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2010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897268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2010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专升本类试卷]2010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专升本类试卷]2010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专升本类试卷]2010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专升本类试卷]2010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 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世界观是(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2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 )(A)上帝主宰一切(B)个人最可靠(C)他人最不可靠(D)物质世界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是( )的观点(A)机械唯物论(B)相对主义(C)唯心主义(D)庸俗进化论4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指的是( )(A)时间的连续性(B)时间的一维性(C)时间的间断性(D)时间的重复性5 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

2、连续的,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B)辩证法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D)折衷主义观点6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 )(A)能动反映(B)自由选择(C)科学评价(D)主观创造7 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这实际上是说(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B)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C)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真理(D)真理和谬误有确定的界限8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是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9

3、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10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方式(C)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11 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A)概念判断推理(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C)实践 认识实践(D)认识实践认识12 列宁指出:“ 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药方,或者拟定一个适合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 其荒谬在于违背了 ( )(A)任

4、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B)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13 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14 “万物皆备于我 ”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1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强调的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影响(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16 “居

5、安思危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7 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D)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18 国家的本质是( )(A)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B)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机构(C)不同集团、阶层的利益协调者(D)社会管理机构19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主观意思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

6、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20 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 )(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工具21 我国的国体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C)以按资本收益分配为主(D)以劳动者贡献大小为准23 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A)改革开放(B)快速发展(C)与时俱进(D)解放思想24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其中邓小平理论更突出的重要特征是( )(A)破除迷信(B)

7、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开拓创新2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从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C)从改革开放到基本实现现代化(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总体小康26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B)第三世界的存在(C)资本主义的存在(D)社会主义的存在2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完善公有制(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发展社会生产力28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D)

8、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9 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 )(A)基础(B)前提(C)动力(D)目标30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 )(A)坚持爱国主义(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C)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D)坚持改革开放32 “一国两制 ”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创造性构想,最早开始于( )(A)澳门问题(B)香港问题(C)西藏问题(D)台湾问题33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9、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实现共产主义34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依法治国(B)自由、民主、平等(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人民当家作主35 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最终实现共产主义(C)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多项选择题36 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 )(A)不可知论(B)奉行从思想到物质的认识路线(C)把认识先验化(D)把主体能动性抽象化37 下列选项中反映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有( )(A)方生方死,方死方生(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C)万物流变,无物常驻(D)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河流38 生产

10、力的特征是( )(A)主观性(B)客观性(C)社会性(D)历史性39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强调全面发展(B)要求协调发展(C)主张可持续发展(D)坚持高速发展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有(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C)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D)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三、论述题41 试用质量互变规律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四、材料分析题41 材料 1: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

11、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摘自邓小平文选)材料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要认真贯彻自主创新的方针,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关键科技问题,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摘自中央 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请回答:42 结合材料 1 说明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3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43 材料 1: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拓

12、创新,锐意进取,战胜各种风险考验,谱写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靠的就是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我们铸就的时代精神。(摘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材料 2: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请回答:44 材料 1 中所说“ 中华民族伟

13、大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以来铸就的时代精神” 是什么?45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五、判断题4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A)正确(B)错误47 正确认识的根源是客观存在,错误认识则是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A)正确(B)错误48 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正确(B)错误49 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近似的认识。( )(A)正确(B)错误50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是说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 )(A)正确(B)错误51 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A)正确(B)错误52 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

14、规律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实现的。( )(A)正确(B)错误53 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A)正确(B)错误54 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关键体现在量的优势。( )(A)正确(B)错误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A)正确(B)错误56 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必将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 )(A)正确(B)错误57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A)正确(B)错误58 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是集体所有制经济。( )(A)正确(B)错误59 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是反对恐怖主义。( )(A)正确(B)错

15、误60 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A)正确(B)错误2010 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熟记定义,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A 选项当选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神是客观的本体,是相对于人而独立存在的,是人之外的存在,所以是客观唯心主义。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是克拉底鲁的名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上讲,这的观点犯了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诡辩论错误。因此推断出 B 选项当选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的特点,

16、即不可逆性,是指时间总是沿着由过去到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单向前进,不可逆转。这句话说的就是时光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所以 B 选项当选。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食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既有其量变的连续性的一面,也有其质变的非连续性的一面。所以 B 是正确的,相对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定事物的客观存在。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熟记。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A 选项当选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

17、析】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列的,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与谎言在各自发展中无限接近,故 A 选项当选。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D 选项当选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目中的上与下,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里侧重于相互转化,共同的。B 选项当选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事物的矛盾才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故

18、A 选项错误,CD 无关,B 选项当选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是从认识个体的一般认识考察,表现为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实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内涵着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又从认识(就理性认识这一认识的高级阶段而言)到实践的一个循环。即:“实践”+认识 (感性一理性)一实践的一个“圆圈”。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违背了矛盾特殊性原理,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 选项当选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D 选项,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故选项 D 是错误的,B

