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题训练七微观实质模型201901121103.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949928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题训练七微观实质模型20190112110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题训练七微观实质模型20190112110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题训练七微观实质模型20190112110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题训练七微观实质模型20190112110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题训练七微观实质模型20190112110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训练(七) 微观实质模型 12017宁波如图 KZ71 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KZ71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Dl 个丙分子由 1 个甲分子和 2 个乙分子构成22017河南图 KZ72 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 KZ72A属于置换反应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 NH3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13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32017葫芦岛图 KZ73 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 KZ73A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均为混合物

2、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32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D生成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42017遂宁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 ,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 KZ74(1)写出图乙中物质的化学式_。(2)该反应中化合价有改变的两种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52017临沂图 KZ75 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图 KZ75(1)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填序号)。2图 KZ76(2)结合图 KZ75,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可分,而_不能再

3、分。(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62017威海用化学方法改造物质“二氧化碳变汽油” 。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汽油(主要成分为含有 511 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液体燃料。如果有人告诉你“二氧化碳能变成汽油” ,你相信吗?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图 KZ77 所示的、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 a、b 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模型,c、d 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图 KZ77(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

4、应速率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除生成 CO 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中,二氧化碳中的部分氧元素被氢气夺去,二氧化碳发生了_反应。(3)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环节实现了_的转化。(4)认真观察 c 和 d 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 c 物质的分子式_,c 和 d 的分子式是否相同?_,二者是否为相同物质?_,d 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_,_(答出两条即可)。72017

5、山西百校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据图 KZ78 回答问题。图 KZ78(1)钠原子和氯原子不属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因是_。(2)在图甲中:过程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变成钠离子,则的微观过程是_,由图甲可知氯化钠由_构成。(3)在图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4)由图 KZ78 可知制备物质可采用不同方法,下列产生氯化钠的方法中与图乙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_。3A海水晒盐 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C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8某实验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目的 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设计并实施实验 小组内的 3 位同学分别做了下述实验:实验

6、现象甲 将铝片直接放入到稀 CuCl2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才出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乙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稀 CuCl2溶液(与甲实验浓度相同)中 十几秒内即观察到明显现象丙 将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稀 CuSO4溶液中 在与乙相同的时间内没有观察到明显现 象(1)实验中,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2)对比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推测甲同学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对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 为什么打磨过的铝片放入到 CuCl2溶液和 CuS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不同呢?微观探析 查阅资料可知两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 KZ79(3)图 KZ79 中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_;Al 和 CuCl2溶液、CuSO 4溶液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Al 和 Cu2 反应生成 Al 3 和_。提出猜想 根据上述图示,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 1:产生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CuCl2溶液比 CuSO4溶液中含有的 Cu2 浓度大。猜想 2:溶液中 Cl 对 Al 和 Cu2 反应有促进作用。猜想 3:溶液中 SO42 对 Al 和 Cu2 反应有阻碍作用。设计并实施实验序号 实验方案及操作 现象 结论1乙、丙两位同学取Cu2 浓度相同的CuCl2溶液和 CuSO4溶液重复实验与上述乙、丙同学实验现象相同(4)猜想 1_(填“成立”或“不成立”)42在同一时间内,最快产生现象,次

8、之,无明显现象猜想 2 成立(5)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 2 得到的结论证据不充足,其理由是溶液中的_对实验可能有干扰。(6)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排除了上述干扰,并模仿实验 2 又设计了一组 3 支试管的实验,证明了猜想 3 也成立。请在下列方框中画出实验设计图示。9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查阅资料BaSO4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实验一 同学们取 4 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 4 种溶液于试管中,再分别滴加少量的稀硫酸。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1 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2 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3 号试管中4 号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1)3 号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9、_。(2)4 号试管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提出问题 3 号、4 号试管中的现象能证明硫酸与 Na2CO3、BaCl 2发生了复分解反应;1 号、2 号试管中均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如何证明硫酸与 NaOH、NaCl 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实验二 同学们又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5 号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6 号试管中始终无明显现象(3)5 号试管中的现象能证明 NaOH 与稀硫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图 KZ710 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图 KZ7105反思与评价 (4)同学们

