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950-1998 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88841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0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 T 950-1998 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YD T 950-1998 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YD T 950-1998 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YD T 950-1998 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YD T 950-1998 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YD/T 950一1998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建议K. 20(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1996年版)制订的,在技术内容上与该建议等效。本标准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原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n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邮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志强、陈少川、王晓慧、罗学勤、刘裕城。本标准于1998年8月7日首次发布。本标准委托广东省邮电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YDiT 950一1998eqv ttU-I K.20:1996Technical requir

2、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protection against overvoltages and overcurrents ontelecommunication switching equipment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一1局用交换设备、用户交换设备和接人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性能的检验。其他话务fit较集中的设备(如中继线或多通道电路等).也可参照使用n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汀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

3、版本的可能性GF 002一9002由卜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 344-90自动用户交换机进网要求IEC 1000-4-2:199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1一1U-T建议K.32:1995电信设备的静电放电于扰性要求和试验方法3定义3.1过电压过电流出现在设备L的超过设备本身正常工作电压和电流的外来电乐和电流3.2模拟雷电冲击模拟线路设施或线路设施附近遭受雷击所引起的对设备的冲击。3.3电力线感应电力线路或电气化铁道系统对相邻通信线路的电磁于扰3.4电力线接触电力线路与通信线路的直接接触3. 5僻电放电具有不同挣电电位的物体在相互接近或直接接触时发生的电荷迁移。3.6

4、接触放电法发生器电极保持与被试设备接触并由内部放电开关触发放电的一种试验方法。3,7空气放电法发生器电极接近被试设备并对其触发火花放电的一种试验方法3.8直接放电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8-08-07批准1998一09一01实施YD/r 950 -1998直接对被试设备施加放电。3.9间接放电对被试设备附近荆合面实施放电,以模拟人休对被试设备附近的物体的放电3.10藕合面用于模拟相邻物休发生静电放电的金属板或金属片,如水平祸介面和垂直藕合而_3.11模拟雷电波形一种非周期瞬态电压波。通常是很快上升到峰值,然后缓慢地下降到零,如图1所示般记作了厂T (us) ,T为视在波前时间,7:为视在

5、平峰值时问,如101700,-表f T,为1如S .T为700rsa视在波前时间T、是指波形上升沿上电压分别为峰值:()%和90厂的两以(图1 I,点A和B)之问的时间间隔乘以.67.视在半峰值时间,7,是指由视在原点0,(指通过A,B点作一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到电压下降到峰值50%之间的时间间隔二二二y(一厂-们、卜-一卜叫今,一.-一卜-.-.-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卜一a注:了.-了.1. 677图1模拟雷电波形4技术要求月门设备的下列主要传输和接门特性参数应满足GF 002-9002或YD 3侧的要求a)传输损耗;b)损耗频率失真;c)增益随输人电平变化;d

6、)串音;c)杂音;f)回输损耗:R)对地阻抗不平衡。4.2设备承受下列试验后,其通信功能应正常,并符合4. 1的要求:a)无第一级保护时1)雷tLI波形10/700Vs、电压峰值1kV ;2)电力线感应电压600V (r. m. s )、持续时间0. 2sb)有第一级保护时vD/T 950一1998U雷电波形10/ 7 001es、电fF峰值4kV2)电力线感应电压600V (r. rn. s )、持续时间Is.4.3无第一级保护情况下,设备承受电压220V (r. m. s)、持续时间15min的电力线接触试验时应不着火,试验后设备的通信功能应正常。注:7TU-T建议K. 20原文为230V

7、 (r. m. s)4.4设备承受静电电压6k V接触放电或8k V空气放电试验后,其通信功能应正常。5试验方法一般规定所有试验均为型式试验。生产厂家应标识设备的输人端子,并用字母A,B和E(地)作标记如无特殊规定,所有试验应在以下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1.11.21.3乐5.5乐温度:15一3 5C;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 106kPa5.1.4设备应满足4.1要求才能进行试验。5.2试验程序试验程序见图20图2试验流程5.3模拟雷电冲击试验5.3.1单路模拟雷电冲击试验试验电路见图3,随机抽取3路用户端口按表1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骏结果应符合4. 2的要求。5.3.2多路模拟

