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口腔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872320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口腔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医学类试卷]口腔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医学类试卷]口腔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医学类试卷]口腔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医学类试卷]口腔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口腔执业医师(第一单元)模拟试卷 5 及答案与解析1 下列不属于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盐键(B)氢键(C)范德华力(D)肽键(E)疏水键2 下面的物质中不能成为糖异生原料的是(A)谷氨酸(B)甘油(C)丙酮(D)乳酸(E)丙酮酸3 下列有关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 双螺旋是核酸二级结构的重要形式(B) DNA 双螺旋由两条以脱氧核糖磷酸作骨架的双链组成(C) DNA 双螺旋以右手螺旋的方式围绕同一轴有规律地盘旋(D)两股单链从 5至 3端走向在空间排列相同(E)两碱基之间的氢键是维持双螺旋横向稳定的主要化学键4 调节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是(A)柠檬酸脱氢酶(B

2、)琥珀酸脱氢酶(C)苹果酸脱氢酶(D)-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E)柠檬酸合成酶5 胆固醇在体内代谢后,主要是(A)转变成胆固醇酯(B)转变为维生素 D3(C)合成胆汁酸(D)合成类固醇激素(E)转变成脂肪6 肌肉中最主要的脱氨基方式是(A)氨基转换作用(B)加水脱氨基作用(C)嘌呤核苷酸循环(D)D-氨基酸氧化脱氨基作用(E)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7 依赖 cAMP 的蛋白激酶是(A)PKA(B) PKC(C) PKG(D)受体型 TPK(E)非受体型 TPK8 关于游离胆红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溶性大(B)易透过生物膜(C)可通过肾随尿排出(D)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E)胆红素与葡萄糖醛

3、酸结合9 环丙沙星口服利用度约为(A)50(B) 60(C) 70(D)80(E)9010 多巴胺适用于(A)高血压病(B)帕金森综合征(C)心源性休克(D)过敏性休克(E)以上都不能11 维拉帕米不宜用于治疗(A)稳定型心绞痛(B)严重慢性心功能不全(C)原发性高血压(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E)肥厚性心肌病12 下列关于普萘洛尔抗心律失常的描述,错误的是(A)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B)治疗量延长浦氏纤维的 APD 和 ERP(C)减慢房室传导(D)治疗量延长房室结的 APD 和 ERP(E)阻断心脏的 受体13 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物是(A)氯喹(B)伯氨喹(C)奎宁(D)青蒿素(E)乙胺

4、嘧啶14 对切除胰腺或重度糖尿病患者无效的降糖药为(A)阿卡波糖(B)格列齐特(C)二甲双胍(D)苯乙双胍(E)珠蛋白锌胰岛素15 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首选药物是(A)磺胺类药物(B)链霉素(C)青霉素(D)庆大霉素(E)四环素16 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A)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B)遵守技术操作规范(C)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D)恪守职业道德(E)宣传卫生保健知识17 根据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保存的最低年限分别为(A)10 年,30 年(B) 10 年,15 年(C) 15 年,20 年(D)15 年,30 年(E

5、)10 年,20 年18 药品管理法对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有一系列规定,下列哪项不符合上述规定(A)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B)可以部分在市场销售(C)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D)凭医师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使用(E)不得在市场销售19 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多少时,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A)30(B) 40(C) 50(D)20(E)6020 某医疗机构拟开展放射治疗、核医学的诊断工作,批准部门为(A)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B)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D)所在地医学会(E)所在地职业病防治机构21 下列含胶

6、原纤维最少的牙本质是(A)前期牙本质(B)球间牙本质(C)管周牙本质(D)管间牙本质(E)修复性本质22 牙髓细胞是指(A)成牙本质细胞(B)成纤维细胞(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E)组织细胞23 牙周膜中与胶原降解有关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成骨细胞(C)成牙骨质细胞(D)上皮剩余(E)破骨细胞24 下列无角化的口腔黏膜为(A)唇红黏膜(B)硬腭黏膜(C)牙龈黏膜(D)舌腹黏膜(E)舌背黏膜25 篮细胞是指唾液腺中的(A)浆液性腺泡细胞(B)黏液性腺泡细胞(C)肌上皮细胞(D)闰管细胞(E)分泌管细胞26 侧支根管形成的原因是(A)牙乳头部分坏死(B)牙本质发育障碍(C)颈环发育不良

