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 (浙江专用),一、(2018浙江,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 在自然里骑车。有个男孩说:“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我爸爸和越野车 们赛车。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 趣。”还有个男孩说:“我们每年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我们骑着好 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就能看 到5头黑熊。太好玩了!”第三个男孩说:“我们每周末都去
2、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有个小山 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 洞和蛇了。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我爸爸有辆四轮,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材料二:(资料来源于刘正源等著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注 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 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 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 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
3、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 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 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 出生命与无生命。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 林,还是遥远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引着我 们。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 动比赛的观众数。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 奇,样式也最多。 (摘编自爱德华威尔逊
4、著,杨玉龄译生命的未来) 材料四: 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最轻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或感 觉不安。但严重的案例,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恐惧症,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造成恐慌、恶心以及 冒冷汗。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险源就是人类进化 过程中,在自然界中所遭遇到的危险,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狼、老鼠、蝙 蝠、蜘蛛以及鲜血,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汽车以及枪支,虽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 更具杀伤力,但在进化历史上还是太过近代,不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
5、。 (来源同材料三) 1.下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 B.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C.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D.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有利于他们形成 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6、。 B.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公司占比较小,二者是自然教 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 C.在美国,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这一事实是人类“亲 生命性”的证据之一。 D.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也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还可 能跟人类基因有关。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4分) (1)事实依据: (2分) (2)理论依据: (2分),一、 1.答案 D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在材料三和材料四 中。A项“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错,材
7、料三中原文有“有时甚至会想与 它们进行情感交流”。B项“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错,C项“人类对生物的恐惧 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错,材料四中原文有“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所 以B、C两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三中有“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 一”,材料四中有“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2.答案 A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本题要求选“不正确的”,A项答题区间在材料 一中,由原文“我很高兴发现在自然里骑车”可知A项扩大范围,并不是喜欢自然的孩子 就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只是“我”发现的一部分人而已。B项答题区间在材料二中, 读图可知,
8、政府、公司和中老年人占比较小,都有很大的潜在市场。C项答题区间在材料三中, 由原文“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这一例子和“亲生命 性”这现象的关系可知,C项正确。D项答题区间在材料四中,这些都是古代的危险源,因而D 项的观点是正确的。,3.答案 (1)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会在自然活动中妨害生物。 自然教育主要集中在儿童和亲子方面,受众群体单一。 (2)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 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界的危险。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题目为“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 的事实
9、和理论依据”,事实依据主要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材料一的事实是用来说明对自然的 喜欢不完美;材料二的事实说明自然教育受众群体中儿童和亲子所占比例太大。理论依据在 材料三和四中。材料三理论强调“亲生命性”与生俱来。材料四讲述生物恐惧症产生的原 因。,二、(2017浙江,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 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 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 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
10、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 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 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 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 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 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 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 对第二个参与者的
11、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 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 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 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 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
12、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 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 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 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 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 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1.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 工对方
13、发出的符号。,二、 1.答案 A 仔细阅读第一段,可发现A类传播行为的要素是“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 “发送给对方”。这里,“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是“编制信息代 码”所遵从的原则和使用的手段。这个主次要分清。根据第二段可知,B类传播行为的要素 是“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如果接受进行加工”,要注意“是否”二 字,说明接受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一是有决定“是否”接受的主动权,二是有“加工”权。据此 分析各选项,A项关注了全部主要因素;B项忽略了“发送”的要素,且没有“是否”这一信息; C项漏掉了“发送”这个重要信息;D项漏掉了“是否”这一重要信息。 易误警示 阅
14、读粗心或方法把握不到位,理不清阅读材料信息间的关系,抓不准信息主次,是造 成选项判断不明的主要原因。如前所述,传播参与者,不论其是信息发送者,还是信息接收者, 作为主体的主体性不容忽视,表现在行为的目的性和行为的自主性(是否)方面。并且要分清 目的、方法手段和主要工作间的关系,不可抓了次要信息而漏了主要信息。 2.答案 D A.根据第一段1、2句可知“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正确,从第一 段5、6句和第二段1句可知“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三、(2016浙江,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
15、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 于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 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 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 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 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 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式;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
16、言变迁,催生了新的 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 等形式的发展;40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 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 得与失,也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 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 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念和实践持保留态
17、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 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 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 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 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 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且也表明:事实上, 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
18、所选文段有删改),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 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 上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 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 言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3分) ( )
19、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过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3.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分),三、 1.答案 B A.递进关系不当,由原文可知,应该是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 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进而“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C.张冠李戴,原文为“新文化运动提倡者”“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并没有说“学衡 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D.无中生有,“最重要的意义”于文无据。 2.答案 C 本文
20、主要论述的是语言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的影响,A、D两项只说 了“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缩小了范围。B项没有涉及“语言变迁”,概括不全面。 评析 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给文章拟写标题,既不能只 看文章的局部内容,也不能任意扩大或缩小概念范围。 3.答案 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 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和分析概括的能力。相关信息集中在文章第二段的结尾。由“在 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过程中”,以及“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 可概括出“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由很多现代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
21、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词”,可概括出“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 形式”。 评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作用”在文 中体现并不明显,需要考生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作答。答题时首先要找到相关信息,然 后进行筛选整合,注意题中“两点”的提示。,四、(2015浙江,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 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 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 的、转移的、
22、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 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 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 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 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 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 “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 并非易事。 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
23、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 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 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 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 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没 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 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 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
24、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 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他人将如何理解?(F.尤契夫) 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 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 (选自列夫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 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密切的关联。 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 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 2.下
25、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作为比内部言语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 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 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 D.言语表述时需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维联系起来。 3.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 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五、(2014浙江,8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学家都 从不同
