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864633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下列属于清代会审制度的是哪一项?( )(A)九卿会审(B)大审(C)热审(D)圆审2 清代的会审制度在明朝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其中在明代会审制度和朝审制度的基础上,清代发展成为一种每年举行一次的会审大典,称为:( )(A)朝审(B)热审(C)九卿会审(D)秋审3 清末司法体制改革将大理寺改为:( )(A)刑部(B)大理院(C)都察院(D)法部4 每年霜降后,明朝三法司会同公、侯、伯审理重囚的制度称:( )(A)朝审(B)秋审(C)九卿会审(D

2、)热审5 以下对于会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九卿会审,是由六部尚书及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都察院左都御使、大理寺卿九人会审皇帝交付的案件或已判决但囚犯仍翻供不服之案(B)清代会审制度形成了秋审、朝审、热审等比较规范的会审体制(C)清代朝审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D)在清朝,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复审程序后,分四种情况处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嗣6 1903 年 5 月 1 日,在上海英租界发行的苏报刊载邹容的革命军自序和章炳麟的客帝篇,公开倡导革命,排斥满人。5 月 14 日,苏报又指出:革命军宗旨专在驱除满族,光复中国。清廷谕令两江总督照会租界当局严加查办,于 6 月底逮捕章炳麟,不久,

3、邹容自动投案。由谳员孙建臣、上海知县汪瑶庭、英国副领事三人组成的审判庭对邹容等人进行审理,最后判处章炳麟徒刑三年,邹容徒刑两年。对这一案件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这表明清廷实行公开审判原则(B)这表明外国人在租界内对中国司法裁判权的直接干涉(C)这表明外国人在租界内的领事裁判权受到了限制(D)这表明清廷变法修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7 中国法制近代化经历了曲折的渐进过程,贯穿着西方法律精神与中国法律传统的交汇与碰撞。关于中国法制近代化在修律中的特点,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1910 年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后,修律大臣俞廉三上陈 “奏进民律前三编草案折”,认为民律修订仍然

4、没有超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思想格局(B) 1911 年大清新刑律作为中国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在吸纳近代资产阶级罪刑法定等原则的同时,仍然保留了部分不必科刑的民事条款(C) 1910 年颁行的法院编制法规定,国家司法审判实行四级三审制(D)1947 年颁行的中华民国宪法,所列各项民主自由权利比以往任何宪法性文件都充分8 下列有关清末变法修律和司法体制变革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清末修律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B)清末修律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同时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C)在司法

5、机关改革方面,清末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检察和司法行政事务,实行审检分立制(D)清末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9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B) 十九信条(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天坛宪草10 关于清末“ 预备立宪” ,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1908 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B) 十九信条取消了皇权至上,大大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与内阁总理的权力(C)清末成立的资政院是中国近代第一届国家议会(D)清末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作为地方督

6、抚的咨询机关,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预决算等11 下列关于大清新刑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清新刑律是清末修律变法过程中修订的一部新刑法草案(B) 大清新刑律将整部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两部分(C) 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既大清现行刑律之后第二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D)大清新刑律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从刑两种,其死刑仅规定绞刑一种12 钦定宪法大纲是在“预备立宪” 活动中、由 “宪政编查馆”编订、清政府于1908 年 8 月 27 日颁布的一个宪法性文件。其基本特点是:( )(A)实行宪政(B)保护人民利益(C)皇帝专权,人民无权(D)推行预备立宪13 清末修律中正式颁行的诉讼法规是:

7、( )(A)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B)大清刑事诉讼律(C)大清民事诉讼律(D)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14 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最终确立了新的刑罚体系是在( )中。(A)大清律例(B) 大清新刑律(C) 大清现行刑律(D)暂行新刑律15 大清现行刑律对于传统的刑罚制度作了部分改革,其规定的刑罚不包括:( )(A)罚金(B)发遣(C)笞(D)流16 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甲“因戏而误杀旁人”,被判处绞监候。依据清代的会审制度,对某甲戏杀案的处理,适用下列哪一项程序?( )(A)上报中央列入朝审复核定案(B)上报中央列人秋审复核定案(C)移送京师列入热审复核定案(D)上报中央列入三司会审复核定案17 罗马