19、C 与题意无关,A 选项当选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万事万物都为我所具备。指世上的一切完全为我所有。而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必然导致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因此 D 选项当选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赤者、墨者,是外因,本题并未涉及内因的作用,强调了外因的作用,B 选项当选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安、危是丰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 选项当选,BCD 与题意无关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20、社会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由定义看出,B 选项当选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国家的本质就是一个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工具,也就是说阶级性。A 选项正确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表现,也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所讨论的问题。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劳动者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起着启动者,调整者,控制着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因此 A 选项当选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们代表大会制度,C 选项当选22 【正确

21、答案】 A【试题解析】 常识记忆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A 选项当选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A 选项当选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排除法 A 错误,CD 选项是江泽民提出的,故 B 选项正确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对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进行正确认识后得出的科学结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

22、定阶段。故 A 选项当选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CD 选项说法明显不正确,并且不是根本问题所在,A 选项正确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是邓小平反复强调并阐明的一个根本观点,党的十五大再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D 选项正确, B 选项属于社会主义本质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始终一贯和阐明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在这无声中得到成长,故 D 选项当选29 【正确答案】 D【

23、试题解析】 改革是前提,稳定是基础,发展是最终目的。D 选项正确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记忆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B 选项正确3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一国两制最早开始准备用于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却最先用于香港,D 选项当选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心

24、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是由我们党的丁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C 选项正确,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 D3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 D 选项当选3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BD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 C 选项当选二、多项选择题36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唯心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先于客观物质世界、先于社会实践、先于感性经验,人脑先天固有的或上帝所赐予的东西。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否认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把认识看作是对精神自身的认识。故选 BC。唯心主

25、义认识论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性,主观强调人的主观认识与思维,将主体能动性抽象化,故选 D。唯心主义认识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都要强调意识的先验作用,是可知论,故不选 A。37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典型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体现。“万物流变,无物常驻”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样事物是永恒静止不变的,正符合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不选 A。“人一次也不能踏人同一河流”相对主义的诡辩论,相对主义不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质的稳定性,没有说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

26、系,故不选 D。3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生产关系进步和社会变革,生产力发展是科技发展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选 BCD。39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故选 A 协调”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故选 B。“可持续”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故选 C。40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27、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六种社会新阶层。故选 ABCD。三、论述题41 【正确答案】 (1)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另一方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具

28、有量的扩张。量变和质变又相互转化。在量变基础上发生质变,并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量变、质变、新的量变、质变相互转化和交替,这就是事物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3)这一原理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艰苦努力,扎实苦干,从小事做起,要有一个最变的过程;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要抓住机遇,适时变革,防止坐失良机。要把埋头苦干、适时变革结合起来,早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我们既要反对否定量变扩大质变的错误倾向,又要反对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29、四、材料分析题42 【正确答案】 考察目的:本题主要考察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与发展作用,科技发展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同时考察自主创新能力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科学技术提高了作为首要生产力的人的素质和劳动效率;改善或改进了劳动生产工具,延长或加强了人的劳动器官;改善了人和劳动对象的关系。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43 【正确答案】 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

30、家,不仅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44 【正确答案】 考察目的:本题主要考察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与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进入新时期铸就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45 【正确答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31、在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五、判断题4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对于

32、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区别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于第二方面区别为可知论不可知论,因此不能把哲学问题归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4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认识是一种思维观念与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认识来源于客观存在。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是来源于客观存在的,认为错误认识是人头脑主观自生的,是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4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生产力、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4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真理的绝对性体现为: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人类的

33、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因此,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近似的认识5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这并不是说矛盾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条件,不是处于一定条件之中。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或无条件性,一是指它与同一性比较,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比较,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是指斗争性虽寓于同一性之中,受同一性制约,但它能打破制约它的那些条件,并且创造出事物发展转化所必须的新的条件,从而表现出矛盾的斗争性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上述论断是对矛盾斗争性的绝

34、对性的一种错误的理解,其实质是割裂了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统一的关系。5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质与事物的存在是同一的,但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同一的,量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内并不影响事物性质的变化,只有量变突破度,才会引起质变。5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规律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5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把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相提并论。宣扬“共同创造历史”论,本质上是鼓吹英雄史观的错误,是形式上的“二元论”实质上的历史唯心论。5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是相对于社会资产

35、的总体而言,公有制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5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个人,农民,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不仅仅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5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允许在富裕的道路上存存先富与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承认在一定时划内允许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是有其经济根据的。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5

36、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最高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结果的角度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高度统一的结果。这种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上全面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既走出了误区,又防止了那种单纯只讲生产力,不讲生产关系,溉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错误倾向。5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股份合作制是采取了股份制某些做法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股份制企业的性质,总体上说可以称为社会所有制5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发展需要和平,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6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个论断是对我国改革开放性质的精辟概括,也是他关于改革开放性质思想的最集中体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而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