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 (课标专用),一、(2018课标全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 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 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 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 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 如何实现
2、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 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题组一 课标题组,五年高考,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 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 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 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 注重城
3、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 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 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 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 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 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 力。当一个
4、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 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 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 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
5、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6、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一、 1.答案 B A.或然当必然。原文第二段中“片面地强调空间的,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 础”,“会”字说明这是一种可能,但选项说成“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属必然。B.第三 段中的两个“即使,也”说明无论是正在崛起的城市还是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都需 面对秩序与稳定、活力激活的问题,都需要有制度弹性,故正确。C.
7、曲解文意。原文第四段的 表述是“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D.不合文意。文末说文明弹性“对于城市社会的 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但并没有说是“根本原因”。 答题步骤 三步练就“火眼金睛” 第一步,还原,把原文中与选项表述对应或相关的句子找出来;第二步,比对,两个指头同时使用, 一个指头指向选项,一个指头指向原文,同步阅读、比对;第三步,辨析,对选项表述和原文表述 有出入的地方,从内容、逻辑两个方面细心辨析,发现错误。 2.答案 C A.第二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理论(道理)论证,“目前,人们更多地占有物”指 出了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表述正确。B.第二、三、四段分别论述“空间弹性”“制度
8、 弹性”“意义弹性”,这是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第三段围绕着正在崛起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进行论述,这是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 清晰。故表述正确。C.无中生有。“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错误,从论证内容上看,文章对 “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但并未涉及“相应 的动态发展过程”。D.最后一段论述表明,保持“文明弹性”是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基 础、途径,表述正确。 方法技巧 论述类文本“三位一体”阅读法 (1)勾画论点、论据。 (2)标出关键词。画出有助于理清内容、包含提示信息的词语,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 辑错误的词
9、语,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 (3)思考三类关系。思考概念(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 系。 3.答案 A A.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是文明弹性的三个方面,三者并无必然联系。 B.根据第三段内容,崛起中的城市和已发展起来的城市面临的问题不同,制度的主要功能也就 因此不同,因此推断正确。C.根据第四段“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发展潜力”,反推可,得出选项结论。D.根据文章第四段,“意义弹性”一旦减弱,肯定会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但这 种影响并不是直接的。所以D项正确。 易错警示 对作品内容的理解,难在对原文的“推断”上,需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向前再走一 步。“推断”出现失
10、误的主要原因:一是对原文内容理解失当,特别是对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 关性缺少理解与把握;二是对表述推断关系的“敏感词”吃不准,如“相应”“因此”“直 接”“要,应”等。,二、(2017课标全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 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 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 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 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
11、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 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 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 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 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 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 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 的前期规划。,
12、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 “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 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 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 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 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 型的留住乡愁。活化
13、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 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 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
14、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
15、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二、 1.答案 C A.“就不会留下乡痛”,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中不存在这种必然关系。B.“必 须完好保存下来”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中说“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 以,另一方面可以,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不全是“完好保存”。D.文末说,为使乡 村记忆充满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 新的凝聚力”,而不是使乡村记忆“成为相
16、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答案 C “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对于“保留哪些乡村记忆”,文中并没有举 例说明“甄选的标准”,只是在第三段阐释了“呵护乡村记忆”的原则:“既要让当地居民生 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3.答案 B 原文末段说“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 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而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是留住 和呵护乡村记忆的结果,故不能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易错警示 培养阅读论述类文本的全局意识 对于论述类文本,唯一有效的方法是一一对应原文与选项的对应,可有时相对应的类似句 子在
17、文中多次出现,如何快速找到答题区间呢?这需要有意识地培养阅读论述类文本的全局意 识,即梳理层次。梳理层次的方法有: (1)看首句,明文意。文段首句或总起全段,或承上启下。如本文第三段首句“仅仅留住乡村记 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留住”承上,“呵护”启下,这一句为过 渡句,这样第二、三段的内容就明确了。第四段首句也是过渡句,前句中“留住和呵护乡村记 忆”承第二、三段,后句中“活化乡村记忆”启下。这样文章层次就非常清晰了。 (2)看举例,明范畴。文中阐释观点时,往往列举一些现象,举出一些做法,要认真筛选,确定它们 所属的范围。如文中举例说明什么是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
18、,列举一些做法说明如 何呵护乡村记忆等。注意以此可以辨析试题选项中张冠李戴的错误。,三、(2016课标全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 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 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 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 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 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
19、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 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 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 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 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 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 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
20、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 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 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 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 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 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 其骧就写了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 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
21、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 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 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 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 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当今历史学界,
22、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 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 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 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 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 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
23、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 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 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 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 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 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
24、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 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 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三、 1.答案 C 倒推失当。王国维原话的意思是:有些历史学家“疑古”,虽然怀疑精神可取,其 实是由于未充分处理古史材料。而该项倒推结论,“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缺少证 据,说法绝对。 2.答案 D 曲解文意。据尾段可知,原文的观点是“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 料”,而该项却说“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因此错误。 3.答案 B 与文意不符。整体理解第三段的大意可知,“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
