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922112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解密 1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高考考点考查内容 三年高考探源 考查频率探究遗传物质本质的经典实验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掌握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理解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2掌握病毒的遗传物质、生活方式、增殖过程等知识。3理解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意义2018 浙江卷232018 全国卷52017江苏卷22017新课标卷22016江苏卷1 考点 1 探究遗传物质本质的经典实验1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项目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培养细菌 用小鼠(体内) 用培养基(体外)实验原则 R 型细菌与 S 型细菌的毒性

2、对照 S 型细菌体内各成分的相互对照实验结果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能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S 型细菌的 DNA 能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型细菌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DNA 是 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2两实验的联系所用材料相同,都是 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体内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而体外转化实验则进一步说明“转化因子”是 DNA;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2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宏观比较实验项目体外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

3、设法将 DNA 和其他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各自的功能处理方法直接分离法:将 S 型菌的DNA 与其他成分分离,然后用每种单一成分分别与 R 型菌混合培养同位素示踪法:分别用 32P和 35S 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结论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物质不是遗传物质;说明了遗传物质可发生可遗传的变异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说明 DNA 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说明 DNA 能自我复制联系以上两实验都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1) 32P 噬菌体侵染大肠

4、杆菌(2) 35S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3【易混易错】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不可忽视的 2 个易混易错点(1)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营专性寄生生活,故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2)因噬菌体蛋白质含有 DNA 没有的特殊元素 S,所以用 35S 标记蛋白质;噬菌体 DNA 含有蛋白质没有的元素 P,所以用 32P 标记 DNA;因 DNA 和蛋白质都含有 C、H、O、N 元素,所以此实验不能标记C、H、O、N 元素。调研 1 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选项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A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将 R 型活细菌与 S 型细菌

5、的 DNA和 DNA 水解酶混合培养只生长 R 型细菌,说明 DNA 被水解后失去了遗传效应B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后获得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C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 RNA侵染烟草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可能是遗传物质D 大肠杆菌将已用 15N 标记 DNA 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 14N)培养基中经三次分裂后,含 15N 的 DNA 占 DNA 总数的 1/4,说明 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将 R 型活细菌与 S 型细菌的

6、DNA 和 DNA 水解酶混合培养,只生长 R 型细菌,说明 DNA 被 DNA4水解酶水解,失去了遗传效应,A 正确;用含有 35S 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 错误;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 侵染烟草,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可能是遗传物质,C 正确;将已用 15N 标记 DNA 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 14N)培养基中,经三次分裂后,子代含 DNA 分子 8 个,由于 DN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含 15N 的 DNA 分子是 2 个,占 DNA 总数的 1/4,D 正确。调研

7、 2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 S 型、R 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 S 型、R 型两种类型的细菌B小鼠体内出现活 S 型细菌是 R 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C曲线 ab 段下降的原因是 R 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作用所致D曲线 bc 段上升,与 S 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答案】B调研 3 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经如图所示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搅拌不充分,则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B若保温时间过长,则沉淀物中放射性增强C搅拌和离心的目的

8、是把 DNA 和蛋白质分离D该实验说明蛋白质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答案】A5考点 2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HRV:车前草病毒;TMV:烟草花叶病毒)实验过程用 HRV 病毒的核酸与 TMV 病毒的蛋白质外壳重新组成一种病毒去感染烟草时,烟叶上的病斑与 HRV 病毒感染时一样,再从烟叶病斑中提取的病毒颗粒都是 HRV 类型实验图解实验结论在没有 DNA 的生物中,RNA 是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也就是说 RNA 是这些生物的遗传物质2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如下表生物类型 病毒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6体内核酸种类DNA 或RNADNA 和RNADNA 和R

9、NA体内碱基种类 4 种 5 种 5 种体内核苷酸种类 4 种 8 种 8 种遗传物质 DNA 或 RNA DNA DNA实例噬菌体或烟草花叶病毒乳酸菌、蓝藻玉米、小麦、人调研 1 如图是某种高等植物的病原体的遗传过程实验,实验表明这种病原体A寄生于细胞内,通过 RNA 遗传B可单独生存,通过蛋白质遗传C寄生于细胞内,通过蛋白质遗传D可单独生存,通过 RNA 遗传【答案】A调研 2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BHIV 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四种脱氧核苷酸CT 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含 S 元素D玉米的遗传物质全部分布在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豌豆的遗传物质

