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867994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医学类试卷]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1 RDW 增大一般说明红细胞(A)大小不均一性(B)体积变小(C)体积增大(D)染色形态异常(E)体积不变2 正常人尿常规检查,不可能出现下列哪项结果(A)RBC01HP(B) WBC13HP(C)透明管型 01LP(D)颗粒管型 01HP(E)草酸钙结晶3 评价网织红细胞数最好的指标是(A)网织红细胞相对值(B)网织红细胞绝对值(C)网织红细胞校正值(D)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E)红细胞计数4 下列属于碱性蛋白的物质是(A)DNA(B) RNA(C)嗜碱细胞(D)杜勒小体(E)红细胞胞质5 提示肾存在实质性病变的管型是(A)透明管型

2、(B)颗粒管型(C)红细胞管型(D)脂肪管型(E)白细胞管型6 不属于血细胞分析红细胞参数的是(A)Hb(B) RDW(C) MPV(D)HCT(E)RBC7 渗出液总蛋白血清总蛋白比值应大于(A)0.5(B) 0.4(C) 0.3(D)0.2(E)0.18 下列网织红细胞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它是介于晚幼红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B)其胞浆经特殊染色后可见蓝色网状结构即 DNA(C)通常比红细胞稍大(D)通常以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表示(E)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9 瑞士染色法的染色作用是(A)物理吸附(B)化学亲和(C)物理吸附和化学亲和(D)化学结合(E)物理性结合1

3、0 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认为是(A)细胞脂肪变性(B)糖原颗粒变性(C)染色不佳(D)胞浆溶解(E)内质网变性11 不属于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为(A)嗜多色性红细胞(B)网织红细胞(C)有核红细胞(D)含染色质小体的红细胞(E)点彩红细胞12 伤寒、副伤寒感染引起白细胞总数(A)减低(B)增多(C)正常(D)不定(E)明显增多13 就造血多能干细胞而言,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仅存在于骨髓中,其形态与淋巴细胞相似(B)在特定条件下,可在脾内形成造血结节(C)多数细胞表达 CD38 和 Thy-1(D)不能产生淋巴细胞干细胞(E)其增殖形式为对称性增殖14 下列叙述不是造血祖细胞的主要特征的有(A)具

4、有高度增殖能力(B)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C)弱表达 CD34(D)对称性有丝分裂(E)具有定向分化能力15 对于粒单核系祖细胞培养,琼脂半固体上的细胞团数应大于多少个才能称为集落(A)10(B) 20(C) 30(D)40(E)5016 血小板的产生受许多细胞因子影响,下列组合中在血小板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最重要的是(A)IL-13、C-CSF、GM-CSF(B) IL-4、 IL-6、TPO(C) EPO、 ToP、IL-6(D)IL-6、TPO(E)IL-3、IL-4、IL-617 某原始细胞的胞体大,可见瘤状突起,核染色质颗粒状,可见明显的核仁,胞质深蓝色,无颗粒。此特征符合(A)原始粒细胞

5、(B)原始淋巴细胞(C)原始红细胞(D)原始单核细胞(E)原始浆细胞18 关于血细胞发育过程中血细胞形态演变的规律,错误的是(A)胞体由大到小(巨核细胞例外)(B)核染色质由粗糙、紧密到细致、疏松(C)核仁从有到无(D)胞质颗粒从无到有,从非特异性颗粒到特异性颗粒(E)核浆比例由小到大19 成人需要进行骨髓检查时,临床上首选的穿刺部位是(A)胸骨(B)髂前上棘(C)髂后上棘(D)股骨(E)胫骨内侧20 骨髓增生极度减低时,油镜观察通常需要连续观察并分类计数的有核细胞数为(A)100(B) 200(C) 500(D)600(E)100021 骨髓细胞学检查不能确诊的疾病是(A)白血病(B)多发性

6、骨髓瘤(C)巨核细胞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骨髓转移癌22 成熟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为(A)铁蛋白(B)球蛋白(C)血红蛋白(D)珠蛋白(E)亚铁血红素23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M0 型与 M1 型的主要区别为(A)Auer 小体多少(B)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程度(C)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所占比例(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程度(E)CD33 表达与否24 急性白血病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最主要区别为(A)病态造血是否明显(B)全血细胞减少的程度(C)骨髓中原始及幼稚细胞的多少(D)环形铁粒幼细胞的多少(E)贫血程度25 ELISA 板国际通用的标准板形是(A)412 的 48 孔式

