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864466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下列哪项不是海洋法关于船舶在公海上航行悬挂船旗的规则?( )(A)任何国家的船舶都可以悬挂其国旗帜在公海中自由航行(B)如果船舶在两个国家注册,则应悬挂两个国家的船旗(C)如果船舶未挂任何船旗,任何国家的军舰都可以对其行使登临权(D)为航行方便而在航行中不断变换船旗的船舶,可被视为无国籍船舶2 根据海洋法公约,下列关于毗连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毗连区的宽度为 12 海里,测量范围从领海基线量起(B)毗连区属于公海的一部分(C)沿海国

2、在毗连区内可对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等事项进行管辖,对于捕鱼、科研等事项的管辖取决于其所依附的海域(D)沿海国对毗连区的海域和上空都享有管辖的权利3 甲、乙、丙、丁四国是海上邻国,2000 年四国因位于其海域交界处的布鲁兰海域的划分产生了纠纷。同年,甲国进入该区域构建了石油平台,并提出了划界方案;2001 年乙国立法机关通过法案,对该区域作出了划定;2002 年丙、丁两国缔结划界协定,也对该区域进行划定。2004 年某个在联合国拥有“普遍咨商地位” 的非政府国际组织通过决议,提出了一个该区域的划定方案。上述各划定方案差异较大。根据国际法的相关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国的

3、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中的先占,甲国的划界方案对其他国家没有拘束力(B)乙国立法机构的法案具有涉外性,构成国际法的一部分,各方都应受其拘束(C)丙丁两国缔结的协定是国际条约,构成国际法的一部分,对各方均有拘束力(D)上述非政府组织的决议,作为国际法的表现形式,对各方均有拘束力4 尼罗河作为多国河流,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实践,下列哪项关于尼罗河的法律制度表述正确?( )(A)尼罗河的任何一个沿岸国不得对其主张任何主权权利,多国河流由所有沿岸国共有(B)尼罗河一般地对所有国家的船舶尤其是商船开放(C)尼罗河一般地对所有沿岸国开放,而非沿岸国的船舶未经许可不得航行(D)尼罗河的沿岸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对其行

4、使主权权利,包括截断河流或将其改道5 以下哪项不属于国际河流航行制度的主要内容?( )(A)一切国家的商船都可以在国际河流上航行,并享有平等待遇(B)沿岸国对本国河段行使管辖权,负责管理和维护自己管辖下的河段,并保留沿岸贸易权(C)非沿岸国的军舰也同样享有河流上航行的自由(D)设立国际委员会,制定必要的统一管理规章,以保障河流的航行自由6 下列关于南极地区法律制度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因此不得在南极使用军事人员或设施(B) 南极条约规定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因此在条约有效期内有关国家在南极进行的任何活动均不构成支持或否定对南极领土要求的基础(C)甲国在南极地区

5、水域的考察船与乙国的考察船发生碰撞,为调查事故真相,乙国当局扣押了甲国的考察船(D)非南极条约的缔约国不得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研究7 在国际法意义上,一国的海湾须满足一些条件,下列哪项判断是错误的?( )(A)水曲海域面积等于或大于以湾口宽度为直径的半圆面积(B)湾口两端的低潮标间的距离不应超过 24 海里(C)如超过 24 海里,24 海里的直线基线应划在海湾内(D)沿岸国历史上长期对海湾主张并持续行使主权,且得到国际社会的默认8 甲国为一个沿海国,其陆地领土从领海基线起自然延伸到其大陆边外延 320 海里。早在 10 年前,甲国已根据海洋法公约宣布建立了专属经济区,其范围为甲国领海以外从领海

6、基线起 200 海里。现甲国为发展海洋科研事业,决定建造一人工岛屿名为“红叶岛”。根据海洋法公的,下列做法违反公约的是哪项?( )(A)甲国授权甲国远望公司在领海基线起 180 海里处建造红叶岛(B)甲国授权甲国远望公司在领海基线起 350 海里处建造红叶岛(C)乙国在甲国领海基线起 200 海里以外的海域及其上空有航行和飞越的权利(D)乙国在甲国领海基线起 240 海里到 320 海里的海底可以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须得到甲国同意9 关于外空活动中的责任制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国家应对其本国的卫星发射活动承担国际责任,无论该项发射活动是由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实体从事,无论是为了政府公务