8、法的主体和核心是:( )(A)自然法(B)人法(C)物法(D)诉讼法18 关于罗马法的法律分类,下列哪一类是以立法方式的不同为根据划分的?( )(A)公法和私法,(B)人法、物法和诉讼法(C)自然法、市民法和万民法(D)市民法与长官法19 有关十二表法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法律,它主要是对罗马习惯法的总结(B) 十二表法的主要特点是诸法合体、私法为主,比较注重对程序法的规定,其程序法内容位于实体法之前(C) 十二表法是罗马最古老的立法文献,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D)十二表法程序烦琐、形式主义严重20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哪项?(

9、 )(A)十二表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秩序,没有反映平民的要求(B) 查士丁尼法典与查士丁尼新律均是对皇帝敕令的整理与汇编(C) 法学阶梯是以盖尤斯的个人著作改编而成的,是官方指定的“私法” 教科书,并具有法律效力(D)法学汇编原稿的发现,揭开了罗马法复兴的序幕21 下面对罗马婚姻家庭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行一夫一妻的家长制家庭制度(B)古罗马所称的家或家族包括家父、妻、子女,但是,奴隶不包括在家族之内(C)家的特点是以家父权为基础(D)在帝国后期,民间婚姻主要以“无夫权婚姻”为主22 下列关于国法大全的判断错误的是哪一项?( )(A)查士丁尼法典是国法大全的一

10、部分(B) 国法大全是罗马国家的第一部成文法(C) 国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的阶段(D)国法大全中的一部分包括历代罗马著名法学家的学说著作和法律解答23 法人制度起源于西方,关于法人制度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A)罗马法中虽然没有明确具体的法人概念和术语,但罗马法已经存在初步的法人制度,将法人分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B) 法国民法典中首次规定了法人制度,承认法人为民事权利主体(C)英国和美国属于判例法国家,其法人制度是经过法官从大量的司法判例中的原则抽象出来进行概括归纳比较,最终形成的(D)德国民法典贯彻了资产阶级民法原则,发展了 法国民法典中的法人制度的概念

11、和范围24 罗马法复兴过程中,起了开创作用的法学派别是:( )(A)注释法学派(B)评论法学派(C)普罗库尔学派(D)波伦亚法学派25 下列有关罗马法复兴运动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意大利的波伦亚是罗马法复兴运动的发源地(B) 14 世纪的评论法学派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起了开创性的作用(C)经过罗马法复兴运动,在中世纪后期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D)罗马法的复兴构成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来源之一26 下列选项中哪些体现了汉律的儒家化?( )(A)上请与恤刑(B)亲亲得相首匿(C)春秋决狱(D)汉文帝下令废除肉刑27 北魏确立了下列哪些制度或者原则?( )(A)官当(B)准五服制罪

12、(C)死刑复奏制度(D)重罪十条28 下面叙述:北齐律 以“ 纳礼入律,礼律并重”为其突出特色;晋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水平最高、影响最大、施行最久的一部法典;北魏律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 ”而著称;陈律以“官当” 入律;北齐律最早确立法典十二篇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B) (C) (D)29 “十恶”中危害国家安全的是: ( )(A)内乱(B)谋反(C)谋叛(D)恶逆30 下列在重罪十条中有,但十恶中没有的是:( )(A)反逆(B)叛(C)降(D)不睦3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司法机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秦汉时期,皇帝掌握最高审判权,廷尉为中央司法机关的大官,审理全国案件(B)

13、北齐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增强了中央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能(C)唐宋时期,刑部负责大理寺评断的全国死刑已决案件的复核,但宋朝后期,刑部职能有所扩大(D)唐朝的“ 三司推事” 是指刑部侍郎、御史大夫、大理寺卿组成临时最高法庭审理全国或地方的重大案件32 关于中国古代的地方司法机关的设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代地方司法机关由行政长官兼理(B)宋代地方州县仍实行司法与行政合一制。但从太宗时起加强地方司法监督,设提刑按察司,作为中央在地方各陆的司法派出机关(C)明朝在乡设立“申明亭”(D)清朝的地方司法审级分为州县、府、省按察司、督抚四级33 下列关于唐宋时期的司法机关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14、)(A)唐代沿袭隋制,在皇帝之下设置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B)唐代中央发生重大案件时,由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组成临时最高法庭审理,这被称为“ 三司推事 ”(C)宋代的司法机关基本上承袭唐制,只是把刑部改成法部,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D)刑部在唐代是由刑部、都官、比部和司门等四司组成,在宋代则由左曹、右曹组成34 关于明大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明大诰是朱元璋在位时,为防止“法外遗奸”而制定的(B) 明大诰强调“重典治吏”,其中多数条文是专为惩治贪官污吏而定(C) 明大诰对大明律中原有的罪名,一般都加重了处罚(D)明大诰在当时家喻户晓,是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

