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865822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司法类试卷]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6 年卷二 2 题,单选)(A)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B)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C)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D)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 3 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

2、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2 甲深夜盗窃 5 万元财物,在离现场 1 公里的偏僻路段遇到乙。乙见甲形迹可疑,紧拽住甲,要甲给 5000 元才能走,否则就报警。甲见无法脱身,顺手一拳打中乙左眼,致其眼部受到轻伤,甲乘机离去。关于甲伤害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 年卷二 8 题,单选)(A)构成转化型抢劫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D)系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3 2010 年某日,甲到乙家,发现乙家徒四壁。见桌上一块玉坠,断定是不值钱的仿制品,甲便顺手拿走。后甲对丙谎称玉坠乃秦代文物,值 5 万元,丙以 3 万元买下。经鉴定乃清代玉坠

3、,市值 5000 元。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3 年卷二 6 题,单选)(A)甲断定玉坠为不值钱的仿制品具有一定根据,对 “数额较大”没有认识,缺乏盗窃犯罪故意,不构成盗窃罪(B)甲将所盗玉坠卖给丙,具有可罚性,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C)不应追究甲盗窃玉坠的刑事责任,但应追究甲诈骗丙的刑事责任(D)甲诈骗丙的诈骗数额为 5 万元,其中 3 万元既遂, 2 万元未遂4 关于事实认识错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 年卷二 7 题,单选)(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B)甲本欲枪杀乙

4、,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5 下列哪一选项成立自首?(2015 年卷二 11 题,单选 )(A)甲挪用公款后主动向单位领导承认了全部犯罪事实,并请求单位领导不要将自己移送司法机关(B)乙涉嫌贪污被检察院讯问时,如实供述将该笔公款分给了国有单位职工,辩称其行为不是贪污(C)丙参与共同盗窃后,主动投案并供述其参与盗窃的具体情况。后查明,系因分赃太少、

5、得知举报有奖才投案(D)丁因纠纷致程某轻伤后,报警说自己伤人了。报警后见程某举拳冲过来,丁以暴力致其死亡,并逃离现场6 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 年卷二 10 题,单选)(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且不得再次宣告缓刑(B)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C)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7 甲系海关工作人员,被派往某国考察。甲担心自己放纵走私被查处,拒不归国。为获得庇护,甲向某国难民署提供

6、我国从未对外公布且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海关数据。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2 年卷二 14 题,单选)(A)甲构成叛逃罪(B)甲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对甲不应数罪并罚(D)即使刑法分则对叛逃罪未规定剥夺政治权利,也应对甲附加剥夺 1 年以上 5 年以下政治权利8 下列哪一犯罪属抽象危险犯?(2015 年卷二 14 题,单选 )(A)污染环境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C)破坏电力设备罪(D)生产、销售假药罪9 关于故意伤害罪与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 年卷二14 题,单选)(A)非法经营尸体器官买卖的,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B)医生明知是

7、未成年人,虽征得其同意而摘取其器官的,成立故意伤害罪(C)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并不从中牟利的,不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D)组织者出卖一个肾脏获 15 万元,欺骗提供者说只卖了 5 万元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10 乙全家外出数月,邻居甲主动帮乙照看房屋。某日,甲谎称乙家门口的一对石狮为自家所有,将石狮卖给外地人,得款 1 万元据为己有。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5 年卷二 18 题,单选)(A)甲同时触犯侵占罪与诈骗罪(B)如认为购买者无财产损失,则甲仅触犯盗窃罪(C)如认为购买者有财产损失,则甲同时触犯盗窃罪与诈骗罪(D)不管购买者是否存在财产损失,甲都触犯盗窃罪11

8、关于诈骗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不考虑数额)?(2016 年卷二 17 题,单选)(A)甲利用信息网络,诱骗他人点击虚假链接,通过预先植入的木马程序取得他人财物。即使他人不知点击链接会转移财产,甲也成立诈骗罪(B)乙虚构可供交易的商品,欺骗他人点击付款链接,取得他人财物的,由于他人知道自己付款,故乙触犯诈骗罪(C)丙将钱某门前停放的摩托车谎称是自己的,卖给孙某,让其骑走。丙就钱某的摩托车成立诈骗罪(D)丁侵入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将刘某存折中的 5 万元存款转入自己的账户。对丁应以诈骗罪论处12 乙(16 周岁) 进城打工,用人单位要求乙提供银行卡号以便发放工资。乙忘带身份证,借用老乡甲