7、(B) 512 的 60 孔式(C) 612 的 72 孔式(D)712 的 84 孔式(E)812 的 96 孔式26 消除由于非特异性显色所致本底偏高现象的过程称为(A)包被(B)吸附(C)清洗(D)封闭(E)分离27 能诱发机体免疫应答的物质是(A)抗原的水解产物(B)有免疫原性的抗原(C)半抗原(D)可被巨噬细胞吞噬的物质(E)多糖28 完全抗原除了有免疫原性以外,还需有(A)毒性(B)变态反应原性(C)免疫反应性(D)颗粒性(E)可溶性29 根据单克隆抗体的特点,以下错误的是(A)具有单一的生物学功能(B)高度的均一性和可重复性(C)特异性强(D)对 pH、温度及盐类浓度耐受性强(E

8、)纯度高30 分泌型 IgA 单体数为(A)一个(B)两个(C)三个(D)五个(E)多个31 补体的旁路激活途径首先激活补体的哪一组分(A)C1(B) C2(C) C3(D)C4(E)C932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三联吡啶钌 NHS 酯产生的位置是(A)在气相反应中进行(B)在液相反应中进行(C)在固相反应中进行(D)在电极表面进行(E)在顺磁性微粒表面进行33 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分类主要依据是(A)按所检测物质的类型分类(B)按检测所需的时间长短分类(C)按检测反应的体系分类(D)按所采用的发光反应体系和标记物不同分类(E)按标记物的不同分类34 以下属于工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9、(A)药物过敏性休克(B)输血反应(C)新生儿溶血(D)系统性红斑狼疮(E)接触性皮炎35 型超敏反应主要引发机制是(A)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B)补体介导的细胞破坏(C)中等大小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D)以单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E)以上均可36 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是(A)隐蔽抗原的释放(B)自身成分的改变(C)共同抗原引发的交叉反应(D)免疫调节异常(E)FasFasL 表达异常37 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性疾病是指由于( )的异常增殖而导致的免疫球蛋白异常增生造成机体病理损伤的一组疾病(A)粒细胞(B) T 淋

10、巴细胞(C)浆细胞(D)NK 细胞(E)吞噬细胞3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CD4+T 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B) CD8+T 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C)浆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D)粒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E)巨噬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39 属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是(A)胚胎抗原(B)甲胎蛋白(C)黑色素瘤抗原(D)癌胚抗原(E)CAl9940 糖原分子中主要的化学键是(A)3,5- 糖苷键(B) 2,6-糖苷键(C) 1,4-糖苷键(D)1,6- 糖苷键(E)1,5- 糖苷键41 肝糖原能分解为葡萄糖是因为肝内存在有(A)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葡萄糖激酶(C)

11、糖原磷酸化酶(D)葡萄糖一 6 一磷酸酶(E)磷酸果糖激酶42 胰岛素原与胰岛素比较是(A)分子量比胰岛素小的单链多肽(B)分子量比胰岛素大的两条多肽链(C)分子量比胰岛素大的单链多肽(D)分子量比胰岛素小的两条多肽链(E)16 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43 对清道夫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清道夫受体分布于胎盘、肝、脾等处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B)对氧化型 LDL 具有高亲和力(C)促使脂蛋白之间转移胆固醇(D)是 LDL 受体途径以外的脂质摄取途径(E)受体具有跨膜结构域44 下列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生物化学改变叙述错误的是(A)粥样硬化斑块中堆积有大量胆固醇(B)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胆固醇来自血浆脂蛋白

12、(C)血液中的过氧化脂质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D)LDL 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E)HDL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45 运输内源性胆固醇的脂蛋白主要是下列哪一种(A)HDL(B) VLDL(C) LDL(D)CM(E)Lp(a)46 载脂蛋白 B 族中主要成分是(A)ApoB4s(B) ApoB75(C) ApoB100(D)ApoB 41(E)ApoB 3647 关于糖尿病引起血糖升高机制的下列叙述哪项不对(A)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B)糖异生增多(C)糖异生减少(D)糖原分解增多(E)糖原合成减少48 关于血液葡萄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毛细血管血葡萄糖浓度低于静脉血葡萄糖浓度