15、法规35 下列关于古代诉讼制度说法正确的有:( )(A)唐代规定,对人赃俱获、经拷讯仍不认罪的,可据状断之(B)宋代诉讼中,人犯否认口供的,事关重大案情的,应上报御史台,由御史台指定另一法官或另一司法机关重审(C)北宋注重证据,重视现场勘验,并产生了洗冤集录等世界最早的法医学著作(D)明朝的管辖制度实行被告原则,对军民实行分诉分辖制36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时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B)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律、令、科、比、格、式相互为用的立法格局,格与令均带有刑事法律性质(C)编敕是宋代一项重要和频繁的立法活动,仁宗时期还设有专门的

16、编敕机构“编敕所(D)清代的例可分为条例、则例、事例、成例等名目,其中条例是指刑事单行法规37 下列各项关于我国古代刑罚制度演进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缇萦上书 ”事件成为汉代文帝、景帝刑制改革的导火索,最终导致汉文帝废除了墨、劓、刖、宫等各种肉刑(B)唐代定律时首创流刑五等之制,确立了以笞、杖、徒、流、死为主刑的封建五刑制体系(C)首创折杖法、刺配刑,并将始于五代西辽的凌迟作为法定死刑是宋代刑罚的特色(D)与元朝的刑罚制度相比,明律体现了“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特点38 下列有关清末制定的刑事法典的表述何者为正确?( )(A)清末刑法典修订的成果是大清律例和 大清新刑律(B) 大清新刑

17、律结构分总则和分则两篇,后附暂行章程(C) 大清新刑律完成前的过渡性法典为大清现行刑律(D)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宋刑统是宋代综合性的成文法典,是历史上第一部雕版印行的封建法典(B) “编例” ,是皇帝与中央司法机关发布的综合条例,或对审判的典型判例进行汇编(C) 大清律例是康熙皇帝制定颁布的,篇目仍是按照大明律编排的(D)明律在刑法原则上相比较唐律而言,有“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特点40 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关于国家政体制度的规定,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根据三权分立的政治模式,将国家的统治权分为立法、行政、司法,分别由( )来行使

18、。(A)参议院(B)临时大总统(C)副总统、国务员(D)法院国家司法考试卷一(法制史)模拟试卷 1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清代会审制度在明代会审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重案会审制度,形成了秋审、朝审、热审等比较规范的会审制度,而明代的会审制度包括九卿会审(又称圆审) 、朝审和大审。故选项 C 正确。【知识模块】 法制史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清代的秋审制度是在明代的九卿会审和朝审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又有新的变化。秋审制度之所以被称为国家的大典,就在于:一是参加

19、会审的人员包括内阁、军机、九卿、詹事、科道以及各院寺监等官员,有时皇帝也亲自参加;二是会审的案件包括全国上报的、并且经过各省督抚层层复核的各类死刑案件;三是会审的结果必须报经皇帝最后裁决;四是会审的时间安排在每年的秋天,也符合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中关于秋冬行刑的指导思想;五是秋审的结果分为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这与其他会审的结果是不同的;六是秋审的规范法律化,清朝制定专门的秋审条例,用以指导秋审活动。因此,本题的正确选择是 D。【知识模块】 法制史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清末司法体制的改革主要是将刑部改为法部、大理寺改为大理院、实行审检合署。【知识模块】 法制史4 【正确答案】 A

20、【试题解析】 明朝的朝审,是指每年霜降之后,三法司会同公、侯、伯,在吏部尚书(或户部尚书) 主持下,会审重案囚犯的制度。B 项不选,秋审是清朝的一种会审制度,是清代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因在每年秋天举行而得名。C 项不选,九卿会审制度是复审制度,是会审皇帝交付的案件或已判决囚犯仍翻供不服的案件。D 项不选,热审也是清朝的一种会审制度,是对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进行重审的制度,于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由大理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共同进行。【知识模块】 法制史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明代的会审制度包括:(1)九卿会审(明代又称“圆审”)。是由六部尚书及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都察