10、是 DNA,A 错误;HIV 的遗传物质是 RNA,其初步水解产生四种核糖核苷酸,B 错误;T 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不含硫元素,C 正确;玉米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遗传物质,D 错误。71下列关于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艾弗里实验证明了 DNA 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分别用含有 32P 或 35S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以获得含 32P 或 35S 标记的噬菌体D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同位素标记是一种基本的技术,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 35

11、S 标记的噬菌体。【答案】B2肺炎双球菌有 R 型和 S 型两类。R 型菌无荚膜、菌落粗糙,S 型菌有荚膜、菌落光滑,二者都对青霉素敏感,研究者在 S 型菌中发现一种抗青霉素突变菌株(PenrS 型),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实验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均可恢复健康B乙实验后,加青霉素处理仍可能同时出现光滑和粗糙菌落C丙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可能是光滑菌落D丁实验中因 DNA 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所以无菌落生长【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甲实验中能转化形成抗青霉素的 S 型细菌(PenrS 型),所以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不能恢

12、复健康,A 错误;乙实验中能转化形成抗青霉素的 S 型细菌,加青霉素后只有一种菌落继续生长,因而只可观察到一种菌落,B 错误;由于 R 型菌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因此丙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可能是光滑菌落(PenrS 型),C 正确;丁组中因为 DNA 被水解而无转化因8子,所以没有 PenrS 型细菌的生长,但 R 型菌的菌落能正常生长,D 错误。3如图,在培养有 R 型细菌的 A、B、C、D 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蛋白质、多糖、DNA、DNA 和足量 DNA 酶,经过培养、检査,结果发现有少量 S 型细菌出现的是A B C D【答案】C4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

13、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用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 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中,沉淀物存在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实验中采用离心的手段是为了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答案】C【解析】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生活,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培养,A 错误;该实验分别用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但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B 错误;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

14、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 正确;实验中采用离心的手段是为了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分离,故 D 错误。5图 1、图 2 表示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B乙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9C图 1 和图 2 的结果说明 DNA 是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如果培养 2 代以上,甲处 DNA 分子两条链都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个数一定增多【答案】A6如图是 DNA 和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 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B某种病毒中也有上述两类核

15、苷酸C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由 5 种碱基构成D所有生物中都有 5 种碱基和 8 种核苷酸【答案】A【解析】DNA 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 A、T、C、G 四种碱基,没有核糖,A 正确;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因此某种病毒只含有上述两类核苷酸中的一种,B 错误;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由 4 种碱基构成,C 错误;所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中都有 5 种碱基和 8 种核苷酸,D 错误。7如果用 3H、 15N、 32P、 35S 标记 T2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能够在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找到的放射性同位素有A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找到 3H、 15N、 35SB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

16、找到 15N、 35SC在子代噬菌体的 DNA 中找到 3H、 15N、 32PD在子代噬菌体的 DNA 中找到 15N、 32P、 35S【答案】C108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 S 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引起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无荚膜的R 菌无毒性。如图为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C 组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B能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的有 A、D 两组CE 组实验表明,加 S 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 R 菌DD 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不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答案】D【解析】含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是 A、B、D 三组,煮沸处理能使有荚膜的肺炎双

17、球菌失去毒性,所以只有 A、D 两组能导致小鼠死亡。E 组加 S 型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 R 型菌,而 D 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9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将 R 型活菌和 S 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 型细菌向 S 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11B图乙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C用 32P、 35S 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中D若用无放射性标记

18、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 35S 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答案】A10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 DNA 病毒。用 32P 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32P 标记的是噬藻体 DNA 中的胸腺嘧啶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D此实验证明 DNA 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放射性元素 32P 标记的是噬藻体 DNA 中的磷酸,而嘧啶是含氮碱基,不能被标记,所以 A 错误;噬藻体侵染蓝藻时,只有 DNA 进入蓝藻内部,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

19、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B 正确;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故 C 错误;该实验缺乏相应的对照,不能说明 DNA 就是遗传物质,D 错误。11请回答以下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相关的问题:(1)格里菲思的实验中最关键的一组是如何设计的?_。其他组所起的作用是_。(2)艾弗里设计实验的思路是_。(3)格里菲思设计的实验,除教材中的四组以外,他还设计了一组:将加热后杀死的 S 型细菌和加热后杀死的 R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而艾弗里设计的实验中,有一个关键的对照组:S 型细菌的 DNADNA 酶R 型细菌的培养基R 型细菌。结合两位科学家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R 型细

