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十七2016—2018年模拟作文赏析课件.pptx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952420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PPTX 页数:70 大小:60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十七2016—2018年模拟作文赏析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浙江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十七2016—2018年模拟作文赏析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浙江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十七2016—2018年模拟作文赏析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浙江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十七2016—2018年模拟作文赏析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浙江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十七2016—2018年模拟作文赏析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七 2016-2018年模拟作文赏析,高考语文 (浙江专用),1.(2018杭州一模,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世界各地的登山家多以征服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高峰为荣,但自2004年以来,有近两百人 在攀登途中遇难,此事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有人认为时至今日,人类的勇气和精神力量,不必靠登山来体现;有人认为冒险登顶满足了自 我,却可能把悲伤留给亲人,不负责任;也有人认为在实现自我和追求梦想的途中有些代价我们 必须承受。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注意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由材料

2、中三类人的看法,可以有三种立 意。其一,人类的勇气和精神力量表现形式多样,不必靠登山体现;其二,自私的冒险,给家人带 来伤害,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其三,实现自我和追求梦想时必担风险,必付代价。写作中应选择,三年模拟,A组 20162018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一种进行评判,亦可结合两至三种综合阐述。其中,第三种观点比较容易脱离材料和语境,造成 偏题。“自我实现在日常”“追梦亦有代价”“追梦与责任当并重”“人应朝着更高的山 峰出发”都是得当的标题。 从杭州市“一模”的反馈数据来看,作文的得分集中在41分上下。多数考场作文围绕一个观 点,平淡干瘪地论述着,好一些的考场作文能够注意辩证思维和前后呼应,但

3、脱颖而出的还是语 言生动、思想深刻的作品。优秀的议论文让人读来似与一位文质彬彬、满腹经纶的才子对 话,从内容到书写都有独特的气质内涵。 例文 人应朝着更高的山峰出发 珠穆朗玛峰是许多冒险者心中的神山,登上世界第一高峰一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荣耀。然 登山之途凶险漫漫,不测风云着实良多,众人闻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登山是对生命的不负责 任,在我眼里却不是这样。试问,为何“蛟龙”能下五洋捉鳖,“嫦娥”能上九天揽月?皆因探 索与追求。 如果说“蛟龙”号下洋深潜、“嫦娥”飞天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不,断求索,那么,我们人类为何不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寻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的理想?人各有志,

4、我的理想就是对困难的不断挑战和对自己的尽力超越,如是而已。 如果没有对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牧羊少年怎会跋涉万里,追寻自己生命中的宝藏?从拼搏到 失败,从失败再到拼搏的人不会一无所获,不会丢掉自己心中的金字塔。牧羊少年完全可以和 镇上的姑娘结婚,就此度过自己平凡的一生,只是当他晚上醒来仰望星空时,他会感受到内心的 空虚。 在日寇统治下危难重重的中国,也有一部分人选择苟且偷生,当了亡国奴。我们现在歌颂的那 些奋起反抗、不惧牺牲的烈士们,他们才是中国真正的脊梁。他们英勇的大无畏的精神没有 离我们远去,反而在时代的冲刷下熠熠生辉。 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往往会出现一个巨大的问题,“安逸”成了最大的自重,它

5、在把人拉进虚 空中还不忘嘲笑那些逆流而上者:“这么拼命干吗?多休息一会儿不好吗?”社会总是这样,倒 退者裹挟着不动者,前进者却被践踏,嘲笑。 假如在哥伦比亚的独裁高压下不敢反抗、挑战,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又怎么能发出摧毁 旧时代和建立新时代的渴望?假如陷入春秋无义战的泥泽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及,其弟子们又怎会“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假如在腥风血雨的法兰西没有一颗敢于质 疑的头脑,雨果又怎会说出“若无新闻出版,万古如长夜”,争取民众的知情权,宣告思想的重 要性? 回首前人之功绩,展望今日之未来,我们又怎能对知难而上者质疑?所有受过的伤,都是我们的 勋章。走过千山和万水,踏遍天南和地