21、院左都御使,大理寺卿九人会审皇帝交付的案件或已判决但囚犯仍翻供不服之案。(2)朝审。每年霜降之后,三法司会同公侯、伯爵,在吏部尚书(或户部尚书) 主持下会审重案囚犯,从此形成制度。清代秋审、朝审皆渊源于此。(3)大审。始于成化十七年,宪宗命司礼监(宦官二十四衙之首)一员在堂居中而坐,尚书各官列居左右,从此“九卿抑于内官之下”。清代在明代会审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重案会审制度,形成了秋审、朝审、热审等比较规范的会审体制。(1)秋审。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因在每年秋天举行而得名。(2)朝审。朝审是对刑部判决的重案及京师附近绞、斩监候案件进行的复审,其审判组织、方式与秋审大体相同,于每年霜降后十

22、日举行。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复审程序后分四种情况处理:其一情实:指罪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死刑;其二缓决: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者,可减为流三千里,或发烟瘴极边充军,或再押监候;其三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可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其四留养承嗣: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有亲老丁单情形,合乎申请留养条件者,按留养奏请皇帝裁决。(3)热审。是对发生在京师的苔杖刑案件进行重审的制度,于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由大理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共同进行,快速决放在监笞杖刑案犯。由上可知,C 项错误,清朝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是秋审。【知识模块】 法制史6 【正确答案】 B

23、【试题解析】 选项 A 错误。与本题题干无关,是干扰项。选项 B 正确,选项 D错误。领事裁判权体现的是外国侵略者在强迫中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所规定的司法特权,是对我国司法裁判权的直接干涉。选项 C 错误。限制的是我国的司法审判权。【知识模块】 法制史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清末修律过程中,民商法修订也是沈家本、伍廷芳、俞廉三等人主持的修订法律馆所着力进行的一项工作。大清民律草案条文稿分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鳊,1569 条。修订法律大臣俞廉三在“奏进民律前三编草案折”中表示:此次编辑之旨,仍然没有超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格局。故答案A 正确。大清新刑律是清廷于 1

24、911 年 1 月 25 日公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时专门刑法典,但仍保持着旧律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惟一内容,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都不能说是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故答案 B 错误。1910 年清廷仿效日本制定的关于法院组织的法规,共 16 章,并吸收了公开审判等一系列新的司法原则,并未真正实施。但该法首次规定了四级三审制的司法审判制度。故答案 C 正确。1947 年颁行的中华民国宪法 罗列人民各项民主自由权利,比以往任何宪法性文件都充分。但依据宪法第 23 条颁布的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戒严法、紧急治罪

25、法等把宪法抽象的民主自由条款加以具体切实的否定。故答案 D 正确。【知识模块】 法制史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清末的变法修律和司法体制的变革,为中国法律近代化之开端。在这场变革中,修律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在司法机关改革方面,清末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检察和司法行政事务。但是,并未实行审检分立制,而是审检合署制。【知识模块】 法制史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钦定宪法大纲由清延宪政编查馆编订,于 1908 年 8 月颁布,是中国近代史

26、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十九信条”,全称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清政府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后抛出的又一个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于 1912 年 3 月 11 日公布的_部重要的宪法文件,共 7 章56 条,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初的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天坛宪草”,即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 ,1913 年 10 月 31 日完成,共 11 章 113 条。因在北京天坛起草而得名,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知识模块】 法制史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关于 A,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但它并没有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该制度是由中华民

27、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因此 A 错误。关于 B,十九信条形式上缩小了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议会和总理的权力,但仍强调皇权至上。因此 B 错误。关于 C,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并不是国家议会。因此 C 错误。关于D,谘议局是清末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1909 年开始在各省设立,其权限包括讨论本省兴革事宜、预决算、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本省督抚的咨询等。因此D 正确。【知识模块】 法制史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抛弃了以往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成为一部

28、纯粹的专门刑法典。大清现行刑律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还只是对大清刑律的修改而已,还不能说是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刑法典。【知识模块】 法制史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需要注意的是,在钦定宪法大纲共 23 条条文中,正文部分的“君上大权”共有 14 条,附录部分的“臣民权利义务”只有 9 条。明确规定了“君上大权”至高无上,“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而臣民的权利、义务,均以“在法律范围内”作为限制语,并规定皇帝“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这些都说明了钦定宪法大纲的基本特点就是皇帝专权,人民无权。因此,本题的正确选择是 C。【知识模块】 法制史