7、(D)上皮根鞘断裂(E)成牙本质细胞坏死27 牙髓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发生坏死及周围组织溶解,周围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变化见于(A)急性浆液性牙髓炎(B)急性化脓性牙髓炎(C)慢性闭锁性牙髓炎(D)慢性溃疡性牙髓性(E)慢性增生性牙髓性28 根尖周肉芽肿中的泡沫细胞来自于(A)成纤维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巨噬细胞29 以下属于肉芽肿性炎症的是(A)慢性化脓性骨髓炎(B)结核性骨髓炎(C)慢性增生性骨髓炎(D)畸形性骨炎(E)慢性局灶性硬化性骨髓炎30 唾液腺腺泡破坏,腺导管增生,有时易与黏液表皮样癌相混淆的疾病是(A)慢性硬化性唾液腺炎(B)坏死性唾液腺化生(

8、C)唾液腺炎症(D)舍格伦综合征(E)唾液腺结核31 外渗性黏液囊肿的特点为(A)复层扁平上皮衬里(B)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衬里(C)扁平上皮衬里(D)矮柱状上皮衬里(E)无衬里上皮32 牙发育时的上皮根鞘(A)由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构成(B)由内釉上皮和星网状层细胞构成(C)由内釉上皮、中间层和外釉上皮构成(D)由内釉上皮、星网状层和外釉上皮构成(E)由内釉上皮、星网状层、中间层和外釉上皮构成33 牙根面出现牙骨质新生,见于牙周炎的(A)始发期(B)早期病变(C)病损确立期(D)进展期(E)静止期34 骨上袋的病理变化主要是(A)假性牙周袋(B)牙槽骨无吸收(C)牙槽骨高度降低(D)固有牙槽骨吸

9、收(E)牙周膜破坏明显35 下列属于角化不良的是(A)角化层增厚(B)角化层变薄(C)基底层细胞异常增生(D)透明角质颗粒明显(E)角化细胞含细胞核36 含中间细胞的腺肿瘤是(A)黏液表皮样癌(B)腺样囊性癌(C)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D)腺泡细胞癌(E)腺癌37 根尖囊肿表现下列病理改变,除了(A)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B)基底细胞呈柱状,胞核呈栅栏状排列(C)囊壁内常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D)常含胆固醇裂隙(E)可见透明小体38 高分化扁平上皮呈局部破坏性推进生长的是(A)扁平细胞癌(B)基底细胞癌(C)梭形细胞癌(D)未分化癌(E)疣状癌39 肉眼观包膜完整,组织学观察见玫瑰花样结构的肿瘤是

10、(A)牙瘤(B)成釉细胞瘤(C)牙源性钙化上皮瘤(D)牙源性腺样瘤(E)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40 牙乳头形成(A)釉质(B)牙髓(C)牙骨质(D)牙周膜(E)牙槽骨41 慢性龈炎时,自上皮下方的炎症细胞浸润层依次是(A)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浆细胞、淋巴细胞(D)淋巴细胞、巨噬细胞(E)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42 以下哪项不是扁平苔藓的病理表现(A)上皮不全角化(B)基底细胞液化变性(C)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带状浸润(D)出现胶样小体(E)胶原纤维变性43 对心理的实质的、正确全面的理解是(A)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B)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C)心理是主观想

11、象的反映(D)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E)心理是想什么就反映什么44 现代医学心理学主张,心理卫生应该开始重视的发展阶段为(A)胎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45 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不包括(A)不间断发泄(B)自我心理调节(C)药物缓解症状(D)纠正不良习惯(E)心理护理46 一个测验工具中对于对象可以测量到的真实程度,是指该工具的(A)常模(B)信度(C)效度(D)样本(E)标准47 患者安于已适应的角色,小病大养,而不愿意出院,此时患者的状态被称为患者的角色行为(A)减退(B)缺如(C)冲突(D)强化(E)异常48 医学伦理学的特征之一是(A)灵活性(B)集体