9、的身份证以甲的名义办理了银行卡。乙将银行卡号提供给用人单位后,请甲保管银行卡。数月后,甲持该卡到银行柜台办理密码挂失,取出 l 万余元现金,拒不退还。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一犯罪?(2014 年卷二 18 题,单选)(A)信用卡诈骗罪(B)诈骗罪(C)盗窃罪(间接正犯)(D)侵占罪13 甲给机场打电话谎称“3 架飞机上有炸弹” ,机场立即紧急疏散乘客,对飞机进行地毯式安检,3 小时后才恢复正常航班秩序。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3 年卷二 1 题,单选)(A)为维护社会稳定,无论甲的行为是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都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B)为防范危害航空安全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应以危

10、害公共安全相关犯罪判处甲死刑(C)从事实和法律出发,甲的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应追究其刑事责任(D)对于散布虚假信息,危及航空安全,造成国内国际重大影响的案件,可突破司法程序规定,以高效办案取信社会14 关于非法持有毒品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1 年卷二 18 题,单选)(A)非法持有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B)持有毒品不限于本人持有,包括通过他人持有(C)持有毒品者而非所有者时,必须知道谁是所有者(D)因贩卖而持有毒品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15 大学生甲为获得公务员面试高分,送给面试官乙(某机关领导)2 瓶高档白酒,乙拒绝。次日,甲再次到乙家

11、,偷偷将一块价值 l 万元的金币放在茶几上离开。乙不知情。保姆以为乙知道此事,将金币放入乙的柜子。对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2011 年卷二 19 题,单选 )(A)甲的行为成立行贿罪(B)乙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C)认定甲构成行贿罪与乙不构成受贿罪不矛盾(D)保姆的行为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6 关于刑法分则条文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1 年卷二 58 题,多选)(A)即使没有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对于犯盗窃罪,为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的行为

12、,也要认定为抢劫罪(B)即使没有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也应认定为抢劫罪(C)即使没有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对于盗窃信用卡并在ATM 取款的行为,也能认定为盗窃罪(D)即使没有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四款的规定,对于保险事故的鉴定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实施保险诈骗提供条件的,也应当认定为保险诈骗罪的共犯17 刑法第 246 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关于本条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2 年卷二 51 题,多选)(A)“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

13、” 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B) “他人” 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C) “侮辱” 、“ 诽谤”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D)“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18 关于犯罪未遂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6 年卷二 53 题,多选)(A)甲以杀人故意将郝某推下过街天桥,见郝某十分痛苦,便拦下出租车将郝某送往医院。但郝某未受致命伤,即便不送医院也不会死亡。甲属于犯罪未遂(B)乙持刀拦路抢劫周某。周某说“把刀放下,我给你钱 ”。乙信以为真,收起刀子,伸手要钱。周某乘乙不备,一脚踢倒乙后逃跑。乙属于犯罪未遂(C)丙见商场橱柜展示有几枚金锭(30 万元枚),

14、打开玻璃门拿起一枚就跑,其实是值 300 元的仿制品,真金锭仍在。丙属于犯罪未遂(D)丁资助林某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但林某尚未实施相关犯罪活动即被抓获。丁属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未遂19 下列哪些选项不构成犯罪中止?(2011 年卷二 54 题,多选)(A)甲收买 1 名儿童打算日后卖出。次日,看到拐卖儿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新闻,偷偷将儿童送回家(B)乙使用暴力绑架被害人后,被害人反复向乙求情,乙释放了被害人(C)丙加入某恐怖组织并参与了一次恐怖活动,后经家人规劝退出该组织(D)丁为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 3 万元用于孩子学费, 4 个月后主动归还20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些选

15、项是正确的?(2013 年卷二 55 题,多选)(A)乙因妻丙外遇而决意杀之。甲对此不知晓,出于其他原因怂恿乙杀丙。后乙杀害丙。甲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B)乙基于敲诈勒索的故意恐吓丙,在丙交付财物时,知情的甲中途加入帮乙取得财物。甲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C)乙、丙在五金店门前互殴,店员甲旁观。乙边打边掏钱向甲买一羊角锤。甲递锤时对乙说“ 你打伤人可与我无关 ”。乙用该锤将丙打成重伤。卖羊角锤是甲的正常经营行为,甲不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D)甲极力劝说丈夫乙(国家工作人员)接受丙的贿赂,乙坚决反对,甲自作主张接受该笔贿赂。甲构成受贿罪的间接正犯21 关于罪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不考虑数额