6、北,请别再做一名群众,试着自我批判,我们比那些登山 者少的是将梦想付诸实践的努力。都说时间不饶人,但我们更不应饶过时间。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若不能至,奋力登之。 点评 本文标题简明,结构清晰,紧扣题意,首尾呼应。字里行间显现出该考生平时较大的阅 读量和良好的语言功底,善用古今中外的素材和修辞,能用驳论对比等方法。语言生动有力,亦 能联系现实,读来令人心怀开阔、热血沸腾。不过本文亦有可改进之处,如细节处应多加斟酌, 如第二段的“我们人类”可改为“我们年轻人”,以及有的素材之间过于跳跃,应注意内在联 系,注意自然过渡。,2.(2018衢州第二中学一模,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7、)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近期,这句话已经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成了年度热句。 在传统思维下,我们奉行“看见才相信”“眼见为实”。而在现代思维下,“相信才看见”代 表了一种尊重梦想、追逐理想的思想理念和思维格局,更体现一种把“不敢想变为敢想”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底气和担当。 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看见才相信”是现实主义者的哲学;“相信才看见”是理想主义者的追逐。 当今时代与当下中国,从现实出发,追逐眼前利益的人越来越多;怀揣理想,敢于创新突破的人 越来越少。这也是“相信才

8、看见”成为热句的原因。 引导学生关注未来、关注梦想是本文的命题宗旨。在这样一个思辨味很浓的哲学表述之下 谈一谈对梦想和未来的认识和理解,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格局。 例文 逐梦时代:相信才看见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近期,这句话已经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在传统思维“眼见为实” 的土壤中破土而出的这朵现代创新思维的小花,着实令人眼前一亮。也许,在不知不觉中,“相,信才看见”的逐梦时代,已然到来。 诚然,“眼见为实”的传统思想依然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领域。譬如,我们依然需要严谨求实 的治学精神、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做事方法。西汉河间王刘德有言:“务得事实,每求真是 也。”其中强调的正是此理。以

9、此为代表的传统思维侧重的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精 神。而在当今社会盛行的现代思维,由传统思想的土壤孕育而来,又在高速发展的科技条件下 滋养生发出“相信才看见”这样的新理念。这两种思维方式看似各执一词,实则并不矛盾。 现代思维是融合了传统精华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强调逐梦与创新,因而 更顺应社会进步之潮流。 从历史的角度看,“相信才看见”的出现也许是一个必然。在技术尚起步的早期社会,农耕文 明以“获取”为核心,首先是采集,而后转为“种植”。在这一“靠天吃饭”的时期,农民总结 出大量的农谚俗语,以记住自然的规律并相应地做出应对。而随着知识水平、耕作工具、技 术方法的迅猛发展,如今的

10、农业文明早已变了样。利用大棚保温,人们种出反季蔬果。高级技 术的出现让我们拥有将头脑中的理想作物转变为现实的能力。于是,今天的我们,依托着仍然 不断革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超级梦”。由农业文明的演化延伸开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人类的整个历史由“顺天而行”到“自我改造”“主动创新”的惊人之 路。 思想的变革与社会历史的更替一脉相承。在现代思维中,“相信才看见”代表的是对梦想的 尊重与追求。在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把不敢想变为敢想,将不可能转为可能,这应该是每一个 现代人都应拥有的底气和担当。“相信才看见”的背后,是勇敢的“相信”;更是历经奋斗和 努力,用时间、心血、汗水换来的“

11、看见”。我们要有拥有梦想的勇气,更要有实现梦想的毅 力。知行合一,方不沦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在“相信才看见”的逐梦时代,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仰望星空,同时也为自己喝彩, 因为敢于仰望的人,眼中自有光芒在。 点评 本文作者立意切合命题本意,抓住了“相信才看见”所传达的核心意义。全篇紧紧 围绕“逐梦”一词展开论述,头脑清晰,论述集中,议论张弛有度,详略得当。本文的亮点在于 其思想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解析人类社会的演变,思想深厚,眼光独到。,3.(2018温州二模,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材料作文。(60分) “打赏”,古时指身份尊贵的人给低层、下属的赏赐或为报答别人服务而

12、给予的钱。现在,继 “点赞”之后,凭意愿自由、数额随意等特征,网络“打赏”成为互联网新宠,直播平台、明星 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网络处处可见“打赏”字眼,人人可以成为“打赏者”。 有人说网民“打赏”的不是金钱而是感觉、心情,也有人说网民“打赏”的不是感觉、心情 而是自我需求,还有人说网络“打赏”就是一场草根文化的胜利。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这个题目,紧跟时代热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打赏,是一种新兴的、非强制的付 费鼓励模式,让服务供需双方密切互动。文章已经阅读完了,直播已经欣赏完了,不再需要付钱 就品尝了文

