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十八课时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20190111295.ppt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951435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鸭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十八课时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2019011129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江鸭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十八课时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2019011129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江鸭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十八课时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2019011129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浙江鸭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十八课时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2019011129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浙江鸭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十八课时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2019011129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二十八课时 探究世界的本质,【分析考情 扫描考向】,考点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客观实在,点一点:图示区分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和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性,考点二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_形成和发展的。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_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存在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_,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_、_和_。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世界是物

2、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_。,规律,物质世界,物质体系,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物质性,考点三 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运动的含义: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_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_和_。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_。,变化,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_、永恒的和_。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_、暂时的和_。 (3)物质世界是_运动与_静止的统一。,点一点: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固有的根本属性,存在方式,承担者,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绝对,

3、相对,考点四 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人可以在_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_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认识和把握,考点五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 1.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_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_,也不能被消灭。 2.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_的规律。 3.要求我们:必须_,按_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点一点: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规律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利用,意志,创造,固有,尊重规律,客观规律,选一选: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一要求有利于引导人们( ),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A. B. C. D. 解析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中的“创造规律”与中的“征服自然”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 B,考向一 运动与静止 【例1】 (201711新高考,7)“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一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解析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一观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定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因此,题中观点错误。 答案 F,【例2】 (

5、2017宁波质量检测)常制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一说法( ),A.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承认运动常在事物可变 C.把意识当作世界的终极存在 D.只见绝对运动不见相对静止 解析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这一说法反映了辩证法的运动变化的观点,B符合题意;A反映的是唯物论观点,C反映的是唯心主义观点,D反映的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答案 B,对点练1 (201510新高考,2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 运动包含静止,静止不包含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A. B. C. D. 解析

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符合题意;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中有动,错误。 答案 D,引文类选择题解法 题型特点:引文型选择题一般是以名人名言、成语、俗语、经典著作中的著名论断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为素材,要求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道理。引文型选择题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引文为题干,题肢为基本理论知识;第二种是题干规定了基本理论知识,题肢为成语、俗语等引文;第三种是题干和题肢都是名言、成语和俗语等引文,要求学生找出与题干包含的道理相同或不同的题肢。,解题指导:解答引文型选择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7、第一步:细细品读引文,准确、全面获取背景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要将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既要把握引文中心意思,又要抓住关键词。要把引文放在恰当的语境或环境中去理解,不能用不合材料情境或不合常规思维的方式去解读引文材料。第二步:仔细研读题肢。首先,针对题干中的名言警句等引文,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和说法绝对化的题肢加以排除。其次,仔细推敲各题肢与引文的内在联系,初步选出符合题干引文主旨的题肢。第三步:仔细推敲不能确定的题肢,作出正确选择。,考向二 认识和利用规律 【例3】 (2018绍兴新高考模拟)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析 人们正确的利用规律才对事物发展有推动作用,不能说规律对客观

8、事物具有推动作用。 答案 F,【例4】 (201811月浙江选考,27)人工培育珊瑚苗,曾被认为是天方夜谭,如今却在中国南海变成了现实。陈宏和他的团队经过三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成功掌握无性繁殖珊瑚技术,种下16万余株珊瑚,在海底“造林”,使我国在珊瑚繁殖成活率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表明( ),A.人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造客观世界 D.人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认识和利用规律,A项不符合题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C项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突破规律的制约,D

9、说法错误。 答案 B,解后反思: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对点练2 (201604新高考,29)用干细胞修复受损和衰老的组织,造福人类健康,这是医生的梦想。实现这一梦想,必须让干细胞按照人的指令实现分化。最近,科学家们终于通过控制干细胞内部的Nanog蛋白,精确操纵了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这表明( ),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在客观面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规律 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A. B. C. D. 解析 仅强调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与题意无关;从不同角度说明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 D,对接热点:打好污染防治

10、攻坚战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理论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规律的充分认识和利用;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我们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易错点1 错误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矫正训练1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这句歌词的哲学依据是( )

11、,A.静止是运动的平衡状态 B.静止是事物运动的稳定状态 C.运动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对的 D.静止在一定范围内处于绝对状态 解析 静止是事物运动的稳定状态,所以“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B项正确;静止是运动的平衡状态并不是这句歌词的哲学依据,A项不选;运动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C项错误;静止并不是绝对的,D项不选。 答案 B,提醒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易错点2 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 矫正训练2 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

12、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说明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按规律办事,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违背了规

13、律的客观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 D 提醒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易错点3 误认为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 矫正训练3 2018年6月5日浙江召开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大会要求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是( ),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是互相制约的 基于实践的认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规律。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是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符合题意。中的互相制约错误;只有正确的认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错误。 答案 A 提醒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而是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