16、或情节)? (2016 年卷二 54 题,多选)(A)甲使用变造的货币购买商品,触犯使用假币罪与诈骗罪,构成想象竞合犯(B)乙走私毒品,又走私假币构成犯罪的,以走私毒品罪和走私假币罪实行数罪并罚(C)丙先后三次侵入军人家中盗窃军人制服,后身穿军人制服招摇撞骗。对丙应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D)丁明知黄某在网上开设赌场,仍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丁触犯开设赌场罪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构成想象竞合犯22 关于禁止令,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2 年卷二 56 题,多选)(A)甲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判刑 7 年,在执行 5 年后被假释,法院裁定假释时,可对甲宣告禁止令(B)乙犯合同诈骗罪被判处缓刑

17、,因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尚未履行,法院可在禁止令中禁止其进入高档饭店消费(C)丙因在公共厕所猥亵儿童被判处缓刑,法院可同时宣告禁止其进入公共厕所(D)丁被判处管制,同时被禁止接触同案犯,禁止令的期限应从管制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23 下列哪些行为(不考虑数量),应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2015 年卷二 61题,多选)(A)将白银从境外走私进入中国境内(B)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旧机动车(C)走私淫秽物品,有传播目的但无牟利目的(D)走私无法组装并使用(不属于废物)的弹头、弹壳24 甲和女友乙在网吧上网时,捡到一张背后写有密码的银行卡。甲持卡去ATM机取款,前两次取出 5000 元。在准备再次取款

18、时,乙走过来说:“注意,别出事” ,甲答:“马上就好。 ”甲又分两次取出 6000 元,并将该 6000 元递给乙。乙接过钱后站了一会儿说:“ 我走了,小心点。 ”甲接着又取出 7000 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5 年卷二 57 题,多选)(A)甲拾得他人银行卡并在 ATM 机上使用,根据司法解释,成立信用卡诈骗罪(B)对甲前两次取出 5000 元的行为,乙不负刑事责任(C)乙接过甲取出的 6000 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D)乙虽未持银行卡取款,也构成犯罪,犯罪数额是 13 万元25 甲盗掘国家重点保护的古墓葬,窃取大量珍贵文物,并将部分文物偷偷运往境外出售牟利。司

19、法机关发现后,甲为毁灭罪证将剩余珍贵文物损毁。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0 年卷二 63 题,多选 )(A)运往境外出售与损毁文物,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论处(B)损毁文物是为自己毁灭证据的行为,不成立犯罪,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走私文物罪论处(C)盗窃文物是盗掘古墓葬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论处(D)盗掘古墓葬罪的成立不以盗窃文物为前提,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论处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91-100

2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25 甲是 A 公司(国有房地产公司)领导,因私人事务欠蔡某 600 万元。蔡某让甲还钱,甲提议以 A 公司在售的商品房偿还债务,蔡某同意。甲遂将公司一套价值 600万元的商品房过户给蔡某,并在公司财务账目上记下自己欠公司 600 万元。三个月后,甲将账作平,至案发时亦未归还欠款。(事实一) A 公司有工程项目招标。为让和自己关系好的私营公司老板程某中标,甲刻意安排另外两家公司与程某一起参与竞标。甲让这两家公司和程某分别制作工程预算和标书,但各方约定,若这两家公司中标,就将工程转包给程某。程某最终在 A 公司预算范围内以最优报价中标。为感谢甲,程某花 5000

21、 元购买仿制古董赠与甲。甲以为是价值 20 万元的真品,欣然接受。(事实二) 甲曾因公务为 A 公司垫付各种费用 5 万元,但由于票据超期,无法报销。为挽回损失,甲指使知情的程某虚构与 A 公司的劳务合同并虚开发票。甲在合同上加盖公司公章后,找公司财务套取“劳务费”5 万元。(事实三)请回答问题。(2016 年卷二 8991 题,不定项)26 关于事实一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将商品房过户给蔡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B)甲将商品房过户给蔡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C)甲虚假平账,不再归还 600 万元,构成贪污罪(D)甲侵占公司 600 万元,应与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27 关于事实二的分析,

