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969-1998 提供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的公用数据网之间的网络—网络接口.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88855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71 大小:2.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 T 969-1998 提供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的公用数据网之间的网络—网络接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YD T 969-1998 提供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的公用数据网之间的网络—网络接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YD T 969-1998 提供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的公用数据网之间的网络—网络接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YD T 969-1998 提供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的公用数据网之间的网络—网络接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YD T 969-1998 提供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的公用数据网之间的网络—网络接口.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YD/T 969一1998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用ITU-T X.76(1996版,1997年修订)标准建议。标准中使用的格式和编码参照了ISO/8583(标准建议)的格式和编码;编写格式遵循了GB/T 1. 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规定。本标准定义了公用数据网上提供侦中继传输业务的网络一网络接口,它包括PVC的操作规程和SVC信令规程。附录A、附录B为标准的附录,附录C、附录D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原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归口。本标准由原邮电部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暄、陈晓晖、靳军。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

2、准提供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的公用数据网之间的网络一网络接口 YD/T 969一1998eqv ITU-TX. 76:1996Network-to-network interface betweenpublic data networks providing theframe relay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1范围鉴于公用数据网提供了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需要标准的网络一网络接口用于互连。本标准提供了用于实现这一接口的结构细节。并提供了PVC的操作规程和SVC信令规程。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3、所有的标准都可能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YD/T 891-1997通过专用电路提供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的公用数据网使用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YD/T 800-1996综合业务数字网帧中继承载业务YD/T 820-1996 64kbit/s基带调制解调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ITU-T建议1.233:1992帧模式承载业务ITU-T建议Q:921 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一数据链路层规范ITU-T建议Q.922:1992用于帧模式承载业务的ISDN数据链路层技术规范ITU-T建议Q.933:1992 1号数字用户信令(DSSD帧

4、模式基本呼叫控制的信令规范ITU-T建议1.430:1988基本用户一网络接口第一层规范ITU-T建议X.213用于ITU-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的网络业务定义ITU-T建议Q. 920 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数据链路层一般方面ITU-T建议X.212用于ITU-T应用的开放系统互连的数据链路业务定义ITU-T建议1.431:1988基本速率用户一网络接口第一层规范ITU-T建议1.122:1988帧模式承载业务框架ITU-T建议1.370:1991帧中继承载业务的拥塞控制ITU-T建议1.372:1992帧中继承载业务网络一网络间接口要求ITU-T建议Q.931:1992 1号数字用户信令(D

5、SSI)基本呼叫控制的信令规范ITU-T建议草案X. 37包括帧中继在内的各种协议在X. 25分组中的封装ITU-T建议G.704用于主要和次要层次每级的同步帧结构ITU-T建议X. 92用于公用同步数据网的假定参考连接ITU-T建议E.160,1983有关国内和国际编号方案的定义ITU-T建议E. 164:1991 ISDN时代的编号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8-07-14批准1999一01一01实施vD/T 969一1998ITU-T建议X.121:1992公用数据网的国际编号方案ITU-T建议Q.951:1993采用DSSI的号码标识补充业务的3级业务说明ITU-T建议Q.850

6、:1993 DSS1和SS7 ISUP中原因和位置的适用ITU-T建议E.166:1992/X.122:1992 ISDN时代编号方案的协同工作ITU-T建议T.50(09/92)国际5号电码3定义本标准使用如下定义:a) CIR:见8.2;b) Be:见8. 2 ;c) Be:见8. 2 ;d) Tc:见8. 2 ;e) AR:见8. 2 ;f) N391:见11.7表33;g) N392:见11.7表33;h) N393:见11.7表33;i) T391:见11.7表34;j) T392:见11.7表34;k)连接的DLCI:当一个DLCI被用于一条帧中继交换虚电路时,是“连接的”;1)释

7、放的DLCI:当一个DLCI不再被用于一条帧中继交换虚电路,但是能被用于另一条新的帧中继交换虚电路时,是“释放的”。注:从f) -j)项中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名称和Q.933附录A中的术语一致。4缩略语AR接人速率Be承诺突发量尺寸Be超突发量尺寸BECN后向显式拥塞通知CIR承诺信息速率C/R命令/响应比特CLNP无连接网络协议DTE数据终端设备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E丢弃许可指示DLCI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C DLCI扩展/控制指示符EA地址字段扩展比特FECN前向显式拥塞通知FRDTS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FCS帧检验序列字段LAPF链路接人规程FPVC永久虚电路YD/T 969一1998P

