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各具特色的民居(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941678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各具特色的民居(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各具特色的民居(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各具特色的民居(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各具特色的民居(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各具特色的民居(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各具特色的民居,8,民居:百姓居住之所。 民家,民房。 “各具特色的民居”指具有不同样式、风格的各种房屋。,1.学习目标 2.相关资料 3.字词精讲 4.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5.课文解读 6.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7.课文结构 8.课文主旨 9.课堂拓展 10.当堂检测 11.课后作业布置,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勤俭持家、清风徐来”等词语。(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领略各族民情风采,感受祖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民俗特点。(重点)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叙述方法。(难点),1客家人 客家人是指原籍为黄河流域地区的汉人,由于战乱南迁,开始成

2、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经历几次迁徙活动后,逐渐形成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2傣族 傣族源于怒江、澜沧江中上游地区的古族群。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间艺术著称于世。傣族重要的节日有开门节、关门节、送龙节等,最隆重的是泼水节。,奇葩( ) 繁盛( ) 偏僻( ) 筋( )骨 夯( )筑 崇( )尚 和睦( ) 贮( )仓 竹篾( ),mi,p,shng,p,jn,hng,chng,m,zh,hng(横行霸道) hng(蛮横 横祸),di

3、(待会儿) di(招待 等待),点缀: 奇葩:偏僻:夯筑:,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奇,罕见的、特殊的;葩,花。奇特而美丽的花朵。本文中指客家民居就像美丽的花一样,在众多民居中显得比较特殊、罕见。 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本文中指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比较偏远,交通不便。 夯土,修筑。本文中指客家人在崇山峻岭中夯实地基,修筑厚墙,建造了营垒式的土楼。,骚扰:侵蚀:崇尚: 别致: 崇山峻岭:,扰乱;使不安宁。本文中指盗匪来抢东西,扰乱客家人的生活。 逐渐侵害使变坏。本文义。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 尊重;推崇。本文中指客家人推崇圆形。 新奇,跟寻常不同。本文中指傣家竹楼别有情趣。

4、 崇,高;峻,高大。高大陡峭的山岭。本文中指高大险峻的山岭。,安然无恙:和睦相处:秩序井然: 蜂拥而至:,安然,平安;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病。现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本文中指客家土楼经过地震撼动、风雨侵蚀、炮火攻击而没有受到损害。 相互融洽友爱地相处。本文中指客家人代代友好地相处在一起。 本文指有条理,整齐而不混乱的样子。 像一窝蜂似的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本文中指全村寨的人都来庆祝,像一窝蜂似的一拥而来。,侵蚀 剥蚀,都有“使损坏”的意思。 “侵蚀”既可用于自然现象,也可以用于思想等抽象事物;“剥蚀”多用于自然现象。 1.我们不要读不健康的书籍,以防被其宣扬的

5、不良思想侵蚀。 2.经过风霜雨雪的剥蚀,这个石碑上的字模糊不清了。,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自具有什么特色? 串珠问题: 1.造成客家居民和傣家竹楼建筑上风格迥异的原因是什么? 2.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反映了怎样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 3.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这些民居?,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境。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缘由。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傣族村寨的别致及竹楼的外观特点。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写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 第五部分(第5自然段)写傣家建造竹楼

6、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在闽西南和粤(yu)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p)”的客家民居。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概括说明了客家民居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与世界上其他民居相比较,它是“一朵奇特而美丽的花”。“点缀”一词用得很妙,说明客家人居住在人烟稀少的边远山区,为下文介绍营垒式的住宅埋下伏笔。,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p)、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chn)石灰,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hng)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这句话详细介绍了客家人建造营垒式住宅的原因,以及该建筑

7、所使用的材料。并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其建筑规模。同时也说明了居住环境对客家建筑风格的影响。,阅读方法解密:品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概念:列数字也叫列数据,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 效果: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判断方法:往往列举一些数字来说明。 答题模式: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一、 4(2)和第二、 3题。,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准确地说明圆形围屋的外观和整体布局特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

8、地写出了客家民居独特的造型。,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gu)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民居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什么?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人的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和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 这是本段的总起句,概括写出客家人在众多方面都体现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为下文具体描写做了铺垫。,比如,承启楼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