2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程某虽与其他公司串通参与投标,但不构成串通投标罪(B)甲安排程某与他人串通投标,构成串通投标罪的教唆犯(C)程某以行贿的意思向甲赠送仿制古董,构成行贿罪既遂(D)甲以受贿的意思收下程某的仿制古董,构成受贿罪既遂28 关于事实三的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甲以非法手段骗取国有公司的财产,构成诈骗罪(B)甲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构成贪污罪(C)程某协助甲对公司财务人员进行欺骗,构成诈骗罪与贪污罪的想象竞合犯(D)程某并非国家工作人员,但帮助国家工作人员贪污,构成贪污罪的帮助犯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

23、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 1-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A 项:依照客观归责理论,当风险归第三人时,不可归责于第一行为人。甲的重伤行为属于故意伤害罪的行为构成,甲在客观上也只是为故意伤害罪的行为承担责任,不会为他人的盗窃罪承担刑事责任,即使他人利用了甲故意伤害的结果。故 A 选项错误。 B 项:李某跳江,并不是被害人在面对多个选择时有意选择对自己而言相对不利的选项,即并非被害人故意自危从而不得归责于第一行为人的情况。李某是被追杀行为逼迫,无奈之下选择了对自己而言更有存活机会的一种方式。被害人故意自危可以隔断因果关系,被害

24、人没有故意自危时不能隔断因果关系。故 B 选项错误。 C 项:风险归职业承担者管控时,不可归责于第一行为人。石某的死亡是由交警的指挥不当造成,由交警承担责任,不由醉驾的丙承担责任。故 C 选项正确。 D 项:被害人在行为人的作用力下行为,同时由于过失而造成的结果,不阻断第一行为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故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转化型抢劫罪、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故意伤害罪。刑法第 269 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 263 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据此可知,构成转

25、化型抢劫罪的条件是“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且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本题中,甲在离开现场 1 公里以外的地方才实施暴力,不是当场实施暴力,不构成转化型的抢劫罪。故 A 选项错误。 甲虽然构成盗窃罪,但是刑法对于非法占有也予以有限保护。在甲面临乙对赃物的敲诈勒索之时,属于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甲出于保护其人身自由和对赃物的占有这一防卫意图,顺手一拳导致乙眼部受轻伤,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故甲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故 C 选项正确, B、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故意。“入户盗窃”构成盗窃罪是刑法修

26、正案(八)新增设的规定,本题中提示的时间为 2010 年,据此只能适用 1997 年的刑法规定,即只有在“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时才成立盗窃罪。此外,本题中,并未提及甲具有入户盗窃的故意。 甲误以为所盗玉坠是不值钱的仿制品,对“数额较大”缺乏认识之时,甲不存在盗窃犯罪故意,故甲欠缺盗窃罪的主观要件,不构成盗窃罪。故 A 选项正确。 不可罚的事后行为之所以不另成立其他犯罪,主要是因为事后行为没有侵犯新的法益,也可能是事后行为缺乏期待可能性。甲之前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对于甲事后处理赃物的行为无法包含在盗窃罪的评价之中,故甲的行为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甲将所盗玉坠卖给丙时,采取了诈骗的方法,使

27、丙产生了认识错误,进而交付 3 万元财物,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应该以诈骗罪处罚。故 B、C 选项正确。 一个诈骗行为,主观上意欲骗取 5 万元,客观上骗取 3 万元,主客观重合在轻的范围内,成立诈骗罪既遂,按照犯罪所得 3 万元计算,未遂的数额不可以和既遂的数额累加。故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事实认识错误。一般认为,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的区分之处在于,对象错误属于主观认识错误;而打击错误属于客观结果错误,行为人对行为所指向的对象不存在主观认识错误,错误的结果是由行为方法等客观因素造成的。A 选项,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拨打电话的

28、行为本身并不是犯罪行为,接通电话后的诈骗行为才是犯罪行为,在甲实施诈骗行为时,没有出现任何行为的误差,甲仅是主观出现了错误,以为在诈骗乙,实际上诈骗了丙,这属于对象错误,不是打击错误。对于同一构成要件范围内的对象认识错误,无论按照法定符合说还是具体符合说,都存在诈骗故意,成立诈骗罪既遂。故 A 选项正确。 B 选项,甲欲枪杀乙,因未瞄准而将丙杀死,属于打击错误。对于打击错误,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的认定不同。法定符合说认为,甲在主观上有杀人故意,客观上也导致他人死亡,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具体符合说认为客观事实与行为人的主观认识没有形成具体的符合,因此甲对乙承担杀人未遂的责任,对丙承担过失致人死

