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864470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 1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甲国积极参加了某多边国际公约的约文协定,并且甲国总统作为对约文的认证,亲笔签署了该国际公约,但根据甲国国内法的规定,该公约须由其议会批准,但甲国议会拒绝批准该公约。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甲国由于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该公约对甲国产生效力(B)甲国由于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负有批准的义务(C)甲国虽然拒绝批准,但该公约仍对甲国产生效力(D)甲国没有必须批准其所签署的公约的义务2 对于某项多边公约,缔约国甲提出了对某款规定的保

2、留。乙国和丙国接受该保留,而丁国虽然反对该保留,但并不反对该条约在两国问生效。根据以上事实和 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项?( )(A)从谈判国的有限数目以及该公约的目的和宗旨可见,其在全体当事国的全部适用是每一当事国同意受该公约拘束的必要条件时,可以确定该公约不允许保留(B)甲国和乙国、甲国和丙国之间适用保留后的条约的规定(C)即使丁国反对某项保留,也不妨碍条约在甲国和该国间生效,除非该国明示反对(D)甲丁两国之间适用该保留条款之外其他的条约规定,乙丙丁三国间适用未经保留的原来条约的规定3 甲乙丙三国订有贸易条约。后甲乙两国又达成了新的贸易条约,其中许多规定与三国前述

3、条约有冲突。新约中规定,旧约被新约取代。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条约法,下列判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旧约尚未失效(B)新约不能完全取代旧约(C)新约须经丙国承认方能生效(D)丙国与甲乙两国间适用旧约4 甲乙两国缔结某条约时,约定甲乙两国文字的文本同样作为准文本,并以第三种文字的文本作为参考文本。条约生效后,两国发现三个文本的某些用语有些分歧:依乙国文字文本进行解释对甲国更加有利,而依据第三种语言文本进行解释,对乙国更有利。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关于该条约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甲乙两国应接受各自语言文字的拘束(B)甲国可以仅根据乙国文本进行解释适用,因为该

4、文本对其有利且作为准文本(C)乙国可以根据第三种语言的文本进行解释适用,因为该文本为参考文本,不必考虑甲乙国语言文本(D)由于三种文本用语有分歧,该条约无效5 甲乙丙三国是邻国。甲丙两国签订了一项双边贸易条约,条约约定为了方便两国贸易将在两国之间修建一条铁路,但因为地形原因该条铁路要穿过乙国的领土。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若想在乙国领土上修建该条铁路,需要符合下列哪个条件?( )(A)须经乙国以口头或书面方式表示同意(B)在支付相应费用后即可在乙国的领土上修建该条铁路(C)如果乙国没有反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在乙国的领土上修建该条铁路(D)必须经乙国以书面方式明示同意6 下列说法符合维也纳条

5、约法公约规定的是:( )(A)甲乙两国共同制订某双边条约,在谈判过程中,甲国对乙国全权谈判代表詹姆进行贿赂。因为詹姆是乙国全权代表,所以乙国不得主张其所签订的条约无效(B)订立某一多边条约过程中,甲国对某一条款提出保留;乙国反对甲国的保留,但是不反对条约对甲国生效;丙国未提出保留。那么甲国提出的保留条款不适用于甲乙两国之间,乙丙两国之间则适用条约的全部规定(C)甲乙两国缔结了一个服装双边贸易协定,在没有征得丙国同意的情况下,为丙国创设了优先购买权,由于丙国对于此项权利并没有书面表示同意,丙国不可以在甲、乙两国的关于服装的贸易中主张优先购买权(D)某多边条约尚未生效,但是由于已经在联合国秘书处登

6、记,因此可以在联合国机关被援引7 就同一事项,两公约先后作出不同的规定,甲、乙、丙、丁为先公约的当事国,而甲、乙两国又为后公约的当事国。并且两公约中均未对如何适用问题作出规定,那么,在甲、乙、丙、丁之间如何适用先后两国际公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甲、乙两国之间适用后公约(B)在甲、丙两国之间适用后公约(C)在乙、丁两国之间适用先公约(D)在丙、丁两国之间适用先公约8 1919 年美国总统威尔逊亲笔签署了凡尔赛条约,但根据美国国内法的规定,该合约须由其议会批准,美国参议院否决了该合约而未批准,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美国总统签署了该合约,所以该合约对美国已生

