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关于潜伏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多数传染病潜伏期比较恒定,有助干诊断(B)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潜伏期制定的(C)是确定传染病隔离期的依据(D)呈暴发流行的传染病,往往是短潜伏期(E)部分传染病在潜伏期内具有传染性2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甲类传染病(A)艾滋病(B)狂犬病(C)肾综合征出血热(D)流行性乙型脑炎(E)以上都不是3 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A)甲类 2 种,乙类 23 种,丙类 11 种(B)甲类 3 种,乙类 21 种,丙类 10 种(C)甲类 3 种,乙类 5 种(D)甲类 3 种,乙类 25 种,丙类 2 种(E)甲类
2、 3 种,乙类 24 种,丙类 3 种4 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无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有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又称亚临床感染,少部分成为健康携带者,称为(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5 传染病已转入恢复期后,初发病再度出现称为(A)再燃(B)再感染(C)复发(D)重复感染(E)二重感染6 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感染及免疫(D)有发热(E)传播途径的不同7 传染病接触者的检疫期主要是根据下列哪项决定的(A)最短潜伏期(B)最长潜伏期(C)平均潜伏期(D)前驱期(E)症状明显期8 确定一个传
3、染病的隔离要求是根据(A)该病传染性的大小(B)病情严重的程度(C)接其传播途径和病原体排出方式与时间而定(D)潜伏期长短(E)病程的长短9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A)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B)有传染性、病原体、免疫性(C)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D)有传染性、病原体、流行性、免疫性(E)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10 下列哪种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断不采用血培养(A)伤寒(B)副伤寒(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细菌性痢疾(E)败血症11 下列概念中,哪项是正确的(A)脑膜炎球菌对人及动物均可引起感染(B)沙门氏菌只对人致病(C)伤寒并发支气管肺炎多为伤寒杆菌引起的(D)霍乱常伴有小肠
4、黏膜上皮显著病变(E)对传染病病人坚持“五早” ,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2 关于传染病的预防,下列概念哪项是正确的(A)乙型肝炎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被动免疫方法(B)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预防戊型肝炎有效(C)肾综合征出血热不会由病人传给人,对病人血液及尿液无需隔离与消毒(D)钩体病人不是传染源,排泄物无需消毒(E)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伤寒的关键性措施13 下列传染瘸中发病的季节性最严格的是(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伤寒(C)流行性乙型脑炎(D)细菌性痢疾(E)疟疾14 下列肝炎病毒基因组归类于 DNA 病毒的是(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
5、(E)戊型肝炎15 下列试验中反映细胞坏死严重程最有价值的指标是(A)谷丙转氨酶(B)谷草转氨酶(C)白蛋白(D)球蛋白(E)凝血酶原活动度16 下列哪一项不是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A)输血或血制品途径(B)粪口途径(C)注射途径(D)母耍传播(E)日常生活密切接触途径17 对 HBeAg 阳性母亲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处理,最好的方法是(A)丙种球蛋白(B)乙肝疫苗(C)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D)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E)乙肝疫苗+丙种球蛋白18 某医务工作者在给一 HbeAg 阳性患者采血时。不小心刺破手指,下列哪项处理最为重要(A)立即酒精消毒(B)接种乙肝疫苗(C)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
6、球蛋白(D)肌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乙肝疫苗(E)定期复查肝功能和 HBVIgM19 关于流行性感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甲型流感易发生变异(B)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C)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较重(D)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E)都不正确20 关于流行性感冒病毒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流行性感冒病毒属副黏液病毒(B)分甲、乙、丙三型(C)甲型不变异(D)乙型及丙型可感染人类及多种动物(E)都不正确21 流行性感冒确诊的主要依据是(A)发病季节(B)呼吸道症状轻微而全身中毒症状重(C)病毒分离(D)血凝抑制试验(E)都不正确22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下列不符合的是(A)全身症状重(B)上
7、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或不明显(C)年老患者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流感,病情可持续发展(D)肺外合并症多见(E)都不正确23 关于流感的预防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对流感患者进行隔离及治疗(B)流感流行前接种流感疫苗(C)流感流行前,给所有易感人群使用金刚烷胺进行药物预防(D)减少公众集会活动(E)都不正确24 确诊禽流感的方法为(A)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H5 特异性抗体(B)明确的禽类接触史(C) RT 一 PCR 检测特异性 H5 基因(D)分离到甲流感病毒 H5N1、H7N7 等病毒株(E)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25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传播(B)
8、消化道传播(C)血液传播(D)垂直传播(E)都不正确26 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医务人员应戴( ),护目镜及穿隔离衣(A)外科口罩(B)一次性医用口罩(C)医用防护口罩(D)脱脂棉纱布口罩(E)都不正确27 对疑似或确诊人感染 H7N9 禽流感患者应采取的措施,下列不适宜的是(A)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B)病情允许时,患者应戴一次性口罩(C)指导患者注意呼吸道卫生和手卫生(D)患者出院后,需进行终末消毒(E)都不正确28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网络报告时限为(A)24 小时内(B) 6 小时内(C) 12 小时内(D)2 小时内(E)都
9、不正确29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病毒的易感高危人群是(A)医生(B)农民(C)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者(D)司机(E)都不正确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潜伏期不是确定传染病隔离期的依据,传染病的传染期是确定传染病隔离期的依据。故选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国家法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
10、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故选 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无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有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义称亚临床感染,少部分成为健康携带者称为隐性感染。故选 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1、 传染病已转入恢复期后,初发病再度出现称为复发。故选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传染病与其它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它有传染性。故选 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传染病接触者的检疫期主要是根据潜伏期的最长期限定的。故选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确定一个传染病的隔离要求是根据按其传播途径和病原体排出方式与时间等多方面而定。故选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9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故选 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2、 细菌性痢疾病菌一般不入血。故选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1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治疗原则对传染病病人坚持“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故选 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2 【正确答案】 E【试题解析】 预防伤寒的关键性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故选 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故选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4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5 【正确答案】 E【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6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13、】 传染病学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以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而不是上呼吸道症状较重。故选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流行性感冒病毒分甲、乙、丙三型。故选 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流行性感冒的确诊的主要依据是病毒分离。故选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流行性感冒肺外合并症少见。故选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流行性感冒尽管要预防但不能乱用药,是药三分毒。故选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5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2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