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YD/T 926. 3一1998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IEC 11801:1995信息技术用户房屋综合布线进行编写。本标准对ISO/IEC 11801中收容的品种系列进行了优选,个别品种系列未被本标准采纳。本标准同时参考了美国ANSI/EIA/TIA 568A:1995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符合本标准的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也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SO/IEC 11801:1995.本标准的下列几点与ISO/IEC 11801不同:a)未采用特性阻抗为12042电缆的连接硬件;b)明确连接硬件的近端申音衰减等传输特性要求应在全频带进行扫频测
2、量;C)将IEC 603-7和IEC 807-8中有关通信引出端可靠性试验方法和要求归纳整理列于本标准中;d)对连接硬件检验规则进行了补充。本标准为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系列标准的第3部分,与第1部分和第2部分配套使用。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原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原邮电部第五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维潭、程奇松、王则民、高安敏。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Telecommunication generic cabling syst
3、em for buildingPart 3:Connecting hardware requirements for generic cablingYD/T 926. 3一1998neq ISO/IEC 11801:1995,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的主要机械物理性能、电气特性、环境试验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安装要求等。本标准规定的连接硬件包括连接器(包括插头、插座)及其组件和接擂软线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的设计、生产与选用。本标准不包括某些应用系统对连接硬件的特殊要求。本标准不包括有源或无源电子线路的中间适配器或其他器件(如:变量器、匹配电阻、滤波器和保护器件等)的技术
4、要求。本标准中各类对称电缆布线用连接硬件的最高传输频率分别为:3类16MHz;4类20MHz;5类100MHz.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421-1989电工电了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总则GB/T 2423.2-1989电工电了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10-1995电工电了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e和导则:振动(正弦)GB/T 2423.34-1986电工电了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Z/A
5、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方法GB/T 2424.11-1982电工电了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接触件和连接件的二氧化硫试验导则GB/T 2424.12-1982电工电了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接触件和连接件的硫化氢试验导则GB/T 2951.4-1994电线电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外径测量GB/T 4909.2-1985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GB/T 5095-1985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与测量方法GB/T 5169.7-198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本生灯型火焰试验方法GB 11327.1-1989聚氯乙烯绝缘聚抓乙烯护套低频电线电缆第1部分:通用试验测量方法YD/T 926.1-1997
