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III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952443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PPTX 页数:163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III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课标III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课标III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课标III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课标III5年高考3年模拟)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七古代诗歌阅读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高考语文 (课标专用),1.(2018课标全国,141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精卫词 王 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题组一 课标题组,五年高考,(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

2、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答案 (1)A (2)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 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 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解析 (1)“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错,开篇的发问流露出作者对辛劳填海的精卫 的同情。 (2)答“同意”或“不同意”均可,关键是对“愿我身死子还生”中“子”的理解。一是将其 理解为

3、精卫,呼应前面的“飞多羽折时堕水”,是以作者的口吻表达甘愿牺牲自己以拯救精卫 的精神,侧面表达对精卫的同情和崇敬之情;一是将其理解为精卫的子孙,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 世世代代奋斗不息的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的精神。,(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 明你的理由。(6分),易错警示 古代诗歌设误角度与陷阱,解题步骤 评价思想观点“三步骤”,2.(2017课标全国,1415,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 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

4、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 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 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 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

5、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答案 (1)CD (2)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诗歌并不全是戏 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解析 (1)C.说“短李”是戏称,以示二人关系亲密,诗中虽有让李绅服气自己的创作不容易的 意思,但并没有“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颈联前句说此时富贵与“我”无缘,颈 联后句说以后会诗名远扬。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 (2)友人之间相戏,无须客气,无须谦虚,围绕这一点,再结合诗句逐一分析作者的情

6、感态度。首 联,大言不惭,“有风情”“近正声”,自评极高,颇为自负。颔联,“偷”“伏”,戏谑、调侃友 人,一则表现友情之深,二则自夸才高。颈联,说自己与富贵无缘,自是不被当权者认可,有隐隐 的失落;说文章应扬名,又洋溢着昂扬的自信。尾联,“莫怪”说破戏谑之意,“诗成”又洋溢 着喜悦之情。,知识归纳 准确分析诗歌情感态度的技巧 (1)小序与注释,认真来研读。 (2)置身于情境,自然能体会。将自己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情境中,模拟声情,化身为诗人,自然 体会作者的感情。 (3)逐句去分析,品准关键词。不要随意引申,不可无中生有,即“品准”。,3.(2016课标全国,89,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7、1)(2)题。 内宴奉诏作 曹 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尝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曹翰(923992),宋初名将。六韬:古代兵书。时髦:指当代俊杰。阵云:战争中 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 分析。(5分)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 者的不同之处。(6分),答案 (1)观点一:作“弱”“昏”好。“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 观事实,但强调即便

8、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 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 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 自己老之将至。 (答出,给2分;答出,给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辛词 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每答出一点给3分。如有其他 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1)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若认为作“健”“明”好

9、,则联系诗句,分三步解答即可:第一 步,解释含义,“臂健”“眼明”指臂膀健硕、眼睛明亮;第二步,将其放在语境里理解,“尚 嫌”“犹识”强调尽管岁月流逝,但身体强健,仍识得战阵;第三步,体会感情,全诗表达了作者 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认为“弱”“昏”两字较好的作答也可分为以上三步: “弱”“昏”指体弱眼花,表达作者虽承认自己年老体衰,但依旧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2)由“三十年前学六韬”可知作者此时年事已高;“不为家贫卖宝刀”表示作者一直把宝刀 藏在身边,时刻准备为国效力;“尚嫌弓力软”“犹识阵云高”表明作者认为自己还能上阵杀 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虽然年事已高、但报国之心犹存的思想感情

10、。辛弃疾破阵子的 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了全词 的情感基调,以沉痛的笔调,表达了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 慨。,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前两联回忆往昔为国出力,令人振奋。首联回顾年轻时学 习兵法获得英名,颔联写曾为国征战宝刀相随,表现了诗人英勇报国的远大志向。后两联回到 眼前,仍感老当益壮。颈联通过写手臂健壮有力、眼睛明亮,突出现在自己仍然宝刀不老;尾联 以景结情,不胜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叙事抒情浑然一体,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情感丰 富。,知识拓展 诗歌的情感基调,指的是诗歌的基本情感。常见术语有:欢快、喜悦、忧愁、寂 寞、伤感、惆怅、孤独、郁闷、恬淡、闲适、激愤、激昂、消沉、悲壮等

