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区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190121182.pptx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951614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83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地区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19012118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甘肃地区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19012118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甘肃地区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190121182.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甘肃地区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190121182.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甘肃地区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190121182.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第五课,第六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一、延续文化血脉 1.中华文化的由来。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华。 2.中华文化的组成和特点。 (1)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第五课,第六课,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

2、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第五课,第六课,6.文化自信及其来源。 (1)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

3、持久的力量。 (2)来源: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第五课,第六课,知识拓展 文化自信 十九大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五课,第

4、六课,7.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做法。 (1)必要性: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2)做法: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知识拓展 树立文化自信之经典咏流传 经典咏流传响应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在注重节目时代化表达的同时,也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树立文化自信。,第五课,第六

5、课,8.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9.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有哪些?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第五课,第六课,知识拓展 中华传统美德及表现,第五课,第六课,10.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

6、,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中,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11.青少年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我们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3)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第五课,第六课,二、凝聚价值追求 1.民族精神有何重要性?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2)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3)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

7、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第五课,第六课,知识拓展 中国精神的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哪些特点? (1)爱国主义是民族精

8、神的核心。 (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第五课,第六课,4.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 (1)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2)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都有责任、有义务传承和弘扬民族精

9、神。,第五课,第六课,5.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有哪些表现? (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 (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6.高扬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做?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第五课,第六课,7.什么是价值观? (1)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 (2)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基本共性,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不同民族、不同

10、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第五课,第六课,8.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

11、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第五课,第六课,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10.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第五课,第六课,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一、正视发展挑战 1.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带来的危害。

12、(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第五课,第六课,2.我国的人口现状及其影响。 (1)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2)影响: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

13、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第五课,第六课,3.认识我国应对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 (1)目的: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1978年,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实行计划生育,就是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累计少生四亿多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3)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目的就是更好地适

14、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第五课,第六课,重点释疑 计划生育国策的调整与完善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并不是否定计划生育国策,而是针对当下我国人口发展特点作出的调整,是对基本国策的完善和发展。 4.我国资源环境面临危机的表现。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第五课,第六课,5.我国的资源现状及其影响。 (1)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

15、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2)影响: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第五课,第六课,6.我国的环境现状及其影响。 (1)现状: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

16、痛。 (2)影响: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第五课,第六课,7.如何面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2)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 (3)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第五课,第六课,二、共筑生命家园 1.为什么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

17、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3)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4)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第五课,第六课,2.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生态文明作

18、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3)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清;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五课,第六课,3.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 (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9、 知识拓展 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第五课,第六课,4.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

20、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第五课,第六课,知识整合 绿色发展蓝图,第五课,第六课,5.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1)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21、 (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知识拓展 美丽中国愿景 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乡村美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家园。,例1,例2,例3,例4,例5,例6,例1五千年的奋斗、百年的抗争,中华民族创造了富有特色、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体现这一精神的有( ) 铁人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长征精神 航天精神 A. B. C. D.,B,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体现。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是铁人

22、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航天精神,符合题意;长征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排除。故选B项。,例1,例2,例3,例4,例5,例6,例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下列说法与这一准则相一致的是( ) 好逸恶劳,骄奢倦怠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诺千金,言而有信 见利忘义,见危不扶 A. B. C. D.,B,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体现了友善;一诺千金,言而有信体现了诚信,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项。,例1,例2,例3,例4,例5,例6,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

23、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这一政策的实施( ) 说明我国人口形势不再严峻,国家已取消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可以增强家庭抵御风险能力,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可以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是为了顺应百姓的生育愿望,会导致我国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 A. B. C. D.,B,解析 实行全面二孩政策有重要意义,均符合题意;我国仍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应继续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观点均是错误的。故选B项。,例1,例2,例3,例4,例5,例6,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新的长征路。据此,回答45

24、题。 例4我们这一代人新的长征路是指( ) A.可持续发展之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据此,C项符合题意。,例1,例2,例3,例4,例5,例6,例5走好我们今天新的长征路,必须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因为( ) 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今天的长征路和80年前的长征路是一样的,只是时间不同而已 弘扬长征精神

25、,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A. B. C. D.,D,解析 本题考查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是对长征精神实质的正确表述,是对弘扬长征精神意义的正确理解;的说法错误。故选D项。,例1,例2,例3,例4,例5,例6,例6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并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2017年4月26日,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贵州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截至5月22日,督察组累计转办群众投诉2 776件,办结1 473件。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回答: (1)为什么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26、? (2)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重视生态环境治理,请你献计献策。,例1,例2,例3,例4,例5,例6,答案 (1)党和国家保护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大,措施得力;个别地方,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方面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在保护环境方面,我们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等等。 (2)从国家的角度: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青少年的角度: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例1,例2,例3,例4,例5,例6,解析 该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第(1)问,材料体现了党和国家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从有些人环保意识不强,要依法保护环境等角度回答;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及平时积累的相关信息进行解答,可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与教育、加大对环保的科技投入,青少年要保护环境等方面去加以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