12、性(C)继承性(D)组织性(E)非规范性49 不属于医学伦理学原则的是(A)有利(B)公正(C)不伤害(D)克己(E)尊重50 在医患关系中,高于契约关系的是(A)并列关系(B)主从关系(C)信托关系(D)商品关系(E)陌生人关系51 医务人员共同的首要义务和天职是(A)维护患者的利益和社会公益(B)维护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声誉(C)维护医务人员和医院的经济效益(D)维护医务人员和医院的自身利益(E)维护医务人员之间、医院之间的和谐52 关于临床医学研究中的知情同意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包括“ 知情” 和“同意“ 两个方面(B)是临床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伦理原则之一(C)知情同意的主体是医学研究

13、中的受试者(D)为保证受试者的合法权益,任何受试者都有知情同意的权利(E)只要研究目的正确,不必征得所有受试者的知情同意53 牙萌出特点中错误的是(A)左右对称同期萌出(B)下颌牙比上颌同名牙萌出早(C)女性萌出早于男性(D)最早萌出的乳牙是下颌乳中切牙(E)最早萌出的恒牙是下颌中切牙54 下列哪项不属于牙的功能(A)发音时限定了舌的活动范围(B)通过咀嚼可刺激颌骨正常发育(C)通过咀嚼增进牙周组织健康(D)保持面部形态正常(E)保持口腔的自洁作用55 乳牙与恒牙的鉴别中,错误的是(A)乳牙根分叉大(B)乳牙冠根分界明显(C)乳磨牙体积依次减小(D)乳牙颈嵴明显突出(E)乳牙体积小,色乳白56

14、 根管口是指(A)髓室和根管的交界处(B)根管末端的开口处(C)髓腔的开口处(D)髓室的开口处(E)根管的开口处57 不属于替牙期间特点的是(A)上颌侧切牙牙根向远中倾斜(B)前牙轻度深覆颌关系(C)可能显示前牙拥挤(D)磨牙轻度远中关系(E)中切牙间有间隙58 关于关节盘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后带无滑膜层覆盖(B)前带是穿孔好发部位(C)中间带是关节负重区(D)双板区上层止于髁突后斜面(E)双板区下层止于髁突前斜面59 提高咀嚼效率的主要因素是(A)牙的数目多(B)牙的体积大(C)牙排列整齐(D)牙形态正常(E)牙接触面积大60 上颌神经属于(A)运动神经(B)交感神经(C)感觉神经(D

15、)副交感神经(E)混合性神经61 翼下颌间隙内的结构主要有(A)颊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B)翼丛、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C)颊神经、舌神经和上颌动脉(D)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面深动脉(E)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及下牙槽动、静脉62 腮腺的特点为(A)属于黏液性腺(B)分为浅叶、深叶及峡部三部分(C)外面包有腮腺鞘,由颈深筋膜中层构成(D)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E)腮腺实质内有淋巴结63 颞下颌关节的负重区为(A)髁突的前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前斜面(B)髁突的后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前斜面(C)髁突的前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后斜面(D)髁突的后斜面和关节结节的后斜面(E)髁突的横嵴和关节结节的后

16、斜面64 下颌下腺导管与舌神经相交叉的部位多位于(A)下颌第一前磨牙舌侧下方(B)下颌第二前磨牙舌侧下方(C)下颌第一磨牙舌侧下方(D)下颌第二磨牙舌侧下方(E)下颌第三磨牙舌侧下方65 与咬肌间隙没有直接相通的蜂窝组织间隙是(A)翼下颌间隙(B)咽旁间隙(C)颊间隙(D)颞间隙(E)颞下间隙66 临床行气管切开术时,切口位置不宜低于第 5 气管软骨坏,其原因为(A)引起喉狭窄(B)伤及食管(C)伤及颈总动脉(D)伤及气管后壁(E)伤及头臂干67 颈静脉角是指哪两个静脉所形成的夹角(A)颈外静脉和锁骨下静脉(B)面前静脉和锁骨下静脉(C)下颌后静脉和锁骨下静脉(D)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E)颈