29、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答案 A 不正确。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是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等人草拟的诉讼法典草案,共分总纲、刑事规则、民事规则、刑事民事通用规则、中外交涉事件等五章。共 260 条。因遭到各省督抚的反对和礼教派的攻击,该法律草案未及颁行。答案 B、C 不正确。大清民事诉讼律 和大清刑事诉讼律是在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遭否决后起草的两部诉讼法草案,于 1910 年彻底完成。这两部诉讼法草案均系仿照德国诉讼法而成,但均未颂行。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是清政府于 1907 年颁行的诉讼法规。该章程共分为总纲、审判通则、诉讼、各级检察厅通则、附则等五章,共 120 条,规定了审级、管辖、审判

30、制度、检察机构等在内的若干诉讼体制和规则。故 D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制史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大清现行刑律只是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方法,如删除了凌迟、枭首、戮尸、刺字等刑罚及缘坐制度,改笞杖刑为罚金、苦役,并停止刑讯,但是新的刑罚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到大清新刑律修订时,“删除律内重法”及修订大清现行刑律等前期改革措施,改革旧有残酷刑罚方法已无太大障碍,新的刑罚体系具备了形成的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选择是 B。【知识模块】 法制史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大清现行刑律是一部起到新旧交替作用的近代法典,其主体仍然是大清律例的内容,但为适应时代变革和法制改革的需要,删除

31、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旧制,并增加了新的内容。在刑罚方面,旧刑罚中的笞、杖被罚金所替代,对凌迟、枭首、戮尸等酷刑予以废除,规定死刑只有绞刑和斩刑两种,同时废除了缘坐之法和刺字之法。故选 C。【知识模块】 法制史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清代会审制度包括秋审、朝审和热审。秋审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因在每年秋天(农历八月)举行得名。秋审审理对象是全国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朝审是对刑部判决的重案及京师附近的斩、绞监候案件进行的复审,于每年霜降后十日举行。热审是对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进行重审的制度,于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举行而得名。三司会审是指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组成的中央三大司法机关

32、(称为三法司)对重大疑难案件的共同会审。本题选 B。【知识模块】 法制史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物法在罗马私法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罗马法的主体和核心。它由物权、继承和债三部分构成,对后世资产阶级民法的影响最大。【知识模块】 法制史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罗马法学家依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角度将法律划分为以下几类: (1)根据法律所调整的不同对象,划分为公法和私法;(2)根据法律的表现形式,划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3)根据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划分为自然法、市民法和万民法;(4)根据立法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市民法和长官法;(5)根据权利主体、客体和私权保护为内容,划分为

33、人法、物法和诉讼法。可知应选 D。【知识模块】 法制史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但不是最早的法律。故 A项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知识模块】 法制史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十二表法的主要目的在于严格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但其某些规定反映了平民的要求。故 A 项不正确,当选。 查士丁尼法典是公元 528529 年编出的一部法律汇编,它将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进行整理而成。查士丁尼新律是由法学家对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所颁布的敕令 168 条汇编而成。故 B 项正确。法学阶梯即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它以盖尤斯的法学阶梯为基础改编而成,是官方指定

34、的“私法”教科书,具有法律效力。故 C 项正确。公元 1135 年在意大利北部发现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即法学汇编原稿,揭开了罗马法复兴的序幕。故 D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制史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罗马实行一夫一妻的家长制家庭制度。古罗马所称的家或者家族是指在家父权所支配下的一切人和物的总和,包括家父、妻、子女、奴隶和土地等。家的特点是以家父权为基础。共和国后期,家父的权力逐渐受到限制。罗马法的婚姻有两种,即有夫权婚姻和无夫权婚姻,又称为市民法婚姻和万民法婚姻。按照前者结婚的妻子从属于夫权,按后者结婚者,夫妻的地位平等。应选 B。【知识模块】 法制史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35、】 十二表法是罗马国家第一部成文法。D 项表述的是查士丁尼学说汇纂的内容,属于国法大全的一部分。【知识模块】 法制史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法人制度最早在罗马法中进行了初步规定,虽然没有明确概念,但是确立了法人的分类、成立的条件等,需要经过皇帝或元老院的批准,故 A 项表述正确。法国民法典的制定要早于德国民法典,但是却没有规定法人制度,故 B 项表述错误。虽然英国和美国属于判例法系国家,但是法人制度却是一个新生的制度,并不是从大量的司法判例中抽象处理的,故 C 项错误。德国民法典中首次规定了法人制度,承认法人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故 D 项错误。【知识模块】 法制史24

