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课件.pptx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952394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30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十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二十六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高考历史(浙江专用),基础梳理,考点清单,考点一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及意义(c) (1)重大举措 a.通过世界遗产公约。 b.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 c.成立世界遗产中心: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的日常工作。,(2)意义 a.世界遗产公约的前瞻性使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得 到保护。 b.世界遗产公约唤醒人们保护自然与遗产的意识。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世界遗产的重要原则和世界文化遗产登录标 准(c) (1)原则: 真实 性和 完整 性。 (2)标准 a.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

2、,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b.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 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c.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 见证。 d.可作为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 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e.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 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容易变得损坏。 f.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 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原则(c) 1.价值:它是人类历史文

3、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 科书;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 补短的宝贵资源;它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 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2.保护原则 (1)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 (2)完整性: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 其周围环境的完整;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 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总之,反对 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作任何的改动,反对增加新的不协调的建筑, 反对滥加假古董,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考点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4、 一、雅典卫城与奥林匹亚遗址 1.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及其价值(c) (1)主要建筑:山门、伊瑞克提翁神庙和帕特农神庙等建筑。 (2)功能:祭祀庆典,防卫御敌,公民议政。 (3)特色:建筑排列 因地制宜 ,错落有致;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主次 分明。主要特色是 柱廊 ;关注人文主义。 2.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艺术成就和人文精神内涵(c) (1)地位:是雅典卫城中最负盛名的建筑。 (2)艺术成就 a.全部用大理石修建,尤为珍贵。,b.广泛运用柱廊结构,富有生气,宏伟壮丽。 c.雕刻装饰精致华美。 d.以古希腊的神话为主要题材。 e.建筑体现了 人文主义 精神。 3.奥林匹亚遗址在古希腊的主要功能及地位(

5、b) (1)功能:是古代希腊的宗教圣地和体育竞技中心。 (2)地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 (3)体育成就: 公元前776 年,举办了第一届体育竞技盛会。此后, 每四年举行一次。,二、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 1.罗马古城的悠久历史(b) (1)公元前6世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2)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共和国。 (3)公元前27年,进入 罗马帝国 时期,建筑艺术进入辉煌发展阶段。 2.古罗马建筑群的代表性遗址、建筑特色及艺术成就(c) (1)古罗马的象征大斗兽场 a.地位:古罗马建筑工程中最宏伟壮观的建筑。 b.结构:由观众席、表演区和地下室三个部分构成。 c.艺术特点:宏伟壮观,

6、将希腊式和罗马式建筑融为一体,体现了建筑的 力度和外观的美感的巧妙结合,内部功能多,设计巧妙。,(2)图拉真广场和纪功柱 A.图拉真广场 a.出现时期和背景:罗马帝国空前强盛时期。 b.建造者:皇帝图拉真。 c.结构:拱门、庭院、大厅、图书馆、纪功柱、图拉真市场。 d.特点:层次分明,功能丰富。既宣传皇权思想,又体现为市民服务的设 计理念。 e.价值: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是附设了为普通市民服务的图拉真市场。 B.图拉真纪功柱 a.纪念图拉真远征的战功。 b.艺术成就:建筑宏伟庄严,柱体自下而上有一条螺旋状浮雕带,是举世 罕见的艺术杰作。,(3)雄伟的万神殿 a.建造时间: 哈德良 皇帝统治时期。

7、b.地位:是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 c.目的:用于崇拜以天上星宿为代表的希腊与罗马的各位天神。 d.结构:由门廊及正殿两部分构成。 e.艺术风格:集希腊柱式与罗马 圆顶式 建筑风格为一体,使建筑既 宏伟壮观,又有广阔的空间;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圆形穹顶,把穹顶技术发 展到顶峰,后来影响到了世界各地的建筑。,考点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一、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 1.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b) (1)政治上,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为文艺复兴的兴 起奠定了政治前提。 (2)经济上,欧洲最早的 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构成文艺复兴运动兴 起的经济基础。 (3)美第奇家