13、(B)血浆是测定葡萄糖的最好样品(C)分析前血液放置一段时间会使结果偏低(D)如无特殊原因应空腹抽血测定血糖(E)维生素 C 可干扰 GOD-POD 法测定葡萄糖49 年轻肺气肿患者,可能为哪项蛋白缺陷(A)ALB(B) AAG(C) HP(D)AMG(E)1-AT50 乳酸脱氢酶是由 H、M 亚基组成的(A)二聚体(B)三聚体(C)四聚体(D)五聚体(E)以上都不是51 含 LDH1 丰富的组织是(A)肝细胞(B)心肌(C)红细胞(D)肾组织(E)脑组织52 能使唾液淀粉酶活性增强的离子是(A)Cl(B) Zn2+(C) Mg2+(D)Mn 2+(E)Cu 2+53 以下关于皮肤采血,说法错

14、误的是(A)WHO 推荐采左手无名指指端内侧血液(B)婴幼儿可采大拇趾或足跟内外侧血液(C)采血顺序为先做血小板计数,再做红、白细胞计数(D)采血应从第一滴血开始,不要随意擦去(E)血流不畅切勿用力挤压54 使用激光与细胞化学法进行白细胞分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强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55 RDW 增大说明红细胞(A)体积大小不均一(B)体积变小(C)体积增大(D)结构异常(E)染色异常56 关于红细胞系统的发育特点,以下正确的是(A)原始红细胞胞质内有特异性颗粒(B)早幼红细胞核染色质粗糙、密集、结块(C)早幼红细胞胞质量一般较

15、少,染色呈嗜酸性(D)中幼红细胞胞质含量丰富,染色呈嗜多色性(E)晚幼红细胞核染色质粗糙,呈网状57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Mo 型与 Ma 型的主要区别(A)Auer 小体多少(B)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程度(C)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所占比例(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程度(E)CD33 表达与否58 关于肝代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肝是脂肪酸 -氧化的主要器官(B)肝可合成 VLDL(C)肝是利用酮体的主要器官(D)肝可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E)肝可生成 HDL59 用于评价肾浓缩功能较为理想的指标是(A)尿相对密度(B)尿中总固体含量(C)折射率(D)尿渗量(E)尿量60 电化学发

16、光免疫分析的原理是(A)通过启动化学发光剂产生信号(B)通过激发化学发光底物使其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而产生信号(C)将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放大作用和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结合起来的微量分析技术(D)根据三联吡啶钌和三丙胺在电场触发下产生发光(E)以过量的标记抗体直接与待测未知抗原结合,经与游离标记抗体的分析测定其复合物的放射性计数61 在现代免疫学中,免疫的概念是指(A)机体抗感染而不患病或传播疾病(B)识别、杀灭与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C)排除抗原性异物(D)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E)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62 抗原和抗体结合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A)抗体的分子量较大(B)抗原的分子量较

17、大(C)抗原与抗体比例不适合(D)反应温度过高(E)不同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决定簇63 关于受者 T 细胞对供者 MHC 分子的识别,正确的是(A)为一种直接识别(B)受者 T 细胞识别经过受者 APC 加工处理的供者 MHC 分子被称为直接识别(C)被识别分子的形式是经处理的同种异型 MHC 分子来源的肽(D)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基础是受者与供者 MHC 分子间有多个氨基酸不同(E)同种异型 MHC 分子抗原肽复合物中的肽与自身 MHC 分子抗原肽复合物中的肽无相似性64 关于超敏反应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是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引起(B)补体通常不参与超敏反应(C)组织损伤与功能紊乱并存(D

18、)均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E)均有抗体介导65 关于细菌细胞壁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支持细胞膜承受的内部压力(B)维持细菌固有形态(C)决定细菌细胞的分裂(D)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物质交换(E)缺乏细胞壁的细菌仍可生长66 有关细菌的致病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的致病性有种属特征(B)不同细菌所致疾病的病理过程大致相同(C)细菌致病力的强弱称为细菌的毒力(D)细菌毒力与宿主的免疫功能有关(E)同种细菌不同型别毒力可有差异67 下列不属于双相性真菌的是(A)球孢子菌(B)隐球菌(C)芽生菌(D)孢子丝菌(E)组织胞浆菌68 下列成分不是 HBV 复制所必需的是(A)HBsAg(B) HB

