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电站监控保护设备应用导则.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93952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67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型水电站监控保护设备应用导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型水电站监控保护设备应用导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型水电站监控保护设备应用导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型水电站监控保护设备应用导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型水电站监控保护设备应用导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91220P 98 S 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6922014Application guidelines on control and protection equipment of smallhydropower stations201410一27发布 2015一0127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14年第5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S1。6922014)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SL 692 2014 20141027 20151_27水利部2014

2、年10月27日工SL 6922014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则5监控系统目 次51监控系统一般原则”52监控系统基本功能5 3监控系统配置原则54监控系统技术指标6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6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一般原则62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基本功能6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原则64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指标7低压机组自动化系统71低压机组自动化系统一般原则72低压机组自动化系统基本功能73低压机组自动化系统配置原则“74低压机组自动化系统技术指标8水电站集控中心81集控中心一般原则82集控中心基本功能83集控中心配置原则84集控中心技术指标9接口91接口一般原则

3、9 2接口基本功能93接口配置原则94接口技术指标10运行环境101防雷与接地“102中控室环境103现地设备环境附录A (规范性附录)继电保护功能配置表附录B (规范性附录)电磁兼容性(EMc)指标r111233334444455556666667777999999O2附录C (资料性附录)主站设备及通信接口配置表附录D (资料性附录)典型通信接口的通信速率、传输距离与导线选择附录E (资料性附录)监控系统的设备配置图参考文献SL 692201415182125SL 69220141葑 言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4、,编制本标准。本标准共10章和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监控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低压机组自动化系统;水电站集控中心;接口;运行环境。本标准为全文推荐。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水利厅、华中科技大学、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重庆新世纪电气有限公司、南京钛能电气有限公司、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仲民、孙亚芹、张从银、尹刚、游大海、徐国君、陶志坚、金启超、黄文

5、宝。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刘晓波、朱辰。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于爱华。1范围小型水电站监控保护设备应用导则SL 6922014本标准规定了小型水电站监控保护设备应用的一般原则、基本功能、配置原则、技术指标、接VI、运行环境,及相关信息交互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总装机容量50MW及以下,单台机组容量01MW及以上新建和改造水电站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7261-200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96

6、521水轮机控制系统技术条件GB 10585 中小型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要求GBT 11920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设备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29远动终端设备GBT 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5989 20lO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23部分:电气骚扰试验辐射电磁场骚扰试验GBT 1459810 2012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224部分:电气骚扰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4598132008电气继电器 第2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 1MHz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459814 2010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22部分:

7、电气骚扰试验静电放电试验GBT 14598162002 电气继电器第2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磁发射试验GBT 1459817 2005电气继电器 第226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GBT 14598182012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25部分:电气骚扰试验浪涌抗扰度试验GBT 14598192007电气继电器 第22 7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骚扰试验工频抗扰度试验DLT 47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822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试验验收规程DLT 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

8、议集的IEC60870 5101网络访问DLT 5002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1分层分布式系统hierarchical and distributed system在功能上分层、位置上分布的控制系统。水电站分层分布式系统分为站控层和现地层两层,站控1SL 6922014层设备位于水电站中控室内,主要由监控计算机和通信控制器等组成;现地层设备位于一次设备现地,即按机组、公用油水气设备、升压站、闸门设备的位置分散布置。32站级控制层station control level(SCL)水电站监控系统中负责电站集中监控的全站控制层。包括主机、工作站和网络设备等,该层自动实时采集和

9、处理来自各现地控制层及上级集控中心或调度系统的数据。站级控制层简称站控层。33现地控制单元local control unit(LCU)按机组、公用设备、升压站等主设备对象划分控制区域并在现地安装的监控子系统或设备,现地监视和控制被控对象的运行工况。34现地控制层local control level(LCL)现地控制单元中直接与现场设备接口,实施对现场设备的参数采集或直接控制的设备的集合。现地控制层简称现地层。35事件顺序记录sequence of events(SOEl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按规定的时间分辨率所做的记录。36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

