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理论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借鉴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民为邦本” 、“法不阿贵”、“ 和为贵”和西方法治思想中的“ 人民主权”、“基本人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等文化资源。关于借鉴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2011 年卷一第 1 题)(A)本质的同源性(B)彻底的人民性(C)充分的开放性(D)实践基础的相同性2 近年来,政法机关通过“大接访” 、“大走访”、“大下访”等做法,通过开门评警、回访信访当事人等形式,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关于这些做法的意义,下列哪一表述是不恰当的?(2
2、011 年卷一第 2 题)(A)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B)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C)人民群众是执法主体,法治建设要坚持群众运动(D)司法权必须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关于它的具体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不准确的?(2011 年卷一第 3 题)(A)社会成员享有相同的立法表决权(B)法律以同样的标准对待所有社会成员(C)反对任何在宪法和法律之外的特殊权利(D)禁止歧视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4 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民主权 ”的论述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之一。下列哪一宪法原则准确体现了人民主权
3、思想?(2011 年卷一第 6 题)(A)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社会主义为本质属性的系统化的法治意识形态。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识形态属性,下列哪一说法不能成立?(2012 年卷一第 1 题)(A)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B)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突破(C)为中国走独特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创造了理论前提(D)是建立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6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全面发挥各种
4、社会规范的调整作用,综合协调地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对国家的治理和管理。关于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下列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2012 年卷一第 2题)(A)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B)在评价尺度上,要坚持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C)在法的作用上,要构建党委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纠纷解决机制(D)在法的成效上,要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与统一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司法机关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司法审判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司法机关自觉服务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的工作大局,成效显著。关于法治服务于大局,下列
5、哪一说法是不准确的?(2012 年卷一第 6 题)(A)服务大局是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得出的结论(B)服务大局是法治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大政方针(C)服务大局是把法律作为解决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唯一手段(D)服务大局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属性及重要使命8 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体现为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2012 年卷一第 8 题)(A)党中央将“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作为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B)党的地方组织决定相关层级司法机关的案件处理(C)司法机关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D)党对国家法治事业的发展作出总
6、体战略部署并推动决策实施9 卡尔马克思说:“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关于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2 年卷一第 9 题)(A)从性质上看,有民主的法律,也有专制的法律(B)在实行民主的国家,君主或者国王不可以参与立法(C)在实行专制的国家,国王的意志可以上升为法律(D)实行民主的国家,也是实行法律至上原则的国家10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关于依法治国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 年卷一第 1 题)(A)只需建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即可实现依法治国(B)依法治国仅要求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机关和官员的权力,而无需
7、约束公民的权利和自由(C)依法治国要求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应将法律作为主要的、排他性的手段(D)依法治国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11 关于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2013 年卷一第 2 题)(A)社会成员要知法、信法、守法、用法,这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社会基础(B)依法治国需要与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实践结合起来(C)实现依法治国的首要目的是运用法律手段加快解决公共卫生保障、文化教育、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现实问题(D)依法治国要
8、求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12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服务大局的理念?(2013 年卷一第 7 题)(A)某市规定只有本地企业生产的汽车才可申请出租车牌照(B)某省工商局开展为本省旅游岛建设保驾护航的执法大检查活动(C)某县环保局为避免工人失业,未关停污染企业(D)某县法院拒绝受理外地居民起诉本地企业的案件13 关于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2013 年卷一第 8 题)(A)党的领导理念可以追溯到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B)应将党所倡导的政治文明充分体现在对法治实践活动的领导之中(
9、C)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集中体现在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三个方面(D)党对法治事业的组织领导,主要是指党在宏观上把握好法治发展和运行的方向,而不是通过组织建设对法治实践活动进行监督14 法律谚语:“ 平等者之间不存在支配权。 ”关于这句话,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 年卷一第 9 题)(A)平等的社会只存在平等主体的权利,不存在义务;不平等的社会只存在不平等的义务,不存在权利(B)在古代法律中,支配权仅指财产上的权利(C)平等的社会不承认绝对的人身依附关系,法律禁止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奴役(D)从法理上讲,平等的主体之间不存在相互的支配,他们的自由也不受法律限制15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
10、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根据宪法的规定,关于实施依法治国的要求,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2013 年卷一第 59 题)(A)落实宪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B)建立和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建立以司法独立为基础的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制(D)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在社会政治经济管理中确立 “法律中心主义”的观念16 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认识是错误的?(2014 年卷一第 1 题)(A)依法治国要求构建科学完善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B)依法治国要求坚持“法律中心主义”,强调法律在治理和管理国家中的作用(C)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坚
