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练习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885187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练习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练习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练习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练习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练习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医综合练习试卷 16 及答案与解析1 下列哪项不是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A)系统性红斑狼疮(B)类风湿性关节炎(C)多发性肌炎(D)急性肾盂肾炎2 一侧眼球外伤后,可导致双侧眼球发生交感性眼炎,其发病机制为(A)共同抗原刺激机体发生交叉免疫反应(B)回避 TH 细胞的耐受(C)外伤使隐蔽抗原释放产生自身免疫反应(D)T S 和 TB 细胞功能失衡3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组织损害有关的因素主要为(A)抗核抗体(B)狼疮小体(C)狼疮细胞(D)CD4 +细胞4 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依据是(A)狼疮细胞(B)狼疮小体(C)狼疮带(D)面部蝶形红斑5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本病变是(A)小动脉

2、、细动脉玻璃样变性(B)小动脉、细动脉纤维素样坏死(C)在受累器官或组织形成肉芽肿(D)洋葱皮样结构6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典型临床表现为(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B)亚急性非细菌性心内膜炎(C)心瓣膜非细菌性疣赘性心内膜炎(D)心瓣膜赘生物形成7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的典型临床表现为(A)洒渣鼻(B)面部蝶形红斑(C)环形红斑(D)Osier 小结8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病变是(A)关节增生性炎(B)滑膜增生性炎(C)软骨增生性炎(D)关节浆液性炎9 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累及的关节是(A)手、足关节(B)肘关节(C)膝关节(D)髋关节10 关于类风湿小结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A)最常

3、见于肺、脾(B)小结中央为凝固性坏死(C)小结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D)小结外周为肉芽组织11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病变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多数是(A)B 淋巴细胞(B) CD8+TS 细胞(C) CD4+T11 细胞(D)CD4 +TS 细胞12 类风湿因子的本质是(A)IgG 分子 Fc 片段(B) IgE 分子 Fc 片段(C) IgG 分子 Fc 片段的自身抗体(D)IgE 分子 Fc 片段的自身抗体13 AIDS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A)性接触传播(B)血液传播(C)垂直传播(D)吸毒传播14 AIDS 患者血液化验,减少最显著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 NK 细胞(C) CD4+T

4、 细胞(D)CD8 +T 细胞15 AIDS 患者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的细胞是(A)CD4 +T 细胞(B) CD8+T 细胞(C) CD16+T 细胞(D)CD19 +T 细胞16 可携带 HIV 通过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细胞是(A)滤泡树突状细胞(B) CD4+T 细胞(C) CD8+T 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17 艾滋病患者首先受累的器官是(A)脾(B)胸腺(C)肺(D)淋巴结18 有关艾滋病的病理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早期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B)淋巴结浆细胞浸润(C)晚期淋巴细胞消失殆尽为其特征(D)晚期淋巴结多见肉芽肿形成19 艾滋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是(A)全

5、身性特异性感染(B)肺孢子虫感染(C) Kaposi 肉瘤(D)脑炎、脑脓肿20 按单向移植排斥理论,启动经典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是因为活化了(A)CD4 +T 细胞(B) CD8+T 细胞(C) CD16+T 细胞(D)B 淋巴细胞21 实体器官移植最常见的移植排斥反应是(A)超急性排斥反应(B)急性排斥反应(C)亚急性排斥反应(D)GVHD22 关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表现为肾间质水肿伴单个核细胞浸润(B)可表现为移植肾功能衰竭(C)可表现为移植肾血管栓塞和梗死(D)最突出的病理变化为血管内膜纤维化22 A肺结核B系统性红斑狼疮C类风湿性关节炎D急性细菌性痢疾2

6、3 发病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24 发病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25 发病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关25 ACD4 +T 细胞 BCD8 +T 细胞 C浆细胞 D巨噬细胞26 具有 HIV 储存作用的细胞是27 HIV 入侵 T 细胞的门户是28 AIDS 发病的中心环节是哪种细胞严重受损?28 AI 型变态反应B 型变态反应C 型变态反应D型变态反应29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肾脏损害的发病机制主要为30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主要为31 确诊急性狼疮肾炎的特征性依据是(A)苏木素小体(B)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C)抗核抗体阳性(D)血沉增快32 能引起纤维素样坏死的病变有(A)肺结核(