10、ty(EMC)设备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正常运行并不对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37水电站集控中心hydropower centralized control center对所辖水电站群进行集中监测和控制的中心。38设备接口equipment interface设备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连接媒介。包括两类:一类是采用信号电缆直接传输模拟信号和开关信号的接口即硬接点接口;另一类是采用数字编码方式进行设备间信息交换的通信接口。39智能装置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1ED)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组成,具有与外部源进行数据交互并完成数据处理和控制功能的设

11、备。310低压机组low voltage generator units发电机出口电压为400V的水轮发电机组。311无人工干预自动控制control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水电站在人工操作开机后无需人工干预自动完成运行过程。4总则41水电站监控保护设备应采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性能稳定、便于维护、适应现场环境的产品。不宜片面追求高配置、高性能、高指标。42水电站低压机组监控保护设备应实现无人工干预自动控制功能。43监控保护设备应满足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2SL 692201444监控设备应采用通用性强的产品,减少功能交叉和冗余。5监控系统51监控系统一般原

12、则511监控对象应包括水轮发电机组、辅机、公用系统、闸门、输变电设备。512宜由智能装置、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及软件组成,完成对水电站运行监视、控制和管理。513应按装机容量及机组类型设计,遵循实用、可靠、经济原则,做到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易于维护。514应采用按功能分层、主设备按物理位置分布的方式,连接分散安装的微机调速器、微机励磁装置、智能仪表、直流电源、继电保护装置与安全自动装置等智能装置,实现水电站自动监控及自动运行。515智能装置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质检机构检验合格并经现场考验的稳定、可靠、成熟、开放的产品。516计算机应符合下列要求:a)硬件宜采用技术成熟、运行可靠、通用性强的产品

13、。b)应用软件宜选择经现场运行考验的稳定、可靠、成熟、开放的产品。c)在选择操作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实时性、开放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517 LCU宜采用将测量、控制、调节、同期合闸等功能集成的智能装置。52监控系统基本功能521应具备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通信、查询、显示、语音或音响报警、报表打印、限值修改、参数设置及Oncall等基本功能。应包括事故报警、参数及参数变化率越限报警及复限提示、运行参数和状态记录、事件顺序记录,可具有事故追忆功能。522应具有对被控对象的控制和调节功能。应包括机组顺序逻辑控制、电动开关设备分合、公用设备启停、同期并网、有功无功调节及经济运行功能。523应具有与上级

14、调度自动化系统和水电站集控中心实现数据通信的功能。524应具有站内智能装置的时间同步功能,宜具备接收卫星及水电站集控中心授时功能。525应具有操作权限设置、自诊断功能。526 应具有失电数据保护功能,电源突然失电后,能保证所有存储数据不丢失。53监控系统配置原则531计算机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总装机容量5MW及以下的水电站,站控层可采用l台计算机,见图E1。b)总装机容量大于5MW而小于20MW的水电站,站控层可采用2台相同配置的计算机,见图E2。c)总装机容量大于等于20MW的水电站,站控层可采用多台计算机,根据监控计算机任务分别配置数据服务器、工程师工作站、操作员工作站、通信工作站等,

15、见图E3。d)站控层计算机设备可选用工控机、服务器或工作站等适合长期连续工作的设备。532应采用卫星时钟授时,宜选用北斗卫星授时系统。533应配置不间断电源。534应配备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软件和监控软件。535 LCU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3SL 6922014每台水轮发电机组宜单独配置机组LCU。机组LCU应布置在主设备旁边。容量小于5Mw的发电机组,可将发电机保护装置安装在机组LCU屏内。升压站与公用设备LCU宜配置在同一屏内;总装机容量大于20MW的电站及低水头电站,升压站与公用设备可独立配置LCu。泄洪闸门自动控制设备应单独配置LCU。LCU应根据监控对象要求,选择合适的智能装置