19、cAg(C) HBeAg(D)P 蛋白(E)X 蛋白69 以下定义不正确的是(A)检验实验室:从事检验工作的实验室(B)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C)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D)实验室认可:对校准和(或)检测实验室有能力进行指定类型的标准和 (或)检测所做的一种正式承认(E)认证:指权威机构对某一组织或个人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作出的正式承认的程序70 有关质量管理体系“ 四要素 ”之间的内在联系,下列论述最正确的是(A)资源质量取决于所进行的过程活动(B)过程管理是通过质量管理来实现的(C)程序是组织结构的继续和细化(D)过程活动要适应所

20、建立的组织结构(E)控制活动和途径为组织机构直接指挥71 下面抗凝剂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血液分析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1:4(B)血沉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1:4(C)血沉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1:9(D)血细胞比容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1:9(E)血细胞比容使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为 1:472 退行性核左移可见于(A)急性化脓性感染(B)急性失血(C)伤寒(D)急性溶血(E)急性中毒73 常规血清蛋白电泳和脑脊液蛋白电泳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脑脊液中有前清蛋白电泳带,血清中无(

21、B)血清中 p 球蛋白较多(C)脑脊液中 球蛋白较多(D)血清中有前清蛋白电泳带,脑脊液中无(E)脑脊液与血清蛋白电泳条带相同74 关于 POX 和 SBB 染色的临床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BB 的特异性高于 POX(B) POX 的敏感性高于 SBB(C) SBB 染色必须用新鲜涂片(D)旧涂片不宜用 POX 染色(E)POX 染色阴性者,SBB 染色必为阴性75 下列关于缺铁性贫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15(B)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C)铁蛋白12ug L(D)血清总铁结合力减低(E)血清铁降低76 指出下列关于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错误论述是(A)促进糖的异生(B

22、)促进糖变为脂肪(C)促进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D)促进糖原合成(E)促进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77 运输内源性胆固醇的脂蛋白主要是(A)HDL(B) VLDL(C) LDL(D)CM(E)Lp(a)78 我国负责临床实验管理的专业机构是(A)疾病控制中心(B)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临床检验中心(D)卫生监督局(E)中华医学会79 质量保证的要素中,通常不包括(A)患者检测的管理和评估(B)检测结果的比较与患者临床信息的关系(C)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的评估(D)实验室的成本管理及成本一效益分析(E)实验室人员的评估及外部投诉的调查80 程序性文件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上接质量

23、手册,下接作业指导书(B)上接质量手册,下接质量记录(C)上接质量手册,下接工作记录(D)上接质量计划,下接质量手册(E)上接操作规程,下接质量手册81 室内质控主要目的是评价实验室的(A)精密度(B)准确度(C)特异性(D)灵敏度(E)有效性82 下列检测程序按不确定度增加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一级参考测量程序,二级参考测量程序,厂家选定常务测量程序,用户常规测量程序(B)二级参考测量程序,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厂家选定常务测量程序,用户常规测量程序(C)一级参考测量程序,厂家选定常务测量程序,二级参考测量程序,用户常规测量程序(D)厂家选定常务测量程序,一级参考测量程序,二级参考测量程序,用

24、户常规测量程序(E)二级参考测量程序,厂家选定常务测量程序,一级参考测量程序,用户常规测量程序83 “质量评估与改进 ”这一新的管理概念实际上是以下哪两个方面的结合(A)质量体系,全面质量管理(B)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C)质量保证,全面质量管理(D)质量体系,质量保证(E)质量保证,质量控制84 实验室管理的最主要职责是(A)决策与策划,技术业务(B)组织和控制,处理与协调(C)技术与业务,影响与号召(D)决策与策划,组织和控制(E)影响与号召,处理与协调85 下列可用来评估方法准确度的试验是(A)重复试验(B)方法比对(C)回收试验(D)线性评价(E)以上均不正确85 各试验相应留取的尿