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1部分:总规范YD/T 926.2-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8-05-20批准1998一10一01实施YD/T 926. 3一1998IEC 60068-2-60 TTD:1990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试验试验Ke:极低污染浓度的模拟大气腐蚀试验IEC 60603-7:1990印刷板用频率低于3MHz的连接器第7部分:具有通用插合性能的8接触件固定连接器和自由端连接器详细规范IEC 60793-1-2:1995光纤第1部分:总规范第2节尺寸侧量方法IEC 60807-8:1992频率低于3MHz的长
7、方形连接器第8部分:具有4接触件和一个接地触点的屏蔽电缆用连接器详细规范IEC 60825-1:1993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IEC 60874-1:1993光纤和光缆连接器第1部分:总规范1994年第1次修订IEC 60874-10:1992光纤和光缆连接器第10部分:BFOC/2. 5型光纤连接器分规范IEC 60874-14:1993光纤和光缆连接器第14部分:SC型光纤连接器分规范IEC 61073-1:1994光纤和光缆的接头第1部分:总规范IEC 61196-1:1995射频电缆第1部分:总规范总则、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ISO/IEC 8802-5:199
8、2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和城域网第5部分:令牌接人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TU-T G.117:1988对地不平衡的传输特性(定义和方法)ITU-T K.20:1996通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ITU-T 0.9:1988确定对地不平衡度的测量装置3术语除YD/T 926.1规定的术语外,本标准还采用下列术语。3.1连接器connector连接两条电缆、光缆或几个电缆、光缆元件所用的器件及其组合。3.2定位销keying使擂合使用的连接器能进行正确定位连接的一种机械结构,用以防止连接到其他型式的插头、插座或光纤适配器上。3.3光纤双芯连接器optical fibre duplex connect
9、or一对光纤与另一对光纤间传送光功率的终端器件。3.4光纤双芯适配器optical fibre duplex adapter对准和连接两个光纤双芯连接器的器件。3.5接头splice光纤或电缆导线的连接点。4要求4.1一般要求下列要求适用于综合布线中使用的所有连接硬件。411用途连接硬件用于:a)建筑群配线架(CD)上,连接建筑物主干布线、建筑群主干布线和有源设备;b)建筑物配线架(BD)上,连接建筑物主干布线和有源设备;c)楼层配线架(FD)上,交接主干布线和水平布线并连接有源设备;d)水平布线的转接点上(当选用时);e)通信引出端(TO)上。若配线架上所装的连接器与通信引出端用的连接器型式
10、相同时,均应符合相应的通信引出端连接YD/T 926. 3一1998器的要求。本标准对于这类连接器,不分其安装场合统称为通信引出端连接器。对于其他与通信引出端不同型式的连接硬件,统称为非通信引出端连接硬件。4.1.2设计连接硬件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a)能为电缆、光缆、配线架、配线盘或应用设备提供互连;b)具有满足安装和管理要求的适当的识别标志;c)便于电缆、光缆的管理和维护;d)能接人测量仪表进行布线试验和有源设备试验;e)提供适当的防护,防止物理损伤和杂质的侵人;f)端子密度和操作空间适当;9)当应用系统要求时,能符合屏蔽和接地要求。4.1.3工作环境连接硬件应能在温度一10一+60范围内
11、可靠工作。连接硬件应能提供适当保护,以防止物理损伤,并避免直接暴露在潮湿环境和其他腐蚀性环境中。4.1.4安装方式连接硬件应便于安装在墙上、墙壁内、机架上、配线架上或其他固定装置上。4.1.5接插软线接插软线的要求由有关产品标准规定。接擂软线用的插头和相应的插座应符合本章的要求。接插软线用对称软电缆、软光缆的最大长度规定在YD/T 926.1中,对称软电缆、软光缆的性能要求规定在YD/T 926.2中。4.1.6安装操作安装连接硬件时应保证:a)按生产厂的要求进行端接操作,以使信号损失最小并得到有效的屏蔽(使用屏蔽电缆时)。注:对称电缆线对和屏蔽的不正确端接操作.除信号损失外,还会产生环形天线
12、效应,使信号电平的发射可能超过规定要求。b)安装时应留有适当的通道和整理电缆、光缆的操作空间,并应考虑到与各种应用设备连接方便。c)在布线通道和连接硬件附近,电缆、光缆应符合YD/T 926.2规定的弯曲半径。d)进行电缆、光缆安装操作时,应消除由张力、急弯和过紧地捆扎电缆、光缆所引起的应力。e)电缆线对端接到连接硬件时,电缆护套只宜剥除端接所需的最小长度。端接时,线对松开扭纹的长度不应超过13mm。这是为了使端接对传输特性的影响最小,并不是对电缆或跳线节距长度的限制。f)屏蔽对称电缆布线用连接硬件的接地要求和屏蔽连续性要求规定在YD/T 926.1中。4.1.7标志与代码为保证连接硬件与相关