7、目的还是私人商业目的(B)发射国的空间物体对地区表面物体或飞行中的飞机造成损害的,由发射国承担绝对责任;发射国的空间物体对外层空间的外空物体或所载的人员、财产则承担过错责任(C) 责任公约规定对发射活动所造成的损害,由发射国承担赔偿责任,但该规定对于未成功发射到外层空间的活动所造成的损害不适用(D)发射国的空间物体对本国国民所造成的人身或财产损害,不适用 责任公约的规定10 下列哪一行为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 )(A)“宝络”号船舶悬挂甲国国旗,其在公海上航行时由于船长甲国人关某玩忽职守,使“宝络 ”撞向乙国一行驶中的商船,造成商船上 3 名乙国国籍水手死亡,乙国不可以对关某行使刑事管

8、辖(B)乙国军官山姆为牟取暴利,伙同部分属下驾驶军舰“老鹰号” 从部队逃逸到公海上从事贩运毒品行为,由于山姆及其属下为乙国军队人员,并且从事贩运毒品行为的“老鹰号 ”是乙国军舰,所以只有乙国可以对吴某上述行为行使管辖权并扣押“老鹰号”(C)丙国怀疑在公海上行驶的某外国商船“霍金号 ”涉嫌贩运毒品,可以派军舰对其行使临检权(D)停靠在丁国的 S 国船只“公牛号”对丁国的港口造成了严重污染,在拒绝赔偿后“公牛号”驶离丁国港口向公海航行,丁国可以根据普遍性管辖权原则对其行使紧追权11 甲乙两国联合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之前两国共同协商由乙国以自己的名义向联合国秘书长进行了发射登记。该颗人造卫星顺利进

9、入外层空间轨道之后,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对人造卫星行使管辖权的主体应当是下列哪一项?( )(A)联合国秘书长(B)甲国(C)乙国(D)国际宇航组织12 下列涉及国家领土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一国的领水一般包括内水和领海,内陆国也可以拥有领水(B)由于多国河流的使用一般涉及流经各国的利益,因此对多国河流的航行、使用和管理等事项,一般应由有关国家协议解决。每一沿岸国在行使权利时都应兼顾其他沿岸国的利益(C)领土取得中的征服因为是以武力的合法性为基础的,所以已经被现代国际法所摒弃,但在某些条件下承认割让(D)外国航空器在他国的领海上空不享有无害通过权,但在其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上空享

10、有无害通过权13 根据 1970 年海牙公约的规定,非法劫持航空器行为嫌疑人发现国应对该嫌疑人进行下列哪项处理?( )(A)予以引渡(B)予以起诉(C)依该国法律规定处理(D)或引渡或起诉14 根据国际法及我国有关大陆架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沿海国对大陆架享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专属性权利(B)沿海国对大陆架享有权利必须以有效管辖或宣告为要件(C)大陆架的范围为自领海基线起算的 200 海里以内水域(D)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大陆架的划界只应坚持等距离中间线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11、分。15 下列哪些是现代国际法上领土变更的方式?( )(A)1956 年英属多哥通过民族自决的方式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B) 1969 年西伊里安经过全民投票与印度尼西亚统一(C)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1961 年印度以武力方式收回被葡萄牙占领的果阿地区16 甲乙丙三国是邻国,乙国长期与甲国和丙国持敌对态度。民航飞机“AA 号” 是在甲、丙两国间执行定期航班飞行的民航机,“AA 号” 在甲国注册。某日因天气大雾,导航系统受到干扰,“AA 号” 在飞往丙国途中偏离航线,误入乙国领空。甲乙丙三国都是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甲乙之间尚没有双边的航空或航线协定。对此

12、,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A)“AA 号 ”是民航飞机,执行的是定期航班,可以自行飞入乙国领空(B)乙国无权要求“AA 号”立即离开乙国领空,应立即为其提供空中援助(C) “AA 号” 未经许可飞越乙国领空,乙国有权要求其在指定地点降落(D)乙国军机有权在警告后将未经许可飞越乙国的 “AA 号”使用武器,将其击落17 在甲国注册并悬挂甲国国旗的“Happy-Hours” 号渔船, 2009 年 9 月在乙国专属经济区捕鱼时遭到乙国军舰的拿捕。对于这一事件下列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哪些?( )(A)乙国警察部门对渔船上的船长和船员进行监禁并进行了一定的体罚(B) “Happyttours”