25、的神 话传说”“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的原因,一是没有将历史和神话分而治之,二是没有将 神话传说中的历史成分用来证史或补史,而非该项中所说:“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 上存在争议”。 命题探微 论述类文本阅读设题,不再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不再纠缠于局部的、概念 内涵的细微差别,更多地着眼于对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对繁杂信息的筛选、把握。,一、(2018课标全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 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 提取、全球
26、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 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 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 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 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 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 “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
27、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 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 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题组二 其他课标区题组,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 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 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 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 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
28、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 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 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 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 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 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 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
29、据时代的 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
30、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一、 1.答案 A A.对应原文第一段,“在大数据时代而记忆却成了常态”。B.“人的主
31、体身 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于文无据。C.“隐私权” 在大数据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说法错误。D.结合末段内容可知, “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是数字化记忆霸权,而不是对数字化记忆霸权 的对抗。 2.答案 D A.结合全文及末段的“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 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可知,此项正确。B.结合后三 段找到对应的关键词,如第二段的“隐私”,第三段的“记忆”,第四段的“主体身份”可知, 此项正确。C.结合文末出处及文章内容来理解写作动机,结合第二段的“被遗忘权”与第四
32、 段的“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可知,“着重论证了 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是正确的。D.“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理解错 误。文章着重论证的是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文中虽然提及“我们的认同问题”,但并未 “作出”“全新论证”。,解题技巧 判断论述类文本论点三要素 要素一,据位置判断,如标题、开头、结尾等。 要素二,据论题判断,结合段首句、高频词或选文出处等判断论题,据论题明确论点。 要素三,据论据判断,通过事实或道理论据等判断论点。 3.答案 B A.结合文章第二段分析可知,此项正确。B.原文第三段有“在某种程度上”的条 件限制,而选项却抛弃了这一条
33、件,说法过于绝对。C.与“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相关的内容 在第四段,结合第二、三、四段可知,选项正确。D.“中立”一词在末段倒数第二句,结合文章 来理解,此项正确。,二、(2018课标全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 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 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 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
34、而 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 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 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 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 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 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 化的建构与发展过
35、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 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 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 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 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 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 易止于过去,难以
36、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 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 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 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 “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37、。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
38、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二、 1.答案 D A.对应信息在第一段,由“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 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可知此项表述正 确。B.对应信息在第二段,由“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
39、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 究”“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 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 此项表述正确。C.对应信息在第三段,由“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 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 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可知此项表述正确。D.曲解文意。对应信息在第 四段,由“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 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可知此项中“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 述
40、错误。,2.答案 A A.论证与观点不照应,由原文第二段前两句话“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 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 知,“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的表述是错误的。B.此项是对文本主要 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C.此项是对文本第三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D.此项是对文本第四 段内容的概括,表述正确。 知识归纳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角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 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
41、、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答案 B A.“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表述错误。“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指“照着 讲”,“进一步阐发”指“接着讲”。原文观点是“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 离”“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B.表述正确。原文第三段对,此作了阐述,“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 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C.“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 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D.曲解观点,“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42、表述错误。原文观点是“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 互渗入”“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三、(2017课标全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 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 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 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 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 也许
43、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 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 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 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 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 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 界时尚。,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
44、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 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 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 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 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 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 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 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
45、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 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 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
46、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
47、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三、 1.答案 A B.曲解文意。据第二段可知,此时青花瓷上的中国画元素与伊斯兰风格融为一 体,而选项却说“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扩大范围。据第三段第4句可知, “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选项却扩大为“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D.强加因 果。据尾段尾句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例证,选项“从而”一词, 却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误认为是推动当时社会转型的原因。 2.答案 A 第一段在对元明两代瓷器进行对比论证后,得出了“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 技术创新与
48、文化交融的硕果”的论点。 3.答案 B “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在文中没有体现。这实际上是一个简 缩版的三段论,大前提为“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小前提是“明代成化年间青花 瓷兴盛”,结论是“所以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在这个三段论中,“时尚兴盛”与“青花瓷 兴盛”非同一概念,即“青花瓷兴盛”并非“时尚兴盛”,所以推断不出“青花瓷兴盛的成化 年间社会变化很快”这一结论。,易错警示 说法绝对,四、(2017课标全国,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 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
49、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 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 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 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 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 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 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 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 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