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909927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专升本类试卷]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专升本类试卷]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专升本类试卷]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专升本类试卷]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 ( )(A)论语(B) 孟子(C) 国语(D)战国策2 谏逐客书的作者是 ( )(A)李密(B)李斯(C)王安石(D)苏轼3 宋代苏轼称之为“ 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推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 )(A)欧阳修(B)柳宗元(C)曾巩(D)韩愈4 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 )(A)时间的推移(B)感情的变化(C)事理的逻辑(D)想象的展开5 从时空的不断变化和转移,让读者仿佛在电影的蒙太奇镜头里体会一个游子思乡心情和性情的作品是 ( )(A)张洁拣麦穗(B)余光中听听那冷雨(C)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D)史

2、铁生我与地坛6 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的是 ( )(A)墨子(B) 论语(C) 庄子(D)列子7 炉中煤的主题是 ( )(A)表现个性解放的要求(B)反映人道主义精神(C)思念祖国,愿意为祖国献身的精神(D)对黑暗现实的批判8 史铁生我与地坛一文反复表述的是 ( )(A)对民俗风情的体验(B)对人生命运的思考(C)对古代园林的观察(D)对社会政治的关注9 石崇与王恺争豪中,表现石崇性格的主要细节是 ( )(A)尽力装饰车马衣冠(B)以铁如意击碎珊瑚树(C)因嫉妒而声色甚厉(D)命手下取出大批珊瑚树10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使用的对仗形式是 (

3、)(A)流水对(B)扇面对(C)鼎足对(D)隔句对11 诗歌创作各体兼工,风格“沉郁顿挫” 的盛唐诗人是 ( )(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12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古代文学家是 ( )(A)白居易(B)苏轼(C)韩愈(D)柳宗元13 在张中丞传后叙“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是 ( )(A)对偶和对比(B)对偶和反衬(C)排比和对比(D)比喻和暗示14 欧阳修的号是 ( )(A)香山居士(B)六一居士(C)淮海居士(D)易安居士15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词中用以渲染愁情的景物属于 ( )(A)严冬景物(B)暮春景物

4、(C)残秋景物(D)初秋景物16 马伶传中的“ 分宜 ”和“昆山”依次指 ( )(A)分宜人、顾秉谦(B)严嵩、昆山人(C)严嵩、顾秉谦(D)分宜人、昆山人17 断魂枪开头的社会环境描写,对后文人物性格展现的主要作用是 ( )(A)制造一种急剧动荡的气氛(B)设置一个让人表演的舞台(C)展现一幅人物活动的背景(D)反衬种种落后于时代的心态18 善于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而令人自悟的著作是 ( )(A)老子(B) 论语(C) 孟子(D)庄子19 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为论据,是为了论证 ( )(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D)人的认识

5、是有限的20 战国策作为重要文献可以很好地研究 ( )(A)春秋史(B)秦汉史(C)西周史(D)战国史21 陶渊明饮酒(其五)在表现方法上的总体特点是 ( )(A)通过写景来说理(B)通过写景来抒情(C)融抒情、说理、写景于一体(D)通过抒情来说理22 世说新语是一部 ( )(A)讽刺小说集(B)志怪小说集(C)笔记小说集(D)传奇小说集23 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游子思妇的一句诗是 ( )(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24 “南宋四大家 ”是范成大、尤袤、杨万里与(A)

6、柳永(B)欧阳修(C)陆游(D)辛弃疾25 下列作品属于元散曲的有(A)鹊桥仙(纤云弄巧)(B) 天净沙.秋思(C) 饮马长城窟行(D)渔家傲.秋思二、古文翻译题26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7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28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29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30 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三、填空题31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_,_。32 欲正其心者,_。33 入门各自媚,_!34 是处红衰翠减,_。35 青山隔送行,_,淡烟暮霭相遮蔽。36 _,飞鸟相与还。37 _,孤舟一系故园心。38 回眸一笑百媚生,_。39 舞

7、幽壑之潜蛟,_。40 以擅长七言绝句出名,有“七绝圣手” 之称的盛唐诗人是 _。四、文学作品赏析41 理解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 200 字的赏析文字。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栽酒来,共醉重阳节。五、词语解释42 缮甲兵,具 卒乘,将袭郑。具:43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44 操吴戈兮被 犀甲。被:45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本:46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殊俗:47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虚:48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亟:49 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

8、易衣遁矣。遁:50 女子耽兮,不可说也。说:51 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施:六、理解分析52 阅读下面的文字: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前赤壁赋) 请回答:(1)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2)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

9、此赋在语言上具有什么特点?53 阅读下面的文字: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请回答:(1)写出上面两节诗的比兴句及其比兴意义。(2)这两节诗在内容上构成什么关系?(3)女主人的悲惨遭遇是怎样造成的?54 阅读下面的文字: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抱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请回答:(1)本节

