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篇 阅 读,二 文言文阅读,1,考 纲 研 读,2,3,真 题 回 放,4,一、2018遵义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答案】 语气助词,用于主谓之间(舒缓语气,取消句子独立性) 生枝;枝枝节节 但是,却 少;很少,6,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案
2、】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对牡丹的爱,当然人很多了! 3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与情感?(3分) 【答案】 本文抒发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7,二、2017遵义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
3、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8,【答案】 向北 用尽(竭尽) 禁得住 下雨,像雨一样(落下),9,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答案】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啊)。 3结合选段,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做事谨慎,知恩图报。,10,三、2016遵义 四知 范晔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
4、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11,【答案】 听到 到,去 说 老朋友,1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答案】 我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 (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
5、的吗! 3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2分) 【答案】 拒绝下属“夜怀金十斤”相送,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表现了杨震清正、廉洁、自律的可贵品质。,13,14,考 点 解 码,15,考点一:实词释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 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中的“过”字,如果能联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过”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的意思为“犯错”。,16,技巧二:语境推断法。 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
6、合具体语境理解。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 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如:“杂然而前陈者”中“陈”字的字义推断,大家可以把“陈”组成几个词语,从中作选择:陈列、陈旧通过筛选不难找到“陈列”这个意思。 技巧四: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河北2015年真题中“而己有饥色”中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意思为“脸色”。,17,考点二:虚词意义及用法辨析 技巧一:代入筛选法。 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中去理解,
7、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之”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其用法有: 代词,可译为“他(她、它)”“这”“他(她、它)的”或自称等;结构助词,译作“的”;助词,不译;动词,译作“去”“往”“到”等。然后一一代入相应句中进行理解和筛选。,18,技巧二: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技巧三: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19,考点三:句子翻译 1紧抓关键词。 文言文句子
8、翻译给分点往往是翻译句中的关键字词,关键字词如果没有准确翻译出来,就会失分。 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翻译为:他们自己说他们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20,2翻译特殊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不用判断动词“是”。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是”作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
9、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21,(2)倒装句。 常见的倒装句有以下四种: 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位置,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的正常语序应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22,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句中“花之隐逸”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10、”。 介宾结构后置。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能谤讥于市朝。”此句为介宾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能于市朝谤讥”,将介宾结构“于市朝”后置。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翻译时,一般都前置作状语。例:“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将介词短语后置做状语,原句应是“愿陛下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23,(3)省略句。 常见的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 省略主语。如: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省略谓语。如: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
11、语) 省略宾语。如:人不知(之)而不愠。(论语) 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如: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省略介词。如:有时朝发(于)白帝,暮到江陵。(三峡),24,(4)固定句式。 初中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有: “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童趣) “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如:此何遽不为福乎?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塞翁失马) “何以”:相当于“凭借什么”。如:何以战?(曹刿论战),25,
12、(5)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二是没有被动词,但意思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26,3文言文翻译技巧。 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并且要注意: (1)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 (2)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 (3)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1)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2)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3)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27,翻译的方
13、法:增、删、调、留、换。 (1)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2)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3)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4)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28,(5)换:某些内容损及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例: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答案: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解析: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到“物喜”“己悲”的意思,需要添加一些成分;还要注意“以”的意思。,29,考点四:文意理解 1文意理解。 (1
14、)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30,(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
15、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在作答时要注意语言文字的总结概括,结合主要词句,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文章题干所问问题。,31,2课内外比较阅读。 (1)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抓住重点句段,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特点,解释一般规律。注意从表象入手,要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剖析材料,理清各自表达的深层意义,揭示个性特征。 (2)鉴赏分析类。 这类题目要求说出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要读懂两篇文章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出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之处。解答此类题