25、标本 A/晨尿 B/随机尿 C/3h 尿 D/中段尿 E/12h 尿 86 Addis 计数87 细菌培养88 HCG 定量88 A/瑞士染色 B/碱性亚甲蓝(美蓝)染液 C/煌焦油蓝染液 D/姬姆萨染色 E/抗酸染色 89 网织红细胞90 普通血涂片91 结核分枝杆菌91 A/新生儿至 5 岁 B/57 岁以后 C/13 岁以后 D/15 岁以后 E/18 岁以后92 全身的骨髓腔内均为红骨髓93 骨髓腔内开始出现黄骨髓,94 红骨髓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长管状骨的近心端94 A.二聚体 B.三聚体 C.四聚体 D.五聚体 E. 六聚体95 CK 是由两种亚基(M 亚基和 B 亚基)组成的96 LDH 是由两种亚基(M 亚基和 H 亚基)组成的96 A/离子选择电极绝大多数都是膜电极 B/离子选择电极的 E 值可以直接测定 C/在高浓度溶液中离子活度可代表离子浓度 D/参比电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E/先测定浓溶液后测定稀溶液时,电极平衡缓慢并出现的误差97 离子选择电极是98 离子选择电极的“ 滞后效应 ”是指98 A/审核 B/认可 C/ 认证 D/合格评定 E/评审99 由权威机构对某一机构或人员从事特定工作的能力给予正式承认的程序称100 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61966-5-2010 Multimedia systems and equipment - Colour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 Part 5 Equipment us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IEC 61966-5 2008) German version EN 61966-5.pdf DIN EN 61966-5-2010 Multimedia systems and equipment - Colour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 Part 5 Equipment using plasma display panels (IEC 61966-5 2008) German version EN 61966-5.pdf
  • DIN EN 61966-6-2006 Multimedia systems and equipment - Colour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 Part 6 Front projection displays (IEC 61966-6 2005) German version EN 61966-6 2006《多媒体系统和.pdf DIN EN 61966-6-2006 Multimedia systems and equipment - Colour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 Part 6 Front projection displays (IEC 61966-6 2005) German version EN 61966-6 2006《多媒体系统和.pdf
  • DIN EN 61966-7-1-2006 Multimedia systems and equipment - Colour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 Part 7-1 Colour printers - Reflective prints - RGB inputs (IEC 61966-7-1 2006) German v.pdf DIN EN 61966-7-1-2006 Multimedia systems and equipment - Colour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 Part 7-1 Colour printers - Reflective prints - RGB inputs (IEC 61966-7-1 2006) German v.pdf
  • DIN EN 61966-8-2001 Multimedia systems and equipment - Colour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 Part 8 Multimedia colour scanners (IEC 61966-8 2001) German version EN 61966-8 2001《多媒体系统.pdf DIN EN 61966-8-2001 Multimedia systems and equipment - Colour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 Part 8 Multimedia colour scanners (IEC 61966-8 2001) German version EN 61966-8 2001《多媒体系统.pdf
  • DIN EN 61966-9-2005 Multimedia systems and equipment - Colour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 Part 9 Digital cameras (IEC 61966-9 2003) German version EN 61966-9 2004《多媒体系统和设备 色彩测量和管理.pdf DIN EN 61966-9-2005 Multimedia systems and equipment - Colour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 Part 9 Digital cameras (IEC 61966-9 2003) German version EN 61966-9 2004《多媒体系统和设备 色彩测量和管理.pdf
  • DIN EN 61967-1-2003 Integrated circuits - Measurement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150 kHz to 1 GHz - Part 1 General conditions and definitions (IEC 61967-1 2002) German version EN.pdf DIN EN 61967-1-2003 Integrated circuits - Measurement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150 kHz to 1 GHz - Part 1 General conditions and definitions (IEC 61967-1 2002) German version EN.pdf
  • DIN EN 61967-2-2006 Integrated circuits - Measurement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150 kHz to 1 GHz - Part 2 Measurement of radiated emissions - TEM cell and wideband TEM cell meth.pdf DIN EN 61967-2-2006 Integrated circuits - Measurement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150 kHz to 1 GHz - Part 2 Measurement of radiated emissions - TEM cell and wideband TEM cell meth.pdf
  • DIN EN 61967-4 Berichtigung 1-2007 Integrated circuits - Measurement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150 kHz to 1 GHz - Part 4 Measurement of conducted emissions 1 ohm 150 ohm direct .pdf DIN EN 61967-4 Berichtigung 1-2007 Integrated circuits - Measurement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150 kHz to 1 GHz - Part 4 Measurement of conducted emissions 1 ohm 150 ohm direct .pdf
  • DIN EN 61967-4-2006 Integrated circuits - Measurement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150 kHz to 1 GHz - Part 4 Measurement of conducted emissions - 1 ohm 150 ohm direct coupling meth.pdf DIN EN 61967-4-2006 Integrated circuits - Measurement of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150 kHz to 1 GHz - Part 4 Measurement of conducted emissions - 1 ohm 150 ohm direct coupling meth.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