8、DNSPVCSVCSTETc公用数据网交换的永久虚电路交换虚电路信令终端承诺速率测量时间间隔5约定本标准没有特别的约定。6物理层定义为物理层单元的网络一网络接口的特征应当与建议G.703相一致。使用时,帧结构符合建议G. 704。在2Mbit/s速率时,时隙。用于进行错误检测(G. 732)。时隙16可用也可不用,可分别地导致1984kbit/s或192okbit/s的接人速率。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认可速率,在此情况下,信令终端/物理环路接口应当与适当的V系列或X系列建议一致。例如:V.24,V.35,V.36,X.21,每一物理环路必须支持全双工操作。在提供FRDTS的公用数据网之间进行国际互连

9、的情况下,在建议X. 92定义的理想的参考连接中,链路被假设为数据链路A1和/或数据链路G1,7参考配里图1描述了网络一网络接口的可能位置,这些接口连接了提供FRDTS的公用数据网。图1网络一网络接口的位置8业务参数和服务质f8.1范围本章描述业务参数,该业务参数定义了一个提供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的公用数据网上,在数据传输阶段用于处理拥塞的必要的业务请求和控制管理。8.2业务参数8.2.1接入速率(AR)接入速率指数据被注人网络或从网络中排出的最大数据速率。它取决于接人信道的速率,接人速率一段时期内在两个连接的网络之间协商。接人速率参数在每个STE处约定一次。B-2,2承诺突发量尺寸(sc)YD

10、/T 969一1998承诺突发量尺寸指一条特定虚电路在正常状态下,在Tc(参看s. 2. 5(Tc)时间间隔内,网络所允许传送的数据量。用于此参数的值,一段时期内在两个连接的网络之间协商。该值应被选择在每一个STE处使用以提供所需的端到端业务。在STE处,此业务参数应为每条PVC规定一次。此参数的值在每一个传输方向上可以不同,即在网络一网络接口上的每一个STE能对特定的PVC支持此参数的不同的值。8.2.3超突发量尺寸(Be)超突发量尺寸指对一条虚电路,在Tc时间间隔内(参看8.2.5(Tc),网络所力图承受的除承诺突发量尺寸(Bc)外的DTE的未承诺数据量。用于此参数的值,一段时期内在两个连

11、接的网络之间双方协商。该值应被选择在每一个STE处使用以提供所需的端到端业务,此业务参数应为每条PVC规定一次。此参数的值在每一个传输方向上可以不同,即在网络一网络接口上的每一个STE能对特定的PVC支持此参数的不同的值。8.2.4承诺信息速率(CIR)该参数是在网络约定的一条特定虚电路上正常状态下信息的传送速率。该速率取Tc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值。用于此参数的值,一段时期内在两个连接的网络之间双方协商。该值应被选择在每一个STE处使用以提供所需的端到端业务,此业务参数应为每条PVC规定一次。此参数的值在每一个传输方向上可以不同,即在网络一网络接口上的每一个STE能对特定的PVC支持此参数的不同

12、值。8.2.5承诺速率测量时间间隔(TO承诺速率测量时间间隔Tc指一段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间隔内,网络可获得期望的承诺突发数据和超突发量数据。Tc按下列公式定义:如果CIRO如果CIR=OTc=Bc/CIR;Tc被设置为一个网络所支持的值。用于此参数的值,一段时期内在两个连接的网络之间双方协商。该值应被选择在每一个STE处使用以提供所需的端到端业务,此业务参数应在STE处为每条PVC规定一次。此参数的值在每一个传输方向上可以不同,即在网络一网络接口上的每一个STE能对特定的PVC支持此参数的不同值。8.2.6帧中继信息字段的最大八比特组长度(N203)帧中继信息字段的最大八比特组长度是最大可支

13、持的用户八比特组数。八比特组是地址字段之后和帧检验序列(FCS)字段之前的用户数据八比特组个数(见图2)。这一计数应在发送侧的“o比特插人之前和接收侧,0”比特去除之后计算。此参数在预约时确定。所有的网络应当支持至少1600八比特组的值。另外,小于或大于1600八比特组的最大信息字段长度可以在预约PVC时在网络之间商定。N203的值一段时间内在两个连接的网络之间商定,此业务参数应在一个STE上为每条PVC规定一次。此参数的值在每一个传输方向上可以不同,即在网络一网络接口上的每一个STE能对特定的PVC支持此参数的不同值83服务质量用CIR, Bc和Tc参数所表征的承诺业务量的QoS等级可由一定