13、化果实,为什么还要心甘情愿地打赏呢?到餐厅吃饭,接收快递,打车等消费行为,本 来已经付够费了,为什么还要额外打赏呢?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围绕一个社会现象进行思辨,是近年来高考命题者比较青睐的命题方式。比如2017年山东卷 的“24小时书店”,2016年浙江卷的“虚拟现实”,2016年课标全国卷I的“考试赏罚”等。 时代在变化,人们也需要应对这个时代的变化。身为中学生,一要学会应对时代,二要学会观察 时代、独立思考。本题的设置正是出于这一初衷。,例文 打赏别人,满足自己 如今,无论是网帖发布还是网红直播,页面最后都会有一个显眼的按钮:打赏。你只要轻轻一 按,三元五元,三万五万,多与少,视你的

14、心情而定。这种现象,叫作“打赏经济”。它的兴盛,足 以支撑起自媒体产业的生存,可见慷慨解囊者还是很多的。 但问题是,“打赏”这个行为,表面上看是多余的。比如看网站,粉丝完整阅读之后早已知道所 有内容,没必要再去买阅读权,但为什么依然有粉丝心甘情愿“打赏”呢? 其实,“打赏”买的是另外一些心理满足。比如“自尊”,就是传统小费文化的重要内容。打 赏过小费的人都知道,一点小钱,可以让你获得服务员的更多敬意,而且,“我打赏得起”这种 “有能力”的体验本身也很令人自豪。所以,有些想获取自尊的人就喜欢去打赏别人。他们 赏得高兴,对方收得开心,也是一种双赢。 打赏,还是我们表达自己的方式。就如网上许多文章的

15、作者,他们为大众情绪代言,说出大家的 喜怒哀乐,让人读起文章未免感觉特别痛快。而且,他们也为社会的利益鼓与呼,传播人文关怀 总之,他们惠泽大众,大众也以“打赏”的方式回馈他们,表达敬意并在表达中体会到温暖,的满足。 不过,“打赏”文化在网络中,最大的功能之一还是“建立关系”。如果你进入网络直播室,这 种关系的建立,会变得更加明显。很多人不缺钱,缺关注,于是他们天天在网红面前甩钱买关 注。打赏,打赏,打赏,只求赏进排名前三,让网红甜甜地喊一声“我的国王”,对此,他们会甘之 如饴。所以,这种人往往也是网络直播产业最大的金主。当几个大金主凑到一块儿,打赏,就会 带来另一种满足:竞争。打败对手,成为王

16、中之王,体验到自己的强大。胜利的感觉异常甜美, 常令人欲罢不能。所以,打赏竞争经常让直播室风起云涌,成为直播以外的另一个热点,也成为 幕后推手捞金的工具。 打赏,有着种种是与非,但它的本质依然是“情绪的满足”。 打赏者花点钱去满足自己,惠及对方,只要不过分,也是利己利人的一种社会文化。 点评 本文题目即中心论点,明确简洁。第二段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引出问题。接下来从三 个方面分析打赏者的心理,层层深入。打赏了别人,满足了自己,令人信服。语言幽默风趣,能 引起读者会心一笑。文章结尾简洁自然,表达留有余地。,4.(2018湖州、衢州、丽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7、 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很多,有趣的灵魂太少。有人说,最怕的不是没有思想,而是满脑子装满了 标准答案。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皮囊”和“灵魂”是本文写作的两个关键词,写作者应该围绕两者展开论 述。由于这个话题已经形成了主流看法,一般写作者会采用先否定皮囊再着力强调灵魂的思 路,所以应尽量避免观点趋同。也不要过于依赖材料论证,尤其是过度使用娱乐界明星的例子, 那样会影响文章格调。论述语言尽量做到严谨、简练、有力。 例文 皮囊之下,灵魂之上 外在美与心灵美,哪个更重要?这是自审美产生以来,被讨论

18、被探究千千万万次的问题。而皮 囊与灵魂的分歧,在当下又被赋予了另一种表现形式。 自古以来,从事理上看,自然是心灵美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外在美。人们都说心灵美更重要。 白雪公主中的王后、丑小鸭都是最好的例证。然而这只是事理,是一种理想。真正,的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自古以来,四大美人、潘安的名声往往比黄月英、钟无艳来得大。尤其“有事钟无艳,无事夏 迎春”更说明美貌往往比才华具有吸引力。不只是齐威王,大多数人都是这样。“颜控”其 实也并非无缘由,外表总是决定了人的第一印象,好看的人往往迎合人的审美需求,于是更易获 得来自他人的好感。王子爱上的总是美貌的公主,灰姑娘也是化身公主后,凭借靓丽动人的外 貌才赢