13、电缆、光缆元件端接的正确对应关系,应采用必要的标志或代码。如颜色、阿拉伯字母或其他方法。同一个子系统中使用不同的性能类别接插软线或连接器时,应有清楚的标志加以区分,详见YD/T 926. 1.4.2 10012通信引出端连接器4.2.1一般要求下列要求适用于10012通信引出端连接器。这些连接器与电缆线对的连接应采用绝缘压穿方式。4.2.2特性标志loon通信引出端连接器应标出传输特性的类别,这种标志应能清晰可见。注:这种特性标志不能取代4.1.7和YD/T 926.1或相关标准规定的其他标志。4.2.3机械物理性能YD/T 926. 3一1998loon通信引出端连接器应符合表1规定的各项机
14、械物理性能要求。表1 loon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机械物理性能序号机械物理性能单位要求1.1接口尺寸IEC 60603-701.2适用范围1.2.1标称导体直径口】幻10. 50-0.6501.2.2导体类型接插软线/跳线绞合导体或实心导体其他实心导体1.2.3标称绝缘外径mm0. 7-1.4“1.2.4导体数81.2.5电缆外径,不大于幻1刀12001.2.6屏蔽性能幻见表2的2.21. 3燃烧性能由有关产品标准规定1.4耐久性试验1.4.1插头与播座的插合次数次7501.4.2导线端接次数次由有关产品标准规定1.4.3锁定装里寿命试验次15001.5机械试验1.5.1擂人力和拔出力N插人力不
15、大于2。节拔出力不小于201.5.2连接器连接装v的效果50N 60s士5s1) IEC 60603-7规定的连接器最高传翰频率为3MHz。本标准规定的1000通信引出端连接器有8个接触件(以下简称簧片),采用与IEC 60603-7相同的接口尺寸2)导体直径小于0. 5mm的电缆可能豁要特殊的连接硬件.3) 100II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擂头,一般只用于端接绝缘外径为0. 8mm-1. Omm的电缆。4) 1000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擂头,一般只用于端接外径为4. O-6. 0-的电统.5)采用屏蔽对称电缆布线时,应使用专门端接屏蔽的连接硬件应注意,端接总屏蔽电缆的连接硬件与端接既有总屏蔽又有单
16、位屏蔽的电缆的连接硬件不同.4.2.4电气特性10011通信引出端连接器应符合表z和表3规定的各项电气特性要求。表2 100a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传输特性(20C)序号传翰特性单位M*fMN.要求连接硬件类别3类4类5类2.1某些频率点的衰减,不大于,dB1.00. 2“0.10.14.00. 2“0.10.110.00. 20.10.116.00. 2“0.20.220.00. 20. 2340YD/r 926. 3一1998表2(完)序号传输特性单位W*了MHz要求连接硬件类别3类4类5类2.1某些频率点的衰减,不大于dB31.250.262.50.31000.4全频带的衰减dB1-100频
17、率f采用对数刻度,所有点的侧f值不应高于以上各点连成的折线(以向上作为正方向)2. 2某些频率点的近端串音衰减,不小于dB1.05865654.046586510.038506016. 034465620.0445431. 255062.54410040全频带的近端申音衰减dB1-100频率了采用对数刻度,所有点的侧t值不应低于以上各点连成的折线(以向上作为正方向)2. 3回波损耗dB1264.5.4光纤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光纤连接器在连接时应使用颜色标志和标签以区分各种型号的光纤。注:建议用颜色标志区分连接器和适配器是单模光纤用或是多模光纤用,另外还浦采用其他附加颜色标志或标签来区分多模光纤的不
18、同型号。光纤双芯连接器的极性规定应在布线系统中保持一致,可以用定位销或适当的管理方式(例如:标签)或两者都采用。极性排列如附录A(提示的附录)的图A1到图A3所示。光纤连接的系统设计导则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5试验方法5.1对称电缆布线用连接硬件的试验方法对称电缆布线用连接硬件的试验方法见表22和表23,除非另有说明,试验应在GB/T 2421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一个连接硬件称作一个“试样”。对于插合使用的连接器(插头与擂座),除非另有规定应以插合方式进行试验。表22对称电缆布线用连接硬件电气特性试验方法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本标准条款22.1衰减5.2.4表2序号2.1、表11序号11
19、. 1,4.4.422.2近端串音衰减5. 2.4表2序号2.2,表11序号11.2, 4. 4.422. 3回波损耗5. 2.4表2序号2.3,表11序号11. 3,4.4. 422.4转移阻抗uIEC 61196(暂定)表2序号2.4,表11序号11.4,4.4.422.5直流电阻GB 11327. 1表3序号3.1、表12序号12.1,表14序号14.135丰YD/T 926.3一1998表22(完)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本标准条欲22. 6接触电阻5.1.1的a)表3序号3. 2, 3.3IEC 60807-8表12序号12. 2,12.35.1.1的b)表14序号14. 2,14.