11、。,1.(2018课标全国,1415,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

12、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题组二 其他课标区题组,答案 (1)D (2)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 的作用。 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 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解析 (1)该项对“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两句的理解错误,这两句的意思是:在 端砚中研好了浓浓的墨,在烛光映射下我纵情挥笔泼墨。这是以奋笔疾书来比喻战场拼杀,描 绘出了勇士挥刀杀敌、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情景。,方法技巧 理解诗句含意的方法技巧 鉴赏诗句离不开对重点字词的分

13、析,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了解诗句的双关性,诗句常常具有除了表面意思之外的深层含意或象征意义。 要结合时代背景、诗歌整体风格等因素来理解诗句。 (2)首先要了解陆游的相关情况:陆游是南宋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有名的书法家,由于胸藏五 兵,欲试无路,才会有借酒消愁、作书泄愤的举动。他诗中的酒,往往无关消遣、无关风雅,而 是关联国家之命运。再结合诗歌意境去具体分析“酒”的作用。第一次出现“酒”的诗句 是“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是说写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在战场 上挥旗打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手中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第二 次出现“酒”的诗句是“须臾收卷

14、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瞬间就完成草书作品,又端杯饮 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了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方法技巧 鉴赏意象的方法技巧 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来概括意象的特点。 结合诗歌主旨来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 指出所描绘意象的作用。,2.(2018课标全国,1415,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弯弓

15、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 (1)B (2)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 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解析 (1)“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错,“男儿屈穷”中的“穷”并非指“贫 穷”,而是指遭遇困难和坎坷。 (2)首先

16、,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寒风又变为春柳”意为寒风已去,东风徐来,枯柳变绿。其次, 根据诗句意思描绘画面。再次,联系诗中的“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所体现 的作者情感分析所蕴含的深层意义。,诗歌鉴赏 野歌在李贺的诗作中别具一格。整首诗扣题叙事抒怀,前四句叙事,后四句抒 怀。因事抒怀,叙事和抒怀紧密关联。叙事之中有援箭引弓、仰天射鸿、麻衣冲风的形象描 写,有箭飞弦响、大雁哀鸣、北风呼啸、诗人高歌等声响的渲染。抒怀之时有感叹不遇、不 甘沉沦的内心表白,有寒风变春柳、细柳笼轻烟的艺术遐思。叙事之中以形象的描写、声响 的渲染发泄身受压抑、才志不得伸展的强烈愤激,抒怀之时以内心的独白、艺术的遐思

17、表达 出乐观、自勉之情。愤激之中呈现出狂放、豪迈、洒脱的形象,自勉之时犹见积极用世、奋 发有为之志。这样,诗人受压抑但并不沉沦,虽愤激犹能自勉的情怀充溢在诗的字里行间,让人 读来为之欣慰和感动。,3.(2017课标全国,1415,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 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 唐

18、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答案

19、(1)BD (2)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 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解析 (1)B.无中生有,“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在诗中找不到依据;对“不敢自 居第一”的理由理解错误,由注释可知,为避免被扣留,不敢自居第一。D.苏轼告诫苏辙“切 莫以家世傲人”,是担心弟弟的安危,并没有让他展示“谦恭的君子风度”。 (2)首联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写兄弟二人虽相隔千里,但“我” 不会因兄弟出使远方而落泪,体现了其豁达的一面。,易错警示 鉴赏人物形象四角度 (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

20、形象 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例如,最爱东山晴后雪,通过标 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 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例如,劳停驿是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时所作。劳停驿,驿站 名。据此可以揣摩出诗中所塑造的大体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人物形象。 (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通过分析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 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诗中若出现“菊”“狭径”“柴门”等意象,则极可能塑造 的是“远离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3)抓描写,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描写人物“肖像”“动作”“语言

21、”“神情”“心理”的词句,仔细分析,探寻 人物的形象特点。“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一句中“醉眼”就是神态描写,很明显这 处神态描写体现了人物旷达洒脱的性格。 (4)析典故,分析形象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期望为国 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4.(2017课标全国,1415,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

22、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才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答案 (1)BE (2)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