19、得王子的注目。当她泯然众人后,王子只能靠脚来认人。 诚然,以上分析均来自故事,皮囊与灵魂在当下又被时代赋予了全新的关系。 当今“颜控”泛滥,“网红脸”遍地成灾,除了亘古不变的审美需求,又被注入现实原因。我们 会看到新闻的头条,总是娱乐圈八卦。人们如今的关注点,越来越向娱乐圈靠近。而娱乐圈毫 无疑问是“好看的皮囊”最庞大的聚集地,人们的关注点向娱乐化靠近,审美要求自然也不断 提高。于是,为了迎合人们审美的提高,甚至为了出名,有些人便开始在脸上动手脚,这便就是 “网红脸”的由来了。“网红脸”多了,好看的皮囊可不就千篇一律了吗? 归根究底,“皮囊”在当今越来越重要,很大原因是社会步伐的加快。人们没时

20、间细细探究一 个人身上的内涵,没有余力挖掘一个人内在的灵魂。可外表不一样,它能带给你的感官最直接,的刺激。一个人皮囊好看不好看,两秒钟就可以判断。但一个人的思想达到了怎样的深度,灵 魂有多丰满,是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去细细品读的。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去研读一 个人的内在世界,自然是比单看外表有趣千倍万倍,所以智者往往懂得欣赏、剖析一个人的灵 魂。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按了“快进键”便再也无法“暂停”,他们只能走马观花,只能简 单对一个人的皮囊评头论足。 所以,皮囊之下,灵魂之上,如何抉择,取决于你人生的耐心程度与精神需求。 点评 本文开篇点出了要讨论的核心内容当前时代背景下“皮囊”与灵魂

21、的分歧。第 二、三自然段对后文的表达起到了铺垫作用,对童话故事、历史典故的解读一针见血、精确 到位,借此表达“内在美以绝对优势压倒了外在美”“只是事理,是一种理想。真正的现实往 往并非如此”。后文从两个角度解读当前背景下“皮囊”压倒“灵魂”的原因:媒体的渲 染、社会步伐加快。观点逻辑性强,具有说服力。,5.(2017台州高三期末质量评估,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7年12月15日,电影芳华公映。剧中的男主角刘峰是一位公认的“活雷锋”,是文工团 中最善良的一个人。但他的善意并没有得到他人的珍视、命运的眷顾,他不幸成为一个社会 底层的残疾人。电影芳华引发了关于“如何善良

22、”的广泛争论。 2018年1月3日,湖南株洲公交车司机李晖在开车时因为突发疾病去世。在昏迷前,他尽力坚持, 把车开到路边停稳,提醒乘客下车。新闻传开后,感动了无数人。 虽然上面两件事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的确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善意要不要以回报为前 提。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本题不存在审题难度,要求考生讨论“善意要不要以回报为前提”,考生只需要 在这个话题内谈一谈自己的思考。这是一个典型的“原因探究”型的命题,不论是回答 “要”还是“不要”,都需要展开逻辑完整的原因探究。当然回答

23、“不要以回报为前提”是 较为简单的思考方向,学生也有话可说。但正是因为简单,选择这个观点的人也会很多,一般的 思考角度和深度难以吸引人眼球,甚至会有不少学生陷入空话、套话的窠臼。而挑战“善意 要以回报为前提”的学生,因为题目要求并没有强调“不要以回报为前提”,所以给写作者留 下了发挥的空间,如果把观点定为“社会应当以回报为前提倡导善意”,那就大有可写。,例文 行善以德,何求回报 海明威说过,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想,我们总是活在他人的善意里。那小小的善意,是点 点微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那么,善意该以回报为前提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以回报为前提的善不是真正的善。朝阳照耀万物,无私博爱,不求

24、回报;河泽滋润原野,不曾间 断,不求回报;沧海接纳万川,汇于一身,不求回报。天地万物,从来都拥有着这样不求回报的 善。若将这样的“大善”与我们所求的“小报”相较,高下立见,不啻霄壤。 诚然,我们活在一个要求回报的时代。读书是为了社会地位的提升,努力是为了坐享明日的累 累收成。可是,若人与人之间的善意都是为了回报,那样岂不可悲?这无疑是当代人价值观缺 失的体现。以回报论收获,以利益衡善心,却是渐渐淡忘了人性的温暖。芳华中的刘峰在 不得他人珍视的前提下无偿帮助他人,公交车司机李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坚守善心,为他人的 生命保驾护航。正是这样不求回报的善意使人感动,温暖了我们冰冷的心。 我们为何要行善?