13、号渔船在提供了适当的担保后,乙国有关部门仍将船只和船员扣留(C)该船被拿捕后很长一段时间乙国才通知甲国相关部门这一事件(D)事后经调查发现,该船仅为路过乙国海域,并未从事捕鱼行为。对该船所遭受的损失,经多次行政和司法程序仍未获赔偿,则甲国可进行外交保护18 添附是国际法中获得领土的一种方式,下列哪些情况不构成国际法中的领土添附?( )(A)将本国首先发现的无主地进行有效管理并纳入到版图中(B)内河人海口形式的三角洲(C)在界河中进行人工填河使领土扩展(D)在公海中通过人工建设而成的岛屿19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外国船舶在一国领海通过时必须遵守关于无害通过制度的要求,下列各种船舶的通过行

14、为中构成有害行为的是哪些?( )(A)甲国的一艘货船无害通过另一国领海时,违反沿海有关规定卸载了部分商品(B)乙国的检修船无害通过另一国领海时,自行决定起落了直升飞机(C)丙国的一艘石油运输船通过另一国领海时,发生原油泄漏并严重污染了沿海国海域(D)丁国的渔船在无害通过另一国领海时,进行了捕鱼活动20 对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些是不应被包括在一国领土之内?( )(A)军舰等浮动领土(B)陆地领土(C)驻其他国家的使领馆馆舍(D)领陆上方的无限高度的空间21 甲国海上巡逻队 08 号巡逻舰在其毗连区巡逻时发现一艘悬挂乙国国旗的船只“lotus”号有走私成品油的嫌疑,遂命令该船接

15、受检查。但该船反而加大马力掉头向公海方向驶去。于是 08 号舰开始紧追。两天后,08 号舰燃油告罄,于是无线电通知总部。总部派 06 号巡逻舰从公海上开始继续追逐,终于迫使该船停锚,并进行登临检查。对此,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有:( )(A)甲国 08 和 06 号巡逻舰行使的都是紧追权(B)当 “lotus”号进入丙国的专属经济区后甲国巡逻舰就不得再进行紧追(C)紧追只能开始于一国的内水或领海,因此甲国的巡逻舰不得行使紧追权(D)06 号巡逻舰在“lotus”号停锚后的登临检查属于行使海洋法上的临检权22 乙国与甲国航天企业达成协议,由甲国发射乙国研制的“星球一号” 卫星。因发射失败卫星碎片

16、降落到甲国境内,造成人员和财物损失。甲乙两国均为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缔约国。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如“星球一号 ”发射成功,发射国为技术保密可不向联合国办理登记(B)因 “星球一号” 由甲国的非政府实体发射,甲国不承担国际责任(C) “星球一号” 对甲国国民的损害不适用责任公约(D)甲国和乙国对“ 星球一号” 碎片造成的飞机损失共同承担责任23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外空条约关于国家从事外空活动的基本原则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A)外国飞机在沿海国的领海有飞越的自由(B)沿海国对在其领海无害通过的外国船上的任何刑事犯罪案件均可行使管辖权(C)如果甲国发射的空间物

17、体在外空撞上了乙国的空间站,甲国应承担赔偿的过错责任(D)乙国发射的航天器可以携带新式武器,在外空试验,只要不对其他国家的空间物体造成损害就不必承担责任24 根据海洋法公约,下列选项哪些符合船舶在公海上航行时悬挂船旗的规则?( )(A)船舶在哪一国登记,就必须且只能悬挂该国国旗(B)如果船舶在两个国家注册,则应悬挂两个国家的船旗(C)如果船舶未挂任何船旗,则任何国家的军舰都可以对其行使登临权(D)为航行方便而在航行中不断变换航旗的船舶,可被视为无国籍船舶25 人类某些技术的运用和人口的膨胀,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变化趋势日益突出。保护环境成为全球性的迫切问题。根据国际环境法的有关原