7、效(B)该合约对美国并不生效(C)美国虽未批准公约,但该合约仍然对美国生效(D)美国负有批准该合约的义务9 下列关于条约的缔结程序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条约约文议定后,如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进行签署,通常各方全权代表会先进行草签。草签表明缔约方谈判代表对条约的约文已经认证,但不具备法律效力,仍需等待其本国核准(B)国家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的方式可由该条约规定或由有关各方约定,但实践中一般采用的方式包括签署、批准、加人和接受等(C)任何国家如果签署一项条约,则自签字时起就有义务接受条约的拘束(D)当使馆馆长参与谈判派遣国和接受国之间的一般条约约文时,和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外交部长参与谈判

8、一样,无须出示全权证书10 甲国与乙国签订了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在条约中规定了如下条款: (1)甲、乙两国国民有权在丙国境内享有 50的税收优惠;(2)丙国国民有权在甲、乙两国境内享有 50的税收优惠。则有关这两项条款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条款(1),丙国可以采用非书面形式接受(B)对于条款(1) ,丙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接受(C)对于条款(2) ,丙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接受(D)因为条款(2)是为丙国创设一项权利,因此无须得到丙国同意11 甲国倡议并一直参与某多边国际公约的制订,甲国总统与其他各国代表一道签署了该公约的最后文本。根据该公约的规定,只有在 23 以上签字国经其国内程序予以批准

9、并向公约保存国交存批准书后,该公约才生效。但甲国议会经过辩论,拒绝批准该公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A)甲国议会的做法违反国际法(B)甲国政府如果不能交存批准书,将会导致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C)甲国签署了该公约,所以该公约在国际法上已经对甲国产生了条约的拘束力(D)由于甲国拒绝批准该公约,即使该公约本身在国际法上生效,其对甲国也不产生条约的拘束力12 条约的终止是指一个有效的条约由于条约法规定原因的出现,不再继续对当事方具有拘束力。下列有关条约终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条约缔结后,如果实施条约所必不可少的标的物永远消失或毁坏,以致不可能履行条约时,当事

10、国可以此为理由终止或退出条约(B)如果条约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条约的当事方可以随时以退出条约的方式,立即废止该条约对其的拘束力(C)条约的当事一方违背其条约义务必然导致条约效力的无条件终止(D)情势变迁是条约必守的一个特殊例外,只要缔约时的情势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根本性变化,缔约国就可以终止或退出该条约13 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在代表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谈判条约的时候,该国的国家元首不需要出具表示该国同意受条约拘束或完成与条约有关的任何其他行为的书面文件(B)在代表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谈判条约的时候,该国的外交部长需要出具表示该国同意受条约拘束或完成与条约有关的任何其他行为的

11、书面文件(C)在代表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谈判条约的时候,该国的政府首脑不需要出具表示该国同意受条约拘束或完成与条约有关的任何其他行为的书面文件(D)在代表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谈判条约的时候,该国的一般外交人员需要出具表示该国同意受条约拘束或完成与条约有关的任何其他行为的书面文件14 关于条约的缔约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缔约机关不得超越其国内法关于缔约权的规定(B)被授权缔约的代表不得超越对其权限的限制(C)就国家而言,缔约权指国内法规定哪些人或机构有代表国家对外缔约的权限及权限范围(D)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一国缔约机关超越法定权限缔结的条约对该国一律无效15 甲乙两国签订了一份关于共

12、同开发海洋资源的条约,该条约在签订时完全符合当时的国际强行法规则,但是在两国缔结条约并开始履行义务 3 个月后,国际社会缔结了一项新的国际强行法规则,而甲乙两国的条约正好与该规则相抵触,甲乙两国都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关于此种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A)根据“约定必守 ”的最高规范,由于甲乙两国的条约缔结于强行法规则之前,条约继续有效(B)条约自始无效(C)条约自与新的强行法规则发生抵触时起失效(D)条约继续有效与否由甲乙两国决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6 某项多边公约的签订过程

13、中,谈判国甲国的代表超越本国议会授予的特殊权限限制就某一事项作出了承诺,并签署了条约。后条约生效,甲国议会先是以代表越权为由主张条约无效,后又批准条约。几年后,该条约经以上缔约国同意进行修正,但甲国明确表示不同意接受修正后的条约约定。条约修正生效后不久,乙国加入该条约。就这一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若甲国没有事先将对其谈判代表权限的特殊限制通知其他谈判国,则甲国不得以此作为其所缔结的条约无效的根据(B)除条约明文规定允许一方退约或解约外,未经其他缔约国的同意,甲国不得单方面终止或退出条约(C)该条约生效后,应当根据条约的规定迅速向联合国秘书处进行登记,并由秘书处公布(D)乙国与甲