11、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D)依法治国要求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正确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17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处理每项工作都要依法依规进行。下列哪一做法违反了上述要求?(2014 年卷一第 3 题)(A)某市环保部门及时发布大型化工项目的环评信息,回应社会舆论质疑(B)某市法院为平息来访被害人家属及群众情绪签订保证书,根据案情承诺加重处罚被告人(C)某市人大常委会就是否在地方性法规中规定“禁止地铁内进食” 举行立法听证(D)某省推动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18 社会主义法治把公平正义作为一切法治实践活动的价值追求。下列哪一说法
12、正确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2014 年卷一第 6 题)(A)在法律实施中为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应依据法理而不是考虑情理(B)在法治实践活动中,仅仅保证程序公正(C)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法治活动应同时兼顾公正与效率(D)法律是全社会平等适用的普遍性规范,为维护法制统一,对特殊地域和特殊群体应一视同仁,不作任何区别化对待19 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服务大局理念的要求?(2014 年卷一第 7 题)(A)某省法院审理案件时发现该省地方性法规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相抵触,最终依据法律作出裁判(B)某市工商局规定收取查询费,拒绝法院无偿查询被强制执行企业的登记信息(C)某市律师协会组织律
13、师就已结案件进行回访,如案结事未了则为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服务(D)在应对当地自然灾害中,某市检察院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着力保障特殊时期社会稳定20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也是宪法确定的治国方略。关于实施依法治国的要求,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4 年卷一第 20 题)(A)在具体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将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共同发挥其规范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作用(B)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社会关系调控手段,限制并约束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民规、民约的调节功能(C)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尊重和服从司法机关作出的生效判决(D)构建“以权力制约权力”
14、 的监督体系,科学配置权力,合理界定权限,形成既相互制约与监督,又顺畅有效运行的权力格局2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2015 年卷一第 1 题)(A)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B)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C)总目标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D)通过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保障22 东部某市是我国获得文明城市称号且犯罪率较低的城市之一
15、,该市某村为了提高村民的道德素养,建有一条“爱心互助街” ,使其成为交换和传递爱心的街区。关于对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原则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5 年卷一第2 题)(A)道德可以滋养法治精神和支撑法治文化(B)通过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能为法治实施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更要强调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D)道德教化可以劝人向善,也可以弘扬公序良俗,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23 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 年卷一第 51 题)(A)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
16、持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C)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D)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24 备案审查是宪法监督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有关要求和立法法规定,对该项制度的理解,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2015 年卷一第 52 题)(A)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要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审查范围(B)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应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范围(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D)提升备案审查能力,有助于提高备案审查的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25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对
17、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2016 年卷一第 1 题)(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B)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承担应尽的义务(C)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的权力(D)人民根本权益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律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26 相传,清朝大学士张英的族人与邻人争宅基,两家因之成讼。族人驰书求助,张英却回诗一首:“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族人大惭,遂后移宅基三尺。邻人见状亦将宅基后移三尺,两家重归于好。根据上述故事,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下列哪一理解是正
18、确的?(2016 年卷一第 2 题)(A)在法治国家,道德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部行为,法律的有效实施总是依赖于道德(B)以德治国应大力弘扬“和为贵、忍为高”的传统美德,不应借诉讼对利益斤斤计较(C)道德能够令人知廉耻、懂礼让、有底线,良好的道德氛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D)通过立法将“ 礼让为先” 、“勤俭节约”、“见义勇为 ”等道德义务全部转化为法律义务,有助于发挥道德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27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立法体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2016 年卷一第 3 题)(A)改进法律起草机制,重要的法律草案由有关部门组织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起草
19、(B)完善立法协调沟通机制,对于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C)完善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和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D)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理论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包括:鲜明的政治性、彻底的人民性、系统的科学性和充分的开放性。选项 A 错误。本质的同源性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选项 B 错误。彻底的人民性指社会主义法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法律,有效治理社会的方式、过程和状态,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