8、族对佛罗伦萨文化艺术和建筑活动的大力扶植和资助,极 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4)文化上,意大利地处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经济发达,而且作为古罗马 文化的继承者,有着丰富的古罗马文化的遗存,并深受其益。,2.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著名文化遗产及其建筑风格、艺术特色和人 文主义精神(c) (1)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a.建造背景:为了提高共和国的声誉和公民的自豪感;体现 公民精神 ;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b.时间: 1471 年完工。 c.设计者:菲里坡布鲁内列斯奇。 d.建筑风格:大圆顶建筑(古罗马以来欧洲最大)开阔明朗的风格,与周围 的建筑十分协调;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继承和发展了罗马式建筑

9、。 e.意义: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成为佛罗伦萨的标志性建筑 之一。,(2)乌菲齐宫乌菲齐博物馆 a.来历:共和国的办公楼,行政中心(乌菲齐宫)。 b.设计者: 乔治瓦萨里 。 c.藏品:达芬奇的天使、拉斐尔的圣母像、波提切利的维纳 斯的诞生和春神图等。 d.价值:是欧洲乃至世界的艺术宝库。 (3)皮提宫帕拉蒂纳美术馆:皮提宫是美第奇家族的府邸,宫内有一 组博物馆。收藏美第奇家族绘画的帕拉蒂纳美术馆藏品有拉斐尔的 椅子中的圣母 戴面纱的女人、提香的英国人画像 等。,3.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c) (1)地位: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 (2)作用:这个城市哺育了但丁、彼特拉克

10、、薄伽丘、乔托、达芬奇、 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众多文艺复兴巨匠,涌现了一大批文学艺术的杰 作,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1.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宗教、建筑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b) (1)改建目的:树立罗马教廷的威信。 (2)改建的时间:16世纪初。 (3)设计者:布拉曼特。 (4)主要结构 a.外观最显著的部分是大圆顶,是真正球面形的。,b.正门长廊檐下镶嵌着乔托的名画 小帆 。 c.正门向右拐角处有米开朗琪罗所作的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 d.内部按东西方向共分为五个长方形大厅,大厅中央是主祭坛,上面覆盖 着贝尔尼尼设计建造的镀金青铜华盖。 e.以大教堂前原有

11、的方尖碑为中心,设计了一个椭圆形广场和一个小梯 形广场。 (5)建筑风格:立体感强、宏伟壮观;寓意深刻: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和教 皇的“圣”和“威”。两侧柱廊象征着教皇张开的双臂,时刻准备拥抱 来自各地的朝圣者。 (6)地位: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宏大、最壮丽的天主教堂;融会一个多世纪 意大利众多艺术精英的智慧,成就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辉煌的建筑,艺术;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珍贵遗产。 2.西斯廷小教堂中的著名壁画作品(b) (1)西斯廷小教堂:罗马教皇的私人礼拜堂;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宝 库。 (2)最著名的壁画是 米开朗琪罗 创作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 判,壁画场面宏伟、形象

12、生动,以宗教题材为主,反映了人文主义色 彩。 3.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贝尔尼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c) 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贝尔尼尼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代表人物,其 美术和建筑作品充满着 人文主义 精神。,考点四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一、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1.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b),2.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d) (1)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艺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 理;装饰艺术成就很高;雕饰精美、精雕细刻;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民间传 说、说唱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作品。 (2)长城的历史作用巍峨的历史丰碑:有利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

13、南下侵扰,有效地保护内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保障了丝绸 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历代王朝的驻兵、移民和垦 荒屯田,促进了长城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地处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 线,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二、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和历史文化内涵(c) (1)结构:按照“ 事死如生 ”的原则,环绕着三层围墙,分内城和外 城。以陵寝、地宫和陪葬墓等为基本格局。 (2)地位:开创了后世帝王厚葬之风的先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 园,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 2.秦陵兵马俑的布局、阵容及其所反映的历史状况(b) (1)秦陵兵马俑的布局:为坑道式

14、的地下土木建筑结构。一号坑:面积最 大,临战军阵;陶俑为主;弓弩为武器;二号坑:面积较小,内容丰富,是兵马 俑坑中的精华;三号坑:面积最小,呈凹字形结构,是指挥部。现存的三个 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坑内编排有序,体现出严密的组织。,(2)阵容:兵马俑军阵生动展现了秦军威武雄壮的豪迈气势;坑内编排有 序,体现出严密的组织;四个坑分别编列为右、左、中军和指挥部,组成 了一个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象征着守卫陵园的职能。 (3)秦陵兵马俑所反映的历史状况:a.反映了当时国家统一稳定,建立了 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从事大规模 的建筑;b.农业发达,经济繁荣,国力强大;c.秦军