25、行善的目的与价值落在何处?关于这个问题,曾有人问过孔子。子曰:“以德 报德。”行善凭心,自本源出发,亦当外化于万物;行善以德,善当为自身德行之体现。向他人,展露善意,便是向他人传播内心高尚、不求回报的美德修养。特蕾莎修女一生行善,以弱小的 身躯给予多少孤儿爱的希望,她的善行,不求回报,亦不期回报。 事实上,我们需要这样的善意。社会文明的构建其实是善的体现,礼记中“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的大同是善;小女孩扶起倒地不起的老人是善;陌生人拾到钱包,物归原主,却推 辞酬金是善;泰坦尼克号上船员坚持让妇女与老人儿童先走,亦是善。这些善行,或多或少,或 沉重,或微不足道,却真真切切地向我们展示了人们

26、不求回报的善行。 这种善行无疑是伟大的,当是人类千万年来进化史中命运馈予我们的珍宝。即使前路有着厚 厚的阴霾,这种善良与人性的美丽亦会放出璀璨的光。 行善以德,何求回报? 点评 观点明确,毫不含糊,这是优秀议论文最明显的标志。这篇文章开头在亮明观点环节 毫不拖泥带水,干脆利落;“朝阳”“河泽”“沧海”,一连串类比手法的使用,虽然不能直接 证明观点,但是作为辅助性的论述表达,对于提升文章的语言格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 直指当今时代存在的功利性“行善”动机,这种结合现实和时代特点的意识提升了文章的议 论价值。礼记中传统思想的深刻阐释和特蕾莎修女的事例相结合,使文章的语言免于空泛。,6.(201

27、7诸暨第一学期期末,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雕塑家吴为山:什么是雕塑?雕的过程是一个减的过程,是做减法,从外向里慢减,剪去那些不应 该存在的东西。塑的过程就是加法,不断从里面向外面加,加上属于精神本体的东西所以, 雕塑是加法、减法的一个组合,加加减减、减减加加,到最后只留下精神与灵魂。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解读本则材料时要注意两组对应的概念:“从外向里慢减”与“从里面向外面 加”,“不应该存在的东西”与“属于精神本体的东西”。“不应该存在的东西”是指附着 于表面的东西、有损于主体的东西,应该减

28、去;“属于精神本体的东西”是指内在的精神品 格、风采神韵、个性特征等,应该加上。雕塑如此,那么人生(生活)又该如何进行“加减”呢? 在审题过程中,考生首先应考虑生活中有哪些内容是可以减去的,比如对金钱名利的追求、在 物质生活中过多的享受、过重的思想负担等;又有哪些内容是可以增加的,比如对人生的担当, 对社会的责任、追求的梦想、坚持的信仰等。其次,要从深层次分析减少与增加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适宜的“减”正是为了精神的“加”。例如,适当减少对子女的呵 护,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减少慈善“作秀”,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减少对名誉、地位的追 求,增加淡泊、朴实的生活情趣;比如减少对物质生

29、活过多的追求,增加精神内涵的修养;等 等。同时要注意的是,生活中一些无法抗拒的客观上的“减少”不能纳入此范畴。比如,个人 生命旅程的减少、身体上的残疾等。再者,“加与减”不完全等同于“舍与得”,前者更强调 人的主观行为,后者更注重人的主观意愿。 参考角度示例: 删减浮华的外在追求,添加道德的高尚,升华人生的境界; 剥减过分的名利追求与物质享受,添加梦想的追求和信仰的坚守,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卸下心头的杂念和负累,添加做事的专注和安顿心灵的智慧,让精神世界饱满而有生气; 减去人生不良品性与习惯,添加修养与思考,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 例文 加减相宜,方存大美 几百年前,著名的雕刻家米开朗琪罗曾提

30、出“美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这与今人吴为山的,“减法”不谋而合。从古到今,无数的先哲都告诫我们要努力充实自身,充盈心魂,这恰与吴为 山的“加法”相呼应。事实上,艺术与人生,固有其相通之处。艺术也好,人生也好,都应加减 相宜,方存大美。 易卜生曾道,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锻造成器。这成为新文化运动进步青年奋发向上 的口号。那么,究竟何谓“减”,何谓“加”,又如何将这二者巧妙结合? 不难理解,雕塑工艺上的“减”,减去的乃是那些有悖于成品简洁美的赘物。因之人情,“减” 的含义还应深些,即那些做作、浮夸的虚饰都应在减去的一列。还原朴素的本真,拥有一颗赤 子之心,就是大美,而那些虚浮在外表的矫饰只会

