房子,当乙走进甲的书房时,发现书房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块劳力土金表(价值 2 万余元),于是,产生了非法占为已有的意图,趁甲不注意,将手表拿在手中,但是,碍于情面,觉得如果当场拿走手表可能会被甲发现,于是,乙将手表藏在甲家客厅的沙发垫子底下,打算日后拿走。待乙走后,甲发现手表不见,于是马上报警,警察在客厅的沙发垫子底下找到了手表。乙的行为性

13、质是:( )(A)盗窃罪(既遂)(B)盗窃罪(未遂)(C)侵占罪(D)盗窃罪(预备)25 下列关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诸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某意图到李家行窃。一日夜里,甲潜入李家,躲在柴垛后等待李某关灯睡觉。不料被前来串门的吴某发现,甲某被当场抓获。甲某的行为成立犯罪未遂(B)乙某意图强奸韩女,使用暴力脱去韩女的裤子后发现,韩女正处在月经期。乙某遂停止犯罪。乙某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C)丙某为杀仇人吴某,将其骗至郊外无人之处并对其连砍 18 刀。丙某以为吴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一个小时后,丙某想起杀人的刀忘在现场,即返回取刀。到达现场后,发现吴某睁着眼睛,见其可怜,便送往医院。经抢救,吴

14、某没有死亡,但造成终身残疾。丙某的行为成立犯罪中止(D)丁某意图实施“ 飞车抢夺” 。一日,丁某骑摩托车在马路上寻找作案目标。锁定一挎包的女士后,正要开车上前抢夺,因注意力不集中,被迎面驶来的一辆汽车撞伤。丁某的行为成立犯罪未遂26 甲某蓄意盗窃,但打开银行保险柜,发现空无分文后离开。甲的行为是:( )(A)对象不能犯未遂(B)盗窃既遂(C)盗窃预备(D)工具不能犯未遂27 甲某经过精心准备,窃得某公司的银行账户密码,晚上在家中利用互联网将该公司账上的 5 万元转入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帐户。其妻发现后极力规劝,甲某悔悟,在无人发觉的情况下,又将 5 万元转回公司的账户。甲某的行为属于:( )(A

15、)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28 甲教唆乙盗窃,但是,乙在盗得财物后被丙发现,乙为了抗拒丙的抓捕,使用暴力将丙打成重伤,但甲对此毫不知情。下列对甲乙二人行为性质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乙的行为成立抢劫罪,由于触犯的罪名不同,所以甲乙不成立共犯,由于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所以,对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甲和乙就盗窃罪成立共犯,但是,对甲仍然认定为盗窃罪,对乙认定为抢劫罪,由于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所以,对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甲和乙就盗窃罪成立共犯,但是,对甲仍然认定为盗窃罪,对乙认定为抢劫罪,但是,对甲不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甲和乙就

16、盗窃罪成立共犯,但是,对甲仍然认定为盗窃罪,对乙认定为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并罚29 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负责人室行窃,丙负责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复杂共同犯罪(B)简单共同犯罪(C)必要共同犯罪(D)犯罪集团30 对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 )(A)以从犯或者胁从犯论(B)以主犯论(C)既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从犯(D)以从犯论31 中学生甲(15 岁) 经常受其同班同学乙的欺负,甲想报复乙,出 200 元钱请高年级的同学丙(17 岁)“教训教训”乙。丙在一天晚上下晚自习后将乙半路拦住,痛打了一顿,致乙肋骨骨折,经医院鉴定为轻伤。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17、?( )(A)甲为教唆犯,丙为实行犯(B)甲为从犯,丙为主犯(C)丙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32 甲某是 15 岁的中学生,因迷恋电子游戏,在电子游戏厅老板赵某的唆使下,闯入附近一居民家中行窃。甲某见该居民家中只有其 12 岁的女儿一人在家,遂起歹念,予以强奸,后逃离。对甲某、赵某的行为该如何处罚?( )(A)甲某不应负刑事责任(B)赵某教唆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重处罚(C)对赵某免除刑事责任(D)对甲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赵某应从重处罚33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中单位犯罪规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某一个具体犯罪,刑法分则条文只要没有明文规定该罪的犯罪主