23、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 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解析 (1)B.“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说法错误。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 枚,以防喧哗。诗歌的第三句用“衔枚”来形容考生安静的状态,不是写考生的奋勇争先。E. 诗歌的尾联是作者自谦的话,表现了他对同僚的谆谆嘱托,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 表达了为国选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是说作者自己真的体弱多病。 (2)可以从诗歌描写的内容和使用的手法入手分析。这句诗可以拆分为“下笔”“春蚕食叶 声”两部分,思考两者的联系,可知诗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春蚕食叶声”来比喻考生 下笔写字的声音,以此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作者

24、用“春蚕食叶声”来反衬考场的安静,是动中 见静的表现手法。,知识归纳 炼字、炼句题解题切入点: (1)从表情达意的角度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首先应认真揣摩词语或诗句在表情达意方 面的作用和效果,赏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怎样巧妙地传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怎样使表达更准 确、更生动、更含蓄的。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要着重关注其表达技巧的运用。古代诗歌 常用的表达技巧有比喻、双关、用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 面描写结合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推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要善于赏析其语言风格,常用的语言风格有 沉郁顿挫、清新质朴、生动形象、绮丽典雅等。,

25、诗歌赏析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 出他主持礼部考试时,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考试场面寂静、肃穆而充满生气,为朝廷得添新人 而由衷地感到喜悦。从诗中可知,考试时间是在初春时节。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院的考场 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试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渲染祥瑞肃穆 的气氛。颔联重点描绘考生们答题的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 试题发下后,考生们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诗 人对此景象不禁发出感慨,济济多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栋梁。尾联自谦衰病,谆谆嘱托同 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

26、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 才之事要拜托同仁,其实是谦逊之辞。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 国选出良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2016课标全国,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 曹将军霸: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 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

27、“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5分)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 (1)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都 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气呵成。 (2)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 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 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解析 (1)第一问:“一洗万古凡马空”可翻译为“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写

28、出了 曹霸所画玉花骢的神奇雄俊,与众不同。 第二问:可结合“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两句理解,这两句可翻译为“你匠心 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由此可见曹霸画马首先凝神构 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一气呵成。 (2)首先对全诗进行整体理解把握,准确翻译诗歌语言,然后思考“作了哪些铺垫”。“画工如 山貌不同”写多少画家画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都与原貌不同,不能与其神似。用“生长风” 形容玉花骢的神奇雄俊。,诗歌鉴赏 这八句诗节选自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在这八句诗中,诗人细腻地描写 了曹霸将军画玉花骢的过程。 众多画师都描摹过唐玄宗的御马玉花骢,各不相同,无

29、一逼真。有一天,玉花骢被牵至阊阖宫的 赤色台阶前,昂首卓立,神气轩昂。玄宗即命曹霸展开白绢当场写生。作画前曹霸先巧妙运思, 然后淋漓尽致地落笔挥洒,须臾之间,一气呵成。曹霸所画的马神奇雄俊,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 的飞龙,一切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诗人先用“生长风”形容真马的神奇雄俊,作为 画马的有力陪衬;再用众画工的凡马来烘托画师的“真龙”,着意描摹曹霸画马的神妙。这八 句诗倾注了热烈的赞美之情,笔墨酣畅,精彩至极。,6.(2016课标全国,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30、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注 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 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 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 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案 (1)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 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2)作

31、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 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解析 (1)诗的前四句寓情于景:汉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 江水四溢,泛滥于广大中原地区,波涛汹涌,迅疾奔流。写出了远去的汉江气势浩大,特别是 三、四句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前朝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势。,答题技巧 概括景物特点要抓意象,用术语。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既要关注景物自身的 作用,还要概括其在结构上、情感上、主题上的作用,分析要全面。 (2)题中不仅指出了用典的表达技巧,而且还指出具体典

32、故。答题时只要指出用典在主题情感 上的表达作用即可。首先阅读注释,了解任公子的典故。典故中的人、事、物具有比喻意义: “任公子”代表贤臣良将,“垂钓”指平定叛乱,“巨鱼”比喻危害国家的巨寇,“很大的钓钩 和极多的食饵”喻指费很大的力气。再联系诗歌语境,把握思想情感。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 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本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今天 的任公子,已不需要沧海垂钓而罢竿了。然后结合背景,知人论世。当时的唐王朝正处在开元 盛世之时,天下一统,海天清晏。诗中反用“任公子东海钓巨鱼”的典故,来表达作者江汉宁 静、地无巨寇的社会理想。但盛世之下,诗人空有大才却无用武之地

