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有佳肴,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能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背诵课文。(重点) 2.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并用它指导学习、生活实践。 (难点),听朗读音频 初知文章内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开头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事毕,出游于观(读gun,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2、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写作背景,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礼记简介:,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五经”:诗经、尚书、周易 、春秋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是战
3、国至秦汉年间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与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 _,记录 等的问答,记述 。,儒,仪礼,儒家,小戴礼记,仪礼,周礼,礼制、礼仪,,解释仪礼,孔子和弟子,修身作人的准则,常识强化,预习检测,1、给下列红字注音:,嘉肴( )( ) 自强( )兑命( )学学半( ),ji yo,qing,yu,xio,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句子(1)“虽/有嘉肴”“虽/有至道”,这是在连词后的停顿。句子(2)“虽有/嘉肴”“虽有/至道”,这是因为谓语与宾语之间也可以停顿,为了考虑句子前后平衡,选择在中间停顿。,探究朗
4、读节奏划分,1.下列句子(1)是预习导学中给出的朗读节奏,但是句子(2)的朗读节奏也是正确的,比较两个句子停顿的不同,请说出停顿的理由。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分别找出文中主语与谓语之间、谓语与宾语之间、语气词后停顿的句子。 (1)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停顿。,教/然后知困 教学/相长也 学/学半,(2)谓语与宾语之间的停顿。,不知/其旨也 不知/其善也,(3)句首语气词后停顿。,其/此之谓乎,我会读(读出节奏 和韵味),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5、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学习小组形式,注意重点字的解释,可以查阅工具书。),文意疏通,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 其此之谓乎?,所以,即使,不通,理解不了,不懂的地方,这样以后,反省自己,qing勉励,xio教,教和学互相促进,表示推测,大概,名词作形容词,甘美,形容词作名词,好处,通“说”,
6、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向别人学习,它的,促进,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的、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究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要去收贮他),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
7、会。,全文翻译,(学习小组形式,注意重点字的解释,可以查阅工具书。),文意疏通,即使有美味佳肴,(如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之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合作探究,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实践出真知,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知困”
8、,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总结归纳,2、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3、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做铺垫。,总结归纳,4.这篇短小的议论文论述了几层意思呢?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说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强调实践出真知;第二层是说在学习实践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道理:教与学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入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因学而益深,学因教而日进。这就叫
9、作“教学相长”。,总结归纳,5.学了这篇短文后,你对老师的“教”与同学们的“学”有什么新的认识?,总结归纳,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者,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受益者,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促进老师提高教学水平。两者在课堂活动中展现着自身的价值,在充分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时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师应一面教,一面学,否则也难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发现不懂的问题,才能有所长进。,总结归纳,主题归纳,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理的道理。,总结归纳,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
10、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因材施教。,巩固提高,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与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 _,记录 等的问答,记述 。,儒,仪礼,儒家,小戴礼记,仪礼,周礼,礼制、礼仪,,解释仪礼,孔子和弟子,修身作人的准则,课堂检测,巩固提高,古今异义,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今义:表转则的连词,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甘美。今义:主旨。 教然后知困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学
11、学半 古义:教。 今义:学习。,巩固提高,通假字,词类活用,请同学们课后找出文章中的通假字、活用、一词多义,加以整理!,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大同”是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拓展延伸,民族、民生、民权,孙中山,拓展延伸,“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2、“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拓展延伸,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能否说说你对下列词句的理解?,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拓展延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不独其亲,不独子其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耕,女有归。,外户而不闭。,你能在文中找出下面句子的“影子”吗?,拓展延伸,秀一秀,我会翻译 我会背诵,谢谢! 谢谢!,