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2新人教版20190107128.pptx

上传人:arrownail386 文档编号:963922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57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2新人教版20190107128.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2新人教版20190107128.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2新人教版20190107128.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2新人教版20190107128.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课件2新人教版20190107128.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2. 寓言四则,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青蛙的肚皮 驴与愚蠢的狼 怯懦的蝙蝠 狼和小羊 贪婪的狗 愚蠢的乌鸦,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3.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4.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象,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象思维训练。,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重点) 2.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难点),资料助读 1.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

2、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2.伊索和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

3、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第1段讲述故事,第2段点明寓意。,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1)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动、鲜活。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对话描写为主,试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1)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问句同中有变,“值多少钱”四个字用反复,而主语在第一次发问时省略,第二次点明,第三次

4、则用代词。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区别,第一次用确数,第二次比较而言,只说概数,第三次不用数词,贬低得一分不值。,(2)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转,给人以巨大反差,讽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2)对雕像者的形象惜墨如金,轻轻一句“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答语,却见其情节波澜,就其表达效果试作分析。,(3)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用简练的话语填充:全篇故事分两层,其起因和开端是 , 发展和结局是 。,(3)赫耳墨斯到雕像店里去了解自身价值。叙述赫耳墨斯与雕像者的对话。,3.理解赫尔墨斯形象,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是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5、。“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了什么?,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小结,“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这段着意写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

6、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学习蚊子和狮子,本文构思精巧,短短篇幅中,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故事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2.理解蚊子的性格特点及其故事的寓意,1.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1)这则寓言以动物喻人,语言精练,具有强烈的想象色彩,清新、形象,那么文中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的?,(1)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把蚊子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

7、,以状其战胜狮子的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2)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下列成语中:骄兵必败,不自量力,大意失荆州,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哪一则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呢?,(2)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骄兵必败”能概括本文的寓意。,(3)蚊子临死前似乎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3)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

8、、“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4)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对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5)蚊子如果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大胆想象,合情合理。,课堂练习,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

9、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尴尬呢?2.想象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迹情节,给寓言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课堂小结,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作业布置,自编寓言。题目一:嘴和眼的对话;二:树和斧子。要求:任选一题完成。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想象合理;300字左右即可。,再 见,第二课时,一、情景激趣,左传鲁庄公七年(前687年)有这样的记载: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

10、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国一带,落星砸毁半个国家,房屋焚烧,大火连烧三个月。经历过此事的人,总是害怕天再塌下来。于是列子写下了杞人忧天这样一个富有启发的寓言故事。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著有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对于列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列子封为“冲虚真人”,所著列子诏称冲虚真经;宋徽宗封为“致虚观妙真君。”北宋景德年间加封“至德”,号曰冲虚至德真经。列子著书常言人之所未言,气伟而才奇简劲宏妙,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二、探究生趣,(

11、一)积累词语,杞 人 躇 步 跐 蹈舍 然 中 伤 星 宿,q,ch,c,sh,zhng,xi,崩坠:崩塌,坠落。 身亡所寄:没有地方存身。(亡,同“无”。寄,依附,依托) 忧:忧愁、担心。 晓:开导 若:就像。 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 止:行动和停留。 果:如果 四虚:四方。 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 躇步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 舍然:舍弃心事的样子。 星宿:泛指星辰。 只使:纵使,即使。 中伤:伤害。,积累词语,课文翻译,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 ,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 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

12、积聚的气体罢 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 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 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 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 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 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 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 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 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 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理解课文,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1.杞人忧天地崩坠忧到什么程度?,2.“晓

13、之者”是怎样解“忧”的?,先解释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气,不会塌;再解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最后解释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不会陷下去。,3.你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4.课文有怎样的寓意?杞人忧天的成语后来有怎样的比喻义?,寓意:不必毫无根据地瞎担心。 比喻义: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课堂探究,1.你赞成课文中的观点吗?为什么?2.学了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再 见,第三课时,一、

14、情景激趣,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被称为“四公子”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名扬四海。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而自己也是堂堂秦国丞相、秦王的仲父,不应该被他们比下去,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他还把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

15、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但是最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情节结构,(1)杞人忧天地崩坠,废寝忘食 (2)忧忧彼之所忧者,晓之以理 (3)忧天者明理大喜,晓之者亦大喜,课文翻译,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

16、的好。,理解课文,1.丁氏告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2.有闻而传之者说的“丁氏穿井得一人”?,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4.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5.这个故事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1.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课堂探究。 1.你赞成课文中的观点吗?为什么?2.学了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