18、则,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所有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B)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C)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D)各国在对能源和资源进行利用开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后代人类所拥有的权利26 甲国是一个海洋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它通过高科技的卫星遥感发现了在东太平洋的洋底有一块面积为 35 平方公里的锰矿区,甲国想开发这块矿。假定甲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而且这块矿是位于公海海底的。那么,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A)甲国可以立即着手独立的开发(B)甲国不但可以立即着手

19、独立的开发,而且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开发(C)甲国只要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国际海底管理局以后就可以着手开发(D)甲国必须要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国际海底管理局,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与甲国一起开发,或者由甲国在找到一块大致相同的矿区并上交给国际海底管理局以后,再单独开发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 1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公海不属于任何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也不在任何国际法主体管辖之下,其法律制度的基础和主要原则是公海自由,分为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建造国际法

20、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A 项涉及的是航行自由。任何国家的船舶都可以悬挂某国旗帜在公海中自由航行。任何国家不得对在公海中合法航行的别国船舶加以阻碍。在公海中航行的船舶必须在一国进行登记并悬挂该国国旗,登记国成为该船的国籍国或者船旗国。在公海中航行的船舶必须且只能悬挂一国旗帜,悬挂两国或以上旗帜的航行或视方便而换用旗帜的,被称为“方便旗船”,对任何其他国家不得主张其中任一国籍,并可视为无国籍船舶,不受任何国家的保护,B 项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毗连区为领海以外,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 24 海里的海域,A 项错误。毗连区的性质取决于其所依附的海域,或

21、为专属经济区或为公海,B 项错误。根据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在毗连区内,可对海关、财政、移民、卫生等事项进行管辖,对于其他事项的管辖取决于其所依附的海域,C 项正确。沿海国对毗连区的管辖仅限于海域,不包括其上空,D 项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先占是国家有意识地取得不在其他任何国家主权下土地的主权的行为,先占的对象必须为无主地。题目中提及的海域存在主权争议,不属于无主地,故 A 项正确。乙国立法机构的法案属于国内立法,仅在其国内适用。丙、丁两国缔结的协定属于双边协定,仅对丙、丁两国有拘束力,非政府组织的决议不是国际法的渊源,对各方没有拘束力。【知识模块】 国际法4

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多国河流,是指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领土的河流。多国河流流经各国的河段分属各沿岸国所有,分别由各国行使主权管辖。A 项不正确。由于多国河流涉及所有流经国的利益,沿岸国不能有害地利用河水,不得将河流改道,或阻碍河流的畅通而导致其他沿岸国受到损害。D 项不正确。在国际实践中,多国河流对所有沿岸国的船舶开放,但禁止非沿岸国的船舶航行。B 项不正确,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国际法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中 ABD 项都属于国际河流航行制度的内容。只有 C 项中的表述有误,非沿岸国的军舰不享有河流上航行的自由,故 C 项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国际法6

23、【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南极只能用于和平目的,但是为科考目的是可以使用军事人员或设施的。A 项错。冻结领土是南极条约的规定,B 项正确。 C 项其实考了两个知识点,一是南极水域的法律地位,是公海;二涉及了公海上的管辖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除海盗、非法广播、贩奴和贩运毒品属于普遍管辖以外,其余都由船旗国专属管辖。至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船舶的碰撞或其他航行事故,公约规定了三项内容:船长或船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只能向船旗国或人员国籍国提出;船长证书或驾照只能由颁发国撤销;船旗国以外的任何当局,即使只作为一种调查措施,也不得命令逮捕或扣押船舶。所以 C 错。在南极地区,任何国家,而不仅仅

24、是南极条约的缔约国或协商国享有科学考察自由,所以 D 项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海洋法公约第 10 条的规定,一国海湾成立的要件主要有面积和长度两方面的要求,而历史性海湾的要件为沿岸国主张和行使主权以及国际社会默认。【知识模块】 国际法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海洋法公约,大陆架,是一国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从基线量起,超过 200 海里的,最远可达 350 海里。本题中,甲国陆地领土从领海基线起自然延伸到其大陆边外延 320 海里,显然,领海以外至 320海里的海底部分,应属于甲国大陆架。根据公约,沿海国在大陆架上享有建造、