14、国之间应适用修正后的条约17 假设甲、乙两国自愿经过谈判、签署和批准程序,缔结了一项条约。该条约内容包括:出于两国的共同利益,甲国将本国领土提供给乙国的军事力量使用,用来攻击并消灭丙国国内的某个种族。根据国际法,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由于双方平等自愿缔结,满足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因此该条约是合法有效的(B)由于条约经过合法的缔结程序,因此该条约是合法有效的(C)如果该条约的上述内容得到丙国同意,则缔约行为的不法性可以排除(D)如果该条约的上述内容被实施,则乙国的行为构成国际不法行为,甲国的行为不构成不法行为18 甲乙丙三国于 1995 年缔结某项条约,该条约于 1999 年依照条约

15、规定的程序进行了修订,形成 1999 年修订本。甲乙两国接受了该修订本,丙国认为修订本的有关规定与本国利益不符,拒绝接受该修订本。2009 年,丁国申请加入了该条约。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下列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丙国拒绝接受 1999 年修订本的行为构成退约,其不再是该条约的缔约国(B)丙国有权拒绝接受 1999 年修订本,其仍然是条约的缔约国,受 1995 年文本的约束(C)丁国申请加入该条约时,如果没有相反的意思表示,应受 1999 年修订本的约束(D)丙国和丁国之间应当适用 1999 年修订本19 甲、乙、丙三国都是某项多边条约的缔约国。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当甲国对该条约的某

16、项条款提出保留时(假设该条约未对保留作出规定),下列哪些判断不正确?( )(A)如乙国接受该保留,则甲、乙两国之间适用保留后的条约的规定(B)即使丙国反对该保留,在甲、丙两国之间也应适用保留后的条约规定(C)乙、丙之间应适用原来的条约的规定(D)如乙国反对保留,而丙国接受保留,则乙、丙之间该条约整体不适用20 下列哪几种情况属于条约的冲突?( )(A)一个多边公约的两个当事国之间缔结了一个违反该多边公约的条约(B)两个国家可能在签订一个条约以后,又就同一事项签订另一新的内容不同的条约(C)一国家已和另一国缔约承担某种义务,后来又与一第三国签订与该种义务互不相容的条约(D)条约与缔约国的国内法冲

17、突21 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某项公约,在该公约生效后,甲国在加入时对其部分内容提出了保留,这些保留遭到其他一些国家的反对。鉴于该公约本身未对保留问题作出任何规定,联合国秘书长遂遵循惯例通知甲国,称甲国不能成为公约的当事国,甲国表示强烈的反对,认为它可以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如果该项保留为该公约的一个或多个当事国所反对,但不为其他当事国所反对,并且甲国的该项保留符合该公约的目的和宗旨,那么,甲国在继续维持其保留的同时可被视为该公约的当事国(B)如果甲国是该公约的当事国,那么在甲国和反对保留国之间,保留涉及的条款不生效,但是不妨碍条约其他条款的效力(C)如果甲国是该公约的

18、当事国,那么在甲国和赞成保留国之间,适用保留后的条约(D)如果一个尚未批准该公约的签署国或一个有权签署或加入但尚未签署或加人该公约的国家对甲国提出的保留提出反对,是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的22 中国参与某项民商事司法协助多边条约的谈判并签署了该条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中国签署该条约后有义务批准该条约(B)该条约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C)对该条约规定禁止保留的条款,中国在批准时不得保留(D)如该条约获得批准,对于该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在中国国内可以直接适用,但中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23 菲德罗河是一条依次流经甲乙丙丁四国的多国河流。1966 年,甲乙丙丁四国就该河流的