10、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旌蔽日兮敌若云”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作者为什么要渲染敌军的人多势众、攻势凶猛?55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 偶然 ”毁坏了。这应该是一个 “意外”。但是这“ 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我离家不过一年半光景,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巴金 爱尔克的灯光)请回答:(1)作者对姐姐的回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这段文字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3)作者在“偶然”和“意外”上加引号的用意是什么?56 阅读下

11、面的文字: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本来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竞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

12、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 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沈从文云南的歌会)请回答:(1)由呈贡进城的一路景色和“ 赶马女孩的歌唱”有什么关系 ?(2)赶马女孩的歌唱“ 还发哑带沙”,为什么作者还说是 “淳朴

13、的本色美”?(3)归纳本段思想内容(4 个字) 。普高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文中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及治国策略:“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王赢政的奏章。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

14、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B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7 【正确答案】 C8 【正确答案】 B9 【正确答案】 B10 【正确答案】 C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沉郁顿挫”本是杜甫评扬雄、枚乘辞赋的词语,后人以之指杜诗的风格特色。一般认为,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12 【正确答案】 A13

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题干中的这句话很显然是一个对偶句,并且以“千百”与“百万”对比。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香山居士是自居易;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淮海居士是秦观;易安居士是李清照。15 【正确答案】 C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古代常以某人籍贯来指代其人,如康有为被称为康南海,因其籍贯是广东省南海区。马伶传中,“分宜”指严嵩,其籍贯为江西省分宦县;“昆山”指顾秉钧,其籍贯为昆山。17 【正确答案】 D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庄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寓言,将抽象的哲理化为生动的故事,庄子一书有“寓言十九”之称。1

16、9 【正确答案】 D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而成。因此若将其作为文献可以很好地研究战国史。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隽永,景物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是传统诗歌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22 【正确答案】 C23 【正确答案】 D24 【正确答案】 C25 【正确答案】 B二、古文翻译题26 【正确答案】 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27 【正确答案】 这样的话天下的百姓都会归附你。2

17、8 【正确答案】 绝不是作战的过错。29 【正确答案】 如果说我现在什么事都不该做。30 【正确答案】 为君王带兵啊奋战匈奴。三、填空题31 【正确答案】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32 【正确答案】 先诚其意33 【正确答案】 谁肯相为言34 【正确答案】 苒苒物华休35 【正确答案】 疏林不做美36 【正确答案】 山气日夕佳37 【正确答案】 丛菊两开他日泪38 【正确答案】 六宫粉黛无颜色39 【正确答案】 泣孤舟之嫠妇40 【正确答案】 王昌龄四、文学作品赏析41 【正确答案】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

18、“登兰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啊,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失在遥远的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作者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既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在这四句诗里,作者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照应开头数句。既明点出 “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五、词语解释42 【正确答案】 具:准备。43 【正确答案】 致:使得到。44 【

19、正确答案】 被:披。45 【正确答案】 本:考察,探究。46 【正确答案】 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47 【正确答案】 虚:同“墟” ,居住的地方。48 【正确答案】 亟:屡次。49 【正确答案】 遁:逃走。50 【正确答案】 说:通“脱” ,解脱。51 【正确答案】 施:延续。六、理解分析52 【正确答案】 (1)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2)旷达乐观,超然物外 (或“ 超脱”)。(3)骈散相间。53 【正确答案】 (1)比兴句是“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比喻女子初婚时年轻貌美,受人爱怜的幸福;比兴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比喻女子遭人遗弃时颜色憔悴,飘零无依的痛苦;比兴句“

20、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比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2)构成对比关系:前节写女子新婚之乐,后节写女子被弃之苦。新婚与遭弃对比,乐与苦对比。(3)女主人公的悲剧遭遇是由她丈夫朝三暮四、道德败坏造成的,而根源则在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54 【正确答案】 (1)描写战斗进程、结果。极言战斗的残酷和激烈。(2)夸张和比喻的手法。(3)为了衬托楚军将士不畏强敌、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气概和精神。55 【正确答案】 (1)以姐姐的悲惨命运为例,揭露控诉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与生命的罪恶。(2)寄托着作者对姐姐的痛切哀思和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憎恶与否定。(3)姐姐的死既不偶然,也不意外,而是旧式女子的共同命运。56 【正确答案】 (1)一路景色是对“ 赶马女孩的歌唱” 的铺垫,是烘托映衬,而“赶马女孩的歌唱” 是本段描写的中心。(2)因为在这种优美环境气氛中,出口自然,不矫揉造作,不论唱什么,都是原汁原味,质朴本真,所以作者说“充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 。(3)山路漫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