25、使用人工岛屿和设施的权利,A 项正确,B 项超出 320 海里,违反了公约的规定,当选。专属经济区,是一国领海以外,从基线起不超过 200 海里的海域。200 海里以外的海域属于公海,任何国家在公海上都享有航行和飞越的权利,C 项正确。“240海里到 320 海里的海底”仍位于甲国的大陆架上,根据公约,其他国家在一国大陆架上可以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但线路的划定须经沿海国同意,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国际法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按照外空条约(全称为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的规定,国家应当对其外空活动承担国际责任,并应保证本国活动的实施,符合

26、国际法的规定,不论这种活动是由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实体从事的,非政府实体的活动应当得到其国家的批准和连续监督,故A 选项正确。根据责任公约,发射国的空间物体对地球表面物体或飞行中的飞机造成损害的,由发射国承担绝对责任;发射国的空间物体对外层空间的外空物体或所载的人员、财产则承担过错责任,故 B 选项正确。责任公约规定:外空活动所造成的损害,由发射国承担赔偿责任,这里的发射国包括未成功的发射在内,故 C 选项表述错误。发射国空间物体对本国国民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失的,不适用责任公约的规定,故 D 项表述正确。【知识模块】 国际法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简称“公约”),

27、除国际条约或公约明文规定的例外情况,在公海上的船舶受其船旗国的专属管辖。对于可能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船舶的公海碰船或其他航行事故的刑事管辖,公约规定:公海上碰船或其他事故涉及船长或船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时,对所涉人员的刑事诉讼或纪律程序,仅可以向船旗国或人员国籍国提出。可见,A 项中对于“宝络”船长关某的刑事责任,甲国具有专属管辖权,乙国是不可以对关某行使刑事管辖权的。所以,A 项是正确的。公海上的普遍管辖权是各国对发生在公海上的,被国际法认为是普遍管辖权对象的特定国际罪行或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行使管辖权。这类非法罪行包括海盗行为、非法广播、贩运奴隶或贩运毒品。军舰、政府船舶或政府飞机由于其上述人

28、员发生叛变并控制船舶或飞机从事海盗行为的,视同私人船舶或飞机的行为。对于海盗船舶或飞机及其上财产,各国均可扣押并决定处理。B 项中,山姆及其属下利用军舰“老鹰号”从事的贩运毒品行为,视为私人船舶的行为,所以属于国际普遍管辖的范围,各国均有权将贩运毒品者拿捕,交由本国审判。所以 B 项是错误的。临检权又称登临权,是指一国的军舰、军用飞机或者其他得到正式授权、有清楚标志可识别的政府船舶或飞机,对公海上的外国船舶有合理根据认为其行为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列的不法情况时,拥有登船检查及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这些不法情况为:海盗;贩奴;非法广播。虽然该船悬挂外国旗或拒不展示船旗,但事实上与该军舰属于同一国

29、籍。可见 C 项中“霍金号 ”涉嫌贩运毒品的行为不属于上述不法情况所以丙国不可以对其行使临检权,C 项错误。紧追权是沿海国拥有对违反其法规并从该国管辖权范围内的海域向公海行驶的外国船舶进行追逐的权利。由于 S 国船舶 “公牛号”造成了丁国港口的污染,并拒绝赔偿,丁国对其可以行使紧追权,但是紧追权的行使是基于保护性管辖原则而不是基于普遍性管辖原则,所以 D 项也是错误的。【知识模块】 国际法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外空公约第 8 条规定:“作为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的登记国的本条约缔约国,于此物体及其所载人员在外层空间或任一天体时,应保持管辖权及控制权。”甲乙两国联合发射一颗人造卫星,由于

30、发射登记国是乙国,根据外空公约的规定,由登记国对它进行管辖,C 项正确。【知识模块】 国际法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领水是国家管辖下的全部水域,包括内水和领海。内陆国没有领海,但可以有内陆水,比如湖泊河流等。所以 A 正确,不选。多国河流是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领土的河流,其流经各国的河段分别属于各国领土。由于多国河流的使用一般涉及流经各国的利益,因此对多国河流的航行、使用和管理等事项,一般应由有关国家协议解决。每一沿岸国在行使权利时都应兼顾其他沿岸国的利益。所以 B 正确,不选。注意割让分为强制性和非强制性,非强制性割让在现代国际法上仍然是合法有效的。所以 C 正确,不选。除群岛