16、、常规仪表和手动操作器件。LCU内预留的IO点数应不超过实际点数的10。LCU应具有与站控层及现场设备的通信接口,LCU功能的实现不应依赖于站控层和通信网络。h)机组LCU的监测和自动控制功能与继电保护装置功能应相互独立。i)LCU内手动操作功能不应依赖于智能装置,手动操作与自动操作应相互闭锁。536手动准同期回路应完全独立,并与自动准同期相互闭锁。537设备的配件保障周期应不低于8年。538油、气、水公用设备的控制宜分系统单独设置控制箱。54监控系统技术指标541 电气性能指标应满足GBT 11920的要求。542绝缘性能指标应满足DLT 822的要求。543电磁兼容性指标应满足GBT 13

17、72fl的3级要求。544接口技术指标应满足第9章的要求。545运行环境指标及防雷、接地要求应满足第10章的要求。6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6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一般原则611应采用智能装置,符合GI$T 14285和DLT 478的要求。612应用时应考虑电力系统结构、装机容量、电气主接线形式及运行方式。613经国家授权的继电保护检测机构检测合格,配件保障周期应不低于8年。614保护装置的保护功能应不依赖于监控设备和通信网络。615安全自动装置应按保证水电站安全运行和接人电网的要求配置。616接人保护装置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应满足继电保护使用要求。62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基本功能

18、621 应具备故障检测、报警和跳闸等基本功能。622 宜具备事故数据记录、多组定值切换、对时和状态自检等功能,并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623应具有数据传输和组网功能,支持RS一485、以太网或其他工业现场总线。通信规约应符合相关标准,并提供数据定义及格式。624可吸纳智能电网技术,增加相应的功能。6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原则631应根据电网结构、运行要求及相关标准确定。632应配置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短线路宜采用光纤电流差动保护。633保护装置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d曲oDoD酚SL 6922014a)单机5Mw以下发电机保护装置可布置在机组LCU屏内。b)采用户内高压配电装置的35kV及以

19、下线路,宜将保护装置布置在户内高压配电装置内。c)采用断路器的厂用变压器,宜将其保护装置布置在厂用配电屏内。d)厂用电系统备自投装置宜布置在厂用配电屏内。e)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宜布置在中控室内。634保护功能配置应执行附录A的规定。64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指标641 装置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不小于20000h。642直流工作电压范围:8011 5额定电压。643继电保护装置功率消耗、过载能力、绝缘性能、机械性能、耐湿热性能,应满足GBT 7261的要求。644继电保护装置EMC指标不低于附录B的规定。645继电保护装置在电源中断100ms内应能正常工作。7低压机组自动化系统7

20、1低压机组自动化系统一般原则711可不设置站控层。712宜将系统的测量、控制、保护、自动准同期、有功调节、励磁调节、转速、温度监控等功能设计为一个插拔式低压机组智能控制器,安装在低压机组一体化控制屏(简称一体化控制屏)内,可不配PI。C设备。713一体化控制屏包含电气一次、二次设备,应由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励磁组件、低压机组智能控制器、常规仪表等组成。714一体化控制屏可不配置触摸屏。715一体化控制屏柜中的低压电气设备应经过强制性产品认证。716一体化控制屏及智能控制器应达到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要求。717可配置小容量不问断电源。72低压机组自动化系统基本功能721 一体化控制屏应

21、具备下列功能:a)应能实现一键开、停机,能实现无人工干预自动控制的功能。b)应具有电气量测量、水位监测、温度测量、转速测量功能。c)厂用电源应具有电力系统供电方式和发电机机端供电方式之间的快速切换能力。d)应具备恒高水位经济运行功能。722智能控制器应具备下列功能:a)应具有方向电流速断保护、方向过电流保护、过电压及低电压保护、过负荷保护、失磁保护、励磁绕组过负荷保护、低频保护、过速保护、非电量保护功能。宜具有高频保护、逆功率保护功能。b)应具有残压起励功能,具有恒压有差、恒励磁电流、恒无功功率、恒功率因数控制的励磁调节方式。c)应具有增速、减速、开停机等控制功能。723变压器保护应具有方向电

22、流速断保护、方向过电流保护及过负荷保护、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5SL 6922014保护、负序过电流保护、本体保护功能。容量为2MV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宜配置纵联差动保护。724输电线路保护应具有方向电流速断保护、方向过电流保护和过负荷保护、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保护功能。73低压机组自动化系统配置原则731应按无人工干预自动控制方式配置设备,可不设中控室。732无站控层、无上网线路断路器的电站按一机一屏配置,配置图见图E4。733无站控层、有上网线路断路器的电站按一机一屏一线路屏配置,配置图见图E5。734有站控层、有上网线路断路器的电站按一机一屏一线路屏,加站控层配