10、发现 3 号、4 号试管中的微粒数也有变化:4 号试管中的 Ba2 、SO 42 因生成沉淀而减少,3 号试管中减少的微粒是_。(5)欲进一步探究 2 号试管中的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又补充了以下实验。图 KZ711该实验证明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请结合实验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滴加石蕊溶液的目的是_。试剂 1 和现象 1 分别是_。(6)根据此次探究活动,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B从微观上看,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相互结合使离子数目减少C判断化学反应发生,可依据有新物质生成,也可依据某一反应物消失D证明复分解反应没

11、有发生,可验证某一反应物依然存在6参考答案1A 解析 此题考查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原子构成的知识点。该图示表示氢气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的过程,属于化合反应;甲和丙属于化合物,乙属于单质;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1 个丙分子由 1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不可能含有甲、乙分子。2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观示意图表示的意义。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 NH3与 O2反应生成 N2和 H2O,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NH 3相对分子质量为 17,是最小的;该反应中各反应物的粒子个数比为 4326,则丙和丁的粒子个数为 13

12、;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是1 价。3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观示意图表示的意义。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C2H2和 H2O,生成物是 C2H4O,反应前后都是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由微观示意图可知,2 个 C2H2和 2 个 H2O 反应生成 2 个 C2H4O 分子,剩余 1 个 H2O,所以参加反应的 C2H2和 H2O 分子个数比为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改变;生成物 C2H4O 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4(1)N 2 (2)C、N解析 此题考查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合价的相关知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13、1)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生成物中缺少两个氮原子,所以该物质为氮气,化学式为 N2。(2)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碳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 价,生成物中氮气是单质,化合价为 0 价,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为4 价,而氧元素在反应前后都是2 价,所以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是 C 和 N 两种元素。5(1)D (2)分子 原子 (3)2H2O2 2H2OO 2= = = = =催 化 剂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图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故 表示 H2O2, 表示 H2O,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应选 D。(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以再

14、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 2。= = = = =催 化 剂 6(1)AB(2)CO2H 2 COH 2O 还原= = = = =催 化 剂 一 定 温 度 和 压 强(3)无机物向有机物(或氧化物向碳氢化合物)(4)C8H10 相同 不是(或不相同) 485(或 9610)(5)有效缓解 CO2造成的温室效应 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7(1)质子数不同(2)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成氯离子Na 、Cl (或钠离子、氯离子)(3)NaOHHCl= =NaClH 2O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4)B

15、C8(1)铝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 (2)铝片未打磨,铝片上的氧化膜阻碍反应的进行(3)2Al3CuSO 4=3CuAl 2(SO4)3 Cu (4)不成立 (5)Na (6)7解析 (1)铝的活动性强于铜,因此能把铜从氯化铜中置换出来,因此预期的实验现象是:铝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2)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操作的区别在于是否打磨铝片,因此推测甲同学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的原因是铝片未打磨,铝片上的氧化膜阻碍反应。(4)因为乙、丙两位同学取 Cu2 浓度相同的 CuCl2溶液和 CuSO4溶液重复实验,与上述乙、丙同学实验现象相同,因此猜想 1 不成立。(5)号试管中加入了氯化钠,导致实验现象不

16、同,因此可能是氯化钠中的钠离子或氯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所以要排除钠离子的干扰。(6)实验 2 是为了证明氯离子的促进作用,因此选择的是 0.1 g 和 0.2 g 的氯化钠,仿照实验 2,现在想证明硫酸根离子的阻碍作用,因此加入的是0.1 g 和 0.2 g 的硫酸钠,空白实验使用的是 1%的氯化铜溶液。9(1)产生气泡 (2)BaCl2H 2SO4=BaSO42HCl(3)H 和 OH 结合生成水分子 (4)H 和 CO32(5)检验溶液中的氢离子 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6)ABC解析 (1)硫酸和碳酸钠反应有气体生成。(3)实质上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没有发生改变,酸碱中和的本质为

17、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4)碳酸钠和硫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硫酸钠,硫酸钠可溶于水,实质上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5)石蕊是酸碱指示剂,遇酸变红,而酸中使指示剂变色的为氢离子;石蕊检验氢离子的存在,需要继续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因此需要氯化钡溶液,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6)2 号试管中的现象说明不是所有的酸和盐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从微观上看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离子结合生成不可分的水、气体、沉淀,使离子数目减少;判断化学反应发生,可依据有新物质生成,例如 3、4 号试管中的现象,也可依据某一反应物的消失,例如(4);反应物有可能因为过量而剩余,故不能通过验证某一反应物依然存在来证明复分解反应没有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