3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罗马法的复兴,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注释法学派时期、评论法学派时期和西欧国家的复兴时期。A 项应选,D 项不选。注释法学派时期,公元1135 年,在意大利北部发现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原稿,意大利波伦亚大学最先开始对罗马法的研究。因学者们采用注释方法研究,故被称为“注释法学派”,其创始人是伊尔纳留斯。注释法学派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起了开创的作用。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没有波伦亚法学派之称。评论法学派时期,14 世纪,意大利法学家又形成研究罗马法中的“评论法学派”,该学派致力于罗马法和中世纪西欧司法实践的结合。【知识模块】 法制史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2 世

37、纪初,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一个研究和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在复兴过程中,意大利的波伦亚是其发源地,因为波伦亚大学最先开始对罗马法的研究。学者采用中世纪欧洲流行的注释方法研究罗马法,因而得名“注释法学派”。“注释法学派”在罗马法复兴的运动中,起了开创作用。故选项B 错误。经过罗马法复兴运动,在中世纪后期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层,罗马法的复兴是构成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来源之一。【知识模块】 法制史26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汉文帝下令废除肉刑不是汉律儒家化的体现,不当选。【知识模块】 法制史27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北魏律首次规定了官当和死刑复奏制度,

38、故 AC 正确;晋律首次规定了准五服治罪;北齐律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故 BD 错误。【知识模块】 法制史28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晋律20 篇,文字简约,法律概念规范,以“刑宽禁简”而著称,以“纳礼入律,礼律并重”为其突出特色,是六朝中施用最久的法律,但不是立法水平最高的法典,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水平最高、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北齐律,它最早确立法典 12 篇结构,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著称。此外南朝陈制陈律,首次以“官当”入律。【知识模块】 法制史29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唐律中“十恶”制度所规定的犯罪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为侵犯皇权与特权的犯罪,一为违反伦理纲常

39、的犯罪。唐律将这些犯罪集中规定在名例律之首,并在分则各篇中对这些犯罪相应规定了最严厉的刑罚。而且,唐律规定凡犯十恶者,不适用八议等规定,且为常赦所不原。此即俗语所谓“十恶不赦”的渊源。这些特别规定充分体现了唐律的本质和重点在于维护皇权、特权、传统的伦理纲常及伦理关系。本题中,谋反、谋叛都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而内乱、恶逆则属于违反伦理纲常的犯罪。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 BC。【知识模块】 法制史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降”是重罪十条内容,十恶将重罪十条中的“降”与“叛”合并为“谋叛”,因此 C 项正确。重罪十条的内容是:反逆:造反;大逆:破坏皇帝宗庙、山陵与宫殿;叛:叛变;降:

40、投降;恶逆:殴打、谋杀尊亲属;不道:凶残杀人;不敬:盗用皇室器物及对皇帝不尊重;不孝:不侍父母,不按礼制服丧;不义:杀本府长官与授业老师;内乱:亲属间乱伦。十恶的内容是:谋反:危害社稷、谋害皇帝、危害国家;谋大逆:破坏国家宗庙、皇帝陵寝、宫殿;谋叛:背国从伪、背叛本朝、投奔敌国;恶逆:殴打、谋杀父母、祖父母等尊亲属;不道: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大不敬:盗窃皇帝祭祀品、御用物品、伪造、盗窃玉玺等侵犯皇威的行为;不孝:控告父母、祖父母,不侍父母,不按礼制服丧等;不睦:谋杀或贩卖五服以内亲属,殴打或者控告丈夫及大功以上尊长等行为;不义:杀本府长官与授业老师及夫丧违礼;内乱:奸小功以上亲属等乱伦行

41、为。【知识模块】 法制史3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 说法正确,不予详述。C 项唐宋时期在中央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分掌中央司法审判职权,宋神宗后,刑部分设左右曹,左曹负责死刑案件复核,右曹负责官吏犯罪案件的审核,其职能有所扩大,处理有关刑法、狱法、奏谳、赦宥、叙复等事,因此 C 项正确。D 项唐代“三司推事”中的“三司”是指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而御史大夫虽是唐御史台正长官,但不属于“三司推事”中的一员,因此 D 项错误,当选。【知识模块】 法制史3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宋朝在地方各路设立的是提点刑狱司,明朝在省一级设立提刑按察司。【知识模块】 法制史3