23、置,配置图见图E6。74低压机组自动化系统技术指标741智能控制器的监控技术指标应满足542、543、544的要求。742智能控制器的保护技术指标应满足64的要求。743励磁控制技术指标应符合GB 10585的要求。744调速系统控制技术指标应符合GBT 96521的要求。8水电站集控中心81集控中心一般原则811集控中心可对多个小型水电站进行监视、控制与调度,各受控小型水电站应通过站控层或通信设备与集控中心建立通信连接。812宜具备经济运行功能。813宜接入相关流域水雨情测报系统的信息,并能报送所辖水电站水雨情信息。814通信设备应具有通道自诊断和故障报警功能。815宜配置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24、82集控中心基本功能821应具备远程监视水电站主设备运行状况、下达机组开停指令、分配水电站有功和无功出力,控制关键工作闸门的功能。满足远程实时操作、控制和调整的要求。822可根据电网调度下达的流域梯级总负荷或负荷曲线按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确定各水电站最佳运行的机组台数、机组的组合方式和机组间最佳有功功率分配。823应自动统计水电站发电机组和主变的运行时间、电气参数、断路器动作次数、断路器事故动作参数、发电量和用电量等运行情况。824应具备接人辖区内水电站的视频监控系统、水雨情测报系统、集控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等,满足与上级调度中心数据转发的要求。825应具备接收卫星授时和向所辖水电站提供时钟同步

25、的功能。宜采用北斗授时系统。83集控中心配置原则831应根据系统的电网结构、装机容量及在电网中的重要性合理配置设备。集控中心与各水电站的通信网宜采用星形拓扑结构,宜采用标准的以太网通信规约。832集控中心接入的机组与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接入的机组台数在lo台以内,可最低配置3台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设备推荐配置见表c1和6SL 6922014表C2。b)接人的机组台数1020台,可最低配置4台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设备推荐配置见表C1和表C2。c)接人的机组台数大于20台,可配置5台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设备推荐配置见表C1和表C2。833宜选用安全等级高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宣选用跨平台软件。83

26、4集控中心与调度中心通信接口应符合调度中心的要求。835集控中心与水电站宜采用光纤通信,采用DLT 6345104以太网规约传输。836集控中心监控系统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应配置供电维持时间不应小于lh的不问断电源。84集控中心技术指标841控制指标应符合DLT 5002的要求。842综合性能指标应符合GBT 11920的要求。9接口91接口一般原则911设备接口可包含保护、励磁控制器、调速器、直流、水位监测、状态监测、油水气设备及自动化元件的数据接口。912监控系统接口可包含与集控中心、电力调度、水雨情测报、视频监控、闸门监控、大坝监测、五防系统连接的数据接口。913设备接口应具有硬件接口和通

27、信接口,硬件接口应能接人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的空接点,以及420mA直流输人的模拟量。通信接口应支持RS一232、RS一485、CAN总线、以太网及工业现场总线。通信载体可采用双绞线、双绞屏蔽线、光纤和无线。914涉及开停机控制和设备安全的重要信息宜采用硬件接口接入监控系统,也可以硬件接口为主、通信接口为辅的接人方式。915设备接口应完全独立,接口发生故障不应影响其他接口正常工作。应采取光电隔离、继电器隔离等措施。不便采取隔离措施的,应加装抗干扰器件和防过电压器件。916不同设备或系统间的通信互连应根据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92接口基本功能921 监控系统与保护设备