19、航行事项缔结条约,规定缔约国船舶可以在四国境内的该河流中通航。2005 年底,甲国新当选的政府宣布:因乙国政府未能按照条约的规定按时维修其境内航道标志,所以甲国不再受上述条约的拘束,任何外国船舶进入甲国境内的菲德罗河段,均须得到甲国政府的专门批准。自 2006 年起,甲国开始拦截和驱逐未经其批准而驶入甲国河段的乙丙丁国船舶,并发生多起扣船事件。对此,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由于乙国未能履行条约义务,因此,甲国有权终止该条约(B)若乙丙丁三国一致同意,可以终止该三国与甲国间的该条约关系(C)若乙丙丁三国一致同意,可以终止该条约(D)甲乙两国应分别就其上述未履行义务的行

20、为,承担同等的国家责任23 X 国与 Y 国均是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缔约国,X 国与 Y 国就 Y 国国内甲省的石油开发使用签订了一项文件,以保障 X 国国内石油的稳定供应,请回答下列问题:24 在没有经过 Y 国国内法特别授权的情况下,下列 Y 国哪一类缔约机关将会使得该文件最有可能成为有效成立的国际条约:( )(A)Y 国的缔约机关为该国司法部(B) Y 国缔约机关为甲省的国有石油开发公司(C) Y 国缔约机关为甲省省政府(D)Y 国缔约机关为该国总统,但 Y 国国内法规定签订石油资源方面的国际条约前需要由国会多数通过,Y 国总统签约前未履行该项手续25 两国在文件签订后发生的下列何种事宜将

21、会使得该文件不能成为有效的国际条约?( )(A)Y 国发现甲省的油田储量实际上很低以至于不足以进行开发(B)在谈判过程中,X 国对 Y 国的谈判代表进行了贿赂(C)在谈判过程中,X 国在 XY 两国的边境集结大量的军队进行武力威胁(D)该文件规定,甲省油田开采权归 X 国所有而 X 国将与 Z 国交界的边境地区提供给 Y 国对 Z 国进行侵略之用26 如果该石油开发使用的文件构成一个条约,在该条约签订后,对于条约的某个条款如何理解两国产生了分歧,应该如何进行解释?( )(A)应该按照条约用语在上下文中的通常意义进行解释(B)解释必须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并按照诚实信用履行条约的原则进行(C)在上

22、述方法不能进行解释时,必须根据条约的准备情况及缔约的情况包括谈判记录、会议纪要等来决定条约如何进行解释(D)除特殊约定外,XY 两国文字的约文应同样作准并推定具有相同的意义27 国际法允许单方终止条约的理由包括:( )(A)缔约一方违背条约义务(B)情势变迁(C)条约未经登记(D)违反国内法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 1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批准条约是国家的一项缔约权利,国家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批准一项国际公约,即对其签署的国际公约不负有批准的义务,而未经批准的国际条

23、约对其也不产生效力。因此选 D。【知识模块】 国际法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谈判国的有限数目以及该公约的目的和宗旨可见,其在全体当事国的全部适用是每一当事国同意受该公约拘束的必要条件时,保留须经全体当事国同意。如果该公约明文准许保留,则保留一般不需要其他缔约国事后予以接受。若该公约是一个国际组织的组织约章,则保留一般需要该组织的有权机关接受。条约保留的效果: (1)在保留国与接受保留国之间,按保留的范围,改变该保留所涉及的一些条约规定; (2)在保留国与反对保留国之间,若反对国并不反对该条约在二者间生效,则保留所涉及的规定,在保留的范围内,不适用于该两国之间;(3)在未提出保留的国

24、家间,按照原来的条约规定,无论未提出保留的国家是否接受另一缔约国的保留。【知识模块】 国际法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 30 条规定:“以不违反联合国宪章第 103 条为限,就同一事项先后所订条约当事国之权利与义务应依下列各项确定之。遏条约订明须不违反先订或后订条约或不得视为与先订或后订条约不合时,该先订或后订条约之规定应居优先。遇先订条约全体当事国亦为后订条约当事国但不依第 59 条终止或停止施行先订条约时,先订条约仅于其规定与后订条约规定相合之范围内适用之。遇后订条约之当事国不包括先订条约之全体当事国时:在同为两条约之当事国间,适用第项之同一规则;在为两条约之当事

25、国与仅为其中一条约之当事国间彼此之权利与义务依两国均为当事国之条约订之。第 4项不妨碍第 41 条或依第 60 条终止或停止施行条约之任何问题,或一国因缔结或适用一条约而其规定与该国依另一条约对另一国之义务不合所生之任何责任问题。”由于甲、乙、丙三国是旧约的缔约国,同时甲乙两国又是新约的缔约国,新约在甲乙之间发生效力并不依赖于丙国的承认,C 项错误,当选。由于丙国未参加新约,所以它与甲乙两国间仍应适用旧约的规定,新约不能取代旧约,旧约依然有效。ABD 项正确,不当选。【知识模块】 国际法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 33 条规定:“如果一个条约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字写