33、,不免徒增伤悲。,答题技巧 首先阅读注释,了解任公子的典故;再联系诗歌语境,把握思想情感;然后结合背景, 知人论世;最后分条作答,注意采分点。,诗歌鉴赏 金陵望汉江为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四句“汉江回万里,派 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写出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切 中题旨,渲染出一派雄壮气象。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前朝的国运不兴, 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 但诗的后四句“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并不是单纯而热烈地歌 颂盛世,在一派祥和安宁之中,也透露出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诗的感情深沉而表 达稳妥,以江

34、水壮阔的气势来比喻盛唐的国力,贴切得体,从而自然又意蕴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 子的惆怅。 总之,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汉江远去的感想。全诗情景合一,用典自然,文辞大气,气势 磅礴,最后诗中反用“任公子东海钓巨鱼”的典故,来表达作者江汉宁静、地无巨寇的社会理 想。,7.(2015课标全国,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残春旅舍 韩 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 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 作。咸京:这里借

35、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 廷官员的冠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 (1)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 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答出 的,给3分;答出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 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

36、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 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答出什么感情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1)颔联首先抒写诗人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 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着,像是在吹着柳絮游弋玩耍。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 物,而蜜蜂、鱼儿却为这残春平添了无穷意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更不见 晚唐衰飒的诗风。因为诗人是带着曾经沐浴皇恩的深情在回忆这皇都的风物,所以在诗人笔 下,虽然已是暮春,这长安的晨昏与草木也总带着几分温暖与芳菲。,答题技

37、巧 根据诗论赏析诗句,先要弄懂该诗句的基本意思,再从语言特点、表达技巧、思想 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 (2)颈联的“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具体写诗人客居馆舍的寂寞。诗人客居馆 舍,感到无聊,想用诗来抒写自己的心境。然而,几番思考终未写成。诗人只好以“禅伏诗魔归 净域”来为自己解嘲。诗未写成,悲忧郁愤越积越深,只好用酒来冲荡这重重愁阵。酒精的作 用使诗人产生了信心和希望:“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要好好地保存珍贵的朝 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诗人的言外之意是宁肯终生潦倒,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想到 这儿,诗人不愁了,也不悲了,他轻轻地擦拭着朝簪,心中暗暗地决定:一定要耐心地

38、等待,一直等 到大唐复兴,到那时我再戴上朝帽、穿上朝服来参与朝政。这首诗中作者没有直抒悲凉之思, 但他深深眷顾的往日温馨,实已成为今日悲凉的衬托。,答题技巧 分析诗句情感:抓诗题。“残春”“旅舍”透露了愁苦、寂寞的感情基调。 看注释,看作者。注释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诗歌的思想内容。通观全诗,把握情感。,8.(2015课标全国,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 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 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轮台

39、: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 (1)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 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出描写出于 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 (2)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3分) 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3分),解析 (1)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的表达

40、技巧。两首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明显的不同在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实写,写的就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虚 写,写的是诗人出发之前的想象之景。,知识拓展 诗歌描写景物的角度,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实写与虚写、动静结合、 远近高低结合、点面结合,等等。 (2)鉴赏思想情感,首先要明确诗句大意,诗歌尾联的大意是:勤于王事不敢嫌道路遥远,只有在 梦中才能偷偷回到家乡。然后通观全诗,把握感情。前六句极言北庭环境的艰苦,最后两句笔 锋一转,表达了诗人虽有勤于王事和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但爱国情感还是占了上风。,答题技巧 分析诗歌情感:看诗题,看题材。本诗为边塞诗。知人论世。岑参为盛唐

41、边塞 诗人,有盛唐气质。通观全诗,明确诗句大意,把握情感。,9.(2014课标全国,89,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 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 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 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 (1)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答案

42、(1)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 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写出“衬 托”方法的,给2分;进行具体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 酌情给分) (2)韦诗中,“灯前”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中,“灯前”表现 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愉悦之情。(答出韦诗中“灯前”表现出什么样感情的,给 3分;答出郭诗中“灯前”表现出什么样感情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 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1)韦庄是唐末乱世的漂泊者,他的行迹遍及大