31、迷乱本心,理应删去。而所谓的“加”,也必 须慎重选择加入的东西,诚如吴为山所言,加入的当属精神本体层面的,绝非世俗的圆滑、取巧 之道。 加减相宜,这是基于孔子文质观所提出的要求。“文胜质”“质胜文”都不是我们所期盼的 结果,同样,加若是过了头,只会使心灵堵塞不通,甚至丧失性灵,仅是”精神胜利”;减若是过了 头,人甚至不能成为完整的人,遑论“铸造成器”。同样,若只追求“加”或“减”,人生总不 免有所缺憾。因此,只有加减相宜,方存大美,方能臻人生理想境界。,加加减减,反复雕琢,最后留下的必然是人生的内核,精神与灵魂。“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 如磨”,无论是成才还是成君子,都少不了加减这一环,这是

32、一生伴随的事业,也是每个人都应 面对的人生课程。东晋名相谢安的人生,就将这种加减法发挥到极致。他出身阳夏谢家,自幼 遍阅典籍,通晓经传,这属于“加”的范畴,正是幼时的良好教育培养出他出众的品格。谢安曾 因厌弃官场,隐居东山不仕,直到国家有难之际方出山麾师。如果说他的退隐可谓中国古代文 人普遍的减法,那么在大战之时的从容镇定既是他前期“减”塑成的从容淡然品格的影响,也 是他本身因“加”而通晓兵家战略之果。文质相衬,加减相宜,终能造就一个人。 希望我们在加减相宜方式之下拥有美好生活。获取精彩的人生,使心灵在现实的纷繁中享有 澄明的寄托。 点评 标题醒目而扼住要害;开头直奔主题,紧扣材料而观点鲜明;

33、主体有清晰的逻辑链,析理 逐层深入;语言理性而富有思辨;能将平时积累的素材以合适的角度加以呈现。,7.(2017浙江名校模拟,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高考临近,某中学为鼓励高三学生努力学习,在校园中张贴了大量内容各异的宣传标语,如“天 王盖地虎,全考985;宝塔镇河妖,全上211”“每天增一分,干掉千百人”“考过高富帅,战胜官 二代”“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这些标语引发了校内外各界人士的热议,有人认为这 些标语的内容简洁有力,对学生是莫大的鼓励;有人认为这些标语的内容过于直白功利,会将学 生的思想引入歧途;还有人认为学校教育理念和方法出现了偏差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

34、么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学校的做法值得肯定。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形势 下,学校借带有强烈刺激色彩的标语来激励学生,可以有效鼓舞学生学习,有益于学生备战高 考。学校的做法应受批评。过于功利化的教育培养不出真正优秀的合乎国家和人民需要 的人才。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以此立意写作,需要对标语中“干掉千百人”“战胜官二 代”等透露出的仇视心理进行分析和批判,指出这种心理是不正确的。 例文 教育当显正能量礼记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

35、活 动,并通过“传道、受业、解惑”来实现。而学校作为最重要的“传道者”,自然应当做到如,礼记中所说的那样,教以事,喻诸德。德者,当代之正能量也。 反观材料,“天王盖地虎”的虚假气势背后隐藏着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观;“考过 高富帅”的自我激励背后深藏着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财富观;“干掉千百人”的伪妄 警示背后潜藏着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观。显然,校方的这些宣传标语与“喻诸 德”背道而驰。 其实,校方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成绩,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仅仅关注成绩而忽视教育正能量的传 递,则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何为教育的初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36、。” 要想教人做人,教育就离不开正能量的彰显。 作家柳青说过:“人生之路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只有几步,尤其当人年轻的时候。青年如初春, 如朝日,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教育之于青年,好比园丁之于幼苗,此时,只有浇灌以正能量, 才能开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美丽花朵,才能结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丰硕果实, 才能育出“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写的人。教育只有传递正能量,才能不负青年的 大好年华,从而让青年“人生之王”的豪气挥洒得酣畅淋漓,而非让青年沾染“天王盖地虎”,的俗气,害人害己。 青年是引领社会的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接受正能量教育的 青年则充满正能量。