17、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68 下颌神经沟在下颌支内侧面的位置相当于(A)下颌磨牙咬合平面上方约 1cm 处(B)下颌磨牙咬合平面下方约 1cm 处(C)下颌磨牙咬合平面上方约 05cm 处(D)下颌磨牙咬合平面下方约 05cm 处(E)下颌磨牙咬合平面上方约 15cm 处69 下列口腔局部解剖结构中无黏膜下层的是(A)唇(B)颊(C)牙龈(D)软腭(E)腭皱襞70 解剖学对牙根的解释是(A)被釉质包裹的部分(B)被牙本质包裹的部分(C)被牙骨质包裹的部分(D)发挥咀嚼功能的部分(E)被牙龈包裹的部分71 位于上颌骨的是(A)额突(B)喙突(C)翼突(D)颞突(E)锥突72 不是下颌神经分支的是(A)

18、棘孔神经(B)耳颞神经(C)舌神经(D)蝶腭神经(E)颊神经73 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中,可以改变的是(A)颞下颌关节(B)咬合关系(C)神经组织(D)咀嚼相关肌肉(E)颌面部的韧带74 切道斜度的大小与覆盖及覆颌的关系是(A)与覆盖呈反变关系,与覆颌呈正变关系(B)与覆盖呈反变关系,与覆颌呈反变关系(C)与覆盖呈正变关系,与覆颌呈正变关系(D)与覆盖呈正变关系,与覆颌呈反变关系(E)与覆盖及覆颌没有关系,与颌平面的位置有关75 当长期侧方运动受限,临床上患者的牙齿磨耗会出现(A)上颌颊尖和下颌舌尖磨耗过多(B)上颌舌尖和下颌颊尖磨耗过多(C)下前牙切缘较后牙牙尖磨耗过多(D)一侧磨耗较重(E)

19、横颌曲线的曲度加大76 关于病原菌致病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病原菌有黏附因子(B)病原菌有荚膜、微荚膜(C)与病原菌的胞外酶有关(D)与病原菌的内、外毒素有关(E)与病原菌侵入的数量并无密切关系77 不能被噬菌体感染的微生物是(A)假丝酵母菌(B)螺旋体(C)支原体(D)隐球菌(E)病毒78 细菌内毒素的特征是(A)只有革兰阴性细菌产生(B)少数革兰阳性细菌产生(C)细菌在生活状态下释放(D)抗原性强(E)不耐热79 肺炎链球菌可引起(A)支气管肺炎(B)肺脓肿(C)大叶性肺炎(即典型肺炎)(D)支气管哮喘(E)胸膜炎80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沙门菌引起(A)伤寒(B)败血症(C)食物中毒(

20、D)副伤寒(E)假膜性肠炎81 对病毒生物学性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测量大小的单位为纳米(nm)(B)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C)以复制方式增殖(D)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E)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82 不能通过垂直传播的病原体为(A)艾滋病病毒(HIV)(B)乙型肝炎病毒(HBV)(C)梅毒螺旋体(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风疹病毒83 下列对 TI 抗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需 T 细胞辅助(B)多为蛋白质(C)可诱导产生免疫记忆(D)仅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E)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多为 IgM 类84 巨噬细胞表面不表达(A)MHC-类分子(B) MHC-