43、半个中国。首句写羁旅漂泊的身世已让 他习以为常,其中“惯别家”体现了韦庄的无奈与辛酸。通过“等闲”一词可看出,诗人好像 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只是“等闲”之事而已。诗人长久漂泊江南,远离家乡,但思乡思亲之情 深埋心间,挥之不去。一觉醒来,面对无言的山月,这个孤独的游子倍感惆怅。,10.(2014课标全国,89,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阮郎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注 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44、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答案 (1)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 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 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解析 (1)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要理解描写景物的词句,体悟景中蕴含的情感;还要指出描写 景物的句子在结构、主旨表达、抒情方面的作用。 (2)词中末尾两句,主要是

45、动作描写,抓住所描写的动作的特点,结合上文景中所含之情,不难得 出正确答案。分析时,首先要翻译词句,由动作中归纳、提炼体现词中人物情感的肢体语言。,1.(2018天津,14,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 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 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 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

46、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 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答案 (1)A (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3)

47、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解析 (1)“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理解错误,陶渊明并没有否定孔子的人生选 择,但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不易实践,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 (2)结合诗句描绘画面,这两句着力描写田野的美景。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优美。平畴:平旷的 田野。远风:远处吹来的微风。此处指禾苗被微风吹拂。良苗:长势良好的禾苗。怀新:焕发 生机。两句的大意是:微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3)题中虽然只要求分析最后两句诗包含的思想情感,实际上要通观全诗,从全诗的角度来分 析。这首诗中,陶渊明有感于先师遗训“忧道不忧

48、贫”之不易实践,夹叙了田间劳动的欢愉,联 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为陇亩民”作 结。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 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道却使他望而却步。他很失望,渐渐改变了想法,甘愿“长吟 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将是他生命的归宿。所以陶渊明的思想情感比较复杂,归隐之情与 济世之心矛盾交织。,方法技巧 描绘诗句画面的方法 诗中有画是古典诗歌的一大特色。描绘诗句画面,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把握诗歌的情感,

49、最后结合诗歌意象意境,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2.(2018北京,1416,12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 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 方司法、监察等事务。绣衣:官服。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 蜀百姓。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2240-084-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84 Lamp code 7153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84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84部分 代号为7153的灯具的产品标准.pdf DIN EN 2240-084-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84 Lamp code 7153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84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84部分 代号为7153的灯具的产品标准.pdf
  • DIN EN 2240-085-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85 Lamp code 7265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85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85部分 代号为7265的灯具额产品标准.pdf DIN EN 2240-085-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85 Lamp code 7265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85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85部分 代号为7265的灯具额产品标准.pdf
  • DIN EN 2240-086-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86 Lamp code 7333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86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86部分 代号为7333的灯具产品标准 .pdf DIN EN 2240-086-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86 Lamp code 7333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86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86部分 代号为7333的灯具产品标准 .pdf
  • DIN EN 2240-087-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87 Lamp code 7341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87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87部分 代号为7341的灯具的产品标准.pdf DIN EN 2240-087-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87 Lamp code 7341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87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87部分 代号为7341的灯具的产品标准.pdf
  • DIN EN 2240-088-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88 Lamp code A7512-12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88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88部分 代号为A7512-12.pdf DIN EN 2240-088-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88 Lamp code A7512-12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88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88部分 代号为A7512-12.pdf
  • DIN EN 2240-089-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89 Lamp code A7512-24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89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89部分 代号为A7512-24.pdf DIN EN 2240-089-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89 Lamp code A7512-24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89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89部分 代号为A7512-24.pdf
  • DIN EN 2240-090-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90 Lamp code 7683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90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90部分 代号为7683的灯具的产品标准.pdf DIN EN 2240-090-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90 Lamp code 7683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90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90部分 代号为7683的灯具的产品标准.pdf
  • DIN EN 2240-091-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91 Lamp code 7714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91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91部分 代号为7714的灯具的产品标准.pdf DIN EN 2240-091-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91 Lamp code 7714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91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91部分 代号为7714的灯具的产品标准.pdf
  • DIN EN 2240-092-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92 Lamp code 7715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92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92部分 代号为7715的灯具的产品标准.pdf DIN EN 2240-092-2011 Aerospace series - Lamps incandescent - Part 092 Lamp code 7715 - Product standard German and English version EN 2240-092 2011《航空航天系列白炽灯 第092部分 代号为7715的灯具的产品标准.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