16、目时,要着重从文章本身出发去思考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2,(3)议论评价型。 解答此类题时,要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能违背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考生在作答时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简要的阐述。 (4)启示感悟型。 此类题目的解答,要求考生既要挖掘出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又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来谈。答题要点:紧扣问题,寻找依据;尊重原文,深入发掘。依据原文,了解情感;熟悉作者的情感态度,解剖分析。注意答题层次。启示感悟类题目,往往设计问题时都有“你得到什么启示”“你是如何看的”“谈谈你的看法”等等,因此在解答时,先回答“我得到什么启示”“我认为”等,再按顺序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
17、。,33,(5)建议献策型。 此类题目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文段内容,从文段内容出发,再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6)形象分析型。 从正面和侧面描写入手,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表情)、语言、心理、行为、动作等方面入手,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两文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整体对比分析,再得出两篇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异同点。,34,一、2018贵阳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1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5,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36,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我所欲也 是进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B舍鱼而取
19、熊掌者也 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C所恶有甚于死者 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一狼得骨止(蒲松龄狼) 【答案】 A 【解析】 本题以词义的选择来检测文言实虚词的用法和含义。本题中B项中的“舍”字,第一个是动词,作“舍弃”讲。第二个用作名词,意思为“房屋”。C项中的“于”字,用法相同,都是介词,但第一个为“介词,表比较”,第二个却是“介词,表处所”。D项中的“得”字,第一个是通假字,同“德”,与第二个“得”字的意思是不相同的。,37,考点1: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 【答题技巧】 检测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首先要熟记文言文常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再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
20、解。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不为苟得也 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B贤者能勿丧耳 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C呼尔而与之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D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邻因害怕死亡而不接受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以句子翻译的选择来检测翻译文言句子的基本能力。D中的“乡”是“以前”的意思,而不是“乡邻”的意思。,38,考点2:翻译文言语句。 【答题技巧】 做到“信”“达”“雅”三点。首先疏通全文,了解句子的大意。然后抓句子翻译的关键词,最后注意句式,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 3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_”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_”。 【答案】 舍
21、生取义 本心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为所学的课文,根据所学所记,以及题目中的提示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根据要求概括出要点回答即可。,39,考点3:理解文言内容。 【答题技巧】 注意题目的提示语,结合文章内容,根据要求概括要点。 4下表对本文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共同特点进行了梳理,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40,【答案】 一箪食、一豆羹 万钟 委而去之 【解析】 本题检测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将本文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共同特点进行了梳理,综合了两篇古文的知识内容,根据所学,掌握两篇文章的内容和手法,分析各项,作比较判断,填写正确答案。,41,考点4:文言迁移。 【答题技巧】 理解
22、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手法,对表格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判断,简明扼要地填写答案。,42,二、2018安顺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43,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23、。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44,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媵人持汤沃灌(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4)略无慕艳意( ) 【答案】 (1)热水 (2)同“披”,穿 (3)破 (4)毫无,一点也不 【解析】 本题以词义的选择来检测文言实虚词的用法和含义。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意义和用法判断字词的语境意。如(1)是古今异义
24、词,意为“热水”,(2)在这个语境中是通假字。,45,考点5: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 【答题技巧】 首先要熟记文言文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再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答案】 (1)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 (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本题注意“俟、请,以、足、口体之奉、若”等字词的翻译。第(1)句还要注意句式为省略句,要补充出主语“我”。,46,考点链接:见“考点2:翻译文言语句”。 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豪华的生活? 【答案】
25、 将同舍生的衣着豪华的生活与自己的节衣缩食的艰苦生活作对比,从而突出表现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文中突出了“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凸显“我”的志趣所在,也体现了“我”的不慕荣利。同时也写出了“我”求学条件之艰苦,体现了“我”不畏艰难,刻苦读书,勤奋求知。,47,考点6:辨析表现手法。 【答题技巧】 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对比写作手法的作用,根据题目要求概括要点。 【答题模板】 将和作对比,从而突出表现了。,48,4从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解析】 本
26、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首先,文章一开始就点出了一点“余幼时即嗜学”,可以看出宋濂很热爱学习。其次,宋濂为人诚信肯吃苦,宋濂家贫,无从致书便借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也未曾失信于人,得以遍观群书,学有小成。再者,他对老师很尊敬,从“余立侍左右不敢出一言以复”这几句就可以看出,同时还能看出他很珍视向老师求学的机会。最后一点,宋濂家贫,其衣食不如同学好,可他却丝毫不在意,因为他已经全身心投入了学习。,49,考点7:筛选提取信息。 【答题技巧】 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归纳要点,回答简明扼要。 5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 【答案】 学习要勤奋刻苦;对
27、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做到有恒心,有毅力。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并扩展延伸的能力。要答好此题,首先要整篇阅读文言文,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学习实际论述。,50,考点8:扩展延伸。 【答题技巧】 首先要通读全文,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文章的中心,然后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学习实际论述。,51,课内重点文言文,52,(一)论语六则七上 近5年未考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
28、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53,(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五)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54,【重点词语】 而、时、习、说、方、故、可以、为、师、罔、行、焉、从、于、之。 【特殊句式】 “不亦乎”,表示反问。“乎”相当于“吗”。 【成语积累】 温故知新
29、;三人行,必有我师。,55,时常,常常 温习,复习 旧,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做 走路 于之,在其中 采纳,听从 随着,56,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 不亦说乎 _ 学而不思则罔 _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有朋自远方来 古义:_ 今义:_ 可以为师矣 古义:_ 今义:_,愉快,高兴。这个意义后写作“悦” 通“惘”,迷惑,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朋友,可以凭借 表同意,57,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连词,表顺接,可译为“就”,采纳,听从,随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学过的知识,58,6翻译下列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学过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三