15、强大,军容整肃,装备完备, 气势磅礴;d.当时社会的尚武风气。 3.秦陵兵马俑所体现的高超技术和艺术震撼力(c) (1)秦陵兵马俑是中国最大的古代 军事博物馆 ,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宝库。 (2)秦始皇创立的这种陵寝制度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以后历代 帝王陵墓所效仿,直至明、清。这也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一个发展。,(3)兵马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 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为我们研究秦朝政治、经济、 军事制度、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4)兵马俑架起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国人民和世

16、界人民的 友谊。 (5)秦陵兵马俑所体现出来的古代中国工艺、美术、造型等方面的高超 技艺,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是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三、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1.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b) 红白色彩鲜明,层次高低错落,匀称和谐;呈现藏汉合并风格。 2.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的藏汉合璧风格(b) (1)布达拉宫号称“ 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它在宫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属冶炼、绘画、雕刻等方面均闻名于世,体现了以藏族为主, 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不仅 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价值,也是千余年来藏汉民族友好往来的见证,有 力地证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

17、可分割的一部分。 (2)大昭寺:汉、藏、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的合璧之作。 a.经堂大殿殿顶覆盖鎏金铜瓦,殿内的梁架、斗拱和藻井等,均采用汉族 建筑风格;b.白石砌墙、里边藏式方窗的碉楼式建筑,则呈现藏族样式; c.屋檐下排列成行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富有尼泊尔和印度的艺术特 色。 3.藏汉人民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内涵(c)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价值,也是千余年来藏汉民,族友好往来的见证,有力地证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 四、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1.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主要特点和文化内涵(c) (1)布局结构 故宫外分别环绕着紫禁城和皇城

18、。遵循传统礼制而建,从午门到玄武门 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采取严格对称的三进院落式布局,主要 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前朝后寝(外朝和内廷)所有建筑都面向正南方。 (2)主要特点 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壮丽辉煌。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体现 一国之君“ 南面而王 ”的正统观念。藏品丰富,堪称中华民族文,化史的实物宝库。体现了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辉煌成就。 (3)文化内涵:遵循传统礼制而建,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 2.北京故宫三大殿和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c) (1)三大殿 a.太和殿 地位:俗称“金銮殿”,代表着封建皇权的核心,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大、 气势最雄伟、装饰最华丽的殿,是现存中国古代

19、最高最大的宫殿。 功能:明清遇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b.中和殿:规模最小,供皇帝在大典前作短暂休息之用。 c.保和殿:清朝皇帝在此举行除夕盛宴,也是举行殿试的地方。,(2)内廷建筑:皇帝及家眷的生活区。 包括三大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此外,还有养心殿和御花园。 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三大宫都坐落在中轴线上,是内廷的主体建 筑,布局紧凑实用,富有生活气息,出现龙凤彩画相间的情景,表现皇帝、 皇后共用寝宫的特点。 3.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和建筑风格(c) (1)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充分显示了古代 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 (2)体现皇权至高

20、无上。 (3)布局井然有序,突出 中轴线 ,突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 (4)紫禁城处于全城的中心部位,从而使皇权的地位更显突出。 (5)整体气魄宏大,细部装饰非常精致,堪称实用性与装饰性巧妙结合的,典范。 (6)红色与黄色是主色调,体现皇权至上。 五、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1.颐和园的修建历史、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c) (1)修建历史:初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后慈禧太后重修改名为颐和园;19 01年慈禧太后返京后再修形成现在的规模。 (2)布局结构和主要特点:成功运用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集中了中国古 代所有的建筑形制,又处处从全局着眼,分为政治活动区、居住区和游 览区三个部分,将各种不同风格

21、的园林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 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2.颐和园的园林建筑技艺和古典园林建筑风格(c) (1)建筑技艺:借园外之景为园中之景,变有限空间为无限空间,是颐和园 造园艺术的神来之笔,最著名的是西部的湖山远借玉泉山、西山之景。 通过借景,园外的山水、田畴、村舍、寺观等诸景均被吸收为园中观赏 的对象。 (2)建筑风格: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它是世界上最 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六、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1.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c) (1)发展历史:西周周宣王时期,在平遥修筑了一座土城;从北魏开始,作为 县治所在