21、类分子(C) IgG Fc 受体(D)特异性抗原受体(E)C3b 受体85 参与 TDAg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B 细胞(B) T 细胞和 B 细胞(C)巨噬细胞、B 细胞、T 细胞(D)巨噬细胞和 B 细胞(E)巨噬细胞和 T 细胞86 NK 细胞是(A)特殊的 T 淋巴细胞(B)吞噬细胞(C)抗原提呈细胞(D)介导 ADCC 的细胞(E)B 淋巴细胞87 关于 HLA类抗原分子错误的是(A)提呈外源性抗原(B)可与 CD8 分子结合(C)由 链和 2m 链组成(D)由 HLAA、HLAB、HLAC 基因编码(E)分布在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88 HIV 与感染细胞膜上 CD4 分子结合的病毒刺突是(A)gp120(B) gp41(C) P24(D)P17(E)gp16089 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受者体内存在移植物特异性(A)抗体(B)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 NK 细胞(D)巨噬细胞(E)辅助性 T 淋巴细胞90 在整理分析资料时,欲知道一组观察值的变异程度常计算(A)平均值(B)标准差(C)构成比(D)百分率(E)标准误91 研究某事物与另外一种事物的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用(A)回归系数(B)相关系数(C)相对比(D)截距(E)率92 评价社区冠心病干预措施效果最有意义的指标是(A)患病率(B)罹患率(C)发病率(D)死亡率(E)病死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ISO 32100-2011 Rubber- or plastics-coated fabrics -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s - Determination of flex resistance by the flexometer method (ISO 32100 2010) German version.pdf DIN EN ISO 32100-2011 Rubber- or plastics-coated fabrics -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ests - Determination of flex resistance by the flexometer method (ISO 32100 2010) German version.pdf
  • DIN EN ISO 50001-2011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 (ISO 50001 2011) German version EN ISO 50001 2011《能源管理体系 使用指导要求(ISO 50001-2011) 德文版 EN ISO 5000.pdf DIN EN ISO 50001-2011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 (ISO 50001 2011) German version EN ISO 50001 2011《能源管理体系 使用指导要求(ISO 50001-2011) 德文版 EN ISO 5000.pdf
  • DIN EN ISO 80000-1-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1 General (ISO 80000-1 2009 + Cor 1 2011)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0-1 2013《量和单位 第1部分 总则(ISO 80000-1-2009+Cor 1-2011) 德文版本EN IS.pdf DIN EN ISO 80000-1-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1 General (ISO 80000-1 2009 + Cor 1 2011)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0-1 2013《量和单位 第1部分 总则(ISO 80000-1-2009+Cor 1-2011) 德文版本EN IS.pdf
  • DIN EN ISO 80000-10-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10 Atomic and nuclear physics (ISO 80000-10 2009)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0-10 2013《量和单位 第10部分 原子和核物理学(ISO 80000-10-2009) 德文版.pdf DIN EN ISO 80000-10-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10 Atomic and nuclear physics (ISO 80000-10 2009)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0-10 2013《量和单位 第10部分 原子和核物理学(ISO 80000-10-2009) 德文版.pdf
  • DIN EN ISO 80000-11-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11 Characteristic numbers (ISO 80000-11 2008)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0-11 2013《量和单位 第11部分 示性数(ISO 80000-11-2008) 德文版本EN ISO .pdf DIN EN ISO 80000-11-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11 Characteristic numbers (ISO 80000-11 2008)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0-11 2013《量和单位 第11部分 示性数(ISO 80000-11-2008) 德文版本EN ISO .pdf
  • DIN EN ISO 80000-12-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12 Solid state physics (ISO 80000-12 2009)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0-12 2013《量和单位 第12部分 固体物理学(ISO 80000-12-2009) 德文版本EN ISO 8.pdf DIN EN ISO 80000-12-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12 Solid state physics (ISO 80000-12 2009)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0-12 2013《量和单位 第12部分 固体物理学(ISO 80000-12-2009) 德文版本EN ISO 8.pdf
  • DIN EN ISO 80000-2-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2 Mathematical signs and symbols to be used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ISO 80000-2 2009)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pdf DIN EN ISO 80000-2-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2 Mathematical signs and symbols to be used in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ISO 80000-2 2009)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pdf
  • DIN EN ISO 80000-3-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3 Space and time (ISO 80000-3 2006)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0-3 2013《量和单位 第3部分 空间和时间(ISO 80000-3-2006) 德文版本EN ISO 80000-3-2013.pdf DIN EN ISO 80000-3-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3 Space and time (ISO 80000-3 2006)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0-3 2013《量和单位 第3部分 空间和时间(ISO 80000-3-2006) 德文版本EN ISO 80000-3-2013.pdf
  • DIN EN ISO 80000-4-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4 Mechanics (ISO 80000-4 2006)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0-4 2013《量和单位 第4部分 力学(ISO 80000-4-2006) 德文版本EN ISO 80000-4-2013》.pdf DIN EN ISO 80000-4-2013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4 Mechanics (ISO 80000-4 2006) German version EN ISO 80000-4 2013《量和单位 第4部分 力学(ISO 80000-4-2006) 德文版本EN ISO 80000-4-2013》.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