31、水域和国际航行海峡之外,无害通过只针对外国船舶通过沿海国的领海而言。领海上空沿海国享有领空主权。至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地位不影响其上空的公海地位,实行公海六大自由中的飞越自由。所以 D 错,应选。【知识模块】 国际法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70 年海牙公约第 7 条规定:“在其境内发现被指称的罪犯的缔约国,如不将此人引渡,则不论罪行是否在其境内发生,应无例外地将此案件提交其主管当局以便起诉。该当局应按本国法律以对待任何严重性质的普通罪行案件的同样方式作出决定”。也就是说,海牙公约为发现罪犯而不将其引渡的缔约国规定了一种绝对的起诉义务,即“或引渡或起诉”原则。D 项正确。【知识

32、模块】 国际法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我国大陆架法律制度的内容有: (1)依大陆架公约第 1 条规定,大陆架是指邻接海岸但在领海范围以外,深度达 200 公尺或超过此限度而上覆水域的深度容许开采其自然资源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我国的大陆架,是我国陆地领土在领海外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 200 海里,则扩展至 200 海里。(2)我国为勘查大陆架和开发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3)任何国际组织、外国组织或者个人在我国大陆架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必须经中国主管机关批准,并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33、。(4)任何国家在遵守国际法和中国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我国的大陆架享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但铺设的路线,须经中国主管机关同意。依上述法条可知,B、C 项中关于大陆架的说法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当前,相邻或相向国家间大陆架的划界以公平原则为主,故 D 项错误,只有 A 项的说法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国际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现代国际实践中产生了新的领土变更方式或方法,如殖民地独立和公民投票。殖民地独立方式是指由于殖民地人民根据民族自决原

34、则从前殖民地国或宗主国独立出来成立新国家或加入其他国家而带来的领土变更。本题中的 C、D 就是此种情况。其中 D 中印度以武力方式收回被葡萄牙占领的果阿地区并不违反国际法中“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因为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并不是禁止一切武力的使用,殖民地以武力独立就是其中被允许的。另一新方式公民投票,是指有关国家在符合国际法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条约或国内法规定,采取公民投票的方式,对某些有争议地区的归属进行表决。本题中 A、B 即是此种情况。【知识模块】 国际法1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甲、乙、丙三国都是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因而三国均应遵守芝加哥公约的规定。“AA 号”是

35、在甲国注册的从事国际航班飞行的民航班机。依据芝加哥公约的规定,其国籍国应当是甲国,相对于乙国来说,属于外国民用航空器。芝加哥公约第 6 条规定:定期航班在另一缔约国领土上空飞行必须经过该国特许。除非经一缔约国特许或其他许可并遵照此项特许或许可的条件,任何定期国际航班不得在该国领土上空飞行或进入该国领土。“AA 号”属于从事定期航班飞行的民航机,未经乙国许可不得自行飞入乙国领空,因此,A 选项错误。领空是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领空拥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其他国家只有在经其同意的情况下方可飞越或使用其领空。因此,乙国有权要求“AA 号”离开乙国领空,提供空中援助不是乙国的当然义务。由

36、此,B 选项错误。每一国家在行使主权时,对未经允许而飞越其领空的民用航空器,如果有合理的根据认为该航空器被用于与本公约宗旨不相符的目的,有权要求该航空器在指定的机场降落;该国也可以给该航空器任何其他指令,以终止此类侵犯。由此,乙国有权要求“AA 号”在其指定地点降落,因此,C 选项是正确的。1984 年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大会第 25 届特别会议通过决议,对 1944 年芝加哥公约进行修改,明确规定不得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使用武器。修改后的公约规定,每一国家必须避免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使用武器,如拦截,必须不危及航空器内人员的生命和航空器的安全。因此,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17 【正确答案

37、】 A,B,C【试题解析】 专属经济区须经宣告,沿海国对其专属经济区享有一项主权权利(自然资源) 和三项管辖权 (人工岛屿和设施、海洋科研和海洋环保),公海的六大自由中其他沿海国还享有航行、飞越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本题中甲国渔船涉嫌在专属经济区捕鱼,侵害了沿海国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当然沿海国可以采取措施。但专属经济区制度要求:(1)对被捕的船只及其船员,在其提出适当的保证书或担保后,应迅速予以释放。故 B 错。 (2)沿海国对仅违反渔业法规的处罚,除有相反协议,不得包括监禁或任何形式的体罚。故 A 错。(3)在逮捕或扣留外国船只时,沿海国应通过适当途径将所采取措施和随后进行的体罚迅速