22、地;明朝初年平遥进行大规模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2)布局: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 庙,左道观,右寺院;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布局,方正端庄、中 轴对称。 (3)文化内涵: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以 儒家思想 为主的传统礼制。 2.“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c) (1)地位:我国最早的 私人金融机构 ,全国第一家票号。 (2)成立背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晋商崛起;携带大额现金外出经商不便; 镖局运输具有不安全性;西裕成颜料庄的分号遍布北方各省;创始人雷 履泰的才能。,(3)影响:它是最早的票号,带来

23、了票号业的发展;结束了现银票运局面,开 创了金融业发展的新纪元;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和近代工业的兴起; 减轻政府压力、方便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七、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1.西递、宏村古村落的历史和特点(c) (1)西递的历史与特点:西递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胡氏宗族 村落。西递村的始祖胡昌翼,唐末五代居住在婺源的考水;北宋迁到西 递;明代开始有西递人外出经商;清代胡氏家族外出经商致富后,把大量 钱财带回故里,大兴土木,建设成繁荣的景象。西递村的船形建制:西递 村从空中鸟瞰呈船形,其整体轮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加之山水形 胜、民风民俗极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被称为“桃花源里人

24、家”。,(2)宏村的历史与特点:南宋时汪氏祖先到宏村定居,明代有外出经商致富的族人开始兴修土木,清代继续营建后留下了今天的宏村。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步步入画。宏村因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而被人们誉为“ 中国画里的乡村 ”。 2.西递、宏村古村落体现的文化内涵(c) 我国古代皖南农村民居建筑的代表;都是以血缘关系发展起来的宗族村 落;都深刻体现出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考点五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一、古雅的昆曲 1.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b) (1)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 相结合,再经过当地著名歌手和乐师

25、顾坚的改进,形成一种深受昆山人 欢迎的曲调。 (2)明初,被正式称为“昆山腔”,腔调悠扬流畅是其灵魂和标志。 (3)明朝以魏良辅为首的一批艺术家对昆腔进行了革新,在曲调演唱上, 注重“布调收音”;在曲调运用上,强调宫调、板眼和平仄;在乐器伴奏 上,增添琵琶、三弦、筝等弦乐伴奏。 (4)隆庆末年,梁辰鱼创作浣纱记,昆曲登上戏曲舞台。,(5)万历末年,传入北京,赢得“官腔”的称号。 (6)明末,成为第一大声腔和全国性的大剧种。 (7)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 2.“近代百戏之祖”(c) 昆曲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 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二、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26、 1.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c) (1)从历史的角度: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 剧形态,是“国宝”级的“活化石”。创造了脚色制,有一个稳定的剧 本结构,形成了演员组合体制。,(2)从现实的角度,昆曲对后世中国戏曲众多剧种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 被誉为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2.昆曲的拯救与保护(c) (1)新中国成立后的措施:1957年成立北方昆曲剧院。 (2)面临的问题: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和昆曲改革的问题。 (3)解决方法: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人民在对昆曲继承的基础上有 新的发展。,考点六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殖民罪恶的见证戈雷岛 1.西方殖民者进行

27、奴隶贸易的见证地(b) (1)历史:1444年葡萄牙殖民者首先发现了戈雷岛;后在葡萄牙人、荷兰 人、法国人、英国人之间多次易主,到19世纪完全为法国占领,一直持 续到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 (2)标志性建筑:奴隶堡。 (3)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今天,它不仅是西非的旅游胜地,而且还肩负着 进行历史教育的使命。岛上建立了一座海上博物馆,反映古代西非的历 史和文化以及近代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惨痛历史。,2.殖民主义的罪恶(b) (1)时间:15世纪中期至19世纪。 (2)动因:随着欧洲殖民者对美洲新大陆的开发,许多种植园对廉价劳动 力的需求。 (3)过程:奴隶贩子的船队从欧洲到非洲,在那

28、里装上黑人,运到美洲卖给 种植园主,再用贩卖所得从美洲购买蔗糖、烟草等物品,运回欧洲出 售。称为“三角贸易”。 (4)影响:给殖民者带来暴利;给非洲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促进了美洲种 植园经济的发展。 3.戈雷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c) 近代史上,戈雷岛作为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活动的中转站,亲历了殖民 时代的种种罪恶,是罪恶的奴隶贸易的历史见证。,二、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1.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罪行(b) (1)根源: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 a.宣扬纯粹的德意志人是大自然的宠儿,是一切文明和文化的创造者,上 苍赋予了他们主宰全世界的权力。 b.除德意志人外,其他种族都是“