18、体是单位,那么,这个罪的犯罪主体就只能由自然人构成(B)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我国刑法既规定了双罚。制,也规定了单罚制。但是,单罚制只包括处罚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情形,不包括只处罚单位的情形(C)甲某为进行走私成品油犯罪活动,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了腾龙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甲某以腾龙公司的名义大肆进行走私犯罪。该案应对腾龙公司判处罚金,对甲某判处刑罚(D)单位涉嫌犯罪后,若被有关主管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可以直接追究其直接责任人员或主管人员的刑事责任34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哪些不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 )(A)公司(B)企业、事业单位(C)机关、团体(D)个

19、体工商户35 下列选项中单位不能作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有:( )(A)偷税罪(B)逃避迫缴欠税罪(C)抗税罪(D)骗取出口退税罪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脱逃罪与破坏监管秩序罪的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与犯罪嫌疑人(B)伪证罪的主体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C)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D)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37 天虹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塑料的大型企业,该企业新近引进了一套最新设备,并在初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扩大再生产,获得更大的收益,该企业领导经研究决定,动员本企业职工和家属集资,取得效益后按各人所投入的资金

20、比例分红。后该企业集资 1000 万元,未及分红即被他人告发。该企业的行为:( )(A)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B)不构成犯罪(C)集资诈骗罪(D)擅自发行企业债券罪38 下列何种情形应以拐卖妇女、儿童罪一罪定罪处罚?( )(A)将自己的亲生子出卖的(B)在拐卖妇女、儿童的过程中,犯罪分子故意杀害被拐卖人的(C)妇女与他人事先通谋,假装被卖,收取买方钱财后伺机逃离收买人家(D)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后,转手出卖的39 甲盗窃黄金 200 两,因害怕法律制裁,将黄金密藏 20 年之久,甲密藏黄金的行为属于:( )(A)盗窃行为的持续(B)继续犯(C)连续犯(D)状态犯40 甲在某银行存款 300

21、0 元,在支取 2990 元后,存折上尚余 10 元。甲将存折上的存款额涂改为 10010 元,到银行取款,因被识破而未能得逞。对甲如何定罪处罚?( )(A)以变造金融票证罪和金融凭证诈骗罪数罪并罚(B)以金融凭证诈骗罪一罪定罪处罚(C)以变造金融票证罪和票据诈骗罪数罪并罚(D)以票据诈骗罪一罪处罚41 甲男欲强奸乙女,先将乙女禁闭于室内十数日,待乙女无力气反抗时对其实施奸淫。甲男的行为属于:( )(A)连续犯(B)牵连犯(C)结合犯(D)想象竞合犯42 甲因赌博而债台高筑,一日,甲将本村一台正在使用的变压器偷走卖掉以偿还部分赌债。甲的行为属于哪种犯罪现象?( )(A)结合犯(B)吸收犯(C)

22、想象竞合犯(D)牵连犯43 下列关于我国刑罚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998 年 2 月 1 日,甲某因犯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缓刑 4 年。2001年 1 月 4 日,甲某盗窃他人价值 1 万元的财物,但当时未被司法机关发现,直到2003 年 4 月 5 日案发。对甲某应当撤销缓刑,并根据刑法第 71 条所确立的“先减后并”的方法进行数罪并罚(B)乙某杀人后数日将罪行告诉了父母,父母劝其去自首。乙某同意。乙母心疼儿子,给乙某煮了碗饺子。但饺子刚端上桌,民警就赶到乙家对其执行抓捕。乙的行为无法认定为自动投案(C)丙某在判决宣告以前分别犯有 AB,CD 四种罪。人民法院只发现

23、了其中的 AB两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 7 年和有期徒刑 12 年,决定合并执行 17 年有期徒刑。执行 3 年后,又发现 C 罪和 D 罪,人民法院分别判处 C 罪有期徒刑 5 年,D 罪有期徒刑 10 年。丙某还需实际执行刑期的最高限度为 20 年(D)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44 ( )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聋人(B)盲人(C)哑巴人(D)醉酒的人45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4