8、雷电冲击试验试验电路见图40随机抽取一块用户板用户端口数目的50 %(包含单路试验的用户端口)按表1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4. 2的要求。表1模拟雷电冲击试验的条件试验项目试验端子试验电路电压峰值试验次数第一级保护单路模拟雷电冲击试验A-E (B接E)图3a1kV10无尤1kV10B-E (A接E)(A十B)一E图3bIkV10 无有有A-E (B接E)图3a4k V104kV10B一E(A接E)(A+B)-E图3b4k V1。!有YD/T 950一1998表1(完)试验项目试验端子试验电路电压峰值试验次数第一级保护1kV10无隔离元件2oAFson15Q1,nA(B)被试设备B(n)

9、 9 F(a)25n隔离元件20,.f0. 2v卜2sn50Qn被试设备R 9e|1月JI|1(6)注隔离元件可为半导体二极管或二极气体放电管,其作用是避免冲击发生器影响被试设备的正常运行,下同。图3单路模拟雷电冲击试验连接图15n2,n25几被试设备隔离元件20,F0. 2PF爪)025QZsn图4多路模拟雷电冲击试验连接图54电力线感应试验试验电路见图5。试验位置同单路模拟雷电冲击试验,试验端子为(A卜B)一E265Yn/T 950一1998无第一级保护时,试验电压为600V (r. m. s),持续时问为0. 2s,试验5次,两次试验的间隔时间为。试验结果应符合4.2的要求。有第一级保护

10、时,试验电压为600V (r. m. s),持续时间为!s,试验5次.两次试验的间隔时问为。试验结果应符合4. 2的要求。试验结束后30min,进行特性参数测试,结果应符合4.1的要求图5电力线感应试验连接图电力线接触试验刀fmmJ.飞上试验电路见图6。试验位置同单路模拟雷电冲击试验,试验端子为(八十B) -E试验电压为220V(r. m. s) ,持续时间为15min,在无第一级保护情况下。按60012, 2001和1012的顺序各试验次、试验结果应符合4. 3的要求。6()(n图6电力线接触试验连接图5.6静电放电试验5.6一1环境条件温度:15-30C;相ki湿度,30%一60写;大气压

11、力:86一106kPa56.2试验位置的选择如果设备的门在正常运行期间可以打开,应打开门并在门的边缘及内表面各选择一试验点如果门或而板后面装有使用者可能触及的部件(如控制面板、磁带盒、磁盘驱动单元和腕带插座等). JNr.钊一开门或去掉面板选择这些部件进行试验。直接放电应在设备的前后左右4个表面上各选取一操作人员通常可触及的点。对于问接放电,当对水平祸合面施加放电时,选取设备每侧锅合面1=的一点:当对垂直祸合而施加266Yu!T 950一1998放电时,选取设备前后左右的各表面易接触的区域5.6.3试验的施加试验应以单次的方式进行。放电电极应垂直于施加放电的表面。在预选的位置上施加u)次放电,

12、正负极性各5次,相邻两次放电的时间If U隔为150静电放电发生器及试验室配置详见附录八5.6.3门直接放电直接放电应采用接触放电法,放电电极的尖端应在放电开关动作之前接触设备。施加放电时,发生器放电101路电缆与设备的距离应不小f如果设备表面的涂层不是绝缘的,0. 2m则只进行接触放电。放电时,发生器的放电电极应穿透涂层与导电基休接触如果设备表而的涂层是绝缘的,则只进行空气放电。放电时,用作接触放电的开关应闭合,发生器的放电电极应尽可能快地接近并触及设备(不造成机械损伤)每次放电后、电极应移开,重新触发进行新的一次放电。5.6.3.2间接放电对设备下面的水平稠合面施加放电时.发/E1器放电电