26、成,除条约规定遇有解释分歧时应以某种文字为准,每种文字的文本同样作准条约用语在各作准文本内应推定意义是相同的,如遇分歧,除条约明文规定的一种文字解释外,各方只接受其本国文字约文的约束,而且不得从对方文字约文的不同解释中获得利益。”作准文字以外的条约译文,不能作为作准文本,但在解释时可作为参考。【知识模块】 国际法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 35 条规定:“如条约当事国有意以条约之一项规定作为确立一项义务之方法,且该项义务经第三国以书面明示接受,则该第三国即因此项规定而负有义务。”甲丙两国签订的条约为第三国乙国设定了义务即在乙国领土上修建铁路,若想使该条约对乙国发生效力

27、,必须由乙国书面明示表示同意,D 项正确。【知识模块】 国际法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在谈判时,一方对另一方进行欺诈或对谈判代表进行贿赂,从而违反缔约国的自由同意,受欺诈或代表受贿赂的国家可以主张所缔结的条约无效。A 项中,虽然詹姆是乙国的签订条约的全权代表,但是由于其接受了甲国的贿赂,乙国可以主张其与甲国签订的条约是无效的,所以 A项错误。B 项考查的是条约的保留。根据条约法公约,在保留国与反对保留国之间,若反对保留国并不反对该条约在保留国之间的生效,则保留所涉及的规定,在保留范围内,不适用于该两国之间。在未提出保留的国家之间,按照原来条约的规定,无论未提出保

28、留的国家是否接受其他缔约国的保留。所以,B 项中,甲国提出的保留条款不适用于甲乙两国之间,乙丙两国之间则适用条约的全部规定。B 项的说法正确。C 项考查的是条约的效力。根据条约法公约,当一个条约有意为第三国创设一项权利时,原则上仍应得到第三国的同意。但是,如果第三国没有相反的表示,应推断其同意接受这项权利,不是必须以书面形式明示接受。C 项中,丙国虽未书面明示接受优先购买的权利,但是从之后主张这一权利的行为可见其是接受这一权利的,更无相反的意思表示,所以丙国可以在甲乙两国的服装买卖中主张甲乙两国协定中为自己创设的优先购买权,C 项是错误的。 D 项考查条约的登记。根据条约法公约,条约和国际协定

29、在缔约国之间生效之前,不得进行登记。未在联合国登记的条约或协定,不得在联合国任何机关援引。所以 D 项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国际法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先后就同一事项签订的两个条约的当事国,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时,在同为两条约当事国之间,适用后约优于前约的原则。在同为两条约当事国与仅为其中一条约的当事国之间,适用两国均为当事国的条约。应注意的问题是以上规定仅在条约本身就条约冲突问题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适用。【知识模块】 国际法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条约的签署仅表示该方初步同意缔结条约,但只有经过批准该方才会接受条约的约束,一国

30、并没有批准条约的义务。拒绝批准的法律后果是条约对该国不发生效力。因此 B 项说法正确,ACD 三项说法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条约缔结的程序和方式一般为:(1)谈判。一般来说,条约的缔结有谈判、签署、批准和交换或交存批准书四个阶段。谈判是缔约各方为了确立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及就其他有关事项达成协议而进行的交涉过程。根据国际实践,除重要的条约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参加谈判外,一般条约由国家授权的全权代表进行谈判。谈判代表一般需持有国家授权的“全权证书”。(2)签署。签署是缔约国认证条约约文或表示接受条约拘束的行为。签署一般在缔约国就条约约文达成协议后,依据

31、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进行。签署的法律意义通常有以下几种:认证条约约文;表示国家初步同意,在经批准后接受条约约束; 表示同意接受条约的约束。 (3)批准。所谓批准是缔约国的国家元首或其他有权机关对其全权代表所签署的条约进行确认,表示缔约国同意接受条约约束的一个步骤。条约的生效并非都要经过批准程序,但为防止错误以及根据国内立法的要求,一些重要条约往往要经过批准。除批准外,一国还可以采用接受、赞同等方式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接受或赞同是代替批准的一种简略方式,它与批准具有同样的法律效果。(4)交换或交存批准书。交换批准书是缔结条约的双方互相交换各自国家有权机关批准条约的证明文件,使该条约产生法律效力的行