24、6 甲与乙有宿仇,因此,一直希望杀害乙,某日得知乙要出差,于是,劝乙乘坐飞机前往目的地,其真实想法是希望乙乘坐的飞机发生空难,乙乘坐的飞机在起飞半小时后果然发生空难,乙因此丧命。甲的行为性质是:( )(A)故意杀人罪(既遂)(B)由于乙死亡的结果与甲的劝说行为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所以,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C)无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47 刑法中的从重处罚是指:( )(A)在法定刑中间线以上判刑(B)在法定刑幅度内判处最重的刑罚(C)在法定刑幅度内判处比没有该从重处罚情节时相对更重的刑罚(D)在法定刑最高限以上判刑48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财产刑的诸说法中,表述错误的是:( )(

25、A)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B)被判处罚金的犯罪人,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应当酌情减少或者免除(C)一人犯数罪依法同时并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应当合并执行;但并处没收全部财产的,只执行没收财产刑(D)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应当偿还49 甲今年 17 岁。在一次盗窃案中,为他人放风,且在盗窃后分得赃款 500 元,但这一事件被其母发现,动员甲投案自首,甲即在当日由母亲陪同到公安局自首归案,并退回赃款,还向公安机关揭发了同案犯的犯罪事实。请问人民法院应如何对

26、甲进行判处?( )(A)因其表现,判处拘役 1 个月(B)判处有期徒刑 6 个月(C)判处罚金 500 元(D)无罪释放50 下列犯罪情形应当适用死刑的是:( )(A)甲某在抢劫的时候将他人打成重伤(B)乙某为了劫持飞机将一名空中小姐打死(C)丙某绑架了一个富商,该富商为了逃跑从三楼跳下,造成身上多处骨骼摔断(D)丁某向他人索贿 10 万元刑法练习试卷 1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错误在于还有除外情况如外交豁免; B 项无但书情况;D 项将犯罪结果地和发生地择一误认为是

27、普遍管辖原则。【知识模块】 刑法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刑法第 6 条第 2 款虽然只提到了船舶或航空器,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0 条的规定,国际列车上发生的案件也可能适用我国刑法。【知识模块】 刑法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普遍管辖原则,凡是国际条约或者公约规定的侵犯各国公共利益的犯罪,缔约国或参加国发现犯罪人在其领域内时即可行使刑事管辖权。【知识模块】 刑法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参见刑法第 7 条。【知识模块】 刑法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不满 14 周岁”包括本数,即生日那天也归人此类。【知识模

28、块】 刑法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的行为是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知识模块】 刑法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刑法第 18 条分别对精神病人、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知识模块】 刑法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甲只是犯意的自我表示,尚不构成犯罪预备。【知识模块】 刑法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的行为属于封建迷信活动,不具有实际的社会危害性,不是犯罪。【知识模块】 刑法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吓唬”说明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知识模块】 刑法11 【正确答案】

29、B【试题解析】 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根据甲所使用的工具(枪支)来看,甲应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而不是过失致人死亡罪。【知识模块】 刑法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对一些犯罪来说,犯罪实施的特定时间、地点与方法直接决定着犯罪的成立与否,如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知识模块】 刑法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种因果关系的变化不影响甲故意杀人的行为性质。【知识模块】 刑法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为过于自信的过失,本案中甲自恃技术良好,是过于自信。【知识模块】 刑法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乙被甲打死,是由于甲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

30、应当预见的危害结果,甲也不希望该结果发生,故属疏忽大意的过失。【知识模块】 刑法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仅仅是真实犯罪意思的单纯流露,属犯意表示,不是危害行为;丁虽然将贵重文物压碎,但这是在其身体受强制的情况下实施的,是违背其主观意志的,因此不是危害行为;乙女面临现实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对不法侵害者本人进行损害,致其死亡,根据刑法第 20 条第 3 款的规定,属特殊正当防卫,不是危害行为;而丙受雇为他人照看小孩,却不负责任,见危不救,属刑法上的不作为。【知识模块】 刑法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C 项是错的,黑社会的老大是一般主体。他这种身份是犯罪之前获得的

31、一种社会上的一般身份,如果仅仅因为是犯罪获得的地位和身份不能算是身份犯。加入黑社会,打拼一番成为老大更不能说是身份犯。【知识模块】 刑法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乙根本不是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因而不是假想防卫。【知识模块】 刑法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认定犯罪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甲的行为实际上属于意外事件。【知识模块】 刑法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乙某的死因主要是药物过敏,甲某撞伤乙某并不是导致乙某死亡的直接原因,相互间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对乙某死亡而言,甲某的行为只能属于意外事件。【知识模块】 刑法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出于侵害的目的,以