20、菌转变成 S 型细菌的条件是_。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的遗传学原理是_。12(4)R 型细菌因为无荚膜,容易形成“感受态”细胞,故可以接受 S 型细菌的 DNA。那么,如果让加热后杀死的 R 型细菌和 S 型细菌混合,S 型细菌能发生转化吗?为什么?_。【答案】(1)将 R 型活细菌和加热后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对照(2)将 DNA 和蛋白质等分开,直接地、单独地观察 DNA 和蛋白质等的作用(3)要有 R 型活细菌和 S 型细菌的 DNA 基因重组(4)不能,因为 S 型细菌有“厚厚的”荚膜,很难成为“感受态”细胞,R 型细菌的 DNA 不能进入,故 S 型细菌不能发

21、生转化12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的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上图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标号进行排序_。(2)T 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复制发生在图中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之间,子代 T2噬菌体的外壳是在大肠杆菌的_上合成的。(3)以 35S 标记组为例,如果_,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上清液和沉淀物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4)T 2噬菌体与细菌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可能如下,下列关联中最合理的是_(甲组为 35S 标记的 T2噬菌体,乙组为 32P 标记的 T2噬菌体)。13A甲组-上清液-B乙组-上清液-C甲组-沉淀物-D乙组-沉淀物-【答案】(1)

22、debfca(2)eb 核糖体(3)搅拌不充分(4)B分子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而噬菌体及其蛋白质外壳则存在于上清液中。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在一定时间内,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侵染到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的数目逐渐增多,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逐渐增加,上清液中放射性强度逐渐减少;超过一定时间,因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因此沉淀物放射性强度逐渐减少,上清液中放射性强度逐渐增加,即乙组-上清液-,乙组-沉淀物-,B 正确,D错误;同理,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23、外壳,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经搅拌、离心后,甲组-上清液-,甲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应一直为零,A、C 错误。13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还是 RNA。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 水解酶,RNA 水解酶14(1)实验材料选用活鸡胚的理由是:_;_;_。(2)实验材料选用 DNA 水解酶的理由是_。(3)实验材料选用 RNA 水解酶的理由是_。实验步骤:第一步:_;第二步:取等量的活鸡胚分成 A、B、C 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向 A 组注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再分别向 B、C 两组活鸡胚中注射有

24、关物质: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出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预测实验结果及分析:A 组的样品检测中有禽流病毒。给 B 组活鸡胚注射的物质是_,若样品检测无禽流感病毒产生,则_是遗传物质。给 C 组活鸡胚注射的物质是_,若样品检测无禽流感毒产生,则_是遗传物质。【答案】(1)活鸡胚是培养禽流感病毒的培养基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专门寄生于活鸟类细胞中的病毒 用活鸡胚做实验材料比其他活的鸟类成体或胚胎更方便、更经济(2)如果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中含有 DNA,用 DNA 水解酶处理核酸提取液,会使 DNA 分解不能再复制,就不会在活鸡胚细胞内产生禽流感病毒(3)如果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

25、中含有 RNA,用 RNA 水解酶处理核酸提取液,会使 RNA 分解不能再复制,就不会在活鸡胚细胞内产生禽流感病毒实验步骤:把禽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三组。分别用等量的相同浓度的 DNA 水解酶、RNA 水解酶处理其中两组预测实验结果及分析:核酸提取物+DNA 水解酶 DNA 核酸提取物+RNA 水解酶 RNA【解析】(1)实验材料选用活鸡胚的理由是:活鸡胚是培养禽流感病毒的培养基;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专门寄生活鸟类细胞中的病毒,所以利用活鸡胚做实验材料相当于是作为禽流感病毒的培养基;用活鸡胚做实验材料比其他活的鸟类成体或胚胎更方便、更经济。(2)DNA 水解酶能催化 DNA 水解,如果禽流

26、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中含有 DNA,用 DNA 水解酶处理核酸提取液,会使 DNA 分解不能再复制,15就不会在活鸡胚细胞内产生禽流感病毒。(3)RNA 水解酶能催化 RNA 水解,如果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中含有 RNA,用 RNA 水解酶处理核酸提取液,会使 RNA 分解不能再复制,就不会在活鸡胚细胞内产生禽流感病毒。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若 A 组活鸡胚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B 组中没有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若 A 组活鸡胚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C 组中无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14(2018 浙江卷23)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