20、推动者。这种“借鉴”并不是彻底的人民性的反映。选项 C 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借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重要观念的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法治思想中的文化资源,这种兼收并蓄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的开放性”的体现。选项 D 错误。实践基础的相同性不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治建设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保护群众,须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项 A 正确。政法机关的执法工作,是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所以其是执法司法机关的同时,也是群众工作机关。选项 B 正确。政法干警作为执法司法工作者,其工作的
21、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服务,所以其也是群众工作者。选项 C 错误。人民群众不是执法主体,被赋予执法权的国家机关才是执法主体。人民群众不享有执法权。选项 D 说法正确。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该是政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所以应当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需要将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选项 A 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司法和守法方面的平等,不是立法的平等。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立法,由专门设立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只有议员(在我国是人大代表)才享有立法表决权,普通公民没有立法表决权。选项 B 正确。所有的社会成员在法
22、律面前都一视同仁,任何人都不得超越法律行事。选项 C 正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中包含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徇私枉法、以权压法。选项 D 正确。无论什么身位,都会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禁止对弱势群体和成员的歧视。【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选项 A 错误。该项体现的是基本人权原则,而不是人民主权。选项 B 正确。人民主权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归属于人民。法治建设为人民,以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的途径参与国家管理的各项事务。使人民意识到法律是保障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增强人民的法治意识。选项 C 错误
23、。该说法体现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选项 D 错误。该说法体现的是依法治国原则。【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选项 A 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开始后才遵循的指导思想,而不是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遵循的。选项 B 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突破与创新。选项 C 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指导,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提供了理论前提。选项 D 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之上的。【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选项 A 正确
24、。依法治国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选项 B 正确。在评价尺度上,要坚持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选项 C 错误。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解决社会纠纷的大调解格局和体系,并不包括党委调解。选项 D 正确。依法治国在法的成效上,要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与统一。【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选项 A 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基础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于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正确判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于
25、对我国所处国际地位及国际环境的准确认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立于对我国法治建设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的“服务大局”因此也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中得出的结论。选项 B 正确。服务大局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各项事业都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大政方针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都必须充分考虑和高度重视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运行全局的影响。选项 C 错误。我国要克服过度依赖司法、过多依靠裁判的偏向,把有限的司法资源运用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
26、机制。所以法律只是手段之一而非“唯一”手段。选项 D 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集中概括为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选项 A 正确。党中央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 ”作为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选项 B 错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法律赋予司法机
27、关独立权,党的地方组织不能干预司法机关的案件处理。选项 C 正确。政策与法律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社会。司法机关的执法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所以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选项 D 正确。党的领导是指党总揽大局,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进行总体部署,促进决策实施。【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选项 A 正确。题目中清晰地反映出法律有民主的,也有专制的。选项 B 错误。既然是民主的国家,君主或国王也是人民的一份子,可以参与立法,B 选项说法过于绝对。如英国实行民主制,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就是可
28、以参与立法的。选项 C 正确。在实行专制的国家里,国王的意志就是法律。选项 D 正确。民主的国家,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表达,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所以会奉行法律至上原则。【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选项 A 错误。实现依法治国需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但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不一定就能实现依法治国。法治的实现主要还在于落实法律的规定,需要政府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判案,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需要全民共同推动。A 项说法过于片面。选项 B 错误。依法治国需要用法律约束国家和官员的权力,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也不是没有限制,无需约束的。B 项同样思维过于片面
29、。选项 C 错误。依法治国要求在解决问题时将法律作为主要手段,但不是排他性手段。依法治国还需要发挥协商、调解、仲裁等其他解决问题方式的作用,此说法错误。选项 D 正确。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选项 A 正确。依法治国的实现需要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需要人民群众知法、信法、守法、用法,为依法治国的实现打好社会基础。选项 B 正确。依法治国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