14、的概率给出,用参数Be所表征的超量业务量的QoS等级也可以由一定的概率来给出(这方面更多的细节可见ITU-T建议X.144)09致据链路传送控制9.1概述本节包括帧结构、规程单元、字段格式和在网络一网络接口上第二层的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的操作规程。用于支持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的LAPF(如建议Q.922附录A所描述)的核心属性是:帧的定界、对准和透明性。使用地址字段实现帧的复用/分用。YD/T 969一1998检测帧长,保证“o比特插人前和“o比特除去后等于八比特组的整数倍。检测帧长,以确信其既不太长也不太短。检测(但不恢复)传输差错。一一拥塞控制功能。9.2帧格式用作单个帧的帧格式如图2所示。A

15、?6 5 4 3 2 1标志地址字段第一个八比特组注)地址字段第二个八比特组信息字段(N-6)个八比特组核检验序列(第一个八比特组)峨拉脸序列第二个八比特组)标志八比特组第1个八比特组第2个八比特组第3个八比特组第4个八比特组第N-3个八比特组第N-2个八比特组第N-1个八比特组第N个八比特组注:默认的地址字段长度为两个八比特组,可扩展成3个或4个八比特组。图2地址字段长度为两个八比特组的帧格式9.2.1标志序列所有帧的开始和结束都是标志序列,标志序列由0111111。组成。位于地址字段前的标志称为起始标志,位于帧检验序列(FCS)之后的标志称为结束标志。结束标志可以作为下一帧的起始标志。9.

16、2.2地址字段地址字段应该至少由两个八比特组组成,并在双方同意时可选地扩展至最多4个八比特组。地址字段的格式见9.3.209.2.3信息字段帧的信息字段位于地址字段(见9. 3.2)之后,在帧检验字段(见9.24)之前,帧中继信息字段的内容应由整数倍个八比特组组成。帧中继信息字段的最大长度见8.2.6,9.2.4帧检验序列(FCS)字段FCS字段是一16比特序列。它应是下面两项之和(模2)的反码:1)二(X15+z10+z16+zIZ十X11十X10十x +., +z+zs+z6十z+z+z2+z十1)被生成多项式z+z“十Xs十1(模2)除所得的余数,式中k是帧内起始标志的最后一个比特和FC

17、S第一个比特(不包括这两个比特)之间存在的比特数,但不包括为透明性而插人的比特;2)帧内起始标志最后一个比特和FCS第一个比特(不包括这两个比特)之间的内容(不包括为透明性而插人的比特)乘以X16,再(模2)除以生成多项式X16十X12十z6+1所得的余数。9.3编址9.3.1概述本节描述由FRDTS业务所使用的用于数据链路发送的地址字段格式和规程。数据链路连接由支持可选的如第12章所述的拥塞管理规程的地址字段单元所管理,字段信息与FRDTS顿格式所定义的地址字段相一致。9.3.2地址字段格式地址字段如图3所示,它包括地址字段扩展比特、命令/响应指示比特,3个比特保留用于显式拥塞通知和丢弃许可

18、指示,以及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 )。地址字段长度支持两个八比特组是必备的。1个比特用于指示一个3或4个八比特组地址字段的最后一个八比特组是否是DLCI的低阶部分或是控制信息。535YD/T 969一1998欧认地址字段格式(2个八比特组)高阶DLCI(6bit)(C/R)EA0低阶DLCI(4blt)FECNBECNDEEA1或3个八比特组地址字段格式高阶DLCI(6bit)(C/R)EA0低阶DLCI(4bit)FECNBECNDEEA0低阶DLCI(6bit)或控制D八EA1或只7 6 S 4 3 2 14个八比特组地址字段格式高阶DLCI(66it)(C/R)EA0DLCH46i

19、t)FECNBECNDEEA0DLCI(76it)EA0低阶DLCI(66it)或控制D/CEAAEA:地址字段扩展比特C/R:命令/响应比特FECN:前向显式拥塞通知BECN:后向显示拥塞通知DLCI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E:丢弃许可指示符D/C: DLCI扩展/控制指示比特图3地址字段格式注:当前没有定义用于控制信息的功能。9.3.3地址字段单元9.3.3.1地址字段扩展比特(EA比特)地址字段的范围可以扩展,为此取地址字段八比特组的第一个比特,来指明地址字段的最末一个八比特组。地址字段八比特组的比特1为“o,则表示后面还有一个地址字段八比特组,地址字段八比特组的比特I为“1”,则表示该八比