29、亡的责任,二者属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故 B 选项错误。 C 选项,事前的故意,是指行为人误认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第二个行为,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出现的情况。例如,实施杀人行为后,误以为对方已经死亡,抛尸人海导致对方溺死的。此种情况属于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的因果关系错误,并不是抽象事实认识错误。故 C 选项错误。 D 选项,共同犯罪中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属于对象错误。甲不存在对象错误,其属于打击错误。故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自首的认定。根据刑法第 67 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

30、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据此,成立一般自首要具备两个条件: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 自动投案,指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合法控制之下。甲虽然主动向单位领导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但是拒绝前往司法机关,没有自动投案,所以不成立自首。乙在被检察机关讯问时,已经丧失了自动投案的机会,不成立自首。丙作为共同犯罪人,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共同犯罪的内容,满足自首的要求,至于丙的自首动机,由于动机不是自首的成立要素,不影响自首的成立。丁虽有报警行为,但最终逃离现场,逃避警察的抓捕,不满足自动投案的条件,不成立自首。【知识模块】 刑罚的裁量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缓刑的适用。A 选项,刑法第 72 条第

31、1 款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所以在缓期考验期限内再犯罪的(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都违背了“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要求,不得再适用缓刑。故 A 选项正确。 B 选项, 刑法第 72 条第 2 款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此所谓禁止令的规定,故 B 选项正确。 C

32、 选项,刑法第 74 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黑社会性质组织属于典型的犯罪集团,其首要分子不得宣告缓刑。故 C 选项正确。D 选项, 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 76 条修改为: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故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刑罚的裁量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叛逃罪、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数罪并罚。 (1)依据刑法 第 109 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成立叛逃罪。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甲作为海关工作人员(属于国家机关

33、工作人员),在境外叛逃的,成立叛逃罪,且属于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的情况。所以 A 项说法正确。 (2)依据刑法 第 111 条的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此处的秘密,包括国家事务、国防事务、外交事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事务、科学技术事务等中的秘密事项。甲故意向某国难民署提供我国从未对外公布且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海关数据,属于向境外机构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所以 B 项说法正确。 (3)罪数:甲的叛逃罪既遂后又另起犯意为境外机构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的,不是基于同一目标下的两个前后牵

34、连的行为,应该数罪并罚。所以 C 项说法错误。(4)附加刑: 刑法第 56 条第 1 款明确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此规定意味着刑法分则第一章中的罪名,无论其条文中是否有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都必须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所以 D 项的说法正确。【知识模块】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抽象危险犯。抽象危险犯,指行为本身具有典型的危险性,在具体案件中,可罚性不取决于危险真实地出现。简单地说,抽象危险指的是人们心中对法益受害的不安感、不确定感。是否属于抽象危险犯取决于法律的规定,如果法律将某种不需要任何侵害结果或者具体危险出现的行为规定为

35、犯罪,那么这个犯罪就是抽象危险犯,与行为犯在大多数情况下重合。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四个选项中的罪名进行判断: A 项:刑法第 338 条(污染环境罪)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成立此罪需要严重污染环境的结果,是实害犯。 B 项: 刑法第 114 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成立投放危险物质罪需要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只是尚未发展为实害,即需要存在

36、具体危险(行为对象在具体案件中真实地处于危险之中,结果仅仅是偶然没有发生),因而是具体危险犯。 C 项:刑法第 118 条(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规定:“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破坏电力设备罪的成立条件也是需要出现具体危险,是具体危险犯。 D 项:刑法第 141 条(生产、销售假药罪)规定: “生产、销售假药的”意味着只要有行为,不论是否出现实害或者具体危险,都成立犯罪,满足抽象危险犯的要求。【知识模块】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故意伤害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是指组织他人(活体)