32、为。可见 ABD 项正确。有些条约需要批准才生效,故 C 项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有关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主要有以下几项原则:(1)如果一个条约有意为第三国创设一项义务,必须经第三国以书面明示接受,才能对第三国产生义务。(2)当一个条约有意为第三国创设一项权利时,原则上仍应得到第三国的同意。但是,如果第三国没有相反的表示,应推断其同意接受这项权利,不必须以书面形式明示接受。(3)条约使第三国担负义务时,该义务一般必须经条约各当事国与该第三国的同意方得取消或变更。条约使第三国享有权利时,如果经确定原意为非经该第三国同意不得取消或变更该项权利,当事国不得随意

33、取消或变更。综上所述,答案为 B。【知识模块】 国际法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条约的生效包括在签署后一定时间内生效、在一定比例的国家签署后立即生效等多种情况,条约的生效时间和要件需要根据条约本身的约定来确定。在该题目中,规定只有在 23 以上签字国经其国内程序予以批准并向公约保存国交存批准书后,该公约才生效。因此,条约给予了签约国按照国内程序作出是否批准加入条约的权利。选项 A 认为甲国议会的做法违反国际法是错误的,而选项 B认为甲国政府如果不能交存批准书,将会导致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因为条约不对甲国生效,因此对其没有约束力,故甲国也不需要承担国家责任。据此分析,C项甲国签署了该

34、公约,所以该公约在国际法上已经对甲国产生了条约的拘束力,也是不正确的。【知识模块】 国际法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除条约明文规定允许一方退约和解约外,一般不经其他缔约国的同意,不得单方面终止或退出条约。所以,B 项错误。条约当事国一方违约时,他方可以终止该约或暂停条约的施行,这是作为对对方不法行为的一种对抗,应满足必要和成比例原则。但条约当事国一方的违约必须是重大的违约,一方并不严重的违约不能导致另一方的废约。所以,C 项错误。情势变迁是指条约缔结后,出现了在缔结条约时不能预见的根本性变化的情况,则缔约国可以终止或退出该条约,它是条约必守原则的一个特殊例外,所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对该

35、原则的适用规定了严格的限制。例如边界的条约就不适用情势变迁原则,所以,D 项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家的外交部门分为国家中央外交机关和外交代表机关,前者包括国家元首、政府和外交部门(如我国的外交部),这三个机关的首脑人物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在对外交往中当然地代表其国家,除非有特别约定或例外,他们不需要出示或提交全权证书,其作出的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即视为其国家的行为。在缔结条约时,条约的谈判是议定条约约文的首要阶段,谈判可以由有缔约权的国家机关进行,如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亲自谈判条约,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国家主管当局授权的全权代表代为进行,

36、全权代表进行谈判缔结条约需具备全权证书。全权证书,是由一国主管当局所颁发,指派一人或数人代表该国谈判、议定或认证条约约文,表示该国同意受条约拘束或完成与条约有关的任何其他行为的书面文件。按照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明文规定,只有 ACD 是正确的。B 项没有法律依据。【知识模块】 国际法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一国不能以本国机关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而主张条约对本国无效,除非这种违反非常明显,涉及根本的和重要的国内法规定。【知识模块】 国际法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条约必须符合国际法强行规则。条约缔结后如遇新的强行规则产生时,

37、与该规则抵触者自与新的强行规则发生抵触时起失效并终止。故答案为 C。【知识模块】 国际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对于被授权缔约的代表超越对其权限的特殊限制,除非事先已经通知其他谈判国,其本国不得以此作为其所缔结条约无效的根据,故 A 正确。除条约明文规定允许一方退约或解约外,一般不经过其他缔约国的同意,不得单方退约或解约。故 B 正确。已生效的条约必须尽快到联合国秘书处登记并由秘书处公布,未生效的条约不得进行登记。故 C 正确。条约修正一般通过专门

