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二十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怒号(ho) 挂罥(jun) 塘坳(o)B布衾(qn) 庇护(b) 突兀(w)C恶卧() 倚杖(y) 俄顷()D三重茅(zhn) 断绝(ju) 茅屋(mo)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卷我屋上三重茅_(2)高者挂罥长林梢_(3)忍能对面为盗贼_(4)俄顷风定云墨色_(5)秋天漠漠向昏黑_(6)安得广厦千万间_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八月秋高风怒号 高者挂罥长林梢B秋天漠漠向昏黑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C自经丧乱少睡眠 自李唐来D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4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何 时 眼 前 突 兀 见
2、此 屋,吾 庐 独 破 受 冻 死 亦 足5填空。(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的情怀,与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_,_”基本一致,都是先人后己,先忧后乐。(2)我们还学过杜甫的另外两首诗歌,一首是咏泰山的望岳 ,其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 一首是感时伤怀的春望 ,它的颔联是:_,_。6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27根据要求,完成题目。小瓯在温州江心屿看到一处石头上的题字,很喜欢,便拍下照片(见图 1)与家人分享。请你以小瓯的身份,参考图 2,从下面
3、选项中选择一位亲人向他(她)介绍。A爷爷B上小学的妹妹要求:根据选择的对象,得体、清晰地介绍;至少包含内容、字体特点两方面;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120 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送日本国僧敬龙 归唐 韦 庄扶桑 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 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注 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师:古代对僧人、道士的尊称。此指敬龙法师。8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2 分)9诗歌第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武陵春3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
4、,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0这首词感情极其哀愁,其中“_”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2 分)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B “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C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D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登 高 杜 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 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
5、。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注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渚:水中的小洲。百年:犹言一生。12阅读中间两联,完成题目。(4 分)(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2)第三联从多个方面写出了诗人的悲苦,请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13最后一联抒发的情感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似,但抒情方式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4(四)2018连云港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目。孤 雁杜 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4诗人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15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技法
6、 详见听课手册P6216请抓住细节来写一个生活片段,200 字左右。 写作技法 详见听课手册P62 5详解详析1解析 D “重”应读“chn” 。2(1)几层茅草。(2)挂住,缠绕。(3)忍心如此。(4)一会儿。(5)乌云密布的样子。(6)哪里能得到。3解析 C A 项,两个“高”分别为“深” “上下距离大”的意思;B 项,两个“向”分别为“渐近,将近” “朝向,面对”的意思;C 项,两个“自”意思相同,都解释为“自从” ;D 项,两个“安”分别为“哪里” “安稳”的意思。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1)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感时
7、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6(1)对偶(2)比喻7示例一:爷爷,今天我在江心屿看到一处石头上的题字,是启功先生的笔墨,您看,上面有“诗之岛”三个大字、落款和一个印章。 “诗之岛”是用行书写的,三个字竖着排列,字的大小不一,笔画有粗有细,结构疏密得体,整体看来修长清秀,舒展流动,古韵悠长。您是不是和我一样喜欢呢?示例二:妹妹,这是江心屿一处石头上的题字,右边竖着写的三个大字是“诗之岛” ,这三个字是行书,笔画有粗有细,笔画之间有点勾连。你再看,左下方有“启功题”三个小字和一个印章,告诉我们这三个大字是启功先生写的。他写得真好,下次带你去看看。8 “东更东”指东面还要往东,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9
8、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的不舍和留恋,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10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的内容的理解能力。抓住题干要求“愁苦的缘由” ,结合背景与内容即能回答。此外要注意“四个字”的要求。答案 物是人非11解析 C 本题考查对词的内容的理解能力。全词围绕“哀愁”来写,丝毫没有欢乐之意。词人只是听说好,并没有亲自去。因此 C项是错误的。12(1)示例: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而来。(2)客居他乡;离家万里;多病缠身;孤独登高;漂泊无依。13解析 本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情感相同,但方式有别,本诗借“繁霜鬓” “停浊酒杯”的
9、描写,间接表现了自己的忧国忧民情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情溢于外,直接地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答案 都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前者间接抒情,委婉含蓄;后者则直抒胸臆,情感外露。14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作者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就是要理解诗的内容及诗的意象,本诗主要描写的是孤雁,为了寻找雁群,它不吃不喝,飞行万里。从诗中的动词“饮啄” “飞鸣”可以看出。答案 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描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唤的情景,表现了孤雁的执6着。15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归纳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从题目来看,这首诗写的是孤雁,从内容上来看,写孤雁的执着,孤雁那样孤单、困苦,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呼号、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虽然命薄但是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意暮雨寒塘。尾联写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显然是用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蕴含情感也是由表及里,表面写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实质是写自己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又要面对着一些庸夫俗客时的厌恶而悲苦的心境。答案 衬托(反衬、对比、陪衬)。蕴含了诗人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答出两点即可)1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