13、极应垂直安置在距设备o. I TCI处,并接触藕合面。对垂直祸合面施加放电时,藕合面应平行放置距设备0. 1n,的地力,放电电极触及锅合面的一个垂直边的中心5.6.4静电放电试验结果应符合A.4的要求6试验结果评定所有试验项目均合格的判为合格若有任何一项或多项不合格,则应加倍抽样进行相关项目试验加倍试验全部合格的判为合格;若加倍试验仍有项及以上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vn/T 950- 1998附录A(标准的附录)静电放电试验的补充说明静电放电发生器1发生器主要部件包括一一充电电阻R;一一储能电容器C、;一一分布电容cd;放电电阻Rd;一电1t.指示器;放电开关;一一可更换的放电电极:一放电回路

14、电缆;月.月.1AA一供电电源。Al. 2发生器电路电路简图见图Alo放电电极直锐高压电源1叭琳F放电回路连线注:在图巾省略了Cd.它是一个存在于发生器、被试设备、参考接地平而和职合平而之间的分布电容。因为此电容是分布在整个发生器卜,故不可能在电路上表示出来图Al静电放电发生器简图发生器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的脉冲以连续的电磁波的辐射或传导的形式向外扩散,以便使被试设备或附属试验设备不受额外的干扰。储能电容器、放电电阻和放电开关的设置应尽可能地接近放电电极A1. 3放电电流波形放电电流波形见图A2。波形参数见表AL表A1波形参数指示电压放电电流起始一峰值1,盟f hYFUf3f 6f lal r一

15、“30n严A一在fi 0.,时电漪16人3比况6kV22-5A士lo%A1.4放电电极放电电极应包括空气放电和接触放电两个尖端.其形状和尺小见图八3AZ试验室试验配置268YD/T 950一1998。(j了,一一a司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确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0. 11卜-图八2静电放电发生器输出电流波形发生器主体a夕空气放电护一二沐月/一b)接触放电注:放电开关(例如真空继电器)应尽可能靠近放电开关尖端安装。单位:mm)图A3静电放电发生器的放电电极试验室的地面应配备参考接地平面,它是最小厚度为0. 25mm的金属板(铜或铝板);也可以用其他金属材料,但厚

16、度至少为0. 65mm。参考接地平面的确切尺寸取决于被试设备的大小,但每边至少超出被试设备或祸合面0. 5m,并连接到保护接地系统。被试设备应按其使用功能要求安装和连接,被试设备与试验室的四壁和其他金属结构之间应留出至少lm的距离被试设备应根据安装条件与接地系统连接,不允许再有其他的附加接地线。电源和信号电缆的配置应能反映实际安装条件。静电放电发生器的放电回路电缆应连接到参考接地平面,此电缆的总长度通常为2m,YD%T 950一1998当这个长度超过所选定放电点需要的长度时,将多余的长度放置在与参考接地平而没有感应的地方,且与被试设备的导电部分保持不小于。.2m的距离。与参考接地平面连接的接地

17、电缆和所有接头应是低阻的,如在高频场合下应采用火紧装置规定有祸合面的地方,例如允许采用间接放电的地方,这些祸合面应采用与参考接地、1- fit相同金属和厚度,而且经过每端设置一个470kn的电阻与参考接地平面连接当电缆散设在参考接地面r时,这些电阻应能耐受住放电电压,且有良好的绝缘,以避免与参考接地平而Ag路A2门台式设备试验配置包括一张放在参考接地平面卜高0. 8m的木桌,放在桌A七的水平藕合面的尺寸为1. 6nX 0. 81n.并用一个厚0. 5mti,的绝缘垫座将被试设备和电缆与祸合而隔离如果被试设备过大而不能保证与水平祸合而各边的最小距离为。. 1 n1,则应使用另一块相14的水平藕合面,并与第一块短边侧距离。.3m。但此时须将台桌扩大或使用两张台桌。这些水平祸合面不必焊接在一起,而应通过阻性电缆接到参考接地平面上。所有被试设备的安装支座应保持原位。图A4是台式设备试验配置的实例典型位置百接放电图A4台式设备试验配置的实例YD/T 950 1998A2.2立式设备被试设备和电缆应由一块厚0. 1m的绝缘架与参考接地平面隔离所有被试设备的安装支座应保持原位图八5是立式设备试验配置的实例口参考接地平面供巾电源图A5立式设备试验配置的实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YD通信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