37、教育传递了正能量,青年发扬了正能量,社会充满了正能量,由此国家终将 以博大的胸襟、豪迈的气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育是正能量的彰显,正能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天 地之心,是高悬于我们头顶的北斗七星和照亮我们内心的床前明月。脱离低级趣味,避免利己 主义,彰显正能量,培育道德人才,树正气、增骨气、添底气,为实现“中国梦”积蓄和传递正 能量,这是每一位“传道者”都应当有的责任。 点评 文章标题“教育当显正能量”明确地点出了主旨,隐含着对功利化教育的批判。全 文围绕此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先引用礼记中的话,提出“德者,当代之正能量也”的观 点;然后分析材料,一针见

38、血地指出材料励志的本质,紧接着指出教育的真正目的,学校应该培 养什么样的人,最后扣题,指出学校教育应有的做法。本文首尾呼应,论证环环相扣,结构严谨。,8.(2017浙江名校联盟,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来,关于培养“小男子汉”的话题沸沸扬扬。此话题由南京某初中开办的“男孩班”引 发。该校别出心裁,挑选30名男生组成“男孩班”,开设“男生课堂”进行相应训练,旨在从小 对其进行“男子汉教育”,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对此,有人认为男生“男人味”越来越淡 是多年来个性化教育缺失、独生子女受溺爱、流行文化影响等造成的。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角

39、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写作时,围绕核心话题,可从以下角度构思立意:从学校教育的角度,针对南京某初 中开办“男孩班”的做法发表观点,既可赞成学校的做法,肯定“男孩班”男子汉教育的价值, 又可反对学校的做法,阐明“男孩班”的消极作用。另外,还可针对男生“男子气概缺失”的 社会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办法(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当然,也可发表 相反的观点,从社会的多元化、个性自由、个性解放等角度来谈。 例文 时代呼唤阳刚之气 某学校的“男孩班”开课,这个意在培养男孩阳刚之气的举动,无疑在本不平静的教育的湖面,上激起了阵阵涟漪。无独有偶,

40、某地“淑女班”也已经开课,旨在让年轻女性具备中国传统女 性的典雅气质。“男孩班”“淑女班”的出现,无疑是对社会上所谓“娘娘腔”“女汉子” 的积极纠正。 何为真正男子汉?曾经,爱冒险、爱挑战、爱比拼、爱运动这些行为都是男孩子的标志, 可是如今社会上的男孩子却变成了爱买点卡、爱玩游戏、爱在QQ上闲聊这违背了男孩 子的天性。 “男孩危机”的出现,当然与社会这个大环境有关。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家家都在 用行动诠释“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作为家里的“少爷”,他们习惯了娇生惯 养的生活,学会了一受伤就扑向爸爸妈妈的怀抱。上了学以后,以女性为主流的教师团队包围 了我们,她们似我们的母亲。

41、用母性的光辉照耀着我们,却也在无意中使我们变得娇滴滴,失去 了男子汉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摆脱“男孩危机”,需要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教育如同上帝之手,无论是家长以身作则的潜移 默化,还是老师的口传心授,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孩子的“三观”。荀子劝学中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们的家庭和学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男孩子成,长的环境,需要以各种形式让男孩子感受到阳刚的气度,展现男子汉的风采。开办“男孩班” 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同时,想要摆脱“男孩危机”,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说起打造男子汉形象,就不得不提起湖 南卫视热播的综艺节目真正男子汉。这一档军旅题材的节目,让许多明星进入部队

42、接受 军队的洗礼,无疑是这个逐渐娱乐化的社会中的一股清流。让孩子们将坚强、勇敢、拼搏的 偶像作为榜样,无疑会对孩子们男子气概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 在我看来,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是勇敢、果断、能吃苦、敢担当的人。如今,安定的社会不需要 我们去抛头颅、洒热血,但仍需要我们承担起保护家庭的责任。 拒绝当“少爷”,争做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真正男子汉,像太阳,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点评 文章以“男孩危机”为切入点,先从材料出发,通过对“男孩班”与“淑女班”出现 的背景进行分析,引出对“男孩危机”的思考。具体分析时,作者先对话题进行解读,然后从家 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办法,最后得出对男子汉形象的

43、正确认识。本文举例典型, 论证充分,说理性强,具有思辨色彩。,9.(2017浙江教育考试院调研,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日趋多元化。有的人喜欢追逐新潮,享受手机和网络的便 利、穿有破洞的牛仔裤、吃饭AA制;有的人偏爱信守旧习,以纸笔写作、听昆曲京剧、着唐 装汉服、讲究传统礼仪;更多的人喜新而不厌旧,兼容新潮和传统。当然还有人认为,本质上人 们其实是无法选择的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注意 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任务指向很明确,谈谈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