9、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各层房屋的用途惊人地统一,底层是厨房兼饭堂,二层当贮(zh)仓,三层以上作卧室,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井然,毫不混乱。 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写出客家人具体的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阅读方法解密:品析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概念: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效果: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增强说服力。 判断方法:所举例子的前面常有 “比如”“例如”“如”等标志性词语。 答题模式: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的具体实例对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

10、具体,更有说服力。 运用: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一、 4(3)题。,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这是一个总结句,说明圆形围屋的内部构造与设计体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久远与深厚。,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据说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人家为什么“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傣族祖先因地制宜创造的这种特殊的民居,一直保持至今,体现了傣族先民的聪明才智。,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

11、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村边有防护林带。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种植着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 你如何理解“树满寨,花满园”的动人景致? 傣族竹楼原本就“藏在浓绿的竹林中”,傣家人还喜欢在竹楼周围围着的竹篱内栽种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等花木果树,使村寨充满诗情画意,真可以说是“树满寨,花满园”。,如果你到傣家做客,走进竹篱,登上梯子,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间宽大的堂屋,中间铺着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人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坐在

12、室内,只觉清风徐来,花果飘香。 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段是按空间变换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写就好像一个导游领着我们一边游览,一边介绍,层次井然,如临其境。,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从傣家建造竹楼可以看出怎样的民风? “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独特的风俗体现了傣族人民团结友好、互帮互助的民族文化传统。“架竹楼”的仪式像过节一般热闹,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团结和睦。“贺新房”的曲子又给“架竹楼”的仪式增添了文化内

13、涵。,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自具有什么特色? 客家民居的特色:房屋是营垒式的;排列方式特殊,如橘瓣状排列;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平等分配房屋,不分贫富、贵贱。傣家竹楼的特色:藏在竹林中;“树满寨,花满园”;结构简单,别致美观;室内宽敞且通风很好。,1.造成客家居民和傣家竹楼建筑上风格迥异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建筑上风格迥异的原因是:一是客家人和傣家人居住的地点不同。客家人多居住在偏僻、边远的山区;傣家人多居住在亚热带地区。二是客家人和傣家人在建筑住宅时,要达到的实用目的有一定的不同。客家人是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所以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傣家人是为了防酷暑和湿气,所

14、以建造了风格别致的傣家竹楼。,2.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反映了怎样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 客家民居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吉祥、幸福、安宁,以及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的文化特征。傣家竹楼反映了中华民族盼望吉祥、平安,家道兴旺,以及团结和睦的文化特征。 3.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这些民居? 课文在介绍这些民居特点时主要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各具特色的民居,民族智慧 特色鲜明 内涵深厚 魅力无穷,客家民居傣家竹楼,位置、特点、地位世界民居奇葩 建筑特点营垒式住宅 房屋布局八卦式布局 内部构造体

15、现民族文化 文化特征深厚久远,建筑环境浓绿的竹林之中 建筑习惯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外观特点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 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美观 文化传统和睦相处、团结互助,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展现了我国民居在建筑风格上的多姿多彩,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所以这种院落式民居被称为四合院。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

16、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

17、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淇上田园即事王维),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晏子春秋问上晏婴),【河南南阳内乡县衙楹联】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中国十大特色民居】 (1)福建土楼 (2)开平碉楼 (3)北京四合院 (4)西递宏村 (5)湘西吊脚楼 (6)客家围屋 (7)西江千户苗寨 (8)丹巴藏寨 (9)连南千年瑶寨 (10)黎平侗寨,一、一锤定音,我会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1.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那一幢(zhung tng)幢竹楼都藏

18、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2.楼内房间大小一模(m m)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每一间房。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 )拥而至 遮天( )地 整齐( )一 安然无( ) 崇山峻( ) 秩序( )然,蜂,划,岭,盖,恙,井,三、我能根据描述准确地写出词语。 1.( ):遮住了天,覆盖了地,形容事物非常广袤。 2.( ):天气极热。 3.( ):新奇,跟平常不同。 4.( ):像成群的蜜蜂一样涌来。形容来的多而乱。,遮天盖地,酷热,别致,蜂拥而来,四、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客家民居可以抗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 ) 2.傣家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 ( ) 3.傣族村多则一二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 ( ) 4.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 ( ),五、我会变换句子。 1.这就是客家民居。(扩句) _ 2.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 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用关联词语将两个句子连起来)_,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因为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所以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