42、3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唐代的“三司推事”由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组成临时最高法庭审理重大案件,B 项错误。把刑部改成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这是清末司法机关改革的内容。C 项错误。【知识模块】 法制史3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朱元璋在修订大明律的同时,为防止“法外遗奸”,又从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二十年,手订四编大诰,共 236 条,具有与大明律相同的法律效力。明大诰集中体现了朱元璋“重典治世”的思想。大诰是明初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大诰之名来自儒家经典尚书.大诰,原为周公东征殷遗民时对臣民的训诫。明太祖将其亲自审理

43、的案例加以整理汇编,并加上因案而发的“训导”,作为训诫臣民的特别法令颁布天下。大诰对于律中原有的罪名,一般都加重处罚。大诰的另一特点是滥用法外之刑。四编大诰中开列的刑罚如:族诛、枭首、断手、斩趾等,都是汉律以来久不载于法令的酷刑。“重点治吏”是大诰的又一特点,其中大多数条文专为惩治贪官污吏而定,以此强化统治效能。大诰也是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规,每户人家必须有一本大诰,科举考试中也列入大诰的内容。明太祖死后,大诰被束之高阁,不具法律效力。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CD。【知识模块】 法制史35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A 项说法正确,唐律规定,对那些人赃俱获,经拷讯仍不认罪的,可

44、根据证据定罪,即“据状断之”。B 项考查的是宋代翻异别勘制度,但由另一法官或另一司法机关重审并不需要由御史台指定,御史台自古只是掌管监察事项的,不负责案件审理,因此 B 项错误。C 项洗冤集录 产生于南宋,因此也不正确。D 项说法正确,当选。【知识模块】 法制史3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改法为律”强调法律规范的普遍性。故 A 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律、令、科、比、格、式相互为用的立法格局。格与令相同,起着补充法律的作用,均带有刑事法律的性质,不同于隋唐时期的格。故 B 项正确。编敕,是将一个个单

45、行的敕令,整理成册,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的一种立法过程。编敕是宋代一项重要和频繁的立法活动,神宗时期还设有专门的编敕机构“编敕所”。故C 项错误,当选。清代最重要的法律形式之一就是例,可分为条例、则例、事例、成例等名目。条例一般而言专指刑事单行法规。故 D 项正确。【知识模块】 法制史37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A 项,“缇萦上书”是汉文帝刑制改革、废除肉刑的导火索,但是宫刑是在南朝北朝才相继废除的,司马迁便受宫刑,而司马迁是汉武帝朝的人,汉武帝则在“文景之治”之后了。B 项,流刑始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周时将流刑分为五等,每等以 500 里为基数,同时还要施加鞭刑。唐朝将流刑分

46、为三等,分别为流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另有加役流。D 项,明律 “重其所重,轻其所轻”是与唐律相比的特点原则,对贼盗及钱粮等事,较唐律处刑为重;对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一般性犯罪,较唐律处刑为轻。C 项表述正确。故选 ABD。【知识模块】 法制史38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清朝曾经先后出现过三部刑法典,大清律例、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大清律例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典,延续中国封建法典的内容,而大清现行刑律是一部过渡性的法典,在大清新刑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前,暂时使用。而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则是大清新刑律。故答案为BC。【知识模块】 法制史39 【正确答案】 A,D【试题解析】 B

47、 项不正确,“编例”是皇帝与中央司法机关发布的单行条例(称为“条例”或“指挥”),或对审判的典型判例进行汇编(称为“断例”)。C 项不正确, 大清律例是乾隆即位后,命大臣对大清律例进行考证、补充,并亲自逐条改正,于乾隆五年完成的,篇目仍按照大明律编排,分为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篇。【知识模块】 法制史4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要注意的是:第一,从性质上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因此,在中华民国的国家机构采取“三权分立”原则,即立法、行政、司法权的相互分立和相互制约。这也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一般原则。第二,临时约法在“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参议院是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法院是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第三,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所以说临时约法的颁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在政治上,以根本法形式宣判了清王朝的死刑,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BCD。【知识模块】 法制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