38、通知船旗国。故 C 错。D 项涉及外交保护。其条件包括:(1)所受侵害是由于被保护人受侵害时所在国的国家不当行为所致(一般包括:国民被非法逮捕或拘禁;国民的财产或利益被非法剥夺;受到歧视性待遇;被拒绝司法),(2)具有保护国持续的国籍,(3)用尽当地救济。同时,外交保护是国家的权力,而非义务。故 D 正确,不选。【知识模块】 国际法18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这里涉及传统国际法中获得领土的五种方式:(1)先占。先占是国家有意识地取得不在其他任何国家主权下土地的主权行为。先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先占的对象必须为无主地;其二,先占应为“有效占领”。先占在今天的最大作用是被用来澄

39、清和解决某些历史遗留问题。(2)时效。这里是指取得时效。传统国际法中借用民法中的这一概念,是指由于国家公开地、不受干扰地、长期持续地占有他国领土,从而获得该领土的主权。但是,由于这里的时效不问该占领本身是否非法,加上关于取得时效的期限未能确定这两个问题,时效的适用历来争议很大,现在基本没有普遍适用意义。(3)添附。添附是指由于自然形成或人造的新土地出现而使得国家领土增加,包括河口三角洲、涨滩等自然添附,也包括围海造田等人工添附。人工添附不能损害他国的利益。添附历来被认为是国际法中一项合法获取领土的方式。(4)征服。征服也称兼并,是指一国直接以武力占有他国领土的全部或一部,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从

40、而取得该土地的主权的领土取得方式。征服不须缔结条约,但有效征服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征服国有兼并战败国领土的正式表示;其二,战败国放弃收复失地的企图,或战败国及其盟国表示屈服并放弃一切抵抗。征服是以战争的合法性为基础的,它显然被现代国际法所废弃。 (5)割让。割让是一国根据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另一国。割让分为强制割让和非强制割让。强制割让是一国通过武力以签订条约方式迫使他国进行领土割让,通常是战争或战争胁迫的结果。而非强制割让是国家自愿地通过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他国,包括买卖、赠与及互换等。强制割让已随着战争在现在国际法中被废止而失去其合法性。非强制割让仍然是合法有效的。由此可见,ACD 三项

41、都违反了国际法,不构成国际法中的领土取得。【知识模块】 国际法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无害通过制度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和平、安宁和正常秩序的的条件下,拥有无须事先通知或征得沿海国许可而连续不断地通过其领海的航行权利。卸载货物、起降飞机、原油泄漏和捕鱼都是不符合无害通过的要求,故ABCD 四项均应选。【知识模块】 国际法20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和底土。领空是领陆和领水的上空,虽然目前领空和外空的界限还没有最后从法律上划定,但领空的高度不是无限度的,这一点是肯定的。除此之外,军舰不具有领土的性质,而驻外使领馆的

42、用地是驻在国的领土,不是派遣国的领土。【知识模块】 国际法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紧追权,指沿海国的军舰或军用飞机,对在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违反了该沿海国法律的外国船舶进行追逐的权利。紧追权只能由军舰、军用飞机或其他有明显标志的经授权的为政府服务的船舶或飞机行使;紧追开始的原因是被紧追者违反沿海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紧追可开始于一国内水、领海、毗连区或专属经济区,而不能开始于公海。紧追时先警告(要在外国船舶视听所及范围内发出停驶信号)后紧追;同时紧追必须连续不停地进行,不得中断。当将被紧追的船舶逮捕或被紧追的船舶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时紧追停止。本题中甲国 08 号舰行使的是