32、故意挑衅、引诱等方法促使对方进行不法侵害,尔后借口防卫实施加害对方的行为,主观上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正当性的条件,是挑拨防卫,属于故意违法犯罪行为。【知识模块】 刑法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为了保护非法利益而实行的防卫,由于不具有防卫目的的正当性,因而也不是正当防卫行为。【知识模块】 刑法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妻未能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不是犯罪中止。【知识模块】 刑法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乙将手表藏在甲家客厅的沙发垫子底下,脱离了甲的控制,构成犯罪既遂。【知识模块】 刑法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D 选项中行为人的行为都只是创造犯罪条

33、件的犯罪预备行为,尚未着手实行犯罪,应该都成立犯罪预备。C 选项中丙某虽然有效地避免了钱某死亡结果的发生。但问题在于,丙某的行为此前已经构成了犯罪未遂。犯罪的各种未完成形态是因为主客观因素形成的一种终局性的状态,彼此之间是不能相互转化的。因此,丙某不能成立犯罪中止。【知识模块】 刑法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甲某已实施盗窃行为但又未窃取到一定数额的现金,所以不属盗窃预备和盗窃既遂。甲某误以为保险柜里有钱,而最后分文未有,所以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知识模块】 刑法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犯罪既遂后不可能再出现犯罪中止。【知识模块】 刑法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参

34、见刑法第 269 条。【知识模块】 刑法2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复杂的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分工的犯罪形式;简单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直接实行某一具体的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每一个共同犯罪人都是实行犯。【知识模块】 刑法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知识模块】 刑法3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丙二人不构成共同犯罪,因为甲对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情况不负刑事责任。【知识模块】 刑法3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不满 18 周

35、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知识模块】 刑法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单位犯罪的法定性特征,A 选项是正确的。根据刑法分则和有关特别刑法、刑法修正案的规定,B 选项也是正确的。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不得以单位犯罪论处。因此,C 选项中甲某的行为应以自然人犯罪论处。根据有关司法解释, D 选项也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刑法3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个体工商户不是单位。【知识模块】 刑法3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于刑法明文规定的单位犯罪之外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不承担刑事责任。【知识模块】 刑法36 【

36、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单位犯罪必须有刑法分则条文的明文规定。【知识模块】 刑法3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集资诈骗罪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社会公众的存款。如果一个大型企业集团为了扩大再生产,决定内部挖潜,动员职工和家属集资,或者采取行政摊派、风险抵押等方式,在本单位、本系统内部吸收职工存款人股,即使数额特别巨大,由于不是面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也不能构成犯罪。【知识模块】 刑法3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收养法的规定,自己生孩子出卖的,以遗弃罪论处。【知识模块】 刑法3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甲密藏黄金的行为只是不法状态的继

37、续,不存在犯罪行为的继续。【知识模块】 刑法4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甲涂改存折,并到银行取款,属于牵连犯,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应从一重罪处罚。【知识模块】 刑法4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案甲男的行为是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知识模块】 刑法4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以一个犯罪行为触犯了盗窃罪、破坏电力设备罪两个法条。【知识模块】 刑法4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项为刑法第 48 条第 2 款的明文规定。【知识模块】 刑法4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刑法第 19 条规定的是“又聋又哑的人”。【知识模块】 刑法45 【正确答案】

38、A【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17 条第 3 款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知识模块】 刑法4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认定犯罪应当坚持从客观到主观的方向,对于故意杀人罪而言,首先应当确认是否存在杀人行为,本案中,劝说他人乘坐飞机的行为不是杀人行为,因此无罪。【知识模块】 刑法4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重处罚是指在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刑罚幅度内选择较重的刑种或者较长的刑期。【知识模块】 刑法4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刑法第 53 条对 B 项仅规定为“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而不是“应当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知识模块】 刑法4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甲的情况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 条“犯罪情节较轻”及第(二)项、第(三) 项及第(六 )项的规定。【知识模块】 刑法5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我国刑法中有些犯罪罪名配置了绝对性的死刑,这些是:劫持航空器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暴动越狱罪、聚众持械劫狱罪,但是只有具备特定情节的才能够判处死刑。【知识模块】 刑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