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规范练 16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 20 世纪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过去数千年的气候变化问题一直倍受国际学术界的关注。读过去 1 000 年中国东、西部气候变化的对比图,完成第 12 题。1.根据材料信息推断,在过去的 1 000 年中,我国( )A.冷暖交替最多存在 0.5 左右的变化幅度B.西部平均气温超过东部平均气温C.西部的旱涝频度超过东部的旱涝频度D.20 世纪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下列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珠穆朗玛峰雪线下降B.澳大利亚大堡礁在消失前可能成为游客蜂拥而至的旅游景点C.将导致我国油菜开花期提前,甜菜种植区域南移D.有利于上海港基
2、础设施建设(2018 福建福州一中模拟)累计距平值是指某要素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的累计值。下图示意某区域近 50 年的年均气温(a)与年降水量(b)的累计距平值。据此完成第 34 题。3.19651975 年间,该区域气候趋于(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4.20052015 年间,该区域最可能( )A.粮食单产增加B.地表径流 减少C.土壤趋于干旱D.风力侵蚀加强下图是 1992 年和 2003 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完成第 56 题。25.19922003 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6.全球冰川
3、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读孟加拉国在不同程度的海平面升高过程中可能被淹没的土地分布示意图,完成第 78 题。7.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酸性气体排放量增加 臭氧层的破坏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毁林A. B. C. D.8.海平面上升使孟加拉国沿海地带( )A.更适于港口建设B.土壤盐碱化程度加大C.气候趋于温和湿润D.土壤中水分增多,肥力增大下图为 19932003 年西伯利亚(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 千米高度)空气中 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读图,完成第 91
4、0 题。9.“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波动性,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多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少C.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多3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多10.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是(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气温上升 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112 题。11.有关升温 3 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
5、地 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 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加D.西半球粮食产量会普遍增加,东半球相反12.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气温升高 3 ,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 B.西亚C.北非 D.中亚下图为西藏怒江流域 19712007 年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图(细线为历年值,虚线为多年平均值,粗线为趋势值)。读图,完成第 1314 题。西藏怒江流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西藏怒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13.由图可知西藏怒江流域( )A.19712007 年年降水量逐年增加B.19712007 年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
6、升趋势C.19711977 年年降水量均小于多年平均值D.19972007 年年平均气温均大于多年平均值14.西藏怒江流域近几十年的气候变化趋势会导致该流域内( )A.永久冻土层厚度变薄 B.雪线下降C.生物量减少 D.蒸发量减少15.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各题。4材料一 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 21 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21 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下列选项填入表格中。A.极冰融化 B.毁林C.沿海
7、低地被淹 D.燃烧矿物燃料(2)简要说明我国 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 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 21 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图 1图 2(1)据图 1 说明大气保温作用发生的过程。(2)据图 2 分析人类活动是如何加剧全球变暖的。(3)以全球变暖为例说明人类活动是如何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产生影响的。5课时规范练 16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2.1.D 2.B 第 1 题,从
8、图中可以看出,气温距平在-11 之间变化,其变化幅度约为 2 ;多数时期东部气温高于西部,因此西部平均气温较低;西部降水在 100 毫米上下波动,旱灾多,洪灾少,从东部旱涝灾害气候阶段中可以看出,其旱涝灾害频度超过西部;从气温距平看,20 世纪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第 2 题,随着气温上升,珠穆朗玛峰雪线上升;气温上升导致海平面上升,澳大利亚大堡礁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在消失前可能成为游客蜂拥而至的旅游景点;气温上升使我国油菜花开花期提前,而适宜温凉气候的甜菜种植区域将向高纬度扩展;海平面上升不利于上海港基础设施建设。34.3.D 4.A 第 3 题,19651975 年间,该区域年均气温的累计距平
9、值降低,年降水量的累计距平值降低,说明该时段该区域气温下降,降水减少,气候趋于冷干,D 项正确。第 4 题,20052015 年间,该区域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累计距平值升高,说明该时段该区域气温 上升,降水增多,水热状况较好,故最可能的是粮食单产增加,A 项正确;降水增多,地表径流增多,B 项错 误;土壤趋于湿润,C 项错误;降水增加,地表湿度增大,风力侵蚀减弱,D 项错误。56.5.D 6.A 第 5 题,19922003 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是由冰川融化造成的,冰川融化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第 6 题,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冰川融水增多,对全球水量没有影
10、响,只是水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海洋面积增加,沿海低地被淹,海岸线长度减少;冰川融化是全球变暖的结果,不会造成全球温度下降。78.7.D 8.B 第 7 题,海平面上升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造成的,因而与酸性气体排放和臭氧层破坏无关。第 8 题,海平面上升使沿海低地被淹没,海水入侵造成土壤盐碱化程度加大。910.9.A 10.D 第 9 题,一年中冬季生活取暖,燃煤增加,会使 CO2含量增加,夏季光合作用增强会使 CO2含量相对减少,故观测数据曲线有较明显的波动,A 项正确。第 10 题,长期趋势曲线显示 CO2含量呈增加趋势,会带来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则西伯利亚北部沿海可能
11、被北冰洋淹没,海岸线向南退缩。1112.11.B 12.B 第 11 题,气候变暖会对农作物产量有一定影响。对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升温伴随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会使农作物减产;高纬度的国家则随着积温增加,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第 12 题,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北非粮食减产;西亚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区,中亚多为温带荒漠气候区,在全球气温升高 3 后,中亚粮食增产幅度没有西亚地区大。1314.13.B 14.A 第 13 题,由西藏怒江流域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怒江流域在 19712007 年间历年年降水量变化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由西藏怒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怒江流域在 1
12、9712007 年间历年年平均气温变化也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第 14 题,由图可知,近几十年怒江气温波动上升,说明气候在变暖。气候变暖使得部分冻土消融,永久冻土层厚度变薄,故A 项正确;气温升高,高山积雪融化,雪线上升 ,故 B 项错误;青藏高原以“高”“寒”气候为主,气候变暖更有利于生物生存,生物量增多,故 C 项错误;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故 D 项错误。15.答案 (1)(自左向右)BDAC(2)原因: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高加固海堤;整治疏浚河流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4)发展并
13、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解析 第(1)题,注意前后因果关系。第(2)题,我国能源消耗量大,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 CO2排放量大。第(3)题,预防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可以加固堤防,另外还要疏浚河流以防内涝。第(4)题,减少碳的排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一是推广节能技术,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三是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16.答案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给地表加热,地表增温释放长波辐射。大部分地面辐射为水汽、
14、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部分大气辐射以大气逆辐射形式返还地面,弥补地面热量的损失。(2)人类燃烧矿物能源、破坏森林,大气中 CO2浓度的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同时增强了大气逆辐射。6(3)人类活动使得大气圈的组成发生变化,导致全球变暖现象,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水圈:海平面将升高,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 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大气圈: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大病毒和传染病流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 影响又会反作用于人类的生存。解析 第(1)题,结合图 1,抓住主要环节,阐释大气保温作用发生的过程。第(2)题,抓住“温室气体增加”这一关键,从燃煤和毁林两方面分析。第(3)题,从地理 各要素相互联系的角度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