28、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RS一485、CAN总线等现场总线、以太网、空接点。b)空接点传输内容宜包括:保护动作信号、故障信号、装置异常信号。c)通信传输内容:除同本条b)的内容外,还应包括事故信号。922监控系统与励磁调节器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RS 485、CAN总线等现场总线、以太网、空接点。b)通信传输内容宜包括:增无功、减无功、励磁电流、励磁电压、调节器故障、强励限制、合灭磁开关、分灭磁开关、起励、灭磁开关合位、灭磁开关分位、逆变灭磁、逆变灭磁失败、励磁PT断线、晶闸管熔丝熔断、风机停风。c)空接点传输内容:同本条b)的内容。923监控系统与调速器接口

29、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RS一485、CAN总线等现场总线、以太网、空接点。7SL 6922014b)空接点传输内容宜包括:关机、开机、增负荷、减负荷、调速器紧停。c)通信传输内容:除同本条b)的内容外,还包括导叶开度、开度限制、电源消失、事故低油压、油位过高、油泵故障。924监控系统与直流监控设备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RS一485、CAN总线等现场总线、以太网、空接点。b)空接点传输内容宜包括:故障报警、交流电压异常、充电模块故障、直流母线电压异常、直流绝缘异常、装置异常。c)通信传输内容:除同本条b)的内容外,还包括电压、电流、控母电压、合母电压。925监控系

30、统与水位仪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RS一485、空接点。b)通信传输内容宜包括:水位、低水位、正常水位、高水位。c)空接点传输内容宜包括:低水位、正常水位、高水位。926监控系统与机组状态监测设备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RS一485、以太网。b)通信传输内容宜包括:振动值、摆动值、位移值、温度值。927监控系统与油、气、水监控设备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RS一485、空接点。b)通信传输内容宜包括:油位高、油位过高、油位过低、压力过低、压力过高、水位高、水位过高、电机故障。c)空接点传输内容宜包括:同本条b)的内容。928监控系统与集控中心接口应

31、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以太网、无线扩频。b)通信传输内容宜包括:水电站实时运行信息、机组及辅助设备状态信息、机组开机、机组停机、经济运行等控制信息。929监控系统与电力调度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RS一232、以太网。b)通信传输内容应满足电力系统需要。9210监控系统与水雨情测报系统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RS一485、以太网。b)通信传输内容宜包括:水情、雨情、气象数据。9211监控系统与闸门监控系统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RS一485、CAN总线等现场总线、以太网。b)通信传输内容宜包括:闸门升降、闸门停止、闸门开度、闸门全开、

32、闸门全关、启闭机故障信号。9212监控系统与大坝监测系统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RS一485、以太网。b)通信传输内容宜包括:位移、沉降、变形、渗漏等。9213监控系统与温度巡检仪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RS一485、CAN总线等现场总线、以太网。b)通信传输内容宜包括:机组各测点温度值、温度越限告警和温度超限动作事件等。9214监控系统与卫星时钟系统接口应满足下列要求:a)接口方式可采用:RS一485、RS一232、以太网、IRIG B码,以及空接点配合数字通信方式。8SL 6922014b)RS一485、RS 232串口通信传输内容应包括:年、月、日、时、分

33、、秒。c)基于以太网(如sntpntp)传输内容:同本条b)的内容外,还包括毫秒。d)IRIG B码传输内容:除同本条b)的内容外,同时能提供秒基准(1PPS)信号。e)空接点方式可传输准点时标信号,包括:小时脉冲(1PPH)、分脉冲(1PPM)、秒脉冲(1PPS)。93接口配置原则931监控系统与保护、调速器、励磁、直流电源监控装置连接宜采用RS一485、以太网、CAN总线或其他现场总线接口。932监控系统与其他控制系统间通信宜采用以太网接VI,也可采用RS一232、RS一485接VI。933长距离或强电磁干扰区通信宜采用光纤。934 LCU与所管理设备的通信接口配置见表c3。935站控层与

34、现地LCU设备的通信接口配置见表C4。936站控层与外部系统的通信接口配置见表C5。937典型通信接口的通信速率、传输距离与导线选择见附录D。94接口技术指标941变送器输出宜采用420mA信号,技术指标应符合GBT13729的要求。942以空接点输入的状态量,其接口技术指标应符合GBT 13729的要求。943以空接点输出的控制量,其接口技术指标应符合GBT 13729的要求。lO运行环境101防雷与接地1011 监控保护设备不设独立的接地网,宜与电力设备工作接地网共用。1012在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电力设备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05fl;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应不大于4fl。1013监控保护设备