20、特组为地址字段的最末一个八比特组。9.3-3.2命令/响应比特(C/R比特)C/R比特透明地穿过网络一网络接口。9.3-3.3前向显式拥塞通知比特(FECN比特)这一比特应当由一个STE来设置,用以指示远地STE,其接收到的帧已经遇到了拥塞。STE不应当清除(置0)此比特。9.3-3.4后向显示拥塞通知比特(BECN比特)这一比特应当由一个STE来设置,用以指示远地STE,其传输的帧将会遇到拥塞。STE不应当清除(置0)此比特。9.3-3.5丢弃许可指示比特(DE比特)这一比特,如果使用的话,它置1表示在网络拥塞状态下应当在其他帧之前丢弃一个帧的请求。由YD/r 969一1998网络设置这个比

21、特是可选的。任何网络不得清除(置0)这个比特。不强迫在网络拥塞时仅丢弃具有DE=1的帧。9.3-3.6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D根据地址字段的长度,DLCI可以是10比特、16比特或23比特。当地址字段长度是两个八比特组时,DLCI是10比特长,并在第1个和第2个八比特组中出现。当地址字段长度是3个八比特组时,DLCI是16比特,并在第1个、第2个、第3个八比特组中出现,当地址字段长度为4个八比特组时,DLCI是23比特长,并在第1,2,3,4八比特组中出现。见图30DLCI标识了网络一网络接口处的一条虚电路。它的值在永久虚电路的预约阶段和交换虚电路的呼叫建立阶段确定。网络一网络接口所支持的

22、虚电路的最大值有赖于有关两个网络之间的协商。DLCI的一些特定值也在以下几个方面:交换虚电路的信令(见第10章);永久虚电路的附加规程(见第11章);第2层管理。DLCI不同的值在表1、表2和表3中规定。9.3.3.7 DLCI扩展/控制指示比特(D/C比特)当使用3或4个八比特组的格式时,D/C比特出现在地址字段的最后一个八比特组的第2比特。此比特表示这个八比特组中保留的6个可用比特是解释为低阶DLCI比特还是控制比特。此比特置0,表示这个八比特组包含DLCI信息。当此比特置为1时,最后一个八比特组的第3至第8位不再解释为DLCI比特,其用途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标准建议这个比特应总被置为。表1

23、两个八比特组地址字段长度时DLCI值的范围DLCI范围(10比特)功能0信令1-15保留16991虚电路标识符992-1007第2层管理1008-1022保留1023保留作信道内第2层管理(若需要)表2 3个八比特组地址字段长度时DLCI值的范围DLC1范围(16比特)功能0信令11023保留1024 63487虚电路标识符63488-64511第2层管理64512-65534保留65535保留作信道内第2层管理(若需要)YD/T 969一1998表3 4个八比特组地址字段长度时DLCI值的范围DLCI范围(23比特)功能0信令1-131071保留1310728126463虚电路标识符8126

24、464-8257535第2层管理82575368388606保留8388607保留作信道内第2层管理(若需要)9.4传输考虑9.4.1比特的传输顺序由比特组成八比特组。一个八比特组的各个比特横排并从1-8编号。多个八比特组竖排,从1-N编号如图4所示。8 7 6 5 4 3 2 1第1个八比特组第2个八比特组第3个八比特组第N个八比特组图4格式约足八比特组按数字排列顺序发送。对于每个八比特组,比特1是最低有效比特,先被发送,比特8是最高有效比特,最后被发送。9.4.2帧字段中的比特阶值当一个字段包含在单一八比特组时,这个字段的最低位比特号代表最低阶值。当一个字段跨过一个八比特组时,则随着每个八

25、比特组中序号的不断增加.每个八比特组中的阶顺序进一步下降。与字段有关的最低位比特号表示按序的最低阶值。例如在长度为两个八比特组的地址字段中,DLCI比特的阶值如图5所示。8 7 6 5 4 3 2 1第一个/l比特组第二个八比特组裔阶DLCI(66it)20 2a 2 20 2 24C/REA0低阶DLCI(48it)2 2 2 20FECNBECNDEEAI图5 DLCI比特的阶值在上述约定中有两个例外。1)本标准中,未规定信息字段中比特值的阶值。2) FCS比特的阶值如下。第1个八比特组的比特1是高阶比特,第2个八比特组的第8位比特是低阶比特,如图6所示。538YD/T 969一1998绍