20、322. 7绝缘电阻GB/T 5095第2部分试验3a方法A表3序号3.4、表12序号12.4,表14序号14. 422.8耐压试验GB/T 5095第2部分试验4a方法A表3序号3.5,表12序号12.5,表14序号14.522. 9电冲击试验ITU-T建议表12序号12.6,表14序号14.6簧片与簧片插头与擂座K.20试验1,2K. 20试验3表3序号3. 6I)虽然IEC 61196-1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同轴电缆,但当信号载频按共模方式激励时,该方法也可用来侧A端接带有总屏蔽的对称电缆用的连接硬件。表23对称电缆布线用连接硬件机械与环境性能试验方法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本标准条款22. 1
21、接口尺寸IEC 60603-7表1序号1.1IEC 60807-8表10序号10.1由有关产品标准规定表13序号13.122.2导体直径GB/T 4909. 2表1序号1.2.1,表10序号10.2.1,表13序号13.2.122. 3绝缘外径GB/T 2951.4表1序号1.2.3、表10序号10.2.3,表13序号13. 2.322.4电缆外径GB/T 2951.4表1序号1.2.5,表10序号10-2.5、表13序号13.2.522.5燃烧性能GB/T 5169.7表1序号1.3,表10序号10.3,表13序号13.322-6外观检查目力检查GB/T 5095.2试验la表4,表5,表6
22、,表7,表8,表9,表15,表16、表17,表18,表19,表20尺寸检查GB/T 5095.2试验lb表4量规检查5.1.2表4、表1522. 7定位方式GB/T 5095. 7试验13e表么表1522.8耐久性试验擂头与擂座的擂合次数导体端接次数销定装置寿命试验GB/T 5095.5试验9.GB/T 5095.5试验9a5.1.3表6,表17表17表6355YD/T 926.3一1998表23(完)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本标准条欲22.9机械试验插人力和拔出力连接器连接装t的效果GB/T 5095. 7试验136GB/T 5095.8试验15f表5表522. 10温度急变GB/T 5095.
23、 6试验lld表522.11气候顺序试验GB/T 5095.6试验lli试验Ba表522. 12交变湿热GB/T 5095. 6试验11.表522.13低温GB/T 5095.6试验ill试验Ba表522.14干热GB/T 5095. 6试验lli试验Ba表5、表622.15恒定湿热GB/T 5095.6试验llc表722.16电负载和温度GB/T 5095.5试验9b表822. 17载流容童GB/T 5095.3表922.18热冲击GB/T 2423. 22试验Nb表16,表1722.19温度/湿度组合循环GB/T 2423.34试验Z/AD表16,表1722. 20振动GB/T 2423.
24、10试验Fc表1822. 21腐蚀nIEC 60068-2-60TTD方法C表1922.22应力松弛GB/T 2423. 22试验Ba表201)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暂允许按GB/T 2424. 11和GB/T 2424.12把两种气体分开进行两次试验.5.1.1接触电阻测量5.1.1.1 100x1通信引出端连接器接触电阻测量测量接触电阻时,连接点应如图5所示。接触电阻的试验步骤如下:a)根据计算或测量确定图5中A,B两点间固定连接器(简称插座)的体积电阻R-,b)根据计算或测量确定图5中B,C两点间自由端连接器(简称插头)的体积电阻Rac,C点侧t点图5接触电阻测量的连接方法和测量点c)依
25、据GB/T 5095.2试验2a的要求和步骤,侧量擂头和播座AX两点间的总电阻Racod从插头和插座的总电阻中减去插座和插头的体积电阻,接触电阻的计算公式如下:356YD/T 926. 3一19985.1.1.2接触电阻=Rnc- 对称试验引线和被试连接硬件要远离金属表面(如接地的金属面板),并远离电磁场干扰源。e)对称试验引线必须经过校准,当更换对称试验引线时,应重新校准。每根对称试验引线在试验期间应保持其长度不变,线对扭绞要一直保持到端接点。C)被试连接硬件与平衡变量器的连接方式应保证,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导线正常移动引起测量数值的变化量不超过士。.5dB。建议在可能时采用定型的试验附件。5.