38、协定的方式进行,但修正条约的协定对于是条约当事国而非该协定当事国的国家无拘束力。在修正条约的协定生效后成为条约当事国的国家,如无相反表示,视为修正后条约的当事国。在该国与不受修正条约协定约束的当事国间,适用未修正的条约。故 D 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条约的成立符合强行法规则。本题中甲乙两国签订条约的目的是对他国使用武力和进行种族灭绝,一旦实施,就既违反了不使用武力原则,又涉嫌构成种族灭绝的国际罪行,因此该条约是与国际法强行规则相抵触,因而是无效的。所以 A 和 B 项所述不正确。一国国家行为的不当性,可因相关权利国的同意

39、而排除,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排除要以致害国的行为不违反强行法为限,因此 C 项是错误的。根据 1974 年联大通过的 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提供领土由他国使用进行侵略行为,提供领土的行为也涉嫌构成侵略行为,因此甲国的行为同样构成不法行为。故 D 项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18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一国可以拒绝接受其他缔约国对条约的修订,其仍然是原条约的缔约国,A 项错误,B 项正确。根据条约法公约 ,对于修订条约的协定生效后成为条约当事国的国家,如果该国没有相反的表示,应视为修订后条约的当事国;在该国与不受修订条约协定拘束的当事国之间,适用未修订的条约。C 项正确,D 项错误。【

40、知识模块】 国际法19 【正确答案】 B,D【试题解析】 关于条约保留的法律效果。首先,在保留国和接受保留国之间,按保留的范围,改变该保留所涉及的一些条约规定,因此,A 项正确;其次,在保留国与反对保留国之间,若反对保留国并不反对该条约在保留国与反对保留国之间生效,则保留所涉及的规定,在保留的范围内,不适用于该两国之间,B 项错误,应选;再次,在未提出保留的国家之间,按照原来条约的规定,而无论未提出保留的国家是否接受另一缔约国的保留,因此,D 项错误,应选。 C 项正确。本题选 BD项。【知识模块】 国际法20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几个条约就同一事项规定相互矛盾之事时有发生,

41、条约的适用就涉及条约的冲突问题。条约的冲突是指缔约国所订条约的内容与其先后条约产生矛盾,从而引起哪一个条约应当优先适用。条约与国内法的冲突不属于条约的冲突。【知识模块】 国际法2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不得对条约提出保留:该项保留为条约所禁止; 该条约只允许作出一些特定的保留,而提出的保留不在其内;在不属于前两者规定的场合,该项保留与该条约的宗旨相违背。由于该条约本身没有对保留问题作出任何规定,一国可以在加入、批准该公约时对其中的某些条款提出保留,只要该项保留与条约的目的和宗旨相一致。所以甲国可以提出保留。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

42、20 条第 4 款规定:“保留经另一缔约国接受,就该另一缔约国而言,保留国即成为条约之当事国,但须条约对各该国均已生效;”可见,由于该公约已对很多国家生效,只要甲国的保留有该公约生效国中的一个国家接受,那么甲国就可以成为公约的当事国。故 A 项正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 21 条规定:“依照第 19 条、第 20 条及第 23 条对另一当事国成立之保留:对保留国而言,其与该另一当事国之关系上照保留之范围修改保留所关涉及条约规定;及对该另一当事国而言,其与保留国之关系上照同一范围修改此等规定。此项保留在条约其他当事国相互间不修改条约之规定。 倘反对保留之国家未反对条约在其本国与保留国间生效,此项保

43、留所关涉之规定在保留之范围内于该两国间不适用之。”可见,在甲国和反对保留国之间,保留涉及的条款不生效,在甲国和赞同保留国之间,适用保留后的条约。BC 项正确。条约对某一当事国正式生效是在该国批准、加入该条约之后。尚未批准该公约的签署国对一项保留提出的反对,只有在批准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在此之前,其作用仅仅是将签署国的可能态度通知给保留国,有权签署或加入但尚未签署或加入的国家对一项保留提出的反对不具有法律效力。D 项也正确。【知识模块】 国际法2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是否批准及何时批准一项条约,由各国自行决定。国家没有必须批准其所签署的条约的义务,

44、故选项 A 错误。条约国内法上的批准是一国的权力机构依据该国国内法对条约的认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67 条第(十四)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故选项 B 正确。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条约规定禁止保留的情况下不得提出保留,故选项 C 正确。根据该公约规定,凡有效的条约对其各当事国有拘束力,必须善意履行,选项 D 正确。【知识模块】 国际法23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在条约有效期内,各缔约国负有忠实履行条约的义务。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 60 条第 2 款的规定,在多边条约当事国一方重大违约时,其他当事方有权一致同意,在这些当事方与