26、1个人比特组第2个八比特组图6 FCS中比特的阶值9.4.3透明性每一个发送数据链路实体应检查开始标志序列和结束标志序列之间顿的内容(包括地址、信息、FCS字段),并应在所有5个连续的“1”比特序列(包括FCS最后的5个比特)后面擂人一个“o0比特,以保证在顿内不出现被模仿的标志序列或放弃序列。接收数据链路实体应检查帧开始和结束帧标志序列间的内容,并且应丢掉在5个连续“1”比特后面紧随的任一“0比特。9.4.4顿间填充对于顿间填充来说,也必须使用标志序列。9.4.5无效恢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侦均被认为是无效顿。a)没有专门用两个标志定界;b)地址字段和结束标志之间少于两个八比特组;C) 0比特擂

27、人前和“。,比特去除后帧长不是八比特组的整数倍;d)含帧检验序列错,e)含单个八比特组的地址字段;f)含不被接收端所支持的DLCI;B)“。”比特擂人后或“0比特去除前含有7个或更多个连续的“1.比特(u透明性破坏”或“帧放弃”);h)信息字段长度大于N203(见8.2.6),注:b)项指信息字段长度为。的峨是有效枝。如果在给定方向上没有业务f时,STE可以用将BECN比特f 1或。的方法,使用这种核向传抽方向的后向发送有关拥塞的信息。为了与过去的标准兼容.STE可认为这些软是无效核,因而可以不用发通知而丢弃之.若发生了h)情况,网络可以向远端DTE发送该仙的一部分,然后放弃该峨.无效核的丢弃

28、无擂通知发送的STE.9.4.6帧的放弃帧的放弃是传送至少7个连续的“1比特(没有“00比特插人)来完成的。STE接收到7个或更多个连续的“10比特.可解释为一次放弃,即STE应对当前收到的恢置之不理。10抽中缝Svc伯令10.1概述本章定义在网络一网络接口(NNI)支持顿中继交换虚电路(SVC)的信令,并且独立于本标准定义的已存在的PVC信令规程。还规定了以下附加的设施。转接网络标识。呼叫标识。闭合用户群连锁码。反向计费指示。清除网络标识。转接网络选择。帧传送优先级(未定)。由于NNI上的帧中继SVC信令可适用于在用户一网络接口支持建议Q. 933的综合业务数字网YD/T 969一1998(

29、IS-DN)以及在DTE/DCE接口支持建议X. 36的公用数据网,所以使用以下术语:主叫用户/DTE在主叫UNI或DTE-DCE接口与公用网络连接。被叫用户/DTE在被叫UNI或DTE-DCE接口与公用网络连接。起始的网络是指在NNI上,主叫DTE/用户附属的网络。终接网络是指被叫DTE/用户附属的网络。转接网络是一个中间网络,它至少与两个其他网络相连。主叫STE是指起始一条帧中继SVC或呼叫建立的STE,被叫STE是指收到建立一条帧中继呼叫的请求的STE,前向是指从主叫到被叫用户/DTE的方向。后向是指从被叫到主叫用户/DTE的方向,这一约定如图7所示。后向前向图7用于SVC信令的约定10

30、.2信令信道建议Q.922定义了称为LAPE的链路层协议,以便提供一条可靠的数据链路连接,用来交换本节中规定的通过帧中继NNI的SVC信令消息。信令用的STE/STE协议层如图8所示。以下在Q.922中标识并在Q. 921中定义的帧类型必须被支持。置异步平衡扩展模式(SABME)命令。拆链(DISC)命令。接收准备好(RR)命令和响应。拒绝(RED命令和响应。接收未准备好(RNR)命令和响应。1帧。无编号确认(UA)响应。拆链模式(DM)响应。帧拒绝(FRMR)响应。XID帧不使用,无编号信息(UI )帧用于PVC信令。由于SVC信令使用I顿而PVC信令使用UI帧,因此SVC信令不会影响PVC