26、 3光纤连接硬件试验方法光纤连接硬件试验方法见表24表24光纤连接硬件的试验方法序号试验项目本标准条款试验方法24. 1物理尺寸通信引出端其他连接硬件表21序号21-1.1IEC 60874-14(SC-D)表21序号21-1.2由有关产品标准规定24. 2标称包层直径表21序号21-2.1IEC 60793-1-224.3标称级冲层直径表21序号21.2.2GB/T 2951-424.4光缆外径表21序号21. 2. 3GB/T 2951-4359YD/T 926. 3一1998表24(完)序号试验项目本标准条款试验方法24.5耐久性试验表21序号21. 3IEC 60874-7的4. 5.
27、3224.6衰减其他连接硬件表21序号21.4. 1IEC 60874-1的27. 1(方法7)IEC 61073-1接头24. 7回波损耗表21序号21-4.2IEC 60874-1的27.46检验规则连接硬件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1出厂检验连接硬件的出厂检验项目由有关产品标准规定62型式检验连接硬件的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4章要求的全部项目,抽取的试样应是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口口目。6.2.1检验周期正常生产时,型式检验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a)连接硬件试制定型鉴定时;b)正常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连接硬件性能时;c)出厂检
28、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d)连接硬件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6.2.2铀样方案应从出厂试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作为试样。6.2.2门对称电缆布线用连接硬件的抽样方案a)传输试验的抽样方案对非插合使用的连接硬件,应随机抽取10个试样。对插合使用的连接器(插头与插座),应随机10个擂座和5个插头,进行10个试验组合的试验。与同一只插头一起进行试验的插座不应超过2个。b)环境试验的抽样方案对于环境试验,应随机抽取50个试样,称为P组。P组再分为5组,每组10个试样。6.2-2.2光缆连接硬件的抽样方法光缆连接硬件的抽样方法由产品标准规定
29、。6.2.2.3连接器组件的抽样方法连接器组件的抽样方法由有关产品标准参照本标准规定。2.3判定规则与复验规则如果有一个试样未能通过任意一个项目的型式检验,则应判为不合格。允许重新抽取双倍试样就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重新抽取的双倍试样如果都能通过复验,则判为复验合格;如果仍有任一个试样不能通过,则应判为型式检验不合格。360YD/T 926.3一1998附录A(提示的附录)光纤连接的系统设计导则A1概述本附录是光纤连接硬件的系统设计导则。按这个导则正确姜装连接器和适配器时,可以得到一个便于使用和维护的光缆布线系统。本附录适用于通信引出端,但也可用于配线架上的光纤连接硬件。建议用户与设备生产厂、系
30、统设计者磋商,以保证这个导则对一些专业网络应用的适应性。此外,建议用户保证所有的光接口都满足IEC 60825的要求。A2建议建议连接硬件(连接器和适配器)不应导致不同型号的光纤错误对接,因此,建议连接器和适配器使用色码来区别光纤的不同类型。建议连接硬件提供光纤单芯连接和光纤双芯连接两种型式。为保证通信引出端和配线盘布线侧(见图Al- A3)的灵活性,建议使用光纤单芯连接器端接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r,T1 rT-iB A A B图Al光纤双芯SC连接器的配置在通信引出端和配线盘的用户侧(见图Al-A3),建议使用光纤双芯连接器来建立和保持双光纤传输系统中每条发送和接收光纤的正确极性,同时仍允许