27、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 32P 标记的噬幽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B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 S 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 型菌的 DNA 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 TMVA 的 RNA 和 TMVB 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 A 型病毒,说明 RNA 是 TMVA 的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 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而 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

28、因此子代噬菌体极少数具有放射性,A 错误;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 S 型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 错误;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 型菌的 DNA 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C 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 TMVA 的 RNA 和 TMVB 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 A 型病毒,说明 RNA 是 TMVA 的遗传物质,D 正确。15(2018 全国卷5)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 RNA16BT 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 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

29、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答案】B16(2017江苏卷2)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 32P 标记【答案】C【解析】格里菲思证明了 S 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够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但没有提出转化因子是什么,A 错误;艾弗里没有利用小鼠,是将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中培养,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判断,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B 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

30、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 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C 正确; 32P 标记亲代噬菌体的 DNA,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有的带有 32P 标记,有的不带有 32P 标记,D 错误。【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要求学生理解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7(2017新课标卷2)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T 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 2噬菌体

31、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 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17【答案】C【考点定位】病毒的遗传物质、生活方式、增殖过程以及其分类【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并掌握赫尔希和蔡斯获得 32P 标记的 T2噬菌体的方法。本题比较容易。18(2016江苏卷1)下列关于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 DNA 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 T2噬菌体的 DNA 是用 32P 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 DNA 是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 错误;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 S 型细菌中存在一种转化因子,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B 错误;T 2噬菌体属于病毒,营寄生生活,需先标记细菌,再标记噬菌体,C 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的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 DNA 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51659-2-2017 Lubricants - Test method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of used lubricating oils by Stabinger viscometer《润滑剂 试验方法 第2部分 利用斯塔宾格粘度计测定用过的润滑油运动粘度》.pdf DIN 51659-2-2017 Lubricants - Test method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of used lubricating oils by Stabinger viscometer《润滑剂 试验方法 第2部分 利用斯塔宾格粘度计测定用过的润滑油运动粘度》.pdf
  • DIN 51659-3-2017 Lubricants - Test methods -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of used lubricating oils by Houillon viscometer《润滑剂 试验方法 第3部分 利用侯氏粘度计测定用过的润滑油运动粘度》.pdf DIN 51659-3-2017 Lubricants - Test methods -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the kinematic viscosity of used lubricating oils by Houillon viscometer《润滑剂 试验方法 第3部分 利用侯氏粘度计测定用过的润滑油运动粘度》.pdf
  • DIN 51700-2015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Generalities and index of methods of test《固体燃料试验 试验方法概述及索引》.pdf DIN 51700-2015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Generalities and index of methods of test《固体燃料试验 试验方法概述及索引》.pdf
  • DIN 51701-1-2007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 Part 1 Definitions《固体燃料的测试 取样和样品制备 第1部分 定义》.pdf DIN 51701-1-2007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 Part 1 Definitions《固体燃料的测试 取样和样品制备 第1部分 定义》.pdf
  • DIN 51701-2-2006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 Part 2 Sampling《固体燃料试验 取样和试样制备 第2部分 取样》.pdf DIN 51701-2-2006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 Part 2 Sampling《固体燃料试验 取样和试样制备 第2部分 取样》.pdf
  • DIN 51701-3-2006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 Part 3 Sample preparation《固体燃料试验 取样和试样制备 第3部分 取样制备》.pdf DIN 51701-3-2006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 Part 3 Sample preparation《固体燃料试验 取样和试样制备 第3部分 取样制备》.pdf
  • DIN 51701-4-2006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 Part 4 Equipment《固体燃料试验 取样和试样制备 第4部分 设备》.pdf DIN 51701-4-2006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 Part 4 Equipment《固体燃料试验 取样和试样制备 第4部分 设备》.pdf
  • DIN 51701-5-2008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 Part 5 Testing of precision《固体燃料检验 取样和样品制备 第5部分 精度检验》.pdf DIN 51701-5-2008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 Part 5 Testing of precision《固体燃料检验 取样和样品制备 第5部分 精度检验》.pdf
  • DIN 51705-2001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Determination of the bulk density of solid fuels《固体燃料检验 固体燃料体积密度测定》.pdf DIN 51705-2001 Testing of solid fuels - Determination of the bulk density of solid fuels《固体燃料检验 固体燃料体积密度测定》.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