31、信令。为了通过NNI接口交换SVC信令消息,必须用DLCI=O建立一条LAPF链路。建立了LAPF链路之后,用DLCI=0标识的数据链路自动准备好通过NNI交换信令消息。这个LAPF链路被称为信令信道释在信令信道上,不使用FECN,BECN和DE比特。它们在发送时必须置。,并且在接收时不必作解10.3状态定义10.3.1在NNI上的帧中继呼叫状态YD/T 969一1998煞fmNNI图8信令用的STE/STE协议层下列各状态是在顿中继NNI两侧都可能存在的状态。这些状态是源于建议Q.933及X. 36UNI中用于网络侧的状态并且使用了相等的状态码。零状态(NNO):当无交换虚电路存在时。呼叫起

32、始(NN1):当被叫STE已经收到主叫STE要建立呼叫的请求但尚未响应时,此状态存在于被叫STE.呼叫进程已发出(NN3):当被叫STE已经确认收到为建立呼叫所必要的信息时,此状态存在于被叫STE,呼叫已递交(NN4):当被叫STE已经向主叫STE发出一个指示,指示被叫用户提醒状态已被启动,此状态存在于被叫STE。此状态只用于在UNI支持建议Q.933的网络.呼叫呈现(NN6):当主叫STE已经发送一个要建立呼叫的请求到被叫STE,被叫STE尚未响应时,此状态存在于主叫STE.呼叫接收(NN7):当主叫STE已经收到从被叫STE来的指示,指示被叫用户提醒状态已经起始,此状态存在于主叫STE。此

33、状态只用于在UNI支持建议Q.933的网络。呼叫进程已收到(NN9):当主叫STE已经收到一个关于被叫STE已经收到呼叫建立请求的确认时,此状态存在于主叫STE.激活(NN10):当恤中继Svc已经建立并且能开始数据传送阶段时,此状态存在于两侧STE,释放请求(NN11):当STE已经收到一个要释放SVC的请求时,存在此状态。释放指示(NN12):当STE已经收到一个释放SVC的请求并且正在等待应答时,存在此状态。10-3.2与重新启动有关的状态下列各状态与重新启动有关。重新启动零(RestO):当没有重新启动请求存在时。重新启动请求(Restl )当某一STE已经给另一STE发送一个重新启动

34、请求并且正在等待确认时,存在此状态。重新启动(Rest2):当某一STE已经收到一个重新启动请求但尚未返回指示重新启动已发出的确认时,存在此状态。10.4消息定义YD/T 969一1998下列消息用于杖中继NNI,提醒。此消息只用于在UNI支持建议Q.933的网络。呼叫进程。连接。进展。此消息只用于在UNI支持建议Q.933的网络。释放。释放完成。重新启动。重新启动确认。建立。状态。状态查询每一条消息在此节中按如下形式进行描述。对消息作用的简要定义消息结构和内容消息的“有效性”:1)局部有效表示消息只适用于该NNI,2)全局有效表示消息适用于该呼叫中所包含的两个UNI和NNI,消息可能被发送的

35、方向:“双向”表示消息可以被NNI的任何一侧发送。“前向”表示消息只能被主叫STE发送到被叫STE,“后向”指示相反的方向。一张表格,它以消息中各信息单元出现的顺序列出各信息单元。对于每一个信息单元,该表指出:1)本标准中描述该信息单元的部分。2)包含在消息里的信息单元是必备的(M)还是任选的(O),并且具有一个注解,以便说明包括该信息单元所需的环境。3)以八比特组为单位的信息单元的长度(或长度的允许范围)。4)必要时的进一步解释。10-4.1提醒(ALERTING)这个消息是由被叫STE发送给主叫STE以指出在UNI被叫用户提醒状态已经起始。此消息只用于UNI支持建议Q.933的网络以及那些

36、能提供转接网络业务到UNI支持Q. 933建议的网络的网络。消息类型;ALERTING(提醒)。方向:后向。有效性:全局。表4 ALERTING消息的内容信息单元参考类型长度协议识别符10.5.1M1呼叫参考10.5.2M3消息类觅10.5.3M1进展指示10.5.23O2-4用户一用户10.5.28O(注1)2-131注1:此信息单元在NNI透明通过。YD/T 969一199810-4.2呼叫进程(CALL PROCEEDING)这个消息是由被叫STE发送给主叫STE以指出请求的呼叫建立已经起始。这个消息是对接收到SETUP消息的确认。消息类型;CALL PROCEEDING(呼叫进程).方