43、紧追权,而 06 号由于紧追已中断,不是行使紧追权。故 A 错,应选。被紧追的船只进入到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时不得继续紧追,故 B错。紧追可开始于一国内水、领海、毗连区或专属经济区,只要外国船舶违反各相关区域的法律法规,故 C 错。临检权只能针对公海上的船舶,且被登临的船舶必须涉嫌从事海盗行为、贩奴、非法广播、船舶无国籍、虽悬挂外国旗或拒不展示船旗而事实上与该军舰属于同一国籍等。本题中没有明确是否是公海,而且也不是这几项普遍管辖权的范围,故 D 错。【知识模块】 国际法22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根据外空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的规定,对于本国政府或非政府团体的外空活动或物体对其他

44、国家造成的损害,国家应当对其参加的外空活动承担共同责任。因此,甲国和乙国对飞机的损失应该承担责任,而甲国对本国国民的损失承担责任则是国内法问题,因此不适用外空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故 CD 正确;AB 两项则违反上述条约中的有关规定,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2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关于刑事管辖,除以下情况以外,沿海国不得对外国船舶上人员在船舶无害通过期间船上所犯行为行使管辖权:(1)罪行的后果及于沿海国;(2)罪行属于扰乱当地安宁或沿海国良好秩序的性质;(3)经船长或船旗国外交代表或领事官员请求当地政府予以协助; (4)取缔违法贩运麻醉品或精神调理物质所必要。所以

45、B 选项错误。领海是国家领土的一部分,领海水体及其上空和底土都处于沿海国的主权管辖和支配之下。外国航空器进入国家领海上空需经该国许可并遵守该国的有关法律。所以 A 选项错误。发射国对其空间物体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对于其他国家的空间物体,或所载人员或财产造成损害,负有赔偿的过错责任。甲国的空间物体在外空撞上乙国的空间站,甲国应付赔偿的过错责任,所以 C 选项正确。外空条约禁止在天体试验任何类型的武器以及进行军事演习,乙国的行为违反了和平利用外空的原则。所以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2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根据海洋法公约,公海中航行的船舶必须在一国进行登记并

46、悬挂该国国旗;必须且只能悬挂一国国旗,悬挂两国或两国以上旗帜航行或视方便而换用旗帜的,视为无国籍船舶,任何国家的军舰均可对其行使登临权。【知识模块】 国际法25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国际环境法的主要原则有四项:国家环境主权和不损害其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原则;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本题涉及国际环境保护中的两个主要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1)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责任的共同性是指环境作为全人类共同利益所在,保护环境需要所有国家的合作与努力。由于环境本身的整体性,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应承担共同的责任,包括:保护和改善其管辖范围

47、内的环境,并防止损害其管辖范围外的环境;各国应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在环境方面相互合作和支持。所谓责任的区别性是指由于各国工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及其在环境恶化成因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不应要求所有国家都承担完全相同的责任,而应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区别。(2)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个原则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对于可再生的资源应在保持其最佳再生能力的前提下利用;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应在保存和不使其耗尽的前提下利用。应将保护环境与经济及其他方面的发展结合起来,不能以环境否定发展,也不能以发展牺牲环境。对自然环境及资源的拥有和利用,不仅是当代人类不分种族、民族平等享有的权利

48、,还应该是后代人类同样享有的权利。【知识模块】 国际法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对于海洋底土资源的开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平行开发制度。对于海洋底土资源的开发,规定由联合国设立一个海洋管理局连同发现国一起开发,平行开发制度的实现,有两种类型,一是国际海底管理局与缔约国一起开发,二是缔约国在找到一块大致相同的矿区并上交给国际海底管理局以后,再单独开发。对海洋洋底的资源,所有的活动应按照本部分的明确规定进行,以求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健全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并促进国际合作,以谋求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发展。而管理局应通过现有议事机构,或在适当时,通过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内的有关各方都参加的新安排或协议,采取必要措施,以对生产者有利对消费者也公平的价格,促进“区域”资源所产商品的市场的增长、效率和稳定,所有缔约国都应为此目的进行合作。因此,公约规定了对该区域资源的开发,由缔约国或国营企业、或在缔约国担保下的具有缔约国国籍或由这类国家或其国民有效控制的自然人或法人、或符合条件的上述各方的任何组合,与管理局以协作方式进行。因此,本题中,必须要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国际海底管理局,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与甲国一起开发,或者由甲国在找到一块大致相同的矿区并上交给国际海底管理局以后,再单独开发。【知识模块】 国际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