7、B)系统性红斑狼疮(C)类风湿性关节炎(D)风湿病33 HIV 可感染组织中的(A)CD4 +T 细胞(B)单核噬细胞(C)滤泡树突状细胞(D)NK 细胞34 HIV 直接引起的脑部疾病有(A)脑膜炎(B)亚急性脑病(C)痴呆(D)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35 肾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肾间质内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A)CD4 +T 细胞(B) CD8+T 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36 型变态反应参与其发病机制的疾病包括(A)系统性红斑狼疮(B)类风湿性关节炎(C)艾滋病(D)超急性排斥反应西医综合练习试卷 16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急性肾盂肾炎是细菌引起的急

8、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不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有些器官组织的抗原成分从胚胎开始就与免疫系统隔离,成为隐蔽抗原。机体对这些组织、细胞的抗原成分无免疫耐受性。一旦外伤使隐蔽抗原释放,则可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如一侧眼球外伤后,可导致双侧眼球发生交感性眼炎。【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由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抗核抗体包括 4 类:抗 DNA 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 RNA-非组蛋白性抗体、抗核仁抗原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组织损伤与自身抗体的存在有关。【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

9、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抗核抗体本身无细胞毒性,但能攻击变性或胞膜受损的细胞,一旦它与细胞核接触,即可使细胞核肿胀,呈均质一片,并被挤出胞体,形成狼疮小体(苏木素小体),此为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依据。乔噬了狼疮小体的细胞称狼疮细胞。狼疮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诊断意义。约 8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害,以面部蝶形红斑最为典型。【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变多种多样。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坏死性小动脉、细动脉炎,活动期以纤维素样坏死为主。洋葱皮样结构为 SLE 累及脾脏时的表现。【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6 【正确答案

10、】 C【试题解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约半数病例有心脏受累,最典型的改变是心瓣膜非细菌性疣赘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常累及二尖瓣或三尖瓣。【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约 8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有皮肤损害,以面部蝶形红斑最为典型。【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多发性、对称性增牛性滑膜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病变最常发生于手、足等小关节,其次是肘、腕、膝、踝、髋及脊椎等关节,常为多发性和对称性。【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

11、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类风湿小结主要发生于皮肤,其次为肺、脾、心包等。具有一定特征性。镜下,小结中央为大片纤维素样坏死,周围有细胞核呈栅状或放射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在外周为肉芽组织。【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病变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是活化的 CD4+TH细胞,该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从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B 细胞、其他 T 细胞)和巨噬细胞,后者可分泌一些炎症介质和组织降解因子,导致滑膜和关节软骨的破坏。【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类风湿因子是 IgG 分子 Fc 片段的自身抗体,阳性

12、率约 80,可存在于血清或滑膜液中。由于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因此解题时首先排除答案AB。【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BCD 都是艾滋病(AIDS)的传播途径,其中以性接触传播最常见,占报告病例的 60以上。【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IDS 病人晚期外周血细胞减少最显著的是 CD4+T 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的细胞是 CD4+T 细胞。类似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CD4+T 细胞。 参与结核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的细胞是CD4+T 细胞。 启动经典迟发性超

13、敏反应是因为活化了 CD4+T 细胞。【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的 CD4+T 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存在于脑、淋巴结和肺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可有 10一 50被感染。HIV 可在巨噬细胞内大量复制,但通常储存于胞质内,成为 HIV 的储存场所。巨噬细胞可携带 HIV 通过血脑屏障,从而引起中枢系统感染。【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艾滋病(AIDS)早期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淋巴小结增生明显,生发中心活跃,髓质内出现较多浆细胞。随着病情的发

14、展,淋巴细胞越来越少,巨噬细胞越来越多,最后主要细胞为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晚期淋巴结病变呈现一片荒芜,淋巴结消失殆尽。由于 AIDS 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因此很少能见到肉芽肿形成等细胞免疫反应性病变。 【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于严重的免疫功能缺陷,艾滋病(AIDS)患者常伴多发性机会感染和肿瘤。7080患者可经历一次或多次肺孢子虫感染,约 50病人死于肺孢子虫感染,为本病最常见死因,对诊断本病有一定参考价值。约 30的患者发生Kaposi 肉瘤,是 AIDS 最常伴发的恶性肿瘤。【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同种异体移植时,T 细