31、使用其他光纤数的传输系统。光纤双芯适配器可以由两个光纤单芯适配器组成,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封装的双芯单元(满足相关产品标准或IEC 86分委员会提出的详细规范规定)。建议使用配套的光纤双芯连接器实现光纤双芯适配器与设备光缆、接擂软线的连接。在通信引出端上使用定位销或在适配器上根据方位“A”和方位“B”的标签来确定极性,为了将该极性延伸到整个布线系统,定位销的排列方向、标签和光纤配置必须在整个布线系统中保持一致。A3通俏引出端的连接方法在未安装光缆布线基座的场合,规定通信引出端采用光纤双芯连接器连接,并用定位销确定极性YD/T 926. 3一1998(见A3.1).在已装有BFOC/2. 5连接基座
32、的场合,仍可使用BFOC/2. 5连接器连接到通信引出端,但要满足下列要求:a)使用光纤单芯连接器时,适配器宜用标志确定其极性(见图A2).b)使用光纤双芯连接器时,宜用定位销确定其极性(见图A1、图A2),c)使用一个BFOC/2. 5-SC混合、适配器代替两个光纤单芯连接器时,应用定位销确定极性(见图A3).A3.1光纤双芯sc连接器的配置光纤双芯sc连接器和适配器应具有图A1所示方位的定位销。A3.2光纤单芯BFOC/2. 5连接器的配置光纤单芯连接器和适配器的配对标志如图A2所示。二)“.B图A2光纤单芯BFOC/2. 5连接器的配置A3. 3光纤单芯BFOC/2. 5连接器到光纤双芯
33、SC(混合)连接器的光连通配置光纤连接器和适配器由图A3所示的定位销定位。图A3光纤单芯BFOC/2. 5连接器到光纤双芯SC(混合)连接器的配置AQ配线架的连接配线架上光纤的连接通过可卸式光纤连接器和适配器来完成。通过严格控制配线架上的连接变更或采用上述的定位装置,可以保证极性正确。YD/T 926.3一1998附录B(标准的附录)1000通信引出端插座传输特性试验方法本附录给出loon对称电缆布线用通信引出端插座传输特性的一种试验方法。对称电缆线对终端到loon通信引出端捅头(或较小尺寸的插座)时总会存在离散性,而按本附录制作试验插头,进行正确操作时,易于保证传输试验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使
34、之随试验设备和人员的变化影响最小。B1试验插头的制备对称试验引线和试验插头间的端接宜用下列方法进行。但应注意:初次使用这种端接方法不一定会作出满足B3要求的试验插头。只有通过反复操作,不断熟悉本方法,才会改善端接的一致性。a)剥去电缆护套,露出扭纹的导线长度不短于20mm,护套长度宜不短于13mm,b)固定电缆线对,使其顺序依次为线对3、线对2、线对1和线对4,分别对应于插头端接的簧片1和2,3和6,4和5,7和8(图Bl)。为避免试验插头挤压使护套内的线对错位,应将试验引线并排排列并延伸到护套内至少8mm,使一小段护套成扁平状,其横截面呈椭圆型。c)将扭绞的线对松开,放到与试验播头簧片对应的
35、位置准备端接,使导线互相平行,并使与簧片端接的导线6跨越与簧片4及5端接的导线。护套内的线对不应松开扭纹。除非另有规定,试验插头簧片与电缆线对的对应关系按表B1规定。最小8mm线对3.K$线对2线对线对4最小13.m最小20.m图BI处理前的对称试验引线和护套从护套的末端量起,整理好的导线长度宜保留约14mm。离导线端部至少lomm的一段长度,导线不应交叉,与簧片6端接的导线跨越其他导线的地方离护套的距离不应超过4mm(见图B2)o表Bl试验插头簧片与电缆线对的对应关系试验插头簧片号12364578电缆线对序号32Ia导线序号ababababd)把整理好的对称试验引线放人试验插头中,导线的末端