29、劣等民族”。而在那些“劣等民族” 中,犹太人又是最为劣等的民族。 (2)种族灭绝政策的罪恶:灭绝、监禁、掠夺、奴役、实验。 2.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意义(c) (1)揭露罪行、哀悼死者、反省历史、警惕未来。 (2)对年轻一代的呼唤:摒弃民族歧视和偏见的丑行、唾弃吞并和侵略,的野心,尊重其他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权利、珍惜祖国的自强与独立。 3.人类为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而作出的努力(c) (1)奥斯威辛集中营被波兰政府辟为国家博物馆,后又被列入联合国世 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定为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 文化遗产的目的:让世人牢记这段血腥黑暗的历史,警惕历史悲剧的重演

30、。 (2)战后德国政府历经更迭,但对纳粹德国犯下的罪行都表示了深深的 忏悔。1970年12月7日,当时的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首都华沙犹太人 纪念碑前跪下,请求波兰人民的宽恕。,重难突破 一、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内涵的理解 (一)长城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1.作用 (1)长城的御边功能为中原地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提供了保障。 (2)以长城防线为基础的互市贸易,成为推进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 素。 (3)长城保护了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交往,增进友谊,消除隔阂,在 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融合,最终使辽阔北疆成为祖国牢不可分 的组成部分。,2.影响 (1)长城防

31、御体系的构建与运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坚忍刚毅和勤奋智 慧。 (2)建筑长城体现出来的开拓精神,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3)两千多年来,长城构成了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并最终熔铸 成勤奋智慧、坚忍刚毅、开放交流、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力与凝聚力 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3.认识: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延续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 施,是融军事工程、艺术与大自然为一体的建筑奇观,是真正的“大地 艺术”。,(二)故宫、颐和园所体现的明清皇家建筑的特色 1.故宫的特色 (1)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堪称 中国古代建筑中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 (2)它据儒家

32、传统礼制思想而建,其布局和建筑,处处体现皇权至上的等 级思想。 2.颐和园的特色 (1)颐和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 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2)它成功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几乎集中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建 筑形制,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3)颐和园虽然表现的是皇权至高无上,但是无处不体现悠久的历史沉 淀,渗透着民族文化的蕴涵,是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世界遗产。 二、对外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 (一)古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关系 1.古希腊和罗马的建筑艺术同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 较多的共同与相似之处。从罗马艺术发展的历程看,由于其起步远逊于 希

33、腊艺术文化,所以,罗马的建筑艺术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许多人认为 罗马建筑艺术完全承袭了希腊建筑艺术,无论是建筑艺术的取材、题 材、风格和哲学思想等。 2.罗马艺术的成就在于既保存了希腊的艺术成就,又发扬光大、丰富充 实了希腊文化形式,并形成自己的特点。罗马艺术不仅把希腊建筑的精,华柱式体系发展到运用自如、炉火纯青的地步,在细节上更符合罗 马人“重视实用”的风格。经过罗马人的发展,古典柱式的建筑风格由 传统的三种发展成为五种,构成了西方古典建筑传统的主轴。 (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与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之间的传承关系和差 异 1.传承关系 (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恢复和丰富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的

34、基础上 兴起的,和平友谊、公正、竞争的古奥运精神延续下来成为现代奥林匹 克运动会精神。 (2)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的主要运动项目至今仍在全世界流行。,2.差异 (1)古奥运会的参赛者有种种限制,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只允许成年男 子参加和观看,是少数人垄断的体育比赛;除基本竞赛项目外,还有模拟 战争的竞赛,如双轮马车赛,主要为战争做准备,所以古今奥运会的比赛 项目有许多的不同;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项目很少。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比古代比赛项目有了更完善的竞赛规则 和适当的保护措施,所以竞赛的危险性大大减少。 (2)古奥运会的参赛者抱着“或得桂冠,或舍生命”的信念,对名誉和成 功的热切追求是十分强烈的,这与今天的奥运名言“重在参与”是完全 相反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