15、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与细胞毒作用对移植物的排斥起着重要作用。移植物中供体的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具有丰富的HLA-I、,是主要的致敏原。它们一旦被宿主的淋巴细胞识别。即可使 CD4+T细胞活化,启动经典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同时使 CD8+T 细胞分化,成为成熟的CD8+细胞毒性 T 细胞,溶解破坏移植物。【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实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按形态变化及发病机制的不同分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于移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其发生与受者血循环中已有供体特异性 HIA 抗体存在或受者、供者 ABO 血型不符有关。由于现在已

16、广泛采用了组织交叉配型,故本型少见。急性排斥反应较常见,在未经免疫治疗者此反应多发生在移植后数天内;经免疫治疗者,可发生在数月或数年后。慢性排斥反应多由急性排斥反应延续而来,因此不可能比急性排斥反应更多见。【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最突出的病理变化为血管内膜纤维化”为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小是急性排斥反应。【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2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2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型变态反应,结核分枝杆菌的菌体成分可激活 CD4+

17、T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致敏的 T 细胞参与结核性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灶的形成。 系统性红斑狼疮由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引起。大多数内脏病变为免疫复合物所介导的体液免疫 (型变态反应)所致,其中主要为 DNA-抗 DNA 复合物所致的血管和肾小球病变。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关:滑膜和关节软骨的破坏机制主要是激活CD4+T 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从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和巨噬细胞,后者分泌一些炎症介质和组织降解因子,导致滑膜和软骨的破坏。滑膜液中的 IgG型类风湿因子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固定并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游出,通过型变态反应引起组织损伤。

18、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感染所致。【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26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2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HIV 进入人体后,病毒包膜上的 gp120 与 CD4+T 细胞结合,在共受体共同作用下进入细胞内(因此 HIV 入侵 T 细胞的门户是 CD4+T 细胞)。然后进行逆转录、复制,与宿主基因组整合。整合后的环状病毒 DNA 称为前病毒。经过数月或数年的临床潜伏期,前病毒可被某些因子激活而复制、装配,释放入血侵犯其他靶细胞。病毒复制的同时可直接导致受感染的 CD4+T 细胞破坏溶解。C

19、D4+T 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其受损过程是艾滋病(AIDS)发病的中心环节。 HIV 可在巨噬细胞内大量复制,但通常储存于胞质内,成为 HIV 的储存场所。【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2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组织损伤与自身抗体有关,大多数内脏病变为免疫复合物所介导的型变态反应,其中主要为 DNA-抗 DNA 复合物所致的血管和肾小球病变。特异性抗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自身抗体,经型变态反应可导致相应血细胞的损伤和溶解,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31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20、】 苏木素小体也称狼疮小体,为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征性依据。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内皮下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是 SLE 急性期的特征性病变。抗核抗体阳性和血沉增快都不具备 SLE 的特征性诊断价值,只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32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肺结核引起的是干酪样坏死。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关节时,表现为滑膜充血水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紧接上皮处浅表部位的结缔组织内可出现灶性纤维素样坏死。类风湿小结的中央是大片纤维素样坏死,周围为类上皮细胞和肉芽组织。风湿病的变质渗出期,表现为结缔组织基质的黏液样变性和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知识模块】 免

21、疫性疾病33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由于 CD4 分子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的主要受体,因此CD4+T 细胞在 HIV 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而致病。 HIV 感染组织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存在于脑、淋巴结和肺等器官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可有 10一 50被感染。病毒可在巨噬细胞内大量复制,成为 HIV 的主要储存场所,在病毒扩散中起重要作用。 淋巴结生发中心的滤泡树突状细胞的树突可表达 lgG 的 Fc 受体,与由 IgG 型抗体包被的HIV 结合,使 HIV 进入细胞内而受到感染。受感染的树突状细胞可成为 HIV 的储备池。 由于 CD4+

22、T 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且 CIM 分子是HIV 的主要受体,因此 HIV 主要感染 T 细胞。而小是 NK 细胞。【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34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由 HIV 直接引起的脑部疾病有脑膜炎、亚急性脑病、痴呆等。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是巨细胞病毒和乳头瘤空泡病毒引起的继发性感染。【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35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包括细胞型排斥反应和血管型排斥反应。前者常发生于移植后数月,镜下,可见肾间质明显水肿伴 CD4+和 CD8+T 细胞为主的单个核细胞浸润。无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36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关。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激活CD4+T 细胞引起的细胞免疫缺陷。器官移植后发生的超急性排斥反应本质上属于型变态反应。【知识模块】 免疫性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