30、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如果我自己也有的),要注意改正。 7本文主要谈了哪些内容?分别强调了什么? 文章谈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两方面的内容,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59,(二)木兰诗七上 近5年未考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
31、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60,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重点词语】 复、闻、见、军、市、辞、去、但、若、见、策、相
32、、理、向、著、帖、火、行、走、安。,61,再,又 听见 看见 介词,替 好像 拜见 互相 对着 怎么,62,粘、贴。这个意义后写作“贴” 穿。这个意义后写作“着”,跑 步行,不当,不做 没有必要,63,父亲 爷爷,外城 姓氏,64,门 窗户,只,仅仅 表转折,但是,65,文告、文书 粘、贴。这个意义后写作“贴”,动词,买 名词,集市,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记”,66,6翻译下列句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身经百战,征战多年,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
33、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么能分辨出哪只是雄、哪只是雌呢?,67,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扑朔迷离,_ 8说说文中木兰这一形象的特点和本文的主题思想。 木兰形象:勤劳、善良、淳朴、爱国、渴望和平、机智、勇敢、刚毅、忠孝,是一个巾帼英雄。主题思想: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别真相。,68,(三)三峡七上 近5年未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
34、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重点词语】 阙、至于、或、时、其、间、奔、以、之、素、湍、清、良、霜、空谷、响、故、自、襄、虽、绝、属、引。,69,冲上,漫上 连缀,连续 延长 到了 有时,70,时节,季节 如此,这么 的,助词 确实,实在 所以,71,通“缺”,断缺,即使 虽然 白色 与“荤”相对 确实,实在 良好,优良,72,从,由。这里是在的意思,假如,极高
35、的,断绝,消失,相距,中间,代两地,代山峰,73,动词活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急流的水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清波 名词活用作动词,降霜 名词活用作状语,在空旷的山谷里 动词活用作名词,回声,74,6翻译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逢到了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都显得凄清寂静。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写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75,(四)陋室铭七下 近5年未考 山不在高
36、,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重点词语】 斯、上、调、素、乱、案牍、劳、之、名、鸿。 【特殊句式】 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76,这 可以用来 质朴无饰 大 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官府的公文,77,弹奏 调理、调解等,身体 外形,形状,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78,名词活用作动词,出名 名词活用作动词,有灵气 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长上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扰乱
37、,79,5翻译下列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由于)主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80,6内容理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运用了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美,抒发自己安贫乐道、不与权贵世俗同流
38、合污的思想感情。,81,(五)爱莲说七下 2018年中考已考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重点词语】 之、予、而、蔓、枝、植、焉、鲜、闻、蕃。 【特殊句式】 判断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82,多 我 表转折的连词,却 洗涤 句末语气词,不译 听说,83,我 给予 少 新鲜,鲜艳,84,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
39、译,名词活用作动词,生出藤蔓,名词活用作动词,长出枝节,85,5翻译下列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妖媚。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莲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就)更显清香,洁净地直立在那里。,8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同我一样的还有谁呢?,87,6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
40、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牡丹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菊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莲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88,(六)河中石兽七下 近5年未考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89,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
41、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重点词语】 临、于、焉、以为、棹、钯、闻、之、理、是、为、乃、再、已、遂、固、然则、但。,90,靠近 倒塌 在 一起 “于此”,在那里 听说 道理、规律 此,这,91,是因为 因为(用于上下句之间表原因) 这样 再一次 停止 于是 固然,原本 既然这样,那么 只,仅仅 指常理,92,经历,读,被,形成,是,代词,代这件事,代词,代
42、石兽,结构助词,的,像,按照,名词活用作动词,划船,93,5翻译下列句子。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94,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难道可以根据常理就主观地推断吗?,95,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
43、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并抄下来。 说明了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的特殊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96,(七)古文二则七下 近5年未考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重点词语】 若、
44、于、之、阴、卒、乃、而、更、造、辄、穷、其、夫。,97,像 山的北面 于是 拿,拿过来 表顺接的连词,不译,98,再 创作 于是,就 穷尽 他的,代指伯牙 旨趣,意旨,99,突然。这个意义后写作“猝”,结构助词,的 代词,代琴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介词,到 介词,在,100,4翻译下列句子。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伯牙弹琴,意念(出现)登高山的景象。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停留在岩石下。 5“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45、?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101,郢人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重点词语】 若、而、之、以。,102,像 表转折连词,可是,却 听凭,任凭 结构助词,的 用来,103,涂抹。通“墁”,的 代词,代白垩 代词,代这件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6、,不译,104,9翻译下列句子。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名叫石的匠人挥舞着锛子像疾风一般(掠过),(郢人)听任匠人削白泥点,削尽白泥点鼻子却没有受伤。 尝试为寡人为之。 试着给我做这件事。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自从惠子死后,我就没有用来作为搭档的了,我就无法和人论辩了。 10本文表达了庄子怎样的感情?说明了什么道理? 表达了庄子对惠子的真挚怀念,揭示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好的搭档,好的搭档可以让你的本领显现出来。,105,(八)古文二则八上 近5年未考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47、,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重点词语】 晓、歇、颓、与。,106,四季 清晨 交相辉映 参与,这里指欣赏,107,2翻译下列句子。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声音此起彼伏;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水中的鱼竞相跳出水面。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流露出作者归隐山林,沉醉自然,超凡脱俗,欣然自得之意。,108,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重点词语】 户、念、耳、但。 【特殊句式】 省略句兼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109,想到 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是”“原来是” 只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罢了”,110,门 窗户 只 表转折的关联词,111,6翻译下列句子。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月光照进屋子,(我)便高兴地起身走出去。 怀民亦未寢,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和怀民)一起到庭院中散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112,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画龙点睛。文章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表现作者被贬官的愤懑抑郁又自嘲、自解、自慰的心情和乐观豁达的心境。,113,(九)小石潭记八上 近5年未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