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水土流失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图中甲、乙两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A草场退化、水土流失 B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C湿地破坏、森林锐减 D土地荒漠化、石漠化2治理图中乙处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是A小流域综合治理 B建立湿地保护区C发展立体农业 D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答案】1B 2A2水土流失一、水土流失的形成、危害与治理1形成原因(1)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它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气 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
2、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 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 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 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强(2)人为因素:是通过改变自然条件而得以实现的,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3水土流失的危害(1)造成土壤肥力降低,甚至表层土壤流失殆尽;(2)给农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危害;(3)使河道淤塞,河流资源难以开发利用;(4)地下水位下降,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3、(5)环境质量变差,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4水土流失的治理 (1)工程措施,主要指针对水土流失情况的需要,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 2) 生 物 措 施 是 指 在 水 土 流 失 较 轻 的 地 方 , 采 取 种 树 种 草 、 封 山 育 林 等 植 被 绿 化 的 方法 进 行 治 理 的 措 施 。(3)农业技术措施是指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育、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方法改善土质、改造地形、提高植被覆盖率的措施。3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
4、地处多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 产生的影响过度开垦 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 破坏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过度樵采 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露天开矿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战争和营造宫殿 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滥用土地 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滥挖窑洞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2水土流失的危害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5、,而且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工程措施:保塬、固沟、护坡。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固沟工程” ;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护坡工程” ;在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保塬工程” 。4(2)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
6、、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农耕作业。同时,配合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以达到提高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的目的。(3)生物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不同地段综合治理措施图解如下。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题。1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渍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2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地中最适合种树的为AA 地 BB 地 CC
7、地 DD 地3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 1) 、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 2) 。5材料二 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 3)和图 3 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1)结合图 2,分析说明图 1 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2)结合材料二,指出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3)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方案: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方案: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请你在图 3 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
8、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答案】1A 2B63 【答案】 (1)年降水量小于 450 毫米时,森林覆盖率低,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快速增强;年降水量大于 450 毫米时,森林覆盖率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侵蚀强度随降水量的增加(和森林覆盖率增大)而迅速减弱;年降水量大于 600 毫米时,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侵蚀强度小且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 。(2)水土流失、环境污染。(3)甲地应选择方案。理由:甲地年降水量超过 450 毫米,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降低土壤侵蚀强度。在降水量较大地区恢复植被比较容易;但在坡度较大的沟坡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乙地应选择方案。理由:乙地年降水量小于 450 毫米,植被生长的降水条件较差, (在降水量接近 450 毫米的地区仍有较强的侵蚀力)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降水量较小,选择需水较少的灌木和草坡更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