45、违约方的关系上,或在全体条约当事方之间,全部或部分停止实行或终止该约。即使乙国未能履行条约义务时,甲国一国无权终止该条约,选项 A 错误。甲国的行为属于重大违约行为,如果其他国家一致同意,可以终止甲国与这些国家的条约关系,或者是终止该条约,B、C 正确。根据公约第 60 条第 3 款的规定,甲的违约行为属于重大违约行为,乙国的行为属于一般违约,二者不应承担同等的国家责任,D 错误。【知识模块】 国际法【知识模块】 国际法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缔约能力是指国家和其他国际法主体拥有的合法缔结条约的能力。非国际法主体没有普遍地合法缔结条约的资格,因此主权国家拥有完整、全面缔结条约的能力

46、,国家内部的行政单位、地方政府一般不能与外国缔结条约,除非得到国家的授权。缔约权则是指拥有缔约能力的主体,根据其内部的规则赋予某个机关或个人对外缔结条约的权限。缔约权是由各国通过国内法规定的,缔约机关不得超越其国内法中关于缔约权的一般限制,被授权缔约的代表不得超越对其权限的特殊限制。对于缔约机关超越其国内法关于缔约权的限制所缔结的条约是否有效的问题,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一国不能以本国缔约机关违反国内法规定的权限为由主张条约无效,除非这种违反国内法的行为非常明显以至涉及根本重要的国际法规则,对于缔约代表超越对其授权范围的特殊限制所签订的条约,除非事先把该特殊限制通知其他谈判国,本国不得以该理由

47、主张条约无效。对于一个进行石油开发的条约,A 选项中没有经过特别授权的司法部、B 项中的国有企业、 C 项中的地方政府显然不具备签订国际条约的缔约能力与缔约权,D 项中的国家总统虽然没有率先履行手续,但由于这种特殊限制并没有涉及根本重要的国际法规则,X 国不能以该理由主张该条约无效,因此,D 项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国际法25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条约生效除了缔约方具有缔约能力和缔约权外,还要求缔约国的自由同意以及需符合国际强行法规则。基于错误、诈欺和贿赂以及强迫情况下所表示的同意都不能被认为是自由同意,错误是指与缔约时假定存在并构成一国受条约约束的必要根据的事实或情

48、势有错误,这种情况下,该国可援引该理由主张所缔结的条约无效;在谈判条约时,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诈欺或对谈判代表进行贿赂,从而违反缔约国的自由同意,受诈欺或贿赂的国家可以主张所缔结的条约无效;强迫包括对 Y 国谈判代表的强迫和对国家的强迫,以强迫而缔结的条约自始无效。强行法是为了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而存在的,是国际社会全体公认为不能违背、并且以后只能以同等性质的规则才能变更的规则,它不能以个别国家间的条约排除适用,条约与一般国际法强行性规则相抵触者无效。油田的储量足以进行开发应构成 Y 国缔结石油条约时假定存在并受条约约束的必要根据的事实,该事实的不存在构成错误,可以作为主张条约无效的理由;B 项中

49、X 国进行贿赂以及 C 选项中X 国对 Y 国进行强迫均可构成 Y 国主张条约无效的理由;D 项的规定违反了国际法强行法规则中不使用武力或威胁的原则,条约是无效的。因此,A 、B 、C、D项均为正确选项。【知识模块】 国际法2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条约解释的一般规则包括:根据通常含义和上下文中的通常意义进行解释;符合条约的目的和宗旨以及善意解释,解释不能使得一方不公正地优于另一方,也不能试图阻挠或破坏条约的履行。条约解释的辅助规则包括:使用解释条约的补充资料,包括条约的准备工作及缔约的情况在内,如谈判记录、历次草案等,但这些材料仅仅作为补充,本身不具有决定性。对于两种以上文字的解释,对以两种以上文字认证作准的条约,除按约定外,每种文字的约文应同样作准,在各种文字的作准文本中,条约的用语应推定具有相同的意义。A、B 选项属于条约解释的一般规则的内容,是正确的。 C 项认为根据条约解释的辅助资料包括会谈纪要等来决定条约如何进行解释,是错误的。D 项对两种以上的文字约文的解释符合国际法的规定,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国际法27 【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