37、向:后向。有效性:局部。表5 CALL PROCEEDING消息的内容信息单元参考类纽长度协议识别特10.5. 1MI呼叫参考10.5.2M3消息类型10.5.3M1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特10.5.16M4-610-4.3连接(CONNECT)这个消息是由被叫STE发送给主叫消息类型;CONNECT(连接)。方向:后向。有效性:全局。表6STE以指出被叫用户/DTE已经接受呼叫.CONNECT消息的内容信息单元参考类型长度协议识别符10.5.1M1呼叫参考10.5.2M3消息类型10.5.3M1进展指示10.5.23O(注1.2)2-4端一端转接时延10.5.17O(注1)2-11分组层二进制参数

38、10.5.220(注1.2)2-3链路层核心参数10.5.19O(往3)2-27链路层协议参数10.5.20O(注1,2)2-9连接号码30.5.14O(注4)2-19连接子地址10.5.15O(注2)2-23X. 213优先级10.5.29O(注1,2)2-8转接网络识别特10.5.26O(注5)5-11低层兼容性10.5.21O(注1,2)216用户一用户10.5.28O(注2)2-131注1对此信息单元的支持由网络任选。此信息单元只用于在UNI支持建议Q.933的网络以及那些能提供转接网络业务到在UNI支持Q.933建议的网络的网络。2此信息单元在NNI透明通过。3包括此信息单元以指示S

39、VC使用的最终链路层核心参数4如果被叫用户/DTE在被叫UNI/DTE-DCE接口包括此信息单元,那么包括.5此信息单元可能被重复,以标识多个网络.见10.6.9.1,543YD/T 969一199810.4.4进展(PROGRESS)这个消息由被叫STE发送到主叫STE以指示一个呼叫的进展。此消息只用于在UNI支持建议Q. 933的网络以及那些能提供转接网络业务到UNI支持Q.933建议的网络的网络。消息类型:PROGRESS(进展)。方向:后向。有效性:全局。表7 PROGRESS消息的内容信息单元参考类型长度协议识别符10. 5. 1M1呼叫参考10.5. 2M3消息类型10.5.3M1

40、进展指示10. 5.23M(注1)4注1:此信息单元在NNI透明通过.10.4.5释放(RELEAS)发送此消息以指出Svc已经清除并且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和呼叫参考正在被释放。消息类型:RELEASE(释放)。方向:双向。有效性:全局。表8 RELEASE消息的内容信息单元参考类型长度协议识别符10.5.1M1呼叫参考10.5.2M3消息类型10.5.3M1原因10.5.11M(注1)2-32连接号码10.5.14O(注2,3)219连接子地址10.5.15O(注3,4) *2-23清除网络标识10.5.12O5-11转接网络标识10.5. 26O(注5)5-11用户一用户10.5.28O(注

41、3,4)2-131注1此信息单元可以产生两次以指出多种释放原因。2包括此信息单元以指示请求释放Svc的被叫号码。3对此信息单元的支持由网络任选。此信息单元只用于在UNI支持建议Q.933的网络以及那些能提供转接网络业务到在UNI支持Q.933建议的网络的网络。4此信息单元在NNI透明通过5此信息单元可能被重复.以标识多个网络.见10.6.9.1,10-4.6释放完成(RELEASE COMPLETE)发送此消息以指出SVC已经清除并且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和呼叫参考已被释放。通常,此消息作为对释放消息的回答而被发送。消息类型:RELEASE COMPLETE(释放完成)。544YD/T 969一1

42、998方向:双向。有效性:局部。注:此消息具有局部有效性。但是当它作为第一个呼叫清除消息时它的内容具有全局有效性。表9 RELEASE COMPLETE消盘的内容信息单元参考类型长度协议识别符10.5.1M1呼叫参考10.5.2M3消息类型10.5. 3M1原因30.5.11O(注1)232连接号码10. 5. 14O(注2,3)219连接子地址10.5. 15O(注3.4)2-J23清除网络标识30.5.12O5-11转接网络标识10.5.26O(注5)5-11用户一用户10.5.28O(注3,4)2-131注1如果这个消息是第一个清除消息,则此信息单元是必备的。此信息单元可能出现两次,以指