30、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实践,为依法治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更好地发展法治建设事业。选项 C 错误。依法治国的首要目的和终极追求是保护人的生命和自由,推动人的发展与进步。运用法律手段加快解决公共卫生保障、文化教育、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现实问题,只是当前的阶段性问题,所以此说法错误。选项 D 正确。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全体社会成员掌握和熟悉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知识模块】 中国特
31、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服务大局理念主要在于,强调社会各方面对大局利益和要求的自觉服从,防止和杜绝一切有违大局要求、危害大局利益的行为。从法治工作角度坚持大局这种统领性,就是要把各项法治实践活动自觉地纳入到党和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之中,使法治实践活动成为实现党和国家总体战略部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要维护法制的统一性,排除和克服一切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或部门和行业保护主义,警惕各种利益集团对于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影响,消除法律实施中的“禁区”,用法制的统一性体现和实现大局的统领性。服务大局的统领性,要求维护法制统一。A、C、D 项的做法显然违反法制统一原则,当然
32、也与服务大局理念抵触,故均不应选。B 项执法大检查活动,服务于本省旅游岛建设,符合服务大局理念,故应选 B。【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选项 A 正确。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关于执政党领导地位的思想,也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党的领导理念的重要理论根据。选项 B 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要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与法治的特殊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开创在法治背景下实现党对各项事业领导的全新政治实践,走出一条既符合当代世界法治发展潮流,又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选项 C 正确。党的领导在法治事业中集中体现为
33、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选项 D 错误。党对法治事业的思想领导,在于牢牢把握我国法治发展的方向。还在于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把优秀的干部选派到各级法治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者队伍: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党对法治实践活动的监督,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体系与机制。所以会通过组织建设对法治实践活动进行监督。【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选项 A 错误。平等的社会不仅存在平等主体的权利,也存在义务。不平等的社会不仅存在不平等的义务,也存在特殊的权利。选项 B 错误。在古代法律中,支配权不仅指财产上的权利,也指人身上的权利,如奴隶社会就存在对
34、人的支配权。选项 C 正确。平等的社会中主体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人身依附,法律也不允许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奴役。选项 D 错误。平等的主体之间不存在相互的支配,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的自由不受法律约束,自由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5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本题为选非题。我国宪法第 5 条第 1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据此,A 项正确。宪法是根本法。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故 B 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
35、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第十八大报告指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从上述论述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制并不以司法独立为基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深
36、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大报告)但是,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制并不以司法独立为基础。故 C 项“以司法独立为基础”的表述错误。从理论上讲,司法公正的实现要以司法独立为基础,在我国宪政体系建设中实现司法公正需要司法独立。但是,实现司法高效权威并非要以司法独立为基础。要实现司法高效,须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不断完善司法程序、切实改进司法作风,充分利用科技;要实现司法权威,要切实做到公正、高效、廉洁司法,提高司法的公信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认同“法律万能”的思维偏
37、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这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论中片面、绝对化的“法律中心主义”具有重要区别。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全面发挥各种社会规范的调整作用,综合协调地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来实现对国家的治理和管理。要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与统一。故 D 项说法错误,应选。【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选项 A 正确。社会主义法治是“治官之治 ”和“治权之治”。坚持依法治国,要从法律上构建起科学而完善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以保证执政党的权力和立法、执法、司法等各种权力的设置和行使,始终不偏离我国民主政治的
38、正确轨道。选项 B 错误。依法治国并不意味着要走上“法律中心主义”的道路,在治理和管理国家的过程中,法律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很多问题上,法律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在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除了宪法和法律外,还有党的方针政策、社会主义道德规则、各种社会组织合法的规章制度,以及为人民群众所广泛认同的民规、民俗、民约等等。努力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全面发挥各种社会规范的调整作用,综合协调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来更好地实现对国家的治理。选项 C 正确。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
39、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选项 D 正确。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选项 A 正确。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并回应社会舆论质疑,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选项 B 错误。是否给予处罚,给予怎样的处罚必须严格按照案件事实与法律来认定,为了平息被害人亲属和其他群众的情绪就加重对被告人的处罚,不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另外,在未判决之前,保证加重处罚也不妥当,违背了法治原则。法院应当依法裁判,合理对待民意。选项 C
40、 正确。就“禁止地铁内进食”举行立法听证,听取群众意见,是坚持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的体现,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选项 D 正确。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是指对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已经穷尽法律程序的,依法作出的判决、裁定为终结决定。对在申诉时限内反复缠访缠诉,经过案件审查、评查等方式,并经中央或省级政法机关审核,认定其反映问题已经得到公正处理的,除有法律规定的情形外,依法不再启动复查程序。对信访采取法律程序进行终结,体现了以法治思维解决矛盾的要求,该做法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选项 A 错误。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必须注重法