26、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与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较早地关注视觉文化。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 作与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 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 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象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设计的一位教授,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而倒 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 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 关于视觉文化,对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美国学
27、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 中,用“三种文盲”的概念给予了最好的解释。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 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大声疾呼,我 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的生产深刻地 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 中央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近90亿元,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 道当年的广告收入就接近这
28、个数字,这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 这么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 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 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 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上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绝 非是学术“呐喊”所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 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 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在景象社会一文中,大胆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尔后,他在
29、这 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他认为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五、 1.答案 B 文中并未说“深深地刺伤了”教授的双眼。 2.答案 D “必须”一词过于绝对,“或然”说成“必然”。 3.答案 两种说法是从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所以不矛盾。“主动发现” 是指个人可以通过学习,主动以图式透射来观察、理解世界。“被动的行为”是指在现代 社会中,由于画面平面化、碎片化的特点,加上视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 解析 结合文本内容理解,视觉观看是个人主动发现的过程,而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 和至上性,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两者并不矛盾,只是角度不同。,
30、一、(2018课标全国,7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 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 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 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 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 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
31、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 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 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 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 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 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
32、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 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 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 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 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 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 此形成对照的是
33、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 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 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 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
3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 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 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 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 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5月7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 输和操纵,可
35、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 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 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 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 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
36、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 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 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 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一、 1.答案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材料一第二段潘建伟教授 的那段
37、话中,该项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材料二第一段中,该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材 料三中,该项表述正确。D.“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于文无据。 易错警示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题的设误方式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题的设误方式同其他现代文阅读选择题的设误方式基本相同,都是从 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因果混乱、混淆是非、混淆时态、曲解文意、武断绝对 等角度设“陷阱”。 2.答案 C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材料一中,“通信安全是国家 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量子通信)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
38、安全的通信方式”,可见 该项“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材料 一中,“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 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见该项表述正确。C.“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于文无据。D.材料二中说,“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 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材料三中说,潘建伟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 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可
39、见该项 表述正确。 解题步骤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题解题三步法 第一步,选项“切片”,标关键词。 第二步,回归原文,找对应点。 第三步,两相比对,确定正误。 3.答案 第一问: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 度与中国创造;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 力和经费投入;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 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压力。 第二问: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事件报道的侧重点不同。,解析 本题考查比较分析的能力。人民日报是我国官方主流新闻媒体,关注的是中国日 新月异的变化和举世瞩目的成就
40、;自然着重报道自然科学方面的新闻;读卖新闻是日 本的报纸,着重从日本的视角来解读新闻。三家媒体的定位和出发点不同,对新闻的报道侧重 点就会不同。 解题步骤 解答比较材料异同题三步法,二、(2018课标全国,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 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 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 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
41、方面来理解。一般而 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 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 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 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 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 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
42、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 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 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 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
43、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 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 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 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二、 1.答案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应信息在第一段,由“诸子之学,兴 起于先秦”“在广义上,诸子之学
44、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 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可知此项表述正确。B.对应信息在第二段,由“照着讲主要是从 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 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 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此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第三段,由“接着 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 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可知 此项表述正确。D.曲解文意。对应信息在第四段,由“从逻辑上
45、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 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可知 此项中“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述错误。 解题步骤 信息筛选整合题解题四步骤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或正确)的一项是”,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 念、无中生有等。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将原文信息和选项进行对比,寻找细微 的差别。 步骤一:根据要求,确定目标。步骤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步骤三: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 并整合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要准确找到选项相关内容
46、在原文中的位置,从中筛选提取 信息。步骤四: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相关内容在原文中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进 行对照,辨明正误。 2.答案 A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论证与观点不照应,由原文第二 段前两句话“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 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 的差异”的表述是错误的。B.此项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C.此项是对文本第 三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D.此项是对文本第四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 知识归纳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角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
47、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答案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 的”表述错误。“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指“照着讲”,“进一步阐发”指“接着讲”。原 文观点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B.表述正确。原文第三段对此作了阐述,“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 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 建构
48、与发展过程”。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照着讲的 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D.曲解观点,“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 “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新子学应追求照着 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方法技巧 比对法解答曲解观点题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 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等,改变其原
49、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 意)、“凑”(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的过程中,删了哪些词,改 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这些词语改变以后,选项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来说,选项中如有 下面这些词语,我们要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 词(如“都”“所有”等),看它是否有扩大或缩小外延的情况;推断词(如“或许”“大概” “必定”“可能”“似乎”等),看它是否存在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错 误。比对关系。看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三、(20
50、18课标全国,7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加快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已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顺 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就必须“倡导创新文 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 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强化知 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摘编自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2018年 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之际,中国知识产权报 2018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