35、与建筑物以外有电气信号连接的端子和通信接口,应装设防雷保护器件。102中控室环境1021温度、湿度应符合计算机设备运行要求。1022应避开强噪声源、强电磁场、强辐射源及强振动场所。1023地面宜采用防静电地板,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应分开敷设。103现地设备环境1031 LCU应能在主厂房、副厂房、启闭机房的环境温度、湿度和振动环境中长期正常工作。1032油、水、气等现地控制装置应能在水机房的环境温度、湿度中长期正常工作。9SL 692-2014附录A(规范性附录)继电保护功能配置表衰A1不同容发电机的继电保护功能配置裹机组容量保护名称 备注1MW以下 15MW 520MW 20MW以上纵联差动保

36、护 横差保护 负序功率方向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 可带方向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过电流保护 负序过电漉保护 过负荷保护 励磁绕组过负荷保护 90定子绕组接地保护 100“定子绕组接地保护 转子绕组一点接地保护 过电压保护 低电压保护 频率保护 失磁保护 逆功率保护 注:表中“”表示需要配置,“_”表示不需要配置。表A2不同容量不同电压等级变压器的继电保护功能配置裹变压嚣类型保护名称 35kV 35kV 35kV 备注110kV变压器2MVA以下变压器 210MVA变压器 10MVA以上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可带方向过电流保护 可带方向过负荷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 可带两段零序

37、过电压保护 问脓保护 用于半绝缘变压器注:表中“”表示需要配置,表示不需要配置。10表A3 66kV及以下线路缝电保护功能配置衰SL 6922014线路类型保护名称 备注单侧电源 双侧电源 短线路 平行双回线电流速断保护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过电流保护 方向电流速断保护 方向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方向过电流保护 相问距离保护 过负荷保护 带电缆线路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横差保护 零序过电压保护 注:表中“”表示需要配置,表示不需要配置。裹A4 110kV线路保护功健配置寰线路类型保护名称 备注一般线路 短线路 双回平行拽相间距离I段保护 相间距离段保护 相间距离段保护 接地距离I段保护 接地距离段保护

38、接地距离段保护 零序方向电流保护 方向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方向过电流保护 过负荷保护 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横差保护 注;表中“”表示需要配置,表示不需要配置。11SL 6922014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磁兼容性EMC)指标衰B1外壳靖口发射试验环境现象 频率范围(MHz) 限值 引用标准辐射发射30230 40dB(“Vm)准峰值GBT 14598 1 6 20024 7dB(“Vm)准峰值l注:表中所列限值的测量距离为10m。裹B2辅助电源端口发射试验环境现象 频率范围(MHo) 限值 引用标准O 1 50 50 79dB(“Vm)准峰值传导发射限值66dB(uVm)平均值GBT 145981

39、6 200273dB(HVm)准峰值0 503060dB(JlVm)平均值衰B3外壳端口抗扰度试验环境现象 试验规范 单位 引用标准辐射射频电磁场调幅 801000 MI-Iz频率 GBT1 4598 9 2010调幅10 Vm束调制有效值调幅 80 AM(1kHz)静电放电接触 8 kV(充电电压) GBT 14598 1 42010空气 1S kV(充电电压)裹B4辅助电谭端口抗扰度试验环境现象 试验规范 单位 引用标准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调幅 O 1580 MHz频率调幅 10 v未调制,有效值 GBT 14 5981 72005调幅 150 n潦阻抗调幅 80 “AM(1kI-Io)快

40、速瞬变A级 550 nsTl 7TH GBT 14 598 10 201 2A级 4 kV峰值A级 25 kHz重复频率1MHz脉冲群差模、共模 l MHz频率差模、共模 75差模、共模 400 Hz重复频率 GBT 14 598 1 3 2008差模、共模 200 n源阻抗差模 1 kV峰值共模 2 5 kV峰值浪涌线对线、线对地 1 Z50 s TRTH(电压波形)线对线、线对地 820 “s丁RTH(电流波形)线对线、线对地 2 n源阻抗线对线 05、1 kV充电电压 GgT 14598 1 8 201 2线对线 0 n耦合电阻线对线 18 “F耦合电容线对地 0 5、1、2 kV充电电