41、理与情理的相互统一,用法理为情理提供正当性支持,以情理强化法理施行的社会效果。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既要遵循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也要适当考虑人民群众的普遍性情感。要妥善、恰当地解决法治实践中可能存在的的“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问题,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不损害法律权威的前提下,综合地运用法律技术和手段,兼顾法理与情理,使这类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该项表述过于片面。选项 B 错误。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具有密切的联系。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外部形式,是实体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证;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内在目标,也是程序公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法治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好程序与实
42、体的关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合理均衡。该项说法过于片面。选项 C 正确。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同时兼顾公正与效率。一方面,不能为片面追求效率而损伤实质公正;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治活动效率的不断提高,如果执法者在法治活动中拖延、怠慢,使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得不到及时的保护或实现,同样是对人民群众的不公正。选项 D 错误。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要求正确处理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所以必须强调法制的统一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体现对法律普遍性的尊重。同时,又要考虑到我国地域间、城乡间、阶层间、群体间发展很不平衡,特殊地域、特殊群体或个体需要特殊对待。【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
43、论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选项 A 正确。社会主义法治服务大局要求坚定不移地坚持地方服从中央、局部服从全局的大局观念和大局原则,维护和坚持法律的基本原则。在省地方性法规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相抵触的情况下,该省法院依据法律作出裁判的做法体现了服务大局的要求。选项 B 错误。服务大局理念,要求各地方、各部门、各机构必须摒弃狭隘的地方、部门或机构利益,即要协调好相互机关的关系。这里工商局收费的做法是错误的。选项 C 正确。社会主义法治服务大局高度重视法治实践效果和社会效果。在法律实施环节,服务大局理念不仅要依照法定程序,把法律正确地适用于具体事实,更要审视法律适用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
44、效果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在社会矛盾纠纷的处理中,要力求做到案结事了,怨随案清。该市律协进行回访并免费提供法律服务的做法,有利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符合服务大局的要求。选项 D 正确。法治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充分履行职责,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不折不扣地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事务;要正确履行职责;要能动履行职责,特别是在处理各种案件时,要善于把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总体要求导入到案件的处理之中,通过能动的执法和司法,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服务大局的重要使命。某市检察院从大局着想,积极发挥自身职能,着力保障特殊时期社会稳定的做法体现了服务大局的要求。【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
45、会主义法治理论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选项 A 说法正确。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共同体现着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共同反映着广大人民的社会理想与社会要求,共同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选项 B 说法错误。在我国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除了宪法和法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外,还有党的方针政策、党纪党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各种社会组织合法的规章制度以及为人民群众所广泛认同的民规、民俗、民约等等。所有这些规范都对我国社会关系具有调整作用,都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具
46、有约束或导向功能。因此,要全面发挥各种社会规范的调整作用,综合协调地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来实现对国家的治理和管理。“限制并约束”的说法是错误的。选项 C 说法正确。坚持依法治国,要求要树立司法权威。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要切实做到公正、高效、廉洁司法,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全社会要依照宪法的规定,尊重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尊重司法机关作出的生效裁决。选项 D 说法正确。依法治国要求强化监督制约,构建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社会主义法治是“治官之治”和“治权之治”。要从法律上构建起“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以保证执政党的权力和立法、执法、
47、司法等各种权力的设置和行使始终不偏离我国民主政治的正确轨道。【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我们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证。(2)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3)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因此 ABC 三项正确。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不意味着要将全部的社会关系法律化。法律作为社会
48、规范的一种,并不能调整所有的社会关系。很多社会关系需要依靠道德、习俗等社会规范进行调整。因此,D 错误。【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德和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同时法律与道德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在发展法治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于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完善和发展,同时可以进一步发挥优秀传统道德观念的教化作用。以法治理念促进道德理念的发展,以道德观念滋养法治文化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 ABD 三项正确。C 选项中,“更要强调”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过于片
49、面,因为在现代国家的治理体系中应当以法律规范为主要的社会调整规范,故 C 项错误。【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该题考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相关规定,全面依法治国应当坚持五个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因此 ABCD 四项的说法均正确。【知识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4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注意,这里所说的“纳入备案审查范围”只是抽象而言,并未指纳入哪个主体的审查范围。它只是强调,对所有规范性文件都应该进行审查,这符合现代法治精神,A 正确。B选项考查的是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的层级的问题。根据立法法第 98 条第(4)项,地方政府规章不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范围,因此 B 错误。根据宪法第 67 条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的规定,以及立法法第97 条关于改变或撤销法律等规范性文件之权限的规定,可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故 C 正确。 D 选项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