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大小卷双测.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922097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大小卷双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大小卷双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备战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6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大小卷双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小卷 16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限时:60 分钟 实际用时:_分钟 掌握程度:优 中 差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岩羊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北部、新疆南部等地山区,善攀岩,肉可食,曾大量供应欧洲市场。多年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取封山禁牧禁猎措施,岩羊数量一直呈稳定增长趋势。目前保护区内岩羊种群的平均密度为 44 只/平方千米,核心区的岩羊种群密度高达 812 只/平方千米,居世界岩羊分布区之首。随着岩羊种群数量的增长,马麝、马鹿等同域分布的其他食草动物数量下降甚至濒危。材料二 下表为岩羊的分布密度表。地区 分布密度(只/平方千米) 时间盐池湾自然保护区(甘肃)

2、 3.3 1989 年塔什库尔干自然保护区(新疆) 2.5 1987 年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812 2010 年材料三 豺是岩羊的天敌之一,豺已经从它们历史分布区城 75%的范围内消失了。(1)分析贺兰山地区与岩羊同域分布的马麝、马鹿等其他食草动物数量下降甚至濒危的原因。(2)请你提出两条拯救马麝、马鹿的措施。(3)根据岩羊的分布密度表,推断三个地区中岩羊的分布密度不同的原因。(4)近年来,架设在盐池湾自然保护区(甘肃)山涧内的红外线监测相机除了拍到豺结群活动的影像,还拍摄到了成群的岩羊。豺和岩羊在同一地区的同一地点多次出现、活动频繁。据此分析,该保护区接受保护以来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答案】

3、(1)干旱气候区环境承载力有限;岩羊数量增多,啃食能力强,食物不足;天敌数量少。(2)适当捕杀岩羊;引入天敌捕食岩羊,平衡物种间的数量比例;人工驯养马麝、马鹿,并进行野外放生。(3)气候条件不同,环境承载力不同;距离市场近的地区,对岩羊的捕杀强度大;各区域保护力度不同。(4)植被覆盖率增加,动物种类和数量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2)主要靠增加岩羊天敌、人工捕杀岩羊、喂食啃食能力较弱的食草动物等方式来干预,维持马麝、马鹿等的数量,使其不至于灭绝。(3)从三地的位置可以看出气候有差异,环境承载力不同。且新疆距离欧洲市场近,捕猎多,岩羊密度小。同时也反映出各地保护的力度不同。(4)自然保护区内封山

4、禁牧禁猎后,保护区接受保护后,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方面发生明显改变,生物的多样性增加,生态得以改善。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进行了大量调查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许多地区建设了可以进行控制、能达到净化污水、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人湿地系统。人工湿地面积大多在 100m21000000m2左右,人工基质(人工湿地中的各种人工填充物) 、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是人工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沉降、过滤、吸附、分解、吸收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下图示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原理。(1)比较污水处理人工湿地与天然湿地的差异。(2)在人工基质和水生植物中任选一种,分析其在污水处理中的主要作用。(3)分析气候对北京采用

5、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不利影响。(4)探究人工湿地的综合利用方向。【答案】 (1)污水处理人工湿地面积较小;生物种类较少;水体含污染物较多;具有排灌系统(控制系统) ;分布在都市和工矿区附近。(2)人工基质:为微生物和水生植物提供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过滤、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或水生植物:吸取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吸附富集有毒有害物质;向水中输送氧气,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3)冬季气温低,水生植物枯萎,微生物活动弱,治污效果差;夏季气温高,易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夏季多暴雨,易造成污水外溢。 (4)对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水生植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经济效益;污水处理人工湿地与城

6、郊绿化相结合,提高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环境效益。2(3)气候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不利影响可从气温低对治污效果的影响、气温高对疾病传播的影响、降水对污水外溢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由于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气温季节变化大,冬季气温低,水生植物枯萎,微生物活动弱,治污效果差,夏季气温高,易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同时夏季多暴雨,易造成污水外溢。(4)该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人工湿地的综合利用方向符合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方案可行即可。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青藏铁路锡北段位于柴达木盆地,从青藏铁路的锡铁山站接轨引出,向南行至北霍鲁逊盐湖矿区。沿线沙害严重,为了保障铁路安

7、全运营,必须对该地区的风沙进行有效防治。在铁路风沙防治工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以植物防沙为主的“五带一体”的防护体系。但是,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通过对青藏铁路锡北段进行考察研究,专家认为防治该地沙害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透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如图乙所示)的方式。下面图甲为青藏铁路锡北段示意图。图甲图乙材料二 图甲所示盐湖上由于水分不断蒸发,形成坚硬且厚实的盐壳,盐壳在夏季白天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即盐壳内会崩开而产生裂隙,并发出像放鞭炮似的响声。(1)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风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的主要危害。 (2)简述青藏铁路锡北段无法利用植物防沙的原因。 (3)分析透

8、风挡沙墙与石方格相结合防沙方式的作用原理。 (4)夏季白天盐壳内会崩开而产生裂隙,并发出像放鞭炮似的响声,试分析其形成过程。 【答案】 (1) (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 ;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2)柴达木盆地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环境恶劣;内陆盆地降水少,蒸发旺盛,沙漠广布;周边盐湖众多,风力较强,沙漠含盐量高,植物无法存活。 (3)挡沙墙可以降低风速,将沙粒阻挡在墙外面,减小风沙对路基的掩埋作用;石方格设置在路基两侧和挡沙墙之间,增大地面的粗糙度,进一步减小风速;同时固定地表沙面,防止就地起沙,两者

9、相结合组成完整的防沙系统。 (4)夏季,盐壳的表面受到阳光的强烈照射,表面温度很高,而盐壳下部温度较低,上下温度差异较大,盐壳增温不均匀,这样盐壳内就会崩开而产生裂隙,由于产生的裂隙众多,且先后不一,产生的响声次序不同,因此会发出像放鞭炮似的响声。(3)挡风墙可以阻挡风沙,石方格可以降低风速和固定沙面,共同使用可以降低风沙对铁路的破坏。(4)结合材料,注意关键词“崩开” ,可以联想到风化作用(昼夜温差大)导致的岩石崩开,再注意关键词“夏季白天” ,故可分析如下:夏季盐壳表面温度很高,而盐壳下部温度较低,导致盐壳增温不均匀,这样盐壳就会崩开而产生裂隙,由于产生的裂隙众多,且先后不一,产生的响声次

10、序不同,因此会发出像放3鞭炮似的响声。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塞罕坝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具有显著的过渡性特征,生态脆弱。辽、金时期塞罕坝水草丰沛、林木茂密,兽禽繁集,被称作“千里松林” ,树曾是这里最平常的东西,樟子松便是这里的典型树种。公元1681 午,康熙在此覆立“木兰围场” 。清末,由于国力衰微,围场被开围放垦。到解放初期,这里的树已经变成最稀罕的东西。新中国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为了恢复这里的往日生机,塞罕坝三代人花 55 年时间筑就了这里百万亩人工林海,使塞罕坝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使其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活标本。现如今,塞竿坝葱郁的林海成为林场生产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下图示意塞罕坝机械林场位置,表为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前后对比表。(1)说明塞罕坝区域自然环境过渡性特征的主要表现。(2)分析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区域生态功能。(3)塞罕坝林区典型原生树种是樟子松,试推测其生长习性。【答案】 (1)气候自温带大陆性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形自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河流水文自内流区向外流区过渡;植被自荒漠、温带草原向温带针阔混交林过渡;土壤自风沙土向棕壤、栗钙土过渡。(2)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3)耐寒,耐旱;喜光,抗风;喜沙土耐贫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