41、压线对地 10 n耦舍电阻线对地 9 HF耦合电容注:k为上升时间T一为持续时间以下各表参考本描述。a在我国,还要求增加100kHz的脉冲群电气骚扰试验,见GBT 14598 132008,12裹B5通信螬口抗扰度试验SL 6922014环境现象 试验规范 单位 引用标准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调幅 O1 580 MHz频率调幅 10 v未调制,rms GBT 14598 172005调幅 3150 n电源阻抗调幅 80 AM(1kHz)快速瞬变A级 550 ns TkTnGBT 14598 10 2012A级2 kV峰值A级 25 kHz重复频率lMHz脉冲群5差模、共模 1 MHz频率差模、共

42、模 75差模、共模 400 Hz重复频率 GBT 14598132008差模、共模 200 n源阻抗差模 0 kV峰值共模 1 kV峰值浪涌线对地 1250 “s bTH(电压波形)线对地 820 “s TRTn(电流波形)线对地 2 n源阻抗 GBT 1459818 2012线对地 0 5、1 kV放电电压线对地 0 n耦台电阻线对地 0 JF耦合电容a在我国,还要求增加100kHz的脉冲群电气骚扰试验,见GBT 1459813-2008。表B6输入和输出端口抗扰度试验环境现象 试验规范 单位 引用标准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调幅 0 1580 MHz频率调幅 10 V非调制,有效值 GBT 1

43、4598172005调幅 150 n源阻抗调幅 80 AM(1kHz)快速瞬变A缀 550 ns丁RTHqBT 14598 102012A级4 kV峰值A级 2 5 kHz重复频率1MHz脉冲群差模、共模 1 MHz频率差模、共模 7 5差模、共模 400 Hz重复频率 GBI 14598 132008差模、共模 200 n源阻抗差模 1 kv峥值共模 2 5 kV峰值浪涌线对线、线对地 1 250 “s TRTH(电压波形)线对线、线对地 820 “s TRTH(电流波形)线对线、线对地 2 n源阻抗线对线 0 5、1 kV充电电压GBT 14598 18 2012线对线40 n耦合电阻线对

44、线 0 5 “F耦合电容线对地 05、1、2 kV充电电压线对地 40 n耦合电阻线对地 0 5 “F耦台电容SL 6922014裹B6输入和输出端口抗扰度试验(续环境现象 试验规范 单位 引用标准工频A级差模 150 v有效值A级差模 100 n耦合电阻A级差模 01 “F耦合电容 GBT 14598 1 92007A级共模 300 v有效值A级共模 220 n耦合电阻A级共模 o 47 “F耦合电容注:工频抗扰度仅用于状态输人端口。a在我国,还要求增加100kHz的脉冲群电气骚扰试验,见GBT 14598 13-2008。裹B7功能接地端口抗扰魔试验环境现象 试验规范 单位 引用标准射频场

45、感应的传导骚扰调幅 0 1580 MHz频率调幅 10 v非调制有效值 GBT 14598 172005调幅 150 n豫阻抗调幅 80 AM(】kHz)快速瞬变A级 550 nsTRTHGBT 14598102012A级 4 kV峰值A级 25 kHz重复频事附录C(资料性附录)主站设备及通信接口配置裹衰C1集控中心主机推荐配置衰SL 6922014管辖范围内的发电机台数主机名称 功能配置 备注10台 1120台 20台网关或通信工作站 与上级调度通信 县调、地调或省调通信服务器 厂站前端通信接人 1台 1台 2台 可含On cal】监控服务器 scADA、经济运行等 监控,经井运行等效据库服务器 历史数据存储管理 1台 l台 1台 双机采用一套磁盘阵列工程师维护站 数据组态和软件维护 可配置笔记本电脑1台 2台 2台操作员站 操作员工作站 宜配双显示器Web服务器 提供浏览服务 选配 选配 选配 需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其他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