37、出卖人体器官,不包括尸体器官。非法买卖尸体器官的,如果是盗取尸体器官的,成立盗窃尸体罪。因此 A 项说法错误。 对于摘取身体器官,未成年人不具有对于所承诺事项的理解能力,因此其同意无效,按照刑法第 234 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八)增加)的规定,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 18 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第 234 条、第 232 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医生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B 项说法正确。 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不是目的犯,成立此罪不需要组织者以获取利益为目的。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组织出卖行为,即使没有赚取差价,也成立该罪。因此 C 项说法错误。 组织者对于摘取器

38、官事项取得了提供者的同意,获得被害人承诺摘取器官出卖的行为,成立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因而不成立故意伤害罪。在器官价格上的欺骗是对器官提供者财产性利益的侵犯,并不影响摘取器官行为的定性。所以 D 项说法错误。【知识模块】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盗窃罪、侵占罪、诈骗罪。帮助邻居照看房屋,是主人的占有辅助者,并不等于占有对方的动产和不动产。利用照看房屋的方便转移主人财产的,成立盗窃罪,不成立侵占罪。所以 A 项说法错误, D 项说法正确。 在销赃的时候,如果欺骗了购买者,使得购买者花钱的目的不能实现(因为基于民法的规定,购买赃物的行为不能成立善意取得

39、,还得原物返还),则对购买者成立诈骗罪。但这一点不取决于刑法,所以选项 B 和 C 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应不同的结论。【知识模块】 侵犯财产罪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诈骗罪中的处分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素:(1)行为人角度: 欺骗行为;非法占有目的。 (2)受骗人角度: 处分行为;财产损失;目的落空。 A 项:甲诱骗他人点击虚假链接,但他人不知道会转走自己的钱款,即受骗人虽有点击链接的行为,但却没有处分自己钱款的行为,甲利用木马程序暗中转移他人钱款的,成立盗窃罪。故 A 选项错误。 B 项:乙欺骗他人点击的是“付款链接”,即受骗人知道自己在处分钱款,有处分行为,乙满足诈

40、骗罪的成立要素,成立诈骗罪。故 B 选项正确。 C 项:丙虽然欺骗了孙某,但实际上首先侵犯的是钱某的财产权,钱某并没有因为受骗而处分自己的摩托车,丙是用完全违背被害人意志的方式窃取了钱某的摩托车(期间还可能利用了孙某的无知转移了摩托车,成立间接正犯),成立盗窃罪。故C 选项错误。 D 项:丁侵入银行计算机系统,不经银行处分,自行转移钱款的,成立盗窃罪。故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侵犯财产罪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侵占罪。用自己名义的银行卡取出他人的钱,要分为两段来分析:第一段到银行挂失银行卡;第二段取现金。 第一段:银行卡是行为人甲自己有权使用的,虽然挂失是对银行业务员的

41、欺骗,但是银行业务员并没有因为被骗而处分包括银行卡在内的任何财产,只是修改了密码,所以行为人并不对银行职员构成诈骗罪。 第二段:行为人甲在名义上就是银行卡记载财物的所有人,使用真实的银行卡和真实的密码到银行取款,整个过程不存在欺骗,银行职员也不存在认识错误。行为人的取款行为并不成立诈骗罪。 行为人甲是对乙财物的一种特殊保管,对于取得的现金有返还的义务,应成立侵占罪。【知识模块】 侵犯财产罪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根据刑法第 291 条之一的规定,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的,

42、成立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故 A 选项错误。甲谎称机场有炸弹(爆炸信息)而迫使机场紧急疏散的,严重扰乱了机场的社会秩序,成立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故 C 选项正确。行为在客观上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具体危险之时,即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时,才成立危害公共安全的相关犯罪。谎称“3 架飞机上有炸弹”这一行为不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具体危险,不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的相关犯罪。故 B 选项错误。对于造成国内国际重大影响的案件,也不能突破司法程序规定来办案,这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公然破坏。故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非法持有毒品罪。A 选

43、项,依据 刑法第 348 条的规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成立要求非法持有的毒品达到一定数量,但是注意,根据刑法第 347 条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故 A 选项错误。B 选项,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持有方式,既包括本人直接持有,也包括通过他人间接持有。故 B 选项正确。C 选项,非法持有毒品罪作为故意犯罪,只要持有者自己知道自己支配的是毒品即可,行为人是否知道所有者、占有者,不影响持有毒品的成立。故 C 选项错误。D 选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人,都会非法持有毒品,两者之间是吸收关系(持有行为被吸收),只认定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故 D