36、应一直伸到试验插头的前端,护套的扁平部分应从试验插头后端一直伸到预张力释放压块下(图B3)。护套应伸出试验插头后端至少6mm,f)压紧试验插头并再次测量导线和护套的长度,以确认它们是否符合要求的几何尺寸363YD/T 926. 3一1998B2试验擂头的选用与验证熬.%t-v图B2处理后的对称试验引线和护套黄1号图B3完工后的试验擂头端接好试验插头后,应先测量它在末擂合状态下的近端申音,测量时将loon电阻并联接到10010对称试验引线与平衡变量器连接处(见5.2.3)。为把电感效应减到最小,电阻的引线宜尽可能短(每侧5mm或更短)。对于4个线对的近端串音衰减测量,共有6种线对组合。测量试验擂
37、头开路时每一个组合的近端串音衰减(图134),这些测量值应符合表B2,验证平衡变量器与试验装置时,近端申音衰减(以dB表示)与频率的关系应是一条直线,试验装置与平衡变量器在频率100MHz时的近端申音衰减与频率l OMHz时应相差20dB士0. 5dB,表B2试验插头的近端串音要求簧片组合频率试验插头的近端申音衰减4,5-3,6100MHz )40dB3,6-1,2100MHz李45dB3,6-7,8100MHz)45dB4,5-1,2100MHz)55dB4,5-7,8100MHz)55dB1,2-7,8100MHz)55dBYD/T 926.3一1998产品的型式检验至少应选用5个试验擂头
38、。终端开路测量出的近端串音衰减约到1位小数。这5个试验插头还应满足下列3项附加要求:终端开路时,簧片组合4,5和3,6在100MHz频率下测出的近端申音衰减。a)至少有一个试验插头:40. OdB近端串音衰减40. 5dB;b)至少有一个试验插头:41. OdB近端申音衰减41. 5dB;C)至少有一个试验擂头:41. 5dB(近端申音衰减。对于选出的合用试验插头,在正式进行插头与插座的传输试验时,应去掉并联在平衡变量器上的1000电阻。注:试验插头宜定期检查是否有物理磨损和机械劣化。网络分析仪适配器适配器100n同轴引线同轴引线宽带平衡变t器宽带平衡变t骼-100口对称试验引线试验擂头示众圈
39、图B4试验插头测量B3通信引出端插座传输特性的试验方法通信引出端近端申音衰减等参数侧量的一种方法见图B5,图示试验装置是精确的、易于实现的,并能在短时间内测量出连接器的传输特性。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需焊接,接好试验对称引线的试验插头可供重复使用,所有的对称试验引线均可以短于50mm,试验装置如图B5所示。平衡变量器也可不用同轴引线直接接到网络分析仪。为实现无焊接连接,装集成电路(IC)插座的针脚取下,固定到平衡变量器的端子。然后将试验引线的导体插人针脚的中空部分,实现与平衡变量器的连接(图B5-2),这种插人式连接与集成块插人(IC)擂座相似,只需加一定的力即可,即不需焊接,也不需任何专用工具。该
40、装置所用的试验插头是用一小段5类电缆按B1制作的,离试验播头约6mm以外电缆护套剥去(见B1)。在护套末端,把4对电缆线对放得互成900角。见图B5-3。把这些导线插人平衡变量器上的集成电路插座(如图B5-2),实现与平衡变量器的连接。将对称试验引线的长度调节到正好连到平衡变量器,而两对被测线对以相反的方向从试验擂头中出来(相差180度)。用这种方法,可以不用焊接就可测量各种线对组合。为扣除试验装置的衰减,可制作一套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校准插座。有一组测量4个试验线对共6个线对组合的校准插座。每个校准插座把特定的发送线对与特定的接收线对依次相连。例如,当测量4,5和3,6组合时,这个组合的校准插座把从3,6输人的信号送到4,5。在校准插座上进行环回连接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