43、示多种释放原因。2包括此信息单元以指示请求释放Svc的被叫号码。3支持此信息单元由网络任选。此信息单元只用于在UNI支持建议Q.933的网络以及那些能提供转接网络业务到UNI支持Q. 933建议的网络的网络4此信息单元在NNI透明通过.5此信息单元可能被重复以标识多个网络。见10.6.9.1,10-4.7重新启动(RESTART)发送这个消息以起始重新启动(即:返回空闲状态)NNI.消息类型:RESTART(重新启动)。方向:双向。有效性:局部。表10 RESTART消息的内容信息单元参考类型长度协议识别符10. 5.1M1呼叫参考10-5.2M(注1)3消息类型10.5.3M1重新启动指示1

44、0. 5. 24O(注2)3注1此消息只使用全局呼叫参考值.2当重新启动用于与该信令信道同一接口的所有Svc时,此信息单元可选。否则,它是必备的,10-4.8重新启动确认(RESTART ACKNOWLEDGE)发送这个消息以指示所请求的重新启动已完成。消息类型:RESTART ACKNOWLEDGE(重新启动确认)。方向:双向。有效性:局部。YD/T 969一1998表11 RESTART ACKNOWLEDGE消息的内容信息单元参考类型长度协议识别符10.5.1M1呼叫参考10.5.2M(注1)3消息类型10.5.3M1信息单元重新启动指示10.5.24O(注2)3注1此消息只使用全局呼叫

45、参考值.2如果在RESTART消息中收到重新启动指示,那么此信息单元是必须的。10-4.9建立(SETUP)这个消息由主叫STE发送给被叫STE,用以开始建立SVC,消息类型;SETUP(建立)。方向:前向。有效性:全局。表12 SETUP消息的内容信息单元参考类型长度协议识别符10.5.1MI呼叫参考10.5.2M3消息类型一MI承载能力10. 5.4M5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IM4-6进展指示10.5.23O(注1,2)2-4端一端转接时延10.5.17O(注1)2-11分组层二进制参数一O(注1,2)I 2-3链路层核心参数10.5.19M2-27链路层协议参数10.5.20O(注1,2)2

46、-9反向计费指示一OX.213优先级10. 5.29O(注1,2)2-8转接网络标识10.5.26O(注3)5-11CUG连钡码一12-16呼叫识别符10.5.5M6主.叼方号码一M2-19主叫方子地址10.5.10O注“)2-23被叫方号码10.5.7M2-18被叫方子地址10.5.8O(ttt 2)2-23转接网络选择10. 5.27O(注3,4)511低层兼容性O(注2)216高层兼容性10. 5.18O(tt 1,2)2-4用户一用户O(注2)I 2-131注1对此信息单元的支持由网络任选。此信息单元只用于在UNI支持建议Q. 933的网络以及那些能提供转接网络业务到UNI支持Q.93

47、3建议的网络的网络2此信息单元在NNI透明通过3此信息单元可以被重复使用以标识多个网络。转接网络标识参见10.6.9.1;转接网络选择参见10.6.9.6.4是否支持此信息单元由网络任选。546YD/T 969一199810.4-10状态(STATUS)发送这个消息以响应状态查询消息或用以在呼叫的任何时间报告某种差错情况。消息类型;STATUS(状态)。方向:双向。有效性:局部。表13 STATUS消息的内容信息单元会考类型长度协议识别符10.5.1M1呼叫参考10.5.2M(注1)3消息类型10.5.3M1原因10. 5. 11M4-32呼叫状态10.5.6M3注1:全局呼叫参考可以和此消息

48、一起使用。10.4-11状态查询(STATUS ENQUIRY)在任何时间发送这个消息以恳求一个状态消息。消息类M:STATUS ENQUIRY(状态查询)。方向:双向。有效性:局部。表14 STATUS ENQUIRY消息的内容信息单元参考类型长度协议识别符10.5.1M1呼叫参考10.5.2M(注1)3消息类型10.5.3M1注1:全局呼叫参考可以和此消息一起使用。10.5通用的消息格式及信息单元编码本条描述前面章节中规定的信令消息中包含的信息单元。本标准的每个消息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a)协议识别符;b)呼叫参考;c)消息类型;d)其他信息单元。信息单元a),b),c)对所有消息都是通用的,并且总会出现。每个消息还会有另外的信息单元。这个结构如图9所示。除非另外规定,否则,一个特定的信息单元在给定的消息中只可以出现一次.R 7 6 5 4 3 2 1八比特组卜:.。图9通用消息结构举例YD/T 969一1998以下可变长度信息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YD通信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