44、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行贿罪、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甲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付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是以行贿故意实施了行贿行为,成立行贿罪。由于乙并没有认识到财物,没有受贿的故意,不成立受贿罪。虽然行贿罪与受贿罪是对向犯,但是各自有自己的构成要件,成立行贿罪,并不意味着对方一定成立受贿罪。因此 A、B、C 项的说法都正确。保姆没有通过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因此不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保姆误以为自己是在为主人的受贿罪提供赃物方面的帮助,由于主人没有受贿罪,所以保姆的帮助行为也不能成立犯罪。【知识模块】

45、贪污贿赂罪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 51-90 题,每题 2 分,共 80 分。16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拟制与注意规定。法律拟制,是指明知不同,而基于法律的规定,故意等同视之,是法律中的特别规定。刑法第 269 条和第 267 条第 2 款属于典型的法律拟制。如果没有法律的特别规定,对于犯盗窃罪,为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的行为,要认定为盗窃罪与故意伤害罪(可能的),实行数罪并罚;对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也只能认定为抢夺罪。因此 AB 两项说法错误。 刑法第 196 条第 3 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照盗

46、窃罪处理。此规定有法律拟制的成分,如盗窃信用卡后在银行柜台使用,存在信用卡诈骗的行为,却仍然按照盗窃罪处理。但是也有本来属于盗窃罪的内容,如盗窃信用卡在 ATM 机上使用,因为没有信用卡诈骗活动,不成立信用卡诈骗罪,本来就是盗窃罪。所以C 项说法正确。 刑法第 198 条第 4 款的规定属于注意规定。注意规定是指对于刑法中本来就有的规定,进行重复性的说明,以提示法官注意。严格地说,注意规定就是刑法中的废话,即使没有注意规定,也应当按照行为本来性质认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实施保险诈骗提供条件的,本来就是保险诈骗罪的帮助犯,即使没有第 198 条的说明,也应当根据共同犯罪

47、的原则认定为保险诈骗罪的共犯。因此 D 项说法正确。【知识模块】 刑法概说17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构成要件要素的分类、法定刑的分类。A 选项,“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是对犯罪客观行为的描述,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故 A 选项正确。B 选项,“他人”即是指行为人之外的其他人,以日常生活描述即可使得具有通常判断能力的一般人能够明了法律的表述,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故 B 选项正确。C 选项,“侮辱”,是指对他人予以轻蔑的价值判断的表示,所表示的内容通常与他人的能力、道德、身份、身体状况有关;“诽谤”,是指散布捏造的事实,足以败坏他人名誉。到底什么样的言辞动作属于“

48、侮辱”,最终决定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价值观,所以法官必须结合当地文化才能给具体案件中的“侮辱”以确定的范围,因而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诽谤”的核心是足以败坏他人名誉,必须予以量化评价作为补充,才能最终确定具体案件中的行为是否达到了“诽谤”的程度,因而也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故 C 选项正确。D 选项,第 246 条中的法定刑描述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是确定了下限“单处剥夺政治权利”与上限“三年有期徒刑”,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故 D 选项正确。【知识模块】 犯罪构成18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未遂的认定。A 项:犯罪中止的核心要素是行

49、为人主动放弃行为计划,阻止了危害结果的出现。甲实施故意杀人行为,在被害人未死的情况下,主动放弃了继续杀人,采取了积极救治的措施,即便甲没有采取救治措施被害人也不会死亡,甲也成立犯罪中止(非因果性中止),因为成立犯罪中止并不要求救治行为是被害人未死的原因。故 A 选项错误。 B 项:乙收起刀子并不是放弃犯罪,而是相信了被害人的言语,以为对方服软,准备用更省力的方式获取财物。结果被害人趁机逃跑的,乙成立抢劫罪未遂。故 B选项正确。 C 项:丙实施盗窃行为,主观上计划盗窃数额特别巨大的财物,客观只盗窃了达不到起刑点的财物,成立盗窃数额特别巨大财物的犯罪未遂。故 C 选项正确。 D 项: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在资助行为完成时即既遂,并不需要被资助者实施了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题目中丁的行为已经成立该罪既遂。故 D 选项错误。【知识模块】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19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中止。A 选项,拐卖儿童罪是行为犯,依据刑法第 240 条的规定,只要实施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的行为之一就成立该罪的既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