44、式。可以选择“喜新”,可以选择“守旧”,可以选择“喜新而不厌旧”,也可以认为“无法选 择”。“喜新”“守旧”为常态,能自圆其说即可;“喜新而不厌旧”为主流;“无法选择”为 本质。难度依次增加。行文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理由和意义(价值)。从生活方式看,这 些都是社会和时代的表象,各有各的道理。从时代发展看,可以分析时代对生活方式的影响,时 代与“多元化”的关系,时代中的人与人的精神居所之间的关系,人的本质属性与价值定位问 题,等等。,例文 无法选择 在如今这个自由开放的世界中,可供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似乎各式各样,或新潮,或传统,好 像只要你喜欢,没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不可以被选择的,但是

45、,这只是表面。实际上,我们无 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首先,我们本质上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因为我们自以为的选择,只是一种大势下的裹 挟。小说中国式二代中所说,很多时候,人生就像是走在两堵高墙中间,看起来你也是在不 断地选择,其实你不过是一直在汹涌人流的裹挟下,跌跌撞撞往前走罢了。你自认为自由地选 择了一种你认可的打扮,自以为你自由地选择了一种你喜欢的生活方式,不幸的是,实际上那只 不过是潮流大势在你身上的体现而已。 其次,我们本质上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因为我们陷入了一种被定义的思维中。沃尔特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曾言: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 解。置身于庞

46、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 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最后,我们本质上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人性上的对自身 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提到: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处在 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 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至更低的等 级。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所谓的“自由选择”会不自觉地屈从于这种“身份的焦虑”。 当你认为政治家是成功的典范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以政治家的生活

47、方式为自己选择的生活 方式;当你认为运动员是成功的典范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以运动员的生活方式为自己选择的 生活方式;当你认为演艺明星是成功的典范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以演艺明星的生活方式为自 己选择的生活方式。而实际上,这些都不是你真正想选择的。 有位作家曾说过:人最难做的就是自己的主人。卢梭也说:人生而自由,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在我看来,不管多少人巧舌如簧,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在这样一个所谓多元化的时代里, 本质上,我们无法真正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点评 本文是一篇规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文章以“我们本质上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 式”作为论点,追本溯源,进行深度解读。论证条分缕析,从“我们自

48、以为的选择,只是一种大 势下的裹挟”“我们陷入了一种被定义的思维中”“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人性上的对 自身身份的焦虑”三个维度展开,逐层深入,说理透彻。内容充实,事例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全文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学生的深刻的思辨能力。,10.(2016温州一模,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当今世界,远在天边也可以便捷交流,可谓“天涯若比邻”;而另一面,近在眼前却常常无话可 说,可谓“比邻若天涯”。 对这种“远”和“近”,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明确观点,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本则材料的核心内容为“远和近”,“远”为物理距离,

49、“近”为心理距离,现代 生活在实现“天涯咫尺”的便捷化交流的同时,却又出现了“咫尺天涯”的心理隔膜,一如顾 城的小诗远和近所写的:“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 近。” 把话题放在当下的背景下来呈现,就有了针砭时弊的作用。为何会出现“咫尺天涯”的状况? 有现代人心理的孤独、被手机等通讯设备所控制与“物化”、人与人之间真情在流逝等众,多的因素。如何跨越心理距离,达到心灵融合,治疗现代人的心理痼疾?可由此引发众多的思 考。有了这些思考,既可以深化主题,也让作文有了现实的功用。 例文 心的远近 海明威把人比作孤岛,只有坚固的孤岛才能和大陆结合。他想教我们坚强,但人们似乎

50、只学会 了变得坚硬,变得孤独。交流不再分远近,人心的远近却更加明确,更加凸显了。 有人说,以前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现在门缝里看人把人看远了。在人们住进高楼大厦后,似 乎邻居就被那扇防盗门隔开了,再难见以前小屋小院四处串门的场景。邻居也只剩下相邻而 居,不再是守望相助的人了。甚至连曾经亲密的朋友,相见时也无话可说了,反倒是网友之间能 无所不谈。 我们不能将原因只归结于高楼大厦和快速发展的网络,因为这是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摇篮和坟 墓,生涯和意义都在里面,如蚯蚓深埋泥土中。更何况交通也发展了,相见的远近已不是阻碍。 是我们的心提前硬化了,屈从于世界的阴暗一面。难道远方的消息就比近在眼前的珍贵吗?看 看那些因父母的爱感动得痛哭流涕的人,他